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第十六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记住【就要看書網】:91KS.ONLINE

見面時的寒暄介紹都過去了,大家紛紛在客廳裡落座了。

靳一峰指著李向南對外國客人說道:“這位李向南是今天來我這兒做客的。原來是北京去外省隊的知青,現在是古陵縣的縣委書記。你不是說想真正瞭解中國的年輕一代嗎?我建議你和他多談談。我相信會使你滿意。這不是我們官方機構特意為你安排的,是你今天偶然碰上的,也算是你的隨意樣吧。”滿客廳的人,靳舒麗,靳舒華,黃平平,都笑了。舒凝由於身體不好,和客人見過面後已回房間休息了。

魯貝爾,加拿大《環球郵報》的年輕記者也笑了。他外貌英俊,神采飛揚,一米八幾的個子,偏瘦,眉骨很高,眼窩凹陷。

“很高興見到您。”他看著李向南,用利的漢語說道。

李向南也笑了笑:“我同樣也高興見到您。我主要是想聽聽您和靳主任的談話。”他在公開場合稱呼著靳一峰的職務“這對於我是一個學習的機會。”靳一峰很賞識自己,自己愈加不能忘乎所以。一定要謙謹。

靳一峰卻擺手了:“不不,你不要在我這兒夾著尾巴,希望你放開談,拿出你的真實水平來。既不要讓我們的朋友魯貝爾失望,也不要讓我失望。”人們都笑了。

“靳伯伯最賞識有才能的年輕人,你在他這兒用不著怕鋒芒畢。”黃平平在一旁說。

靳一峰仰身笑了:“聽見平平的介紹沒有。你不用韜晦,年輕人到我這兒,怕的是自己沒鋒芒。哈哈哈…”他熱心於扮演一個為年輕人所擁戴的導師形象,被年輕人所擁戴,比任何權威地位的榮耀都更使人享受。他身邊經常聚集著有抱負的年輕人,正是和他們的接觸,他每汲取著新鮮的思想和受,從而才更能在上層不斷拿出自己的新政策見解,保持自己的影響和作用。他的聲音之所以始終重要,很大程度上受惠於與年輕人的往,這是他自己才明白的奧秘。

魯貝爾笑了。他喜歡這種隨便親切的氣氛。

李向南也笑了。他從一開始就處在一種抉擇中:在多大程度上展現才能,在多大程度上要收斂鋒芒。無能不為上司賞識,能幹過頭則會被上司嫌嫉。現在,由於靳一峰比自己大得多的年齡,由於他比自己高得多的地位,再加上他的懷,他確實會比較寬宏地希望自己表現才能。這讓自己到興奮。自己幾乎很少有這種不受抑制而展思想的機會。然而,他發表了見解,一旦外電報道了,引起某種反響,再反饋回中國,在政治思想界會產生什麼結果呢?利弊孰大呢?他可以借這個機會(一個比較自然的機會)打出自己的思想旗幟去,擴大自己的影響,也可以引起更多的上層領導的賞識,但同時也會引起上層某些人的反、戒心。並不是所有的人都像靳一峰這樣理解年輕人的。而引起年輕的政治對手們更強烈的嫉妒,也是很可怕的。

善於抓住機會並正確地利用之,這是政治家的力量所在。

他到底應該如何抉擇呢?理智的算計似乎並沒能使他立刻得出清晰的結論,他的判斷似乎仍在一種模糊的猶豫狀態中。但是他的直覺,他要展思想的衝動正在驅使他接近一個抉擇。魯貝爾期待的微笑,靳一峰賞識的目光,還有黃平平、靳舒麗、靳舒華三個女興趣的注視,整個客廳內籠罩的暖熱氣氛都在迅速增加著他的興奮。他含笑看著魯貝爾:“中國老一代的政治家目前正在各個領域把年輕人推上一線。看來我也不能抗拒這個。”他幽默地攤開雙手做了個手勢。這個手勢在客廳裡引起愉快的笑聲,他則在這個形體動作中到,自己已經進入角:“既然有了這樣一個機會,那我非常願意和您坦率談。我想,您關心的是中國最真實的情況。我們可以嘗試著在今天的談中對中國作一個儘可能深刻廣泛的探討。您看好嗎?”

“太好了。”魯貝爾興奮地著手。

“我願坦率回答您提出的任何問題。”李向南平和地說道。

他知道自己今天要有所行動了。

“我是準備把中國當作我近幾年甚至一生的研究目標的。您能不能先談談對我這個選擇的評價?”魯貝爾誠懇地說。

“我覺得,您的選擇是非常正確的。”李向南說道,然後看看靳一峰,靳一峰微笑著示意他講下去。他轉過頭繼續看著魯貝爾“社會研究,如同一切科學研究一樣,課題的選擇是非常重要的。一個人,無論他是數學家,化學家,物理學家,生物學家,還是經濟學家,歷史學家,社會學家,醫學家,甚至包括文學家等等,無論他有多麼廣博和深刻的知識才能,他最終能不能有所成就,很關鍵的一點,還要看他善於不善於正確地選擇課題。選擇正確,事半功倍,選擇錯誤,徒勞無功。我認為您的選擇是正確的。”

“您怎麼得到這個結論呢?”

“我是據我的課題選擇六項原則來判斷的。”

“您有課題選擇六項原則?”魯貝爾非常興趣地開始記錄。

“正確的課題選擇,第一是空白,第二是重要,第三是尖銳,第四是具體,第五是邊緣,第六是適合。”

“您能不能具體講講?”

“第一點空白很容易理解,就是你選擇的課題,必須是尚未被人研究過的,或者尚未被人充分研究過的,或者尚未在新的角度、新的層次研究過的。重複的勞動是無效的。您要研究中國,想必是要在新的世界中,從歷史總體上,從東西方文明對比的角度上,從未來的趨勢上來掌握中國,對吧?”

“對。”

“而我以為,現在全世界範圍內,還很少有哪個思想家、學術家來這樣做這項艱鉅偉大的工作。我並不是說沒有人研究中國,而是說,沒有人在這樣的規模上、高度上進行研究。這是一個巨大的空白。誰最先佔領了它,誰就佔有了可能有所成就的巨大優勢。”

“您講得太好了。往下呢?”

“第二點是重要。在同樣空白的課題中,無疑還要選擇最有重要意義的課題。這又需要權衡。我認為,對中國的深入研究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第一,是理論上的意義,第二是經濟、政治、外等實踐上的意義。當然,這意義並不是由於我熱愛中國而杜撰出來的,而是世界的、中國的客觀情勢確定的。”

“您是否再詳細點講講世界和中國的客觀情勢呢?”

“怎麼說呢?世界是一個複雜的系統。魯貝爾先生,我想您一定非常悉系統學和系統工程學。我以為,我們考察世界時,應該具有深刻的系統學思想。我們的一些思想家、政治家在考察當今世界時,各有各的模式和格局劃分。我認為,他們的模式和格局劃分都有各自的真理,但未必是全部真理。我們應該從更高的層次上,從總和上來把握世界,這樣能得到更多的真理。

“不知您是否明白我的意思?我們不是簡單地用現有的一種格局劃分去排斥另一種現有的格局劃分,而是考察所有格局劃分的理論,在此基礎上做一些概括和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