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第四章泰山除賊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光和三年五月,李海幾人來到這三國時期也半年多。在孫乾的家中住一個多月,這李海和孫乾商議準備去附近的臨淄濟南等地遊玩一躺。當然不是白去遊山玩水,而是有目的。要在這東萊圈地立城,當然要和這裡的青州官員通氣,要是官府反對,哪怕是做善事,也是做不下去的,這次去的目的就是以遊玩的形式去臨淄城尋求刺史孔儀的支持。

要去當然得先準備一下。現在到處盜賊叢生,路上安全第一。首先幾人來到街上各自打造了一把兵器,李海打造的是一柄開山斧子,這東西只要力氣夠使就是一把利器,只是騎馬耍斧子,李海覺得還要後多下工夫向這裡的高手學習。但憑著在陸站旅學的工夫,收到斧子後在孫乾家的院子裡使起這斧子來但也虎虎生風,剎是威風,就連管亥也在一旁不住的讚歎,老大的工夫不賴啊,我管亥也不一定是對手。劉風使的一把大刀,高翔則打造了一對雙鞭,楊浩選了一把玄鐵槍,和管亥一樣。手到兵器後幾人沒事就在孫乾家耍開了。雖然沒這個底子,但憑著穿越時空的時候長大的力氣,加上管亥這個老師在旁邊加以指點,幾天後倒也有摸有樣了。以後在這個時代混就得靠這些傢伙保命了,所以大家練的都很苦,憑著現代人的聰明勁,沒多久就把管亥的家底掏空了。在一天和劉風一番比試後,管亥大叫教不下去了,自己都快打不過這個力氣很大劉兄弟了。

光和三年七月,李海孫乾和劉風等六人經過兩個月的心準備,帶著孫家的十幾個家丁離開了北海,直奔泰山而去。因為李海首先想去泰山看看,現實生活中還沒去過泰山,現在既然泰山這麼近,肯定不能錯過。幾人過章丘,進入當時的泰山郡境內。泰山郡屬於兗州,並不屬於青州。這一天他們來到泰山郡城,找了個驛所休息。晚飯的時候驛所夥計送來飯菜,當下幾人就打聽這上泰山的路。夥計一聽,瞅了李海他們幾眼說道:“幾位爺是要去泰山,要是去遊玩的話,我勸爺幾個還是不要去的好。估計爺幾個也不是本地人吧”說完這夥計還故做神秘狀。

“難道有什麼不妥當之處嗎?這位兄弟可否給我們仔細說說”李海問到。

“這泰山上現在可不安分,這兩年山上盤踞著一群盜匪,路過那裡的客商沒少聽說有幾個活著回來的,聽說哪個盜匪頭子武藝很是高強,郡守大人命令泰安城派過幾次官兵去剿滅,結果都失敗了。”聽夥計一說完孫乾看著李海,眼睛眨巴著,心想泰山還去不去呢?李海當然明白他的意思。微微笑到“我們跑這裡來就是為了蹬泰山看出,這山還沒上就回去,不免太沒‮趣情‬了。”說著拿出兩吊銅錢甩給了夥計“多謝小兄弟相告,泰山雖是危險,不過這泰山我們是去定了。”李海當然知道現在去泰山危險,但是自己說過的話就得實現,不能給孫乾一個膽小怕事的形象,成大事就得瘋狂,也許現實社會中自己只是很普通的一個人,可以逆來順受,可以忍受考驗,但是現在是在古時候,當然就要天馬行空,不羈一格。

李海決定要上泰山,包括劉風楊浩高翔在內都有點擔心,孫乾就更不用說了,管亥倒是一付沒是事的樣子,他不覺得有什麼可怕。既然老大都說了去,他不怕死,我這做下人的還怕什麼,什麼叫英雄氣概?就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李海知道在這個時候就要自己的名聲響點。做什麼事不必要考慮的萬無一失,不冒險不可能成功。不就幾個泰山賊寇,我這次就拿他們開刀。

幾人一行提著兵器上馬就奔泰山腳下的泰安城而來。到了泰安城,已經是天將黑的時候,整個城裡是冷冷清清,街上連行人都很少,城裡一片衰敗的景象,歷來皇帝泰山封禪,都是在泰安城休息的,不過二百年都沒皇帝來這裡了,加上賊寇橫行,所以現在的泰安城也就慢慢頹敗了。但是還是比一般的小縣城要大多了,因為畢竟以前招待過皇上嘛。

找了家客棧住下後,順便找來夥計打聽這泰山賊寇的情況。由於長年在這裡經營生意,泰山賊寇的事夥計自然也沒少聽說。當下口水亂飛,把這泰山上他所知道的一切講給李海他們聽。原來這泰山上兩年前來一小股土匪,剛開始就五十來人。為首的頭子叫做何曼,還有個外號叫做“截天夜叉”在這泰山腳下村莊一帶打家劫舍,搶劫過往客商,慢慢發展到現在約有近五百人。這泰安城的近兩任縣尉都在剿匪的時候給這何曼殺了。聽到何曼這個人李海心想三國裡面倒真的是有這麼個人,後曹平定汝南黃巾,被曹的大將曹洪給殺了,不過也和曹洪大戰了近五十個回合,可見武藝不差。看來不能小看了他。

一早,李海幾人來到泰安的縣衙。縣衙門口貼著一張泰山郡守張舉簽發的告示,告示的意思就是誰能砍下這泰山賊寇首領的腦袋,得賞黃金五百兩。張舉?看到這個名字李海想不會就是後和張純在幽州作亂給公孫贊殺了哪個張舉吧,怎麼他在這泰山做太守嗎?找到當地的官守一個閔姓的縣令,李海告訴自己要上泰山去殺賊寇,希望能到些軍士幫助,閔縣令一聽有人願意去殺賊,馬上說願意派遣本縣的全部兵丁二百人相助。只是對李海幾個不是怎麼放心,反覆叮囑打不贏就跑,別丟了命。李海說這個你放心,我沒把握能去送死嗎?當下向縣要了兩百泰安城的家當兵。縣令又派了兩個前次去過繳匪的下人做嚮導。

李海他們帶著這兩百士兵和孫乾家的十幾個家丁離開泰安上路去泰山了。

來到泰山腳下,早有通風報信的嘍羅上山寨報告何曼。在山腳下的一快空曠地上,何曼帶著一群嘍羅衝下山來了,李海把二百士兵排好陣勢,,五十弓兵在前,剩下的刀斧手在後,孫乾家的十幾個家丁也拿著刀槍站在最後。自己和劉風楊浩管亥高翔提著兵器騎馬立在陣前。時賊兵雖多,都是狐群狗黨,並無隊伍行列,亂烘烘的擠做一團。就見為首的一人跳了出來。這個人手提一跟,身穿綠袍,立在陣前大叫到,我乃“截天夜叉何曼,你們這些該死的官兵,前幾次沒把你們打怕是嗎?又來給爺爺我送死來了。回去告訴你們那鳥縣令,等我有空了就去砍了他那狗腦袋。”說完又往前一蹦“你們想死的就過來讓你家何爺成全你。”李海心想這都什麼鳥人啊,這個何曼長的胖,加上穿著一身的綠襖袍,跟個青蛙似的。李海看著就想笑。

回到這古時候的第一仗,雖然有準備,但還是不免有點緊張。看看這賊寇亂烘烘的樣子,李海想到擒賊先擒王。只要把這何曼給抓住,這些小嘍羅就好解決了。本來騎馬打仗不是自己的特長,現在這何曼也沒騎馬,是員步將,正好對上自己的胃口。李海剛想自己下馬去戰,就看到旁邊的劉風衝了出過去“小子,讓你家劉爺來宰了你。”劉風掄刀就砍,何曼舉“鐺”的一聲,兩人兵器相。何曼把劉風的刀給磕開了,但就覺得兩臂發麻,虎口都出血了。心想好小子,這麼大的力氣,比前幾次來的官兵頭領強得不知多幾倍了。劉風也是一震,這何曼有力氣啊,不能小看了他,本想自己和管亥這樣三國上有名氣的打鬥也不落什麼下風,應該對付何曼不成問題。但一手就覺得何曼不簡單。兩人你來我往不一會就打了十幾個回合。李海慢慢就發現劉風頂不住了,畢竟劉風憑的就是一把力氣,剛才一上來就是他進攻,何曼防守。平時他和管亥比武都是在孫乾家院子裡的地上比,到了這馬上就差了許多。何慢在地上是左蹦右跳,步伐靈活,不和劉風正面對碰。而劉風還要顧及不從馬上摔下來。李海一看立即喊到“劉風你下馬和他玩。”劉風一聽馬上趁著一換身的機會從馬上蹦了下來。心想早就應該這樣打。於是兩人在地上又戰在了一塊。看來這些子沒白從管亥那裡學到東西,慢慢的就和何慢打成了平手,五十個回合一過,何曼吃不消了,因為他覺得劉風這小子力氣跟使不完一樣,越戰越勇,刀刀力大勢沉,而自己慢慢就頂不住了,開始有點上氣不接下氣了。趁著一換身位的機會,轉身就跑。劉風一看哈哈,你跑,你倒想的好。看你跑那裡去,劉風在部隊時候踢足球的時候是邊鋒,就是因為跑的快,何曼還沒跑兩步就給他追上了,一刀砍在何曼的上,當場何曼就兩截了。李海一看好樣的,回頭一招呼給我殺。管亥早就忍耐不住,飛馬殺入嘍羅之中,高翔楊浩也不示弱。當下眾人一起和兩百軍士一起衝入賊兵之中殺開了。第一次殺人,李海幾個都覺得緊張,但也管不了這麼多了。這些嘍羅一看何曼死了,這幾位跟狼似的,除了幾個何曼的親信稍做抵抗,其他的當下樹倒猢猻散。逃的逃,投降的投降,這盤踞泰山兩年多的賊寇一下就玩完了,沒想到這賊寇的作戰能力也太差了,自己一出手就大獲全勝了,真是個不錯的開始。

李海吩咐軍士把投降的匪徒都綁了。割下何曼的腦袋。然後眾人殺上半山的山寨,山寨上面就幾個何曼的親信在這裡守著,管亥和劉風跑的快,衝到寨中把幾個帶著財物想跑的嘍羅給砍了。不一會李海上得來山上,告訴管亥不要放火燒了這寨子,今天晚上就在這裡住下休息,從山下跑上這泰山半,大夥都累的不行,估計沒幾個能跑的下山去的,何況明天早上自己幾個還要上泰山頂上看出呢。當下吩咐把這山寨裡吃的東西全搬出來,晚上就在山上開心的大吃一頓。那兩百士兵自然也是高興,於是忙著把山上的賊寇搶來的雞鴨牛羊都給宰了,除了一部分人看守俘虜外,其他的都忙著做吃的去了。這是李海來到這三國打的第一仗,雖然不太習慣,但李海知道以後還有更多打仗等著去打,遲早都要面對這種血橫飛的場面。這次自己帶領兩百人打贏了這五百土匪。主要是這些土匪沒有團結心和紀律,看到老大一死就只管自己逃命。這也是匪寇的通病,要不然自己也不敢就帶這點人上山來。當下吩咐劉風帶人清理這山寨周圍,看看還有什麼殘留的匪徒沒有,然後清點一下戰果。不一會報告上來,帶來的兩百軍士無一傷亡,主要是何曼一死就沒人抵抗,除了死傷和逃跑掉的賊寇,共俘虜了近三百人。

劉風這時候走到李海跟前低聲說道“老大,剛才我和光耀(我給管亥取的字)殺了山寨上的人後,發現了幾個大箱子,裡面都是金銀和首飾之類的財物,估計得有好幾萬兩,何曼這小子倒真搜刮了不少東西。這事就我們幾個知道,外面那些官兵都不知道。你看怎麼辦,我可不想給這官府,反正不是我們搶的。”聽劉風一說李海嚇了一大跳,這可是筆天大的數目,現在缺的就是錢。我才不會給這泰安的縣令。於是吩咐管亥劉風帶著孫家的家丁把那幾個箱子抬到山寨的一個小房間裡,好好看住,不要給那些官兵發現了。又吩咐留下一部分人看守俘虜和站崗,剩下的軍士晚上就在大廳休息。晚上睡覺的時候李海一直納悶,這何曼小子搶了這麼多財寶為什麼還不收手呢,這些金子都夠他和這些嘍羅吃一輩子都吃不完。

李海叫劉風帶上來一個剛才剛才沒殺的,自己親自審問。這小賊估計也是何曼的心腹,但沒抵抗就把知道的都說了,這些財物是前幾天剛截獲一個琅琊商人的,那商人自己帶著夥計為了保命跑了。丟下這批財物,本來何曼準備把這些財物送到他汝南大哥張曼成那裡的。那張曼成是“大賢良師”張角的第三個徒弟,聽說那張大師可神了,散施符水,為人治病。連張曼成也能書符唸咒。

李海聽完後心說看來沒錯,何曼後就是跟著張曼成在南陽汝南一帶做亂,張曼成是這一帶的頭目,這搶來的財物肯定是為然後造反用的資金。當然這小嘍羅知道情況不能留下了,於是叫管亥拖到外面給殺了。

第二天一早,李海說要去看出,先讓楊浩帶著二百軍士先壓著這些俘虜和何曼的腦袋下山回泰安城。

代要等他回來處理這些人,希望縣令能答應。李海知道如果讓這裡的官員去處理,那麼這些俘虜的命運就和何曼一樣,這些人固然有罪,但很多也是被無奈才做了這劫匪的。李海希望能給他們一個機會。

然後吩咐盛傑到山下買輛馬車來。等楊浩帶著軍士一下山,孫乾和高翔就去盤點那些箱子中的財物,李海依然帶著管亥和劉風上山頂去看出了。這泰山不是想來就來的,以後說不定就沒這個時間了,管亥當然沒這個‮趣情‬,這出天天有,有什麼好看的。只是老大要他陪著,他也不好不去。

泰山之巔,一輪紅冉冉升起,北方的金秋,天高雲淡,齊魯大地竟現眼下。李海這個時候才覺到“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意境。正是因為矗立在廣闊的華北平原之中,泰山才顯得如此的雄壯巍峨。就如同故鄉的廬山,正是因為矗立在煙波浩淼的鄱陽湖邊,主席才有而發的那首氣勢旁撥的《七律廬山》一山飛峙大江邊,躍上蔥蘢四百旋。

冷眼向洋看世界,熱風吹雨灑江天。

雲橫九派浮黃鶴,下三吳起白煙。

陶令不知何處去,桃花源裡可耕田?

李海覺得自己當然沒有偉人的那種意境,能寫出如此大氣的詩詞,但一對比人生何嘗不是如此,只有特立獨行,方顯個所在。在這個三國,自己比別人多的,無非這一千八百多年的歷史積澱,但要真正容入到這個社會,成就一番事業,還要努力,不能隨波逐,要有自己特別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