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甘於寂寞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寧靜致遠,澹泊明志,都是極高遠的心態。但是耐不住寂寞,就不會有這樣的境界。曾經懷疑,世上是否真有經得住寂寞的人。越是偉大的人,越是對寂寞充滿恐懼。寂寞的恐懼,當然不是致命的毒藥,但是它的後果,依然使人難以抵禦。

《世說新語》中有“割席而坐”的故事。說管寧和華歆是同學,兩人在園中鋤菜,看見地上有一小塊黃金,管寧揮鋤不停,如同瓦礫視若無睹。華歆卻將金子拾起來,仔細看過之後才扔掉它。有一天,他們在席上讀書。一個乘坐華麗車子的官員從門前經過,管寧讀書如常沒有變化,而華歆卻把書放下來跑出去看熱鬧。於是,管寧就把兩人坐在一起的席子割開分坐,對華歆說:“子非吾友也”這個華歆就是不甘寂寞的人。而金錢、地位,說來,都是人們不甘寂寞的毒藥。

大凡貪官,就是不甘寂寞,看見別人揮金如土、奢侈糜費,覺得自己這一生不該寂寂無聲,也想有聲有才對,所以走向墮落。每一次的鋌而走險都沾沾自喜,最後到無法收拾的地步。等到身陷囹圄,才發覺自己毀在不甘寂寞的心態上。前塵如夢,可是這時候後悔已經遲了。

那種耐得住寂寞的人也有,但不多。比如美國的華盛頓,做了兩任總統,就再也不願承擔這種榮譽,法國的戴高樂,也是主動退出。甘於勇退的人,才是聰明的。因為一個人的鼎盛時期只有一個,無能你有多麼了不起和突出,你總會走過人生的巔峰。過了這個階段,人,就不可避免的要走下坡路,就像月亮的陰晴圓缺,事物的承轉啟合,這是大自然的規律。誰也無法違背。

寂寞,實際上也是一種蓄勢。猛獸在捕獵之前,都要靜悄悄地佔據一個有利地形,然而耐心的等待最合適的時機,才能一蹴而就。基辛格博士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他說中國人最了不起的就是,常常把心準備的事情,當作是一種極偶然的事情來做。這裡面就有耐住寂寞的涵義。大凡有學識的人,都是甘於寂寞的。只有耐得住寂寞,才有時間和力去刻苦鑽研,認真陶冶。少了物質的羈絆,少了心靈的枷鎖,做事情就會更加投入和純粹。

寂寞是一種內斂的品質,這樣的品質,需要極大的智慧和定力,才能約束自己的心靈,不被喧囂的俗物所汙濁。總得要經歷過一些人世滄桑,看透世事局,才能有這樣的心態和作為。

多看書,多一些獨立的思想,多體驗一下寂寞,人生的真諦,實際上就是隱藏在極為平凡的事物中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