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第二十五章大戰鄱陽湖中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王陽明得知九江、南康的敵軍出來增援八字腦,城中兵力空虛,於是就派撫州知府陳槐率領官軍進攻九江,周朝佐率領官軍攻打南康,使叛軍首尾不能相顧。自己整軍準備進攻八字腦,正在這時,朱玉剛忽然來了軍中,王陽明無奈,只得把朱玉剛等人到船上。

原來朱玉剛在南昌城中聽到鄱陽湖中王陽明取得了節節勝利,不心癢難忍,也想去前線體會一下殺敵的痛快,於是不顧眾人的勸阻,命令戎帥代他守城,而自己帶領唐伯虎等人直奔鄱陽湖而來。

王陽明言又止,朱玉剛注意到了他的表情變化,笑呵呵的說道:“伯安,你嘴上不說,但是心裡一定在怪朕突然來到前線,束縛了你的手腳,給你添麻煩了,對不對?”王陽明惶恐的急忙低下頭謝罪道:“臣不敢,臣萬萬沒有這種想法,臣只是在替皇上擔心,前線風雲變幻,常有突發事情發生,而臣又要忙於軍務,所以不能時時照看皇上,萬一皇上出了一點差錯,那臣就---”王陽明後面的話沒有說出來,但是意思很明顯,皇帝來到前線,他是承擔不起這個責任的。

朱玉剛是明白王陽明的那點心思的,於是擺擺手說道:“這個你不用擔心,朕又不是小孩子,難道自己的安全都不能保證嗎?你且去指揮你的部隊打仗好了,完全不必來管朕,朕只不過是想親眼看到寧王覆滅而已。”

“既然皇上堅持,那臣也不再勸說了,只希望皇上千萬小心。”王陽明只好這樣說道“為了安全起見,皇上還是和微臣呆在一起吧。”

“朕正有此意,朕本來就是來看你如何指揮打仗的。”朱玉剛哈哈笑道。

第二,王陽明指揮官軍向八字腦的叛兵發動了進攻,不料正在戰之際,忽然北風大作,而且風向對官軍極為不利,官軍的進攻頓時受挫,一些官軍慢慢的在向後退卻,叛軍趁勢發起了反攻,形勢對官軍極為不利。前軍一退,後軍頓時也引起了一陣陣的騒動,朱玉剛在帥船上清楚的看到了這一幕,不由得焦急萬分,恨不得親自上去將那幾個帶頭退卻的官軍殺了,以儆效尤。

這時候,只見王陽明面,一咬牙,間的寶劍,猛的衝到前頭,揮劍砍倒了幾個正逃跑的官軍,他面向其他官軍大聲喝道:“誰若再敢後退一步,他們幾個就是最好的榜樣!”那些正逃跑的官軍見此情形,哪裡還敢再跑,於是紛紛回頭,重新又殺向叛軍,叛軍本以為官軍已敗,正想乘勝追擊,大肆掠殺一番,不料官軍卻殺了個回馬槍,頓時覺得自己上了當,心下膽怯,竟然不敢再戰,紛紛退了回去,官軍急忙衝了上去,形勢一下子倒了過來。

朱玉剛遠遠的望著這一幕,動的大聲叫好,多麼烈、刺的戰鬥竟然就在他的眼前發生,他恨不得自己不是一個皇帝,而是一員武將,那就也能抄起武器,投身烈的戰場了!王陽明那果斷、勇武的氣質也讓他深深的佩服,他雖然是一個文官,但是在戰場上表現出來的那種氣魄,恐怕沒有幾個武將能具備的。

這時叛軍又退到了八字腦,官軍殺了上去,叛軍倚仗有利的地形殊死抵抗,因為他們知道這已是最後的退路了,除了拼個你死我活,別無他路,因此雙方一時僵持不下。朱玉剛放眼望去,只見這個小小的八字腦上頓時血橫飛,喊殺聲震動了四野,戰鬥進入了膠著狀態。不過在官軍一波又一波的攻擊下,叛軍的人數越戰越少,終於他們沒能堅守住八字腦,除了少部分叛軍投降或者被殺外,大部分叛軍都逃到了樵舍。這是寧王的最後一個據點,如果再被攻下的話,他就只有退出鄱陽湖,敗回九江去了,因此寧王在樵舍囤積了重兵,發誓不讓明軍再進一步。

八字腦之戰,官軍雖然取得了勝利,但也付出了很大的代價,不僅人員傷亡很大,急需補充,就是一些戰船也受到了損傷,如果不修繕、補充的話,到時候和寧王的艦隊相遇,恐怕會吃虧,因此趁著叛軍蜷縮在樵舍不出的機會,官軍也暫時作了一番休整。

王陽明趁著這空隙,特來向朱玉剛彙報戰果,他還沒開口,朱玉剛就搶先說道:“你不用再作介紹了,朕在船上看得一清二楚,這一仗打得實在太慘烈了,不過也實在是彩,這主要是你王陽明指揮得當啊,要是換了別人,恐怕結果很難預料啊!”王陽明的臉上微微紅了一下,說道:“皇上過獎了,如果沒有將士們的英勇殺敵,光靠王陽明一個人是沒有任何用處的,所以皇上要獎勵的話應該獎勵他們,他們才是這場勝利最大的功臣!”

“好,說的好!好一個居功不自傲,又能體貼下屬,又戰無不勝,你真是大明的軍神啊!”朱玉剛由衷的讚道。

“對,對,是大明軍神!”眾人也紛紛叫好。

王陽明急得連連搖手道:“皇上,萬萬不可這樣稱呼,否則真是折殺老臣了。老臣也是秉承皇上的旨意辦事,有什麼功勞那也是皇上用人有方,臣只是沾了一點皇上的一點光而已。”

“好了,好了,不要再說這些了。”朱玉剛覺得不能和他再糾纏下去,不然他一定推脫起來沒完,於是問道“接下來戰局將如何發展,伯安計算好了嗎?”

“現在寧王在樵舍聚集了重兵,意與我軍作一決戰,如果我軍硬攻的話,死傷將會很大,所以臣決定用計智取比較實際,但一時還未想到好的計策。”王陽明眉頭緊皺著。

“其他人有什麼好辦法嗎?”朱玉剛又把目光轉向了其他人,不過他可沒抱什麼希望,畢竟連王陽明都束手無策的話,其他人還能想出來嗎?

“皇上,我有一計,不知可行否?”一人突然開口說道。

朱玉剛定睛一看,原來是唐伯虎,不又驚又喜,這個人絕對是足智多謀,怎麼把他忘了呢?兩忙說道:“你快說吧!”

“不知皇上注意到了沒有,寧王雖然人多勢眾,而且船堅炮利,看上去勢不可擋,很難戰勝,但是在這鄱陽湖中,又是這種多風的季節,其實有個很大的缺點,如果被火燒著了的話,那就很難逃脫了,不知道寧王是不是忘了三國中火燒赤壁的故事了,他竟然還把他的船隻緊緊的連在了一起,這不是上天也要給我軍機會嗎?”唐伯虎興奮的說道。

唐伯虎一說,眾人都恍然大悟,細細一想,都覺得此計非常好,於是紛紛向朱玉剛表示願意出戰,朱玉剛問王陽明道:“你覺得怎麼樣?”王陽明淡淡說道:“唐解元此計很好,但是具體怎麼實施,還要從長計議,待臣想個穩妥的辦法才行。”第二,風向開始改變,由北風轉為南風,有不知情的下屬向王陽明建議採用火攻,就像三國時周瑜在赤壁火燒曹的戰例,王陽明然大怒,將那個進言的軍官公開弔起來鞭打,他揚言道:“荒謬,真是荒謬!那是演義小說中的事,是編造出來的,你們竟然也相信?風向變來變去,哪有定數,你們還真的以為築個壇,就能求來東風啊?這是打仗,不是兒戲,以後誰若再敢來說這些不著邊際的話,本官定斬不饒!”王陽明表面上說著這樣的話,暗中卻秘密部署了四十艘戰船,每隻船上都裝滿了油膏、乾柴等一些易燃的物品,準備火攻。王陽明又調派水軍,偷偷繞過正面的叛軍,埋伏在寧王戰船的後面,準備時機一到就發起攻擊。

王陽明表面上的舉動當然沒有逃過細作的眼睛,很快寧王就收到了消息,當時他正和下屬在召開軍事會議。

寧王為了盡最大限度的增強戰鬥力,將周圍的殘兵敗將都聚攏到了樵舍,把所有的戰船互相連接,形成一個巨大的方陣,與王陽明的官軍相對峙,企圖固守。

但是他的謀士李士實等人卻提出了不同意見,他們認為這樣佈陣,極易遭受火攻,而且鄱陽湖中隨時會起大風,一旦遇到火攻,再借助風勢,連在一起的戰船等於是自縛其腳,只有等著被燒的份了。

寧王不有點惱羞成怒,雖然他聽了屬下的建議,心中馬上醒悟自己的失誤,但是要想他在下屬面前改變主意,那不是自己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嗎,等於是說自己錯了,不如幾個下屬呢!這對於一向自認為智謀過人的寧王來說是無法忍受的。他漲紅了臉,正暗想如何來駁斥下屬時,細作卻送來了這個他認為是好消息的情報,寧王頓時出了得意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