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第二章群起而攻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寧王很快就被賜自盡,他痛快的結束了自己可悲可泣的一生,而他的未死的家人卻還要替他受那無窮的罪。寧王死後,朱玉剛的心裡卻到了一絲失落,這個人可是耗費了他全部的力才降服的,現在他的下一個目標又是什麼呢?朱玉剛捫心自問,但是想不出個所以然來。

接下來就是對此次征討寧王立下大功的人進行封賞,毫無疑問功勞最大的人是王陽明,朱玉剛特封他為留都南京的兵部尚書,但常駐京城公幹,並且還賜於他新建伯的爵位,准予他回家省親、拜謁祖墳,其他各人按照立功大小也得到了應有的封賞,但是輪到唐伯虎這個白衣時,朱玉剛卻犯了難。

唐伯虎毫不猶豫的拒絕了朱玉剛賞賜他的官職和各種金銀珠寶,他說甘願做一隻閒雲野鶴,不受世間的約束。朱玉剛總覺得他立了那麼大的功勞,不給他一點什麼,心裡說不過去,而且唐伯虎絕對是一個可遇而不可求的人才,怎麼能輕易放過呢?於是,他拿出皇帝的權勢來,硬要唐伯虎接受,為他效命。但是唐伯虎也是一個倔強的人,說官是絕不會當的,如果皇上真要賞賜他的話,就恢復他解元的身份吧。

朱玉剛自然滿口答應,並且和唐伯虎說好將來只要有事找他,就一定要出山再幫自己,這才戀戀不捨的放唐伯虎和秋香離開了。

王陽明離開京城後不久,朱玉剛就接到了大太監張忠呈上來的寧王府地財產清單。他不由得到有些奇怪,為什麼王陽明不親手給他?為什麼要在王陽明離京後再給他呢?因此他狐疑的看了張忠一眼。

張忠以前的地位僅次於張永,也是司禮監的大太監,因為有張永在,所以他一直沒有出頭的子。直到張永受劉瑾所牽連,雖然他在剷除劉瑾地過程中立下了功勞,但是朱玉剛對他終究有了戒心,漸漸的把他冷淡了。張忠這才冒了出來,頂替了張永的位置。張忠此人長得慈眉善目,平裡遇人總帶著三分笑,且從不大聲說話,為人比較低調,所以宮裡上下對他印象都不錯。

看到朱玉剛的眼神,張忠忙解釋道:“這張清單是王大人臨走時才呈上來地,他怕來不及,奴才就替他跑一趟了。”

“哦,原來是這樣啊。”朱玉剛低頭翻開清單看了起來。

看著看著。朱玉剛的眉頭漸漸皺了起來,張忠忙問道:“皇上,怎麼啦?是不是有什麼不清楚的地方?”朱玉剛把清單扔到張忠面前道:“你自己看看,寧王府中難道只有這些東西嗎?是不是把朕當三歲小孩了!”張忠從地上揀起那份清單一看,驚訝的說道:“怎麼會是這樣啊?寧王富甲天下,府中金銀財寶不計其數,這是天下共知的!現在都到哪裡去了呢?”張忠忽然驚叫道“難道,難道是有人私了嗎?”朱玉剛心思靈。頓時就明白了張忠話中所指,他雖然沒有明說,但是分明是在影王陽明私了寧王的財寶,不過,憑朱玉剛對王陽明的瞭解,他無論如何都不會相信王陽明會做出這種事來的。王陽明被後世尊稱為大思想家,是個修心養,淡泊明志的人,對金銀這些俗物怎麼會刻意去強求呢?因此他冷冷的看了一眼張忠。說道:“不要憑空猜測,也許其中另有隱情,等王陽明回京後問問便知道。”張忠將朱玉剛對他地話並不在意,急忙辯解道:“皇上,奴才並非無亂猜疑,如果王大人不是心裡有鬼的話。他為什麼要在臨走前再將這份清單給皇上呢?他肯定是怕皇上詢問。回答不上來,所以回家避過風頭。等他再回到京城,那時候恐怕就沒人再記著這件事了!”朱玉剛細細琢磨張忠的話,雖然知道他是在狡辯,但是卻反駁不了,他說的從表面上來看,確實有幾分道理,那麼王陽明這麼做,用意何在呢?朱玉剛一時想不明白。

正在這時,外面陳其武突然進來稟報說道:“安邊伯許泰、都督劉暉求見。”朱玉剛眉頭一皺,二人都是京邊官軍頭頭,這個時候來見駕,會有什麼重要的事呢?於是點點頭,陳其武出去後不久,兩個武官打扮的人就進來了,二人都在三十多歲的樣子,身材魁梧高大,只不過許泰胖一點,畢竟是有爵位的人了,劉暉卻瘦,一雙眼睛骨溜溜的亂轉,一看就是一個會投機地人。

“你們找朕有什麼事?”朱玉剛明知他們必有要緊事,但還是慢的問道。

“皇上,大事不好了!”許泰慌張的說道,臉上的表情不像是裝出來的。

“何事如此驚慌呀?”朱玉剛知道這些臣子,雞蒜皮的小事到了他們嘴裡也會變成關係到國家社稷的大事的。

劉暉搶先說道:“皇上,守衛城門的士兵今天前來報告,說王大人離京時帶了十幾輛車地行禮,當時有人無意中看到車上裝的都是金銀珠寶,但是因為他是王大人,所以誰都沒有放心裡去。這幾天聽說寧王的財產少了很多,臣想到這些本來都是王大人所負責的,就把這兩件事情聯繫起來,方才覺得有點不對勁,所以馬上來向皇上稟報。”

“你的意思是寧王的財產大部分都被王陽明侵運回老家去了?”朱玉剛不由得倒了一口冷氣,所有地表面現象都對王陽明不利。

劉暉愣了一下,忙說道:“皇上,臣並沒有說王大人私了寧王地財產,臣也相信王大人的為人,他怎麼可能做出這種事來呢?只是事實如此,恐怕只有等王大人回京以後,當面質問他,才能個水落石出了。”

“皇上,千萬不能聽許大人地!”張忠突然急切的嘴說道。

朱玉剛冷冷的盯了他一眼,喝道:“大膽,你這話什麼意思?”

“皇上,奴才不敢。”張忠急忙跪了下去道“奴才也是為了皇上著想,如果等王大人回到京城再向他詢問的話,恐怕會一無所獲的。”

“為什麼?”

“既然事情已經捅了出來,那麼京中肯定有人會向王陽明通風報信的,他一定會作好應對之策,銷燬所有對他不利的證據,所以等他回京後再問他,當然問不出什麼了。”

“你這麼肯定是王陽明私了寧王的財產?”朱玉剛問張忠,張忠惶恐的退到了一邊,王陽明得到皇帝的信任是滿朝皆知的事情,如果沒有確鑿的證據,那豈不是引火燒身了?

雖然,張忠沒有說話,但是朱玉剛卻對這事產生了懷疑,他們幾個人竟然這麼巧的都來訴說寧王財產失竊的事,而且或明或暗,矛頭都指向了王陽明,他們究竟懷著什麼目的?朱玉剛雖然相信王陽明,但知道眼前的這幾個人也不敢憑空捏造謊言的,那麼真相究竟是怎樣的呢?也許只有王陽明一個人知道了,可惜的是他已經回了老家。

“皇上,張公公的話說得極是。”許泰、劉暉突然異口同聲的說道“滋事體大,如果不徹查清楚,恐怕人心不服,所謂防民之口,甚於防川啊!”

“好了,你們不用多說了,朕知道了,會查清楚的,你們先下去吧。”朱玉剛不耐煩的把三人打發走了,他已經看了出來,三人雖然不是同時進來的,但其實肯定是事先商量好了,一起來對王陽明發難的。這次剿滅寧王,王陽明立的功勞實在太大,不管皇上給他什麼封賞,他都受之無愧,但他卻拒絕了大的賞賜,只領受了一個新建伯的爵位和南京兵部尚書的虛職,這樣一來在皇帝心目中的地位更加重要了,肯定遭到了不少人的嫉妒,所以遇見這件事,就群起而攻之,希望能把王陽明推倒。

朱玉剛當然不會因為這些人的話而對王陽明產生懷疑,但是他認為,如果王陽明不回京將此事澄清的話,一定還有更多的人出來攻擊他的,到時候,即使是清白的,也留下了汙點,對將來朝政的實施將會很不利,因為在朱玉剛的心目中有一項很大的計劃要進行,王陽明將是他最好的幫手,所以不能讓任何人汙衊他。

朱玉剛覺得事不宜遲,於是馬上下了一道聖旨,讓王陽明即可回京,只要他能順利回到京城,一切就能真相大白,也就能堵住那些小人的嘴巴了。

為防止發生意外,朱玉剛決定派陳其武前去傳達旨意,他總到有一絲不對勁,也許因為他是現代人比較吧,他認為朝中有人想對王陽明下毒手,張忠、許泰等人只是小角而已,因為大人物一般是不會輕易面的,先出來探路的往往是那些鬱郁不得志的邊緣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