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神龍現尾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野人頭陀無名火怒高,他再也不理會一鳴,雙袖一揮,每隻手三柄飛刀在握,同時抖腕發出,六柄飛刀分別在先前的三柄之間,既整齊,又均勻,亮閃閃地構成半個圓圈。
緊接著兩團耀眼刀光,劃空而至,這次是十柄飛刀,每五柄一組,分別在刀圈之上,並排成兩朵梅花形,看起來很驚人,亦很美觀。
這種飛刀技術,不論古今中外,雖不能說是絕後,至少亦是空前,就是一鳴,乎心而論,如果叫自己也用飛刀互相較技,的確沒有把握能把飛刀使用得如此隨心所,運用自如。
此時,所有的人幾百隻眼睛都注視著一鳴,看看他究竟如何較技,如何取勝。連癲丐亦不由地替他捏一把汗。
一鳴緩緩從中出金劍,金劍較飛刀稍長,古雅緻,令人愛慕,但看起來遠不如飛刀有殺氣。
一鳴金劍一揮,繼之往上一託,只見金劍脫手而出,化作一條銀蛇,在空中飛舞,時而盤旋翱翔,時而閃電奔馳,時而似蛟龍出海,有時又像星丸跳擲,令人眼花繚亂,歎為觀止。
就是野人頭陀亦暗中讚賞不絕。
一鳴的金劍,越舞越絕,只見他手指急伸,金劍化作一條銀龍,急臺前繞柱兩匝,只聽一陣叮叮噹噹亂響,十九柄在柱上的飛刀,全被齊尖削斷,紛紛落地。
野人頭陀的飛刀技術再高,不過是一種暗器而已,武當的魚腸金劍之所以能成一絕,就是它已經脫離了暗器的範疇,而是武林中相傳的以氣御劍相同,而一鳴不過只能在一定的距離內,始可如此,再遠他亦只有把金劍當暗器使用了。
野人頭陀自有他聰明之處,他預先為自己安排了退路,他知一鳴來者不善,善者不來,所以他發飛刀時,始終是以獻技的方式,沒有攻擊或偷襲一鳴,如今一看一鳴的劍法驚人,如果他要取野人頭陀項上人頭,真可以說易如探囊取物,所以他樂得慷慨認輸道:“閣下劍法超人,果然不虛,本教主自當履行諾言,咱們後會有期!”說畢,他指揮將俘虜釋綁,然後率眾教徒轉眼間逃走一空。
十幾個俘虜,眼看就將死在七殺碑前,如今為一鳴搭救,都跪在一鳴面前,謝過再生之恩,始依依不捨地離去。
一鳴知道如果這件事要被彌勒城的老百姓知道了,保險三天也走不了。
他為了怕執意挽留,糾纏不清,於是,他們趁夜深人靜時,由癲丐領頭,悄悄地出了西門,順官道而行。
他們走了十餘里,癲丐不耐沉寂,脫口問道:“小老弟,你往何處去?”-鳴道:“我想找莊主旱天一鷂胡奎,找到他,就可以知道麗孃的生死,也可以知道我的身世,不知老前輩是否願助我一臂之力。”癲丐道:“小老弟?你真會收賬,老叫化今天輸了你一個要求,你現在就來了,好吧,這件事老叫化算答應了!”一鳴道:“老前輩你們先走,我到林中方便一下就來。”其實一鳴那裡是方便,他聽到身後遠遠有極輕微的足音,他想知道是何人追蹤?於是,進得林中,順著林隙,回身往來路奔去。
不過裡許,一鳴遠遠看見路上有一黑衣人影,即躡手躡足,不使發出任何一絲聲音,往那黑影接近。
相隔不過數丈,黑影頭戴僅雙眼的黑麵罩,身著黑勁裝,背寶劍,顯然是一個女子,正在猶疑不前。
一鳴仔細端詳,這女子極像彌勒城客棧偷窺的黑影,他暗忖:“她跟蹤為何?”那女子既不前進,一鳴也就不便出林,此時遠遠聽莉娘在呼叫道:“哥哥!哥哥…”聲音自遠而近,那女子化作一股青煙,立時跑得無影無蹤。
一鳴只好由林中出來著莉娘,雙雙奔回,追趕癲丐。
莉娘一路埋怨一鳴,為何偷偷單獨行動,惹得人擔心掛念,經一鳴再三解釋,才算平息了莉孃的氣。
二人順路前進,不一會兒,已經看到癲丐笑盈盈地在驢背上等著他倆,癲丐看到他倆手牽手高高興興地奔來,似乎亦到開懷極了,拍著手道:“公不離婆,秤不離砣,只一下工夫不見,說什麼她亦要去找你,以後你們最好形影不離,小老弟,如果你要丟了,小妹子可把老哥哥這老骨頭也會折斷!”莉娘走過癲丐身邊,順手小拳頭在他眼捶了一下,道:“老不正經的老哥哥,你小心我拔你的鬍子!”癲丐樂得哈哈大笑道:“你們還往哪裡跑,我們找地方休息一晚吧。”一鳴同莉娘停步回望,癲丐指指一條岔道,順岔道不遠是一座綠樹紫竹環繞的小廟,小廟後山聳立一尊七級古塔。癲丐道:“夜深入靜,我們不用打擾別人,乾脆到那塔上去休息吧。”此時大約已是子時以後,下弦月剛剛升起,天的原野,蟲鳴花香,一切都顯得生氣,他三人走到林沿,癲丐舍驢步行,三人幾個起落,已經到達古塔之下,古塔周圍圍著欄杆,鐵門深鎖,油漆猶新,三人微覺驚異。
莉娘首先躍過欄杆,一鳴、癲丐隨後躍進,他們三人飛身進入古塔第四層,塔內顯然經常有人進出,十分清潔,他們三人著下弦新月,席地而坐,欣賞這原野的夜景。
一鳴剛坐下來,便想起一個耿耿於懷的問題,乃道:“老前輩,何為神龍七絕?”癲丐點頭微笑,講出一段武林掌故:在一百多年前,當時為中原六大門派的鼎盛時期,六大門派俠義是向,仁愛為先,當時武林中屑小絕跡,一片昇平氣象。
當時六大門派中,少林的掌門是“弘一大師”崑崙的掌門人是“燃燈大師”華山的掌門是“梅山姥姥”峨嵋派是“居正禪師”武當派是“一航道人”青城派是“笑面神尼”他們六大門派的掌門信物,正如一鳴在中所看到的對聯:“古佛銀燈玉如意,金鼎魚腸鐵拂塵。”代表少林掌門的信物是一尊拳大的古玉佛,崑崙是一盞雕縷絕的銀燈,華山梅三姥姥是一柄玉如意,峨嵋是一具極小的古鼎,武當是一鳴所持有的魚腸金劍,青城則是一把鐵拂塵。
這六位掌門為人正直好義,而且私極好,和當時的東海神龍島主海浮生七人,為武林中頂尖兒人物,故當時人稱之曰:“神龍七絕。”
“神龍七絕”不但名揚四海,而且威震蠻夷,相傳至今,數百年來武林中人,鮮有不知者。
據傳說,當時“神龍七絕”約會中原,為了安定武林,使武林中永遠不再冤冤相報,自相殘殺,乃決定兩項方法:一是共同找一個七絕傳人;一是以各派掌門信物合組成“神龍七絕令牌”由各派掌門曉諭本派子孫,永遠尊崇七絕傳人——即“神龍七絕令主”代代相傳,永遠統一武林,尊為盟主,使武林中獲得安定和統一。
當時“神龍七絕”的約會地點,沒人知道,不久即告失蹤,至今從來沒有發現過七絕傳人,亦沒有看見過“神龍七絕令”以致成了道聽途說。
殊不知,當時“神龍七絕”就是約會在五峰山之陰的古剎叢林,適逢火山爆發,被埋葬地下,一年多前,始為一鳴發覺,但一鳴雖成了七絕傳人和“神龍七絕令主”卻不自知。
其實,如果真是大家都知道一鳴是七絕傳人和“神龍七絕令主”亦不會有人尊崇,第一因為當年“神龍七絕”並未向武林公開宣稱,成為武林規律。第二,中原六大門派自六絕失蹤以後,武功即一代不如一代,近年來各大門派俱封山究藝,因此江湖上更加幫派林立,自相殘殺,民不聊生,武林道義盡失,異域教反而趁機入侵中原,幾乎使中原沒有一片淨土。
癲丐把這段掌故說完以後,不慨萬端,繼道:“老弟!你今天成為神龍七絕令主,是有名無實,自古道:師恩重如山,你應該繼承神龍七絕的遺志,一肩承擔武林安定和統一的責任,消滅江湖教幫會,使神龍七絕的正義和道統,由神龍七絕令大行天下,你才不辜負神龍七絕把武功留傳給你的苦心,也才不辜負蒼天造物的安排。”這段話不但一鳴深受動,就是莉娘亦聽得頻頻點頭,一鳴聽完後望空三拜九叩,謝過師父神龍七絕傳藝之恩,然後正襟危坐,肅容言道:“如何使師父的正義和道統,大行天下?尚祈老前輩有意教我!”癲丐也一改往嬉戲之態,完全是一副長者的口吻道:“這神龍七絕令,必須先獲得東海島主和六大門派的認可,你將來行道天下,才不會孤立無援,以老弟的武功和各大門派的人力,老弟!你說何事不能成?”-鳴道:“須各大門派認可,路途遙遠,費時費神,如今幫派橫行,到處燒殺搶掠,遠水如何能救得近火呢?”癲丐一副神秘的樣子道:“山人自有道理!”說罷,癲丐即滿臉含笑地轉到另一面,一時鼾聲呼呼,這樂天的老人,連做夢一定也是趣味無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