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第771回:行家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第771回:【行家】…

周管家是個種田的行家。

對於什麼樣的莊稼種了能吃,他是很在行的。

這玉米進他嘴裡嚼了半天,玉米粒裡含有多少澱粉都被他給吃出來了。

麻掌食,朱胖子他們和周叔不同。他們知道李承乾的身份,所以李承乾吩咐種玉米,他們都不敢有異議,說種就種。太子讓他們去種石頭,他們可能都不會出不同的聲音。

但周叔就不一樣了,他不知道李承乾的身份,所以會對這玉米進行評價一番,判斷玉米的種植價值。

這種植價值就是能不能吃得飽!

“好,這是好莊稼,種了能飽肚子!”他高興地笑了起來。

伸手接過李承乾手上的半袋子玉米粒,似乎看種子太少了,說道:“這些種了後,第二季的出來後也只能來當種子了,不然不夠種啊!”

“嗯,你看著種,明天這時候就能吃到了!”李承乾點頭。

周叔一聽李承乾是好心,嘿嘿地笑了笑。

他轉頭看了看,見院子門旁邊的轉角,那裡原來是一個茅廁,現在有了新的廁所,已經不用了,他看那裡一小片空地不錯,於是走過去,用鋤頭鏟了剷土,然後練地把玉米粒均勻地種了下去。

種完後,他把原來茅廁坑裡勺了半桶水,澆到了上面,然後拍了拍手,拉著李承乾往回走去。

李承乾見過了麻掌食和朱胖子的隆重。現在見到周叔這樣簡單一種就好了,不由有些兒愣。

不過也是。玉米也不是什麼嬌貴的東西,隨便種一種就能活。要真隆重了反而顯得幼稚了。

“李師傅,聽說你想要改進犁?”周叔對李承乾問道。

這事,周叔不說,李承乾自己差點兒忘了。

他笑著點了一下頭,應道:“是。”接著他向周叔說起了現在犁的不好之處,還有他對於犁的新功能的改進想法。

周叔呆了一下,腳步停了下來,吃驚地看著李承乾“犁出來的土都跑到一邊去。不用另一個人來除土?”

“對。”李承乾點頭。

周叔有些兒動地說道:“這個好啊,要是能做到這個,那就駛事省力多了!”他轉過頭問李承乾:“那明出來沒有?”問到這個,李承乾有些兒尷尬,他是想要明犁的,但是一連兩三天,都因為其他更重要的事情而打斷了,所以一直沒有專注地這個犁。現在被周叔一問,才現自己喊得有些兒雷聲大雨點小了。

不過李承乾可不會跟周叔實話實說。

他說道:“這個太複雜。暫時還沒有想到一個可行的辦法,所以還需要想下去。”這樣一說,就成了李承乾夜在構思新犁至今未明出來而已。

於是周叔動地對李承乾說:“真是辛苦李師傅了,這其他人沒有想到。你倒是想到了。不過這東西只怕很難想,要是輕易能想到那也早有人想到了,李師傅悠著點。要是想不出來,就不要想了。反正也是世世代代有人用這犁了,不用想那新犁。”

“哦。我繼續想想,這東西能想出來則好,想不出來就保持原樣。呵呵…”他突然想到了一個詞“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周叔又停了一下,看向李承乾,問道:“李師傅也信佛?”對於周叔這沒頭沒腦的話,李承乾不解地問道:“呃,周叔怎麼這麼說?”

“這句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倒是像那些和尚在說的話,他們說這充滿禪理的話!”周叔慨道“前不久,這裡常有一個大和尚,總是跟周圍的人念這些佛經。聽得倒是蠻合胃口的,都是老年人才懂的理兒。只是這大和尚,最近倒是不在這邊了。也不知道去哪裡了。”聽著他嘴裡的大和尚,李承乾猜到那一定是朱大師那個高大和尚了。

不過倒是意外,這樣一句口頭禪被周叔當成了佛理來聽了。

不過也是,這句話充滿了人生哲理,很多華的佛經也是充滿了人生哲理。

“隨口胡說,不信佛。”李承乾擺了擺手。

周叔也呵呵一笑,說:“你說的犁,我這老漢也是常走在田裡,也一起幫你想一想,說不定能想出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