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八章追與逃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說人在大唐,做什麼事情都不方便,但只要有心下功大筆的錢,有很多的事情還是能夠入手。在大唐這四年中,明面上噶爾欽陵始終在應付那些囉嗦的大唐官員,但是在背地裡,他撒出去無數金子,成功做成了不少事。
他和吐蕃的聯繫暢通無阻,他對大唐朝堂上的情形若觀火,他對大唐東征的意圖更是廖若指掌。所以,趁著大唐在東邊調兵遣將的時候,他一定要回去,只能成功不能失敗!
此次離京,他扮作西域商人,路引是真的,而隨從中大多是走慣西域那條路的真正商人,準備得可謂是天衣無縫。但為了調開別人的注意力,他還是特意找人在如今帝后所在的洛陽城出了不少事情,甚至用重金買通了一些亡命之徒,冒充陳碩真餘黨搗亂。
大唐上下忌諱內患猶勝於外敵,只要他們聽到陳碩真三個字,必定無暇分心他顧!
從西京長安回吐蕃,有眾多路途可供選擇,但他需要選擇的只有兩條:其一是經劍南,其二是走隴右。走劍南固然快捷,但他卻有些不願意;而走隴右經河西回吐蕃,則因為要經過西域,大唐的兵防必定不會太注意西域商人,與此同時更可以查看吐谷渾、涼州和西域如今的狀況,那裡都是吐蕃志在必得之地。
區區一個吐谷渾不過是手到擒來,他相信吐蕃這幾年之所以未取,絕對不會是因為國中的內亂,而是暫時不想取而已。只要取了吐谷渾,吐蕃大軍就能兵臨西域,到時候大唐安西四鎮唾手可得,又何必急在一時?
只不過,他既然是私自西歸。即使扮成商人,入城自不免風險太大。所以他只是在路過小鎮的時候補充食水乾糧,其餘時間便都是在馬背疾馳。由於他事先藏好了二十幾匹上好的駿馬在長安城外。這一路上換馬不換人,竟是已經到了原州地界。
“主人,不好了,有四五匹馬忽然不行了!”正在原州附近一個小鎮中歇腳的時候,欽陵卻聽到了這樣一個消息,眉頭自是緊緊皺起。他此番西歸,是以每人三匹馬的標準準備的坐騎,就是因為數量太多容易引起別人懷疑,甚至在馬背上還用了空貨袋作了偽裝。此時。他立刻親自帶著隨從前去查看,而其中一個深通馬地馬奴當即指出,極有可能是有人在草料中下了藥。
這一驚非同小可,一群吐蕃人頓時全都愣了,他們畢竟不可能像驛站那樣時刻換馬。這人可以在馬上吃飯睡覺。馬卻是一定要停下來好好喂的。所以每天休息兩個時辰幾乎是必須的。倘若有人對草料動了手腳,那麼是不是說明。不但逃亡路線可能洩。而且同伴中可能會有細?
“丟下那幾匹馬,這個節骨眼上。我們不能學那些中原人老是疑神疑鬼地!”雖然心中疑竇叢生,甚至隱隱約約有些不好的預,但欽陵還是鎮定自若地拋出了這麼一句話。於是,原定的半個時辰休整被大大縮短了,給其他馬餵了飲水草料之後,一行人幾乎毫不停留地立刻上路朝涼州方向而去。
而欽陵已經開始後悔最初的決定——他實在太託大了,若是走劍南道,再過兩天就能入吐蕃境內,也不會有這麼大的波折。
此時此刻,造成欽陵疑神疑鬼的罪魁禍首,卻正夾在李賢那一行人中給他們帶路。既然有人肯帶路,李賢絲毫不在乎這個名叫貢的吐蕃少年安的什麼心,在這大唐境內,他還怕人家翻出手心去不成?然而,當他火燒火燎地帶著眾人追出長安城之後,這後腳來自洛陽的聖旨也到了。
重病中地劉祥道聽王福順讀完那聖旨,幾乎沒一下子背過氣去。先頭吐蕃欽陵西逃的事情他剛剛知道,主事官員甚至找到了一封欽陵親筆所書的信,其上措辭委婉,表示父親危在旦夕不得不歸。但信歸信,他奉旨留守西京長安,卻發生了這樣的事,責任自然重大。然而,和李賢冒冒失失地追上去相比,那責任本算不得什麼。
這種傳旨的小事原本自有內侍和羽林軍負責,然而,這一次事關重大,王福順不得不親自走這一遭。當聽說李賢帶著人已經追出長安城地時候,他不到眼前一黑,險些步了劉祥道後塵。
“聽說沛王殿下臨走地時候,把先頭那些馬匹都留在安定坊地沛王第了,又都重新換了健馬。憑藉沛王的印信,沿途上地驛站肯定是不敢阻攔地,現如今…”見劉祥道一邊說一邊嘆氣,王福順自個也是心頭鬱悶。他這麼緊趕慢趕地死追,居然還是沒追上李賢,這回去怎麼向兩位至尊待?這李賢也實在太任妄為了,就是要替那兩位報仇,好歹也請了旨再說——話說回來,這不是還沒有證據麼,怎麼這主兒就認定那些吐?
李賢生來就是執拗的子,認準地事情就不會鬆手,所以此時他只認準了一個念頭,那就是一定要把那些吐蕃人追回來!然而,上路方知天大地大,倘若不是有一個偷聽到欽陵佈置的貢帶路,只怕他就是天皇老子,也很難在茫茫人海中找出一個喬裝打扮,又有正式路引的欽陵。
此時,好幾天沒休息的李賢一行正在渭州城內重新整備。這一路上追歸追,但李賢還是多長了一個心眼,事先準備好了一大堆蓋著中書省印信的公文,一路走一路發,全都是讓沿途官府協查可疑西域商人,順便通報鄰近州縣的。此時此刻,一行人雖然都是風塵僕僕,黑了老大一圈,但個個都是神振奮。
程伯虎拎著一把斧頭生龍活虎地耍了兩下,忽然開口問道:“六郎,你說我們離他們有多遠了?”就因為這一把斧子的重量,他愣是得多拉上一匹馬馱兵器。
雖然恨不得追上去把欽陵碎屍萬段,而且還有貢帶路,但李賢對於是否能追上欽陵,仍然沒有十足的把握。唯一的希望就是發動官府和民眾的力量把人截住,至於截住之後,那就怪不得他公報私仇了!
“我們比他們晚出發至少三四個時辰,雖然有驛馬,但是否能追上還不好說。”薛丁山見李賢還在那裡咬牙切齒,便乾脆接過了話茬,隨即看著另一頭沉默不語的姚元之,這才朝盛允文問道:“盛大哥,你曾經在隴右西域一帶待過,照你看,他們為何要捨近求遠?這邊離吐谷渾更近,離吐蕃可是更遠!”
“也許他是想去西域轉轉?”盛允文很不確定地蹦出了一句話,旋即搖了搖頭“那些吐蕃人的心思我猜不準,只不過,雖然我們確定路線如此,但這樣追,能追得上的可能著實不大。但只要我們先到涼州,在涼一帶戒嚴,那欽陵必定無所遁形。”這也正是李賢的目標所在。此時此刻,他拍拍手站了起來,朝四周掃視了一眼,忽然出了這許多天頭一次燦爛的笑臉:“大家都知道這次跟著我出來擔了莫大風險,可大夥還是二話不說就跟了我出來,我實在很高興!總而言之,有福同享有難同當,這次的事情我一定不會讓大家吃虧!”李賢說歸這麼說,但下頭的人鬨然應了一聲,卻誰都沒往心裡去。誰都知道這次回去必定要倒黴,程伯虎是滿不在乎,薛丁山是早有了覺悟,姚元之是擔心自己不在事情更大,五個典衛是本著士為知己者死的念頭,至於盛允文…他壓說不清自己是出於什麼理由陪著李賢這麼胡鬧,按照道理,他這個隸屬於親府的親衛應該先行稟報天子才對。
此時此刻,因為李賢私自出動的緣故,洛陽宮的幾位主人也正在為此大發雷霆。陰沉著臉的李治當初一聽到這個消息就立刻下詔追人,誰知道這個兒子比誰都跑得快,派去宣旨的竟是攔不住他。而接連幾天,隴州渭州原州等地便有官員誠惶誠恐地來問,所謂盤查西域商人究竟是怎麼回事,這更是讓他氣得倒仰。
然而,當他命人把賀蘭煙和屈突申若接進宮中,看到了兩人身上的利刃所傷的傷痕之後,對李賢的惱火立刻變成了一種君王威嚴被觸動的憤怒。
“陛下,賢兒固然衝動,但若是看到煙兒她們傷成這樣還能不大動肝火,只怕就不是男人了!吐蕃雄踞西北,確實是非同小可的禍患,趁著爾欽陵私自西歸,下令涼州提高戒備,外人也無話可說,就是吐谷渾那裡,也得派人通報一聲。”武后的這番話在情在理,太子李弘也在旁贊成了一句,而李治亦最後點了點頭。然而,放任李賢一個皇子親王一路跑去涼州自不是辦法,一家子商量了一陣,最後還是武后想出了主意。
“原本等賢兒及冠之後再改封的,乾脆如今就下旨,改封他為雍王,任雍州牧,授涼州大都督。既然是涼州大都督,在蘇大將軍去世的時候去涼州坐鎮,外人便無話可說。”這樣也行?瞠目結舌的李弘看著若有所思的父皇,一時之間在心裡暗歎了一聲——六弟,你的運氣還真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