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正得皇上寵幸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便是那神機營侍衛們,也只許帶長刀,不許帶短刀,只怕臣下行刺,長刀容易看見,短刀不容易搜檢。
只有和珅,皇上賞他一把金柄的短刀,柄上刻著和坤的名字,終掛在身旁。不知怎的,這柄短刀忽然落在大海手裡。有一天夜裡,皇帝懷中擁著
阿妃朦朧
睡,忽然眼前一晃,一個大漢跳進屋來。
皇帝眼快,一聲喊,那柄短刀已向皇帝臉上飛來。虧得阿妃子手快,忙拿拂塵的柄打去,那柄兒削斷,短刀落在
上。皇上拾起刀來看時,見那金柄上端端正正地刻著“和珅”兩個字。
這時那刺客已去得無影無蹤,那班侍聽得喊聲,也都趕到屋子裡來,皇帝因那兇器上有和珅的名字,只怕和珅受人的指摘,便把那短刀藏過了,只說:“有一刺客,闖進屋子來謀刺聯躬。如今這刺客逃出院子去了。”那班侍聽了,便搶出院子去,四下裡搜尋。直鬧到天明,也不見那刺客的影子。第二天一查點,獨不見神機營長餘大海,立刻把內外城門關閉起來,大索三,也杳無消息,這時滿朝文武都齊集武英殿,恭叩聖安。
眾官員齊奏說:“那餘大海既是汪如龍推薦的,便該星夜派人去把汪如龍提進京來,嚴加審問。”一句話提醒了幹隆帝,便立刻下諭給兩江總督,著他把汪如龍拿解進京。
這汪如龍家裡有千萬家財,平常常把財物孝敬和珅的。如今和珅見要拿解汪如龍,他便一面把聖旨按住,一面進宮去替他求情,說:“陛下莫問,暫把這案件
臣辦理,臣總可以把餘大海這人著落在汪如龍身上,叫他把餘大海
出。由臣審問,那時臣的嫌疑也洗清了,汪如龍的罪也沒有了。”皇帝聽了他的話,把這大案
給和珅去辦。和珅得了旨意,暗地裡打發一個親信人員趕到揚州去,會同揚州的鹽大使去見汪如龍。
這時餘大海一擊不中,便立刻逃出京城,連夜到汪如龍家裡躲著。餘大海的意思,雖不能刺死皇帝,丟下那柄短刀,刀柄上有和珅的名字,那和珅的命總也不保的了。
誰知那幹隆帝實在把個和珅寵得厲害,不但不辦他的罪,還要他來辦餘大海的罪。餘大海躲在汪如龍家裡,風聲一天緊似一天,他知道自己存身不住了,便和汪如龍說,要躲到別處去。
汪如龍這時已得到北京的消息,如何肯放他脫身,他原有一座別墅造在江心裡,那地方是一個小洲,四面都是江水,汪如龍便把大海藏在別墅裡,一面暗暗地告到官裡,那揚州知府會同守備官,帶了五百人馬,悄悄地去把別墅圍住,那大海好似甕中捉鱉,手到擒來。解到京城裡。
也不問口供,立即綁出法場,砍頭示眾。大海的女兒小梅得了消息,大哭一場,埋怨汪如龍,說他不該見死不救。
那汪如龍一派花言,把自己的罪惡瞞過了。誰知和珅殺了大海以後,又在皇帝面前保舉汪如龍,說他擒盜有功。聖旨下來,賞汪如龍雙眼孔雀翎,以道員用。汪如龍賣去了大海,強佔了小梅,又得了功名。
他常常戴著欽賜的翎到親戚朋友家裡去吃酒,誇說自己如何得和珅的重用,又如何用計擒大海,如何得皇上的恩典,洋洋得意。早有他手下的小廝,悄悄地去對小梅說知。
小梅才明白汪如龍非但是姦汙自己的仇人,且是賣去父親命的仇人,她索
糟踏自己的身子,結識那小廝。
從此以後,汪如龍在外面的一言一動,小梅統統知道,這時,幹隆帝因為要造圓明園的四十景,又下旨南巡,到江南去參觀風景,那沿路的大臣自有一番忙碌,在揚州接駕的,依舊是那汪如龍、江鶴亭那一班富紳。
那時聖上還未到揚州,汪如龍預備接駕的事體,夜忙碌得連飯也沒有空兒,因此不常小梅房中來。
小梅覷空,便把那小廝喚進房去,悄悄地和他商量大事。這小廝原是汪如龍最親信的,無論到什麼地方,總把小廝帶在身旁,這時汪如龍仍把個樗園收拾起來,為皇上駐蹕之所,園中頓時收拾得花枝招展,燈綵輝煌。不多幾天。
果然皇帝到了,一走進園內,便想起從前風的事體,便傳汪如龍進去,問起:“從前的煙花女子,如今可還在嗎?”汪如龍回奏說:“昔
美人,今
已退歸房老,不堪再侍奉聖上了。臣如今有十二金釵獻與皇上。”皇帝聽了,便十分歡喜,忙喚他把十二金釵送上來。汪如龍早已預備下來了,出來把十二個揚州名
打扮著獻上去,這十二
女裡面,有兩個長著絕世容貌,可稱得脂粉魁首。一個名叫倩霞,年紀十八歲。
一個名叫絳霞,年紀十七歲,原是一對姐妹花。如今見了皇帝,皇帝出奇地寵愛她們。間命十二釵輪
歌舞勸酒,夜間卻只喚她姐妹兩人進去侍寢。
裡面皇帝飲酒調笑著,外面汪如龍卻奔走照料,十分辛苦。第四天夜晚,汪如龍在樗園裡照料正書記亂的時候,忽然內急起來,他便走到一個靜冷的牆角里小解去。
正在這個當兒,見他那小廝悄悄地從身後走來。汪如龍見是親信,便也不去防備他。不料那小廝走到汪如龍身旁,舉起尖刀向他主人頸上狠命地一刺,只聽得“啊喲”一聲,汪如龍倒在地上死了。
那小廝正要轉身逃時,早巳驚動了園中一班侍衛,四面趕來,抓住這個兇手,要知那小廝為什麼要刺死他的主人,且聽下回分解。
***卻說那小廝刺死汪如龍後正打算逃走,吃那班侍衛四面攔住,脫身不得,只見他回手擎著尖刀,向自己口去刺,低低地喚了一聲“父親!”便也瞪著眼死去了,侍衛們忙上去拔去那尖刀,解開衣襟,忽然
出那一抹酥
和兩個高聳白
的
頭來。大家看了詫異,揭去他的帽子,便
出一頭雲髻來。
脫去她的靴子,出兩隻紅菱似的小腳來,刺客並非小廝,卻是一個絕
的少女,侍衛們不敢怠慢,一面去稟報侍衛長,一面去通報汪如龍家裡。
汪如龍的夫人趕來一看,認識這女刺客便是那小梅,她身上穿著小廝的衣服,那小廝卻不知到什麼地方去了。又在小梅衣袋裡搜出一張冤單來:上面寫著和珅如何誣害亢家。
她父親餘大海又如何替亢家報仇,汪如龍又如何強姦她自己,如何賣去她父親的命,她如今刺死汪如龍,一來為父親報仇,二來為自己雪恨。一張紙上,原原本本寫著蠅頭楷。
又說和珅貪贓枉法,是一個誤國臣,求皇上立刻拿他正法,那班侍衛都是和珅的心腹,見了這張冤單,早給他銷燬了。卻謊奏皇上說:“這刺客手拿尖刀,闖到御樓下面,東張西望,原想行刺皇上,給汪如龍眼快看見了,上去攔捉。
那刺客便將汪如龍刺死。幹隆帝聽了臣下這一番謊奏,信以為真,便下旨追贈汪如龍頭品頂戴,派梁詩正代皇上到他家去御祭,又給他治喪費一萬兩。
皇帝自從出了這樁案件以後,便處處留心,並且懷疑那倩霞、絳霞和那十個女都不懷好意,便連夜打發她們出園去。一面調集扈從人馬,
夜在園外巡邏。
那倩霞和絳霞姐妹兩人,正得皇上的寵幸,忽然見要打發她們出園去,不知皇上是什麼意思,還和皇上撒痴撒嬌地依戀著不肯出去。
後來皇上哄她說:“迴鑾的時候帶你們進京去。”又問她們:“家住在什麼地方?”倩霞回奏說:“我姐姐的妝閣在河樓上,樓下種著一株高大柳樹的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