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真情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龍天樓告退是告退了,可是他沒去睡,一個人悄悄地出了十五阿哥府,出西直門,居然直奔西山。
出西直門半里之遙,是高梁橋,相傳宋太宗伐幽州與遼將耶律休哥大戰於高梁河,就是這兒。
在橋西,有座“倚虹堂”宮門三楹,堂廊數間,皇上巡幸西山各園的時候,都在此稍作歇息。
有一回,皇上巡幸西山到了這兒,適逢大雪,皇上來了句“白雪當空”那時候恰好和坤在側,馬上應了句“紅旗當道”紅旗者,報捷之意也,那時正當皇上在金川用兵,不到半月,捷報果然至,皇上大喜,乃親為“倚虹堂”題額,於是乎,和坤以逢而更得寵了。
龍天樓經萬壽寺、海甸、圓明園、暢園、靜明園、靜宜園天矇矇亮,抵達了實勝寺。
龍天樓沒在各園停留,因為西山各園是皇室的地,不可能隱有閒雜人等。
而這座實勝寺,雖然福康安的爹,大將軍傅恆因金川武功,而賜住此寺,也把舊名錶忠寺改成了實勝寺,並把“健統雲柳營”建立在寺之左右,但是畢竟是個百姓可以遊覽的地方。
所以,頭一站,龍天樓就到了這兒。
這時候,天方破曉,霧氣瀠,晨鐘焚唄之聲悠揚,聞之令人塵俗之念俱消。
龍天樓在實勝寺略轉了一下,沒發現什麼,又繼續前行,經碧雲寺而西山八大處。
西山別名小清涼山,在宛平西,為太行山之一支脈,燕京八景中有“西山霽雪”每屆冬令,大雪漫山,兩月不化,自下望之,如初琢之玉,潔白峭峻。
初時節,柳花俱發,臨夏則綠樹濃蔭,秋時則楓紅滿山,所以西山楓紅實在是諸景之中最值得欣賞的,比之姑蘇之鄧尉,金陵之棲霞,更是大塊文章。
龍天樓抵達三山庵,天已大亮。
三山庵居翠微峰之最勝處,山門前後,竹林參差,景緻清幽,為北地所少見。
許是早課已罷,不聞晨鐘梵唄,幽靜異常。
尼庵住的是尼姑,應該可以找到些什麼!
龍天樓正打算踏進竹林小徑,只見面走來個帶發黑衣女子,手上還挽著一個竹籃。
黑衣女子年歲不大,看上去只十六七,她一見龍天樓,先是一驚,繼而頭一低,馬上拐了彎兒,竹林擋住不見了。
龍天樓怔了一怔,並沒有追過去,徑自順小徑往前走,一直走到庵門前。
庵門前正站著兩個中年女尼,一見龍天樓走來,立即雙雙了過來,單掌立
,微一躬身,左邊一個道:“敢問施主是來”龍天樓答了一禮道:“我是個遊山的人,想到處看看。”右邊女尼道:“施主想必是初次登臨西山?”
“不錯!”右邊女尼道:“那難怪施主不知道,三山庵不接待單身男客,還請施主往別處遊覽去吧!”龍天樓呆了一呆,道:“原來如此,請恕冒失,我馬上就走,融問兩位,貴庵之中,有帶髮修行的麼?”
“沒有,三山庵裡,都是皈依三寶,經過剃度的比丘。”
“呃,那麼適才有位姑娘從貴庵出來”兩名女尼臉都為之一變。
左邊女尼道:“施主怕是看錯了,貧尼二人站立庵門良久,未見有女子出來。”右邊女尼道:“施主一定是看錯了。”龍天樓察言觀,心裡明白了八分,他沒動聲
,道:“那大概是我看花了眼了,打擾,告辭!”他一抱拳,轉身走了。
望著龍天樓不見,兩名女尼互望,臉上微有疑容。
龍天樓一轉出兩個女尼視線,便疾速行動,飛快往適才所遇黑衣女子所走方向追去。
龍天樓的身法不可謂不快,他的目光也不可謂不夠銳利。
以黑衣女子行走的速度來算,這麼幾句話工夫,她最快也不可能走出廿丈去。
但是龍天樓眼觀四路,耳聽八方,搜遍了方圓五十丈內,卻沒發現那黑衣女子的蹤影。
不但沒發現黑衣女子的蹤影,就是連別的人,也沒有見一個。
怪了,難道那黑衣女子騰空飛了,借土遁了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