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第21章墨猴金寶兒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古書記載:陽朔縣產墨猴,大如拳,作金,兩目爍爍有光,能於筆筒中盤曲而睡。置之書案間,使磨墨,則扣案數下,猴奮然訊出,跪於硯旁,以兩前足捧墨而磨之。使之止,即止。見幾上蠟蟻,即捉食之,無或脫者。且能於花盆間拔草捉蟲。渾身金黃閃亮,兩眼爍爍有光。拳猴極小,能夠裝入筆筒,因此常在筒內盤曲而睡。主人常常將它連同筆筒置於案旁。如果叫它磨墨,只要把筆筒輕叩三下,它就飛快地跳出來,跪在硯臺旁邊,先用前爪捧墨,然後慢慢地磨。直到主人叫它住“手”為止。有趣的是,主人寫字時,它一直趴在硯臺旁靜候,有時發現桌上出現蚊、蠅、螞蟻一類的小昆蟲,它即奮力撲去,捉住吃掉,待到主人離去,它又伸舌將硯中餘墨光,然後跳入筆筒裡睡大覺。由於它能磨墨、墨,所以人們形象的稱它為“墨猴”在古代,它是文人的寵物,能幫助翻書、遞紙、取筆、磨墨。它愛棲身筆筒和屜,只要喂以花生和黃豆即能生存下去。曾有位考古學者在武夷山發現過以前被認為已絕滅,體重僅200多克,小如鼠,伶俐聰明。

據清代《武夷山志》:“珍猴小巧,大僅如掌”

“珍猴”即墨猴。體型小巧、聰明伶俐、善解人意的筆猴,是古代文人的寵物。它因能夠幫助主人磨墨而得名。筆猴一旦累了,就會鑽到大筆筒裡休息,或鑽到屜角落裡睡覺。主人只要略施花生、豆類、硬果,就能維持它的生存。古代文人之所以喜歡養筆猴,一是因為它珍奇,且易於飼養;二是它那幫主人磨墨、遞紙的滑稽、靈巧相和手腳不停的勤快勁兒,大大緩解了古代文人做學問的辛勞和寂寞。

據傳,在武夷山的密林深處,過去曾經生活著一種體重僅四、五兩(約合120~150克)的猴子。宋代著名理學家朱熹在武夷舍著書立說時就飼養了一隻從山中捉來的猴子。這隻猴子,身高如筆桿,體重不足半斤,生機靈,逗人喜愛。經過朱熹苦心馴化,甚聽主人使喚。在書房裡,朱熹讀書,它就規規矩矩地坐在筆筒上“洗耳恭聽”;朱熹要寫文章,它就跳下筆筒勤快地磨研墨水;主人外出,它就老老實實,寸步不移地看守書房,不讓生人進入。這麼乖巧的袖珍猴子世上罕見,難怪清代李如龍作詩稱讚:“武夷筆猴倍珍奇。”在魯迅的文章《狗·貓·鼠>中也有記載。

秦思陶聽蘇老頭介紹了這麼多,咂咂嘴,把拿著半拉桃子的手往頭頂上一舉,就聽見“吱吱”兩聲,頭上一輕,手上一沉,把手放下來,就看到一隻和他拳頭一樣大的金黃小猴子扒在桃子上使勁啃,啃兩口,抬起頭來看看他。

蘇老頭頗為驚訝:“除了陽朔和武夷山,我還沒聽說別的地方發現過這種猴子呢,龍江谷附近的山林里居然有,這個可是個重大發現。”秦思陶看著機靈的小猴子,茸茸的,爪子比自己的大拇指還小,扒著自己手裡的桃子使勁的啃,萌得不行。他試探地摸摸小猴子的腦袋,結果這小東西估計是覺得他沒有威脅本就不躲,只是埋頭啃桃子。結果就這麼一小會兒的功夫,秦思陶吃剩的小半個桃子就進了這小東西的肚子,秦思陶把桃核扔了,小猴子就使勁他的手,把剩下的汁的乾乾淨淨,讓秦思陶癢地直笑,待得秦思陶的手上乾淨了,他就往秦思陶的手掌上一躺,仰面躺在秦思陶的手心裡,把吃的溜圓的肚子出來。

蘇老頭十分羨慕:“你這小子運氣真好,據說清代的時候一隻墨猴就值一萬塊大洋了,按著物價換算,現在能值百八十萬,有價無市呀,嘖嘖。這野生的墨猴沒經過調、教,居然這麼親近你。”秦思陶樂顛顛地拿手指給小猴子肚子,小東西拿著爪子抱住他的食指肚,一臉享受的表情,就差哼哼兩聲了。

秦思陶估計這大概跟他的桃源空間有關係,對動物具有親和力,嗯哼,本來他空間裡的羊、兔子和雞鴨也是這麼親近他的,直到他開始練針灸什麼的…

估計這些可憐的動物要是能說話,就會淚奔著吶喊:“人不可貌相呀,都被主人極具親和力的外表欺騙了嗚嗚,這丫真是披著天使皮的小惡魔~~~”之類的吧。

目前,這隻體型嬌小,緻可愛,自己送上門來的的小猴子贏得了秦思陶滿心的喜愛,他估計暫時不會發現他自己投奔的主人的腹黑心腸了。

秦思陶和小猴子一會兒就混了,小猴子很愛乾淨,沒事就喜歡蹲在秦思陶肩膀或是腦袋上舐自己的爪子。秦思陶興奮地丟下眼饞的蘇老頭,跑到林仁之那裡去獻寶:“師父師父,你看~”林仁之正和裴鎮聊著這一路出現的藥材,張坤一臉求知好學的表情在旁邊聽著,秦思陶過來的時候,正好看見張坤隱去他眼中的嫉妒。

林仁之笑呵呵的對裴鎮說說:“你這小師弟頗有運氣。”裴鎮看著在秦思陶肩頭老老實實待著的小猴子:“那是,被師父你收為關門弟子,這運氣可不是一般人能有的運氣。”秦思陶心說:那是,那個張坤嫉妒我估計都快發狂了。

裴鎮在社會上打拼這麼久,怎麼會此次沒發現自己這個頗為得意的學生對小師弟的嫉妒呢,他皺了皺眉,沒說什麼。

林仁之不是沒發現這個張坤的臉,他反倒是視而不見,只笑眯眯的對秦思陶說:“你師孃估計要嫉妒你了,老是能碰到這麼可愛的動物。”秦思陶抬手摸了摸小猴子的尾巴,嘿嘿笑著:“師孃養的叫大寶兒,我的小墨猴就叫金寶兒~”林仁之看秦思陶那個尾巴都要翹起來的樣子,跟他肩上揪著秦思陶的衣領翹著尾巴的小猴子的神態簡直一模一樣,笑罵:“窮得瑟。”秦思陶嬉笑著跑向野桃林,說:“我去再摘個桃子給金寶兒準備著。”林仁之搖搖頭:“馬上又要出發了,你別磨蹭。”

“知道啦~”秦思陶圍著野桃林轉圈,考察隊員都嘆這個小孩子居然都比自己力好,秦思陶到一個別人都看不見的死角假裝踮腳摘了個野桃子,裝進了自己的揹包,實則扔進了空間裡。

等會金寶兒餓了,就讓他吃這個假裝放進揹包的桃子哈,對了,剛剛的桃核可以砸一下桃仁留著嘛。

秦思陶跟鐵公雞似的,連空間結的桃子的核兒都不放過,撿了塊山石砸了半天,領隊都說要繼續出發了,才撿起好不容易砸開的桃仁跟過去。

作者有話要說:我覺我最近真是太勤快了有木有,大家毫不客氣的用花花獎勵我吧~以下是找資料時看到的,心裡很嚮往

**************************

小時候有幸我見過最珍稀的墨猴(也叫筆猴)大約1945年我13歲時,到巴縣縣長盧啟勳(1949年底全家移居香港)家去玩,(重慶馬王坪舊縣府內),見客堂正好一位先生在為他題字,先生是著名數學家何魯教授,我被寫字檯上的一支墨猴住挪不動步,到那裡不看書法,卻把眼球牢牢的釘在墨猴上。它全身黑而亮,油亮又柔軟的短,緊緊的貼在它的皮膚上,彷彿是光突突的,它乖乖的坐在硯臺旁,兩眼泛著黑光,東張西望,長得和猴子一樣,不到半市尺長,不到4兩重,小巧玲瓏,可愛極了,我真想去摸摸,但有名人在場,不敢隨心所,只能靜靜的平息欣賞,當橫幅寫完後,那小靈望何魯教授一眼(我猜這猴一定是他的),然後它就跳到硯臺上,練的把墨的乾乾淨淨,就跳到一個緻的漆木雕花的盒子——它的家裡去了。我是半途去的,沒見墨猴磨墨,我想它太小,拿不動那名貴的墨,更沒力氣研磨墨。但墨猴吃墨,陪它主人書法可是千真萬確的。

墨猴是神奇的小靈,以後我一直都沒有聽見過關於它的信息,這種珍稀動物是在地球上消失了?它是我國獨有的嗎?(因只有中國才有墨對嗎?)我清楚的記得,大約60年代初人民報刊載過有人在南洋見過的報道。(可到圖書館查閱)我慶幸我居然和它有一面之緣,但願今生能和它再相見。

如果那麼靈的小東西在地球上消失了,我就有責任在我還未消失前,把它曾在40年代,被一個知名的數學家何魯先生飼養過的經歷告訴大家,何魯教授當時在重慶大學任教。

我國那時確確切切還有墨猴。

博客來自:登月老人的博客網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