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第三十一章決戰九江下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哈哈,寧王老賊,想不到你也有今天!”城下武玉清開懷大笑,多來,被寧王所騙,姐姐被關押的怨恨終於可以一洩而盡了,她扶過武玉靈,二人走到一邊,傾訴離別之苦去了。

“唐解元,想不到你竟然有如此的好功夫!真是人不可貌相啊,世人常以為你只是一個只會畫畫詩的文人騒客呢,今一見,方知傳言害人啊!”朱玉剛看到唐伯虎如此好身手,不由衷的讚道。前幾夜裡,武玉清要行刺於他,正在危急關頭,唐伯虎突然出手救了他,當時,因為情況緊急,所以朱玉剛也沒細問唐伯虎為何會有一身好武功,今王陽明出奇計,讓他躲在馬肚子下面,因為他料到寧王必定不會就這樣把人出來,肯定要耍什麼陰謀詭計,因此讓他見機行事,卻誤打誤撞的要了朱儀賓的命。

“多謝皇上誇獎,這是我早年在深山和一個老道學的武藝,只是一些皮而已,登不得大雅之堂,所以平常不使,大家就以為伯虎只是一個書生了。”唐伯虎謙虛的回答道。

“哈哈,在唐伯虎眼裡是雕蟲小技,但是在我們眼中就是高深莫測,高不可及的高人了,今能夠一挫寧王的銳氣,全是唐解元的功勞,真是大快人心啊!”王陽明也出了難得的笑容。

朱玉剛正待說話,忽見九江城的城門大開,一彪軍馬狂奔而出。仔細一看,數十員武將簇擁著一個雍容、華貴地王爺,正是寧王!朱玉剛不由連連冷笑道:“你來的正好,正怕你不出城呢!”於是,叫過王陽明道:“這裡由你全權指揮…朕在一旁觀看。”王陽明答應一聲,揮動帥旗,三軍馬上按照事先預定的陣勢走動起來,不一會兒就擺成了一個以進攻為主的鋒錐形的陣勢。王陽明則穩居中軍,冷冷地看著寧王疾馳而來。

寧王看到官軍早有準備,急忙揮手命令全軍停了下來,望著王陽明,大聲喝道:“王伯安,你害死本王的兒子,今叫你有來無回!”王陽明哈哈大笑道:“老賊,你看到了吧,這就是造反者的下場,如果你還執不悟的話。你兒子就是你最好地榜樣!你這麼急著出來,不會是想急著去見你的寶貝兒子吧?哈哈!”

“你,你---”寧王捂住口不停的咳嗽,差點又要吐血了。他朝左右一揮手道“誰給我殺了姓王的,本王重重有賞,封他為大元帥!”所謂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寧王話音剛落,就見一員武將從他背後閃出道:“皇上。就讓末將去將那姓王的老頭擒回來讓您處置!”寧王點點頭,那員武將領著一隊人馬朝王陽明殺奔過去。王陽明不慌不忙的將手中令旗一揮,兩翼的士兵馬上開始變陣,叛軍竟然輕易的殺進了陣中,那員敵將見狀大喜,想起寧王承諾的話,頓時顧不得再去想其他,一心只想抓住王陽明,於是率軍直殺向王陽明。王陽明待那敵將就快衝到身邊時。忽然又將令旗一揮,全軍開始移動起來,左右、前後越動越快,不一會兒,那敵將只到眼前一花,再細看時。王陽明早就不見了蹤影。而周圍的官軍卻漸漸地圍了上來,敵將馬上醒悟過來。自己陷入了敵陣中,忙指揮部下突圍,卻不料官軍的包圍圈卻越來越小,越來越緊,而且那官軍一個個勇猛無比,殺也殺不光,叛軍的人數一會兒工夫就少了一大半,轉眼間只剩下十幾個人了。

敵將看著這一幕,只到心驚跳,連忙大聲向寧王求救:“快來救我啊,我中了敵軍的計了!”寧王見了大驚,急忙叫過另一員武將,又撥給他一支軍馬,命他定要將那人救出來,那武將領命而去,不料一殺進官軍陣中,轉眼間又遭到了和第一個進去的武將同樣的下場!寧王這才知道王陽明的厲害,不敢再派單獨的部隊殺過去了,他一咬牙,大喝道:“給本王全軍殺過去!”自己卻悄悄的在幾員武將地保護下遠離了戰場,在城下觀看寧王的五千叛軍殺氣騰騰的直殺向王陽明的官軍,王陽明這回不再擺陣了,他大聲叫道:“左右二軍從兩翼殺過去,包抄叛軍的後路,中軍隨我衝殺敵軍!”一聲令下,九江城下頓時萬馬奔騰,殺喊聲震天動地,寧王遠遠的看著,到腳下的地都在晃動,不由得臉煞白,差點從馬背上摔下來,左右急忙把他扶好。

五千叛軍轉眼間就和官軍的中軍上了手,雙方就如仇人相見,分外眼紅,一方為了殺敵立功,一方為了高官厚祿,個個手下都不留情,一時間,九江城下,血橫飛,慘聲連連,彷彿成了人間地獄一般,令人到萬分恐怖!左右兩路的官軍這時圍了上來,堵住了叛軍地退路,然後又殺了過去。叛軍見後路被封,漸漸驚慌起來,紛紛亂了陣腳,這一分神,戰場上的形勢馬上明朗起來,王陽明大喜,喝道:“務必要全殲叛軍,不能讓一個人跑了!”官軍得到統帥的命令,殺得更是勇猛,叛軍頓時抵擋不住,紛紛逃竄,寧王在城下看得清楚,心疼不已,這五千人馬可是他的銳呀,就這樣被消滅了,實在有些不甘心,於是就想再派出人馬去解救。不料剛想下令,突然聽到九江城的兩側又傳來了驚天動地的聲音,正在驚疑間,一個探子跑來稟報道:“皇上,兩翼發現敵軍地增援部隊,是楊一清和古孝天地人馬。”寧王幾乎要昏倒過去,這兩支人馬的厲害他可是早就聽說過了,自己地那點人馬怎麼和人家拼呀,無奈之下,他只得揮揮手道:“全軍退回城中,據守不出,等敵軍靠近就放箭擊!”寧王一進九江城,馬上就關上了城門,任憑官軍在城下叫罵就是不出來應戰,王陽明也怕強攻的話,會使官軍傷亡變大,而且今戰一天,所獲不小,且官軍也已疲憊不堪,需要好好休整,於是下令全軍就地紮營,將九江城圍得水洩不通,就連一隻蒼蠅也飛不出去,等待他一舉消滅寧王。

王陽明安排好一切之後,就來向朱玉剛彙報今天的戰果,卻發現楊一清和古孝天二人正站在朱玉剛的身邊,三人正在談著什麼。王陽明連忙走過去,打了個招呼說道:“楊大人,古將軍,你們二人來得正是時候呀,有了你們兩人的幫助,相信徹底消滅寧王已是指可待了!”

“王大人真是用兵如神啊,寧王哪是您的對手?當初行上說您是軍神,我還不信呢,今一看,寧王被您打得,才知道皇上的話並沒有誇大啊,您是當之值無愧!”楊一清不停的誇著王陽明,倒把王陽明得不好意思起來,連忙不停的否認。

“哎,王大人,您就別謙虛了,我們都看在眼裡。哦,您是來向皇上彙報戰場情況的吧,您請。”古孝天也格外客氣。

“好了,你們就別再你推我讓了,朕都看在眼裡,各有功勞,朕都記在心上,等平息了這場叛亂,朕一定會論功行賞的。”朱玉剛高興的說道。

“現在寧王吃了大虧,他一定據守城中,再不敢出來,該怎麼對付他呢?難道真的只有強攻一條路嗎?”朱玉剛擔心官軍的傷亡太大,即使贏了這場仗,說出去他臉上也不光彩,按照他的意思最好是兵不血刃的拿下九江城,或者以最小的代價,活捉寧王,這樣才算徹底勝利。

“皇上不必著急,現在我軍已將九江城團團圍住,寧王的覆滅是早晚的事,趁正在等待時機,將寧王一網打盡,如果將他急了,臣恐怕九江城裡的百姓會遭到他的毒手,畢竟他們是無辜的。”王陽明憂心忡忡的說道。

“哦,原來你是這麼想的。”朱玉剛不由得倒了一口冷氣,歷朝歷代,勝利者一方攻取另一方城池後,屠城殺戮的例子數不勝數,而且還被當作天經地義的事情,但是實際上遭殃的卻是老百姓,自己立志要做一代明君,當然不能做這樣的事了,即使九江城中的百姓跟著寧王造反,那也是受寧王脅迫的。

“好,一切還是由你來統籌決定,不過,朕不希望九江城中的百姓受到牽連。”朱玉剛看了一眼楊一清和古孝天,又笑道“他們兩個人從現在開始也歸你指揮,這樣,我軍不僅在兵力上足足壓倒了對方,而且在氣勢上也比寧王更盛,必定穩勝券,到時候朕一定要親自帶領神機營的將士將寧王抓獲!”王陽明一聽皇上又要親自出馬,到一驚,剛想開口勸說,楊一清把他拉到一邊輕聲說道:“皇上好勝,你就滿足他一下吧,到時候,等局面完全控制時,再請皇上出馬,就能萬無一失了。”王陽明無奈,只好點頭答應,於是幾人又閒談了一會兒,才各自回去準備進攻九江的事宜。朱玉剛這次到江西來並沒有帶上陳其武,也沒帶上任何一個女子,眼看大事將定,心裡的一塊石頭也落了地,不由得到無聊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