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第七章再會白蛇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漫天白霧蔽天,如銀白光映碧潭。

魚兒不知今幾時,翠鳥卻知倦歸巢。

在天空自由飛翔中的小龍,受著撲面而來的霧水,臉上開始變得溼潤。已經化的真元對於運行第八重的輕功提縱術是遊刃有餘了。一個十一二歲的孩子,在這十幾天的時間裡面居然成為了一個絕世高手,這樣的事情要是讓外人知道,那真是夠驚世駭俗的了!

受到新主人的歡愉,蝠王也歡快地振動著蝠翼,在主人深厚內功的協助下,盡情地飛翔著,穿雲突霧,兩者合二為一,從地下向上望去,不知情者還會以為是一隻巨大的蝙蝠在天空飛行。

隨著時間的逝,漸漸覺到累的小龍,再次飛到那不知名果子林摘了些果子吃飽之後,靜下心來的他,開始覺到應該快點把師傅前輩的各種絕學練一下了。

拿出蝠王寶典,做事穩妥的他首先想到的是蝠王身法,依師傅老人家所言,學會此身法之後,將來會是一種保命的絕學。

話說這蝠王身法那可是韋一笑當年退出江湖後,在與蝠王打鬥時學會的,該步法不同於世上任何一種輕身步法。所謂正派人士學的輕身步法,多以五行八卦為基礎,更高深一些的也就加上九宮陣法的變化原理。

而蝠王身法就不同,蝠王身法本身,是在實戰當中依巨蝠王的身法變化為基礎,韋一笑在戰勝蝠王以後,一直沒機會去研究其身法,也是後來在這山谷之中,閒來無事,模擬當時記憶中蝠王快速移動變化而成的一絕妙身法。

說起來,這套身法雖然絕妙,卻仍然未經過實戰的考驗。

小龍仔細地看著師傅所畫的人物動作,參照著註解說明,依樣畫葫蘆地練習起來,按師傅的說法,這套身法練到練以後,一個人可以幻化成好幾個人,再高級一點,在平常人眼中,發動此身法者如在霧中,身法配合高級的內功法決,運功之人猶如一股輕煙般飄乎不定。

聰明的小龍,學起這套身法來,雖然有深厚內功的輔助,進度還是有點慢,這套步法變化量之多之大,簡直匪疑所思。除了要死記硬背一些重要的落腳點之外,還要配合輕功提氣術。樣子差不多,可差之毫釐謬之千里。除了關鍵動作要合拍以外,還要速度和心神合一的配合。

所以學會了看起來簡單的身法,對於初學者不知有多麼地困難。這也就應了那句萬事開頭難的老話了。

素來耐很好的小龍,曾經為了畫一幅畫,一個人坐在一塊巨石上頭一整天不吃不喝的地步,不畫完就不回家吃飯。而學這種費神的身法,恰好最需要這種神。

小龍一遍遍地按步法的圖案移動著,由一開始的蹩腳到後來的嫻,再到慢慢地有點心神合一,給他的覺時間過得好快,一轉眼天就黑了。還未完全心神合一的他終於放棄了繼續修練的念頭。提氣抖起蝠王找吃的去了。

有一些東西在沒有實戰的檢驗下,是不可能真正心領神會的。小龍也終於明白了這一點,所以練了所有的步法後,該是填飽肚子先了。

吃飽喝足的他在水潭那洗漱一遍之後,終於想睡一會了,連來一直練功的他,一點也不覺得困,來山谷中這麼多天,也就今天才真正受到天黑了。

於是小龍來到山中,合衣躺在師傅邊上的石睡著了。

一夜無話,一覺睡到天亮的他,神倍長,再次出得來,開始修習各種師傅的武學了。

反覆練習一個多小時的身法後,小龍按師傅武功秘芨中記載的各種武學有選擇地學了幾樣,其中有暗器的使用法決,有了如今這般的內力之後,小龍直接進入飛葉傷人的高深暗器手法。山谷中別的沒有,樹枝樹葉再怎麼費也用不完。

受著將真元慣注在一片不起眼的樹葉上,再運功將其打出,向心中所想的目標擊,這功夫也不是一學就會的,會了也不是把把都能準確命中目標,只有在不斷地擊當中,才能掌握住那個百發百中的準頭。

練掌握暗器的發手法之後,小龍也不急著練準頭,開始修習師傅的一套不為人知的劍法,覺用劍會比較帥的他,就在劍法當中選擇了一套名為《伏龍劍法》的劍術。該劍術一共才九式,每一式的都有九個不同的變化,還可以隨心地將各式的不同變化溶合使用。

記住劍法的劍決,折下一條樹枝當劍用,就開始按書中所載一遍遍地練習起來,直到落西山,山谷中會比外面早一兩個小時天黑下來,小龍才把伏龍劍法當中的前三式免強練

接下來的幾天,他不斷地練習蝠王步法,伏龍劍法和練暗器準頭。淅淅地,三種武技慢慢地練之中。在蝠王步法演練到極致之後,可以幻化出三道人影了,而劍法也把後面的幾式勉強學會,暗器上也能在五十米之內擊中雞蛋大小物體達到百分之九十以上。現在的他在武技方面,缺的就是練度。缺的就是慢慢的時間練習。

而此時的他,在深厚內功的輔助之下,達到現在的程度也算是來之不易的了。算一算時間,小龍在山谷之中,也呆了十六天了。可在他看來,在山谷之中只呆了一個多星期,因為他並不知道自已在練內功放定時也過了好幾天時間。

世事就是這麼的變化無常,十幾天前還是個小孩子的他,現在居然成長為一個偏偏美少年了,略顯書生氣的臉龐之上,兩個可愛的小酒窩還是讓人覺到他還只是個孩子氣十足的男孩!

時間的逝讓人覺無奈,前路漫漫,人的一生好多時候都是在虛度著光陰,常常是不知所謂地過了好些年後,回過頭來才嘆這些年的碌碌無為。

此時的小龍,坐在水潭邊,雖然還是寒冬,可谷中的卻不曾讓人受到半點的寒意,望著水面清秀而又童雅未清的臉龐。無限慨在心中不停地徘徊著,這些天在山谷裡發生的一切,給他的覺似乎只是一瞬間發生的事,又好像自已早已在這裡呆了好多年了。一切都顯得那麼地自然與和協!

年少早的他不由得輕輕的嘆了口氣:“唉…想想也出來這麼多天了,家裡的爸爸媽媽一定很擔心我了吧…”嘆完氣不由得平躺在了草地上,雙目直高空的白霧。久久發呆不已,似乎眼中已經看到老父老母正在傷心地呼喚著自已的名字。似乎潭邊上的小動物們也受到他心中的鬱郁,一隻只都在安心地吃著草或安靜地躺在地上打著盹。這些天的相處,小動物們漸漸地和小龍悉起來。這不,小龍的身邊這時還躺著一隻小羚羊呢,還不時地著他的手臂。

受到這隻乖巧的小羚羊的善意,小龍不自覺地伸出左手在它的頭上撫摸著“咩…”小羚羊輕聲低呤著,舒服地閉上雙眼,靜靜地享受著身邊這個男孩雙手溫柔的撫摸。

“唉!小羚羊呀小羚羊,你說說爸爸媽媽這時該有多著急呀,我也是時候回家去了,你說是不是呀?”小龍邊撫摸邊自言自語著,心中知道小羚羊是聽不懂自已的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