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那個徒弟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或是我的褲襠撐起的一些舉動,或是我的內褲有著異樣的痕跡,讓老媽看出端倪。記得有一天晚上,無意中聽到老媽跟老爸的對話,他們談論著我的事。
其中被我聽到的是:“阿雄…好像長大了,你得找個機會跟他講…”由於已進入冬季,開始會有寒或冷鋒來襲,臺北的氣溫常會低至七、八度。
為避免往年洗澡時,燒熱水、提熱水的不便,也為了避免在寒冷的氣溫下洗澡,老爸特地整建了浴室,又買回來一座式澡盆,(那時家家戶戶還沒有浴盆,也沒有熱水器,洗澡的熱水,都是用大灶燒熱,再提去浴室的木盆。
在寒冷的冬天裡,常因此洗到打抖擻,甚至鼻涕冒,因此每次老媽叫我洗澡,我常不要洗的跑給她追。)那式澡盆是用檜木實料打造的。
橢圓形浴缸高度約120公分,直徑約有120*180公分,一頭用木板隔開,裡面有個鐵製的火膛,可以在浴桶外的爐門添加木材或煤炭加熱,火膛就可連帶加熱浴桶的水。
而火膛上端有一支菸囪通到室外排煙。浴桶裝好沒幾天,剛好來了個冷鋒,氣溫一下子降到十幾度,老爸那天早一點回來,就囑咐我把浴桶加水升火。
他說今晚全家可以洗熱呼呼的熱水澡。我照先前那安裝師傅的作法,以及老爸教我的技巧,很快的就把浴桶的熱水燒好了。
看著整間浴室蒸汽氤氳的樣子,我都覺暖和起來,我試一下水溫,覺得ok了,便叫老爸來洗澡。老爸進來後,滿意的摸摸我的頭,說道:“你也一齊洗,順便幫我刷刷背。”那時期,還留有治時期的習俗,長幼輩份更是有些區別,除非老爸特別指定,一般來說,吃飯洗澡都是老爸優先,況且老爸是受本教育的,在家裡本來就很有威嚴,平時我都跟老媽比較親近。
在他面前,我都是立正站好,一點也不敢放肆,這時聽了他說的話,還真有些驚喜,連忙跑去跟老媽講,老媽聽了也是喜孜孜的,趕緊把老爸跟我換洗的衣物拿給我。回到浴室,老爸已經脫好衣服,坐在板凳上。
我連忙脫光衣物,開始從浴桶裡掏水,幫老爸沖水、抹肥皂刷洗。洗好後,老爸踏入浴桶泡澡,我則急忙把自己洗乾淨,再一咕嚕的踏進浴桶。
由於浴桶夠大,父子二人共浴還綽綽有餘,而浴桶另一邊有木板製成的橫椅,老爸個子比較高,他坐在板椅上,我則蹲在浴桶裡,讓熱水淹至頸部,那時的覺,真是舒適極了。
老爸這時應該也是蠻舒服的吧?!此時,他正在閉目養神,我也不敢吵他。過了一會,老爸跟我說話了。
他要我面對他站起來,仔細端詳我的身子骨後,又讓我站在板椅上,他伸手摸一摸我的雞雞,又摸摸我的蛋蛋,又觀察了一下,(那時我的小雞雞已經有些起了)。
就讓我繼續蹲下來泡熱水,然後開口講一些祖上的故事給我聽。接下來他說:“嗯…阿雄,你的身體長得不錯,爸爸可以放心了,明天我會給你一本書。
那是你阿公留下來的,你要保管好,同時也要照裡面寫的,好好練習,不可偷懶。”停了一下。
他又接著說:“再過幾年,你就轉大人了,作一個男人的事,以後再教你,我要你記住今天跟你說的話,也要你不可以常常摸你的雞雞,也不可讓別人摸,要愛護它,要知道:雞雞就是你的命子,我們吳家還要靠他傳宗接代。”接下來。
他又說道:“過幾天,我帶你去藥行看醫生,叫他配一些藥幫你轉大人。”記得那時,我的身高是146公分,體重38公斤,這樣的身材。
對於一個小四的學生而言,算是比較普通的體格,但對於“轉大人”一事,我則半知半解,我也不好意思問,反正老爸怎麼說,我照做就對了,後來。
等我長大以後,我才慢慢了解老爸的情與想法。因為他是受本教育的,平在裡鄰的為人處事有點像“角頭老大”他認為男人一定要有健康強壯的器,這樣“雄赳赳、氣昂昂”的男人,比較有男人氣概,同時對後的男女往。
或是夫的生活,都是必須的條件,而他叫我不要常常摸自己的雞雞,也不可讓別人摸,這又有相當的用意,主要是要愛護、保護自己的雞雞,不要在發育時期受到折損…***第二天晚上,老爸回家後,果然把我叫到面前。
他給我一個木盒,慎重的說道:“裡面有一本書,是我們家祖傳的,你要好好保管。還有,從今天起,你要仔細閱讀,照裡面寫的進度練習,不懂的來問我。”停了一下,他又說道:“本來,是早上練比較好。
不過你現在每天要早起上學,嗯…那你就每天放學回來練習,後院有塊空地,你整理一下,每天至少要練半小時。”回到我的房間,我打開木盒,裡面果然有一本線裝古籍,約有1公分厚,藍的封面,寫著“易筋絡骨方”五個古篆字。
翻開第一頁,寫得是一篇序文,因我的國文程度不差,還看得懂,大意是說:這本書,是參考少林的易筋經,去蕪存菁,加上多年行醫的見識與經驗所編著,只要依照男篇或女篇的進度認真練習,不出三年。
就可達到強筋健骨、滋陰壯陽、還可固養顏的效果。文末,又規定此書僅限兒子及媳婦練習,其餘(包括女兒)皆不可外傳。”文末署名“吳清山”啊!吳清山!那不就是我的高祖父嗎?我聽老爸說過,高祖父是清朝時代的一位名醫,受當時臺灣巡撫的延聘,從大陸來臺後。
除了在巡撫衙門擔任署醫,也在當時臺北的“大稻埕”(現在的延平北路),開設醫館,行醫救人。說起來,這本書已經有一百多年了。
再概略看一下內文,果然分成男篇與女篇二大部分,男篇女篇的篇幅,都包括一些文字與圖像,都是用筆端楷書寫的…那天夜裡,我一口氣看了十幾頁,由於內容深入淺出,基本上我都看得懂,也由於夜深了,有些想困。
就不知不覺的睡覺了。第二天放學回來,我動手把後院的一塊十幾坪的空地整理一下,就依照“易筋絡骨方”的順序,從男篇第一式的“出東山”開始練習。
而每一式的練習時間,大約半小時,跟老爸規定的時間差不多,後來,及至我完成全部招式的練習,將這本書的義融會貫通以後,我發現這本書本質上是一套類似拳術體。
又有行氣吐納的武功,最難能可貴的,是它還包括傳統內科、婦科與傷科的醫術,尤其在“壯陽滋陰”方面,更是有獨特的功效。
在以後數十年歲月裡,我都以這本書為圭臬,尤其對於延長時間、增增長陰莖及增加起強度三方面,幾乎每天早上起或是晚上入睡前,我都會用個半小時的時間,把其中的招式演練一番,以強化自己的體力、氣力與力。
而且持之以恆,未曾間斷。***又過了幾天,老爸知道我已經開始在練習那本“易筋絡骨方”他欣的對我稱讚有加。
就帶我去街上的一家中藥行,去給那裡的中醫師抓藥,希望能幫我“轉大人”說起這家中藥行,那可是大有來頭。
在臺北的業界,可說是人人皆知,名氣頗大,他們的上一代原本開設在“大稻埕”(現今的延平北路),後來因為兄弟樹大分枝。
那個二房就另在我們家附近的街上開設分店,但店號沒變,有關的店面裝潢跟老店一模一樣,但因這邊的地價比較便宜。
他們就在店面後邊購置了一大塊土地,興建了一排三間的大房子,以作為製藥、煎藥及藥材倉庫之用。進入店堂,面高懸的是一塊原木匾額,上書“楊大國手”光是看那獨樹一格的字跡。
就知道誰寫的,不過我還是要說一下是“蔣中正”的署名,也因這個名字,讓人不對這家中藥行肅然起敬,而所謂的楊大國手,是指這家店的老東家,他已經七十多歲了,他曾經是老蔣的御醫。
當然是不簡單的人物,更別說他的醫術如何高明瞭,但因他年事已高,店鋪的事他無暇管理,就傳給二個兒子分別去經營,他每個星期只在每家店看診三天。
而且每天只看上午,因此想給他看病抓藥的人,除非預約掛號,否則幾乎沒有機會。說到這裡,又得提我那高祖父了,因為其中有一個典故跟楊大國手有關。
我那高祖父當初來臺,也是在“大稻埕”開設醫館,因為我的曾祖父對行醫沒興趣,我那高祖父不願醫術失傳。
後來不得已,就收了一個徒弟,而那個徒弟,就是楊大國手的祖父,也因此故,楊大國手對我們家一直相當崇敬,對老爸更是一點也不敢怠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