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第十三章東廠緹騎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新任五城兵馬司,枷了彭城伯的侍衛!”這消息傳得比野火還快!

許多住在京城四鄰的人,紛紛騎了快馬,趕到京裡,只為了看這百年難遇的奇景!

還有人帶了紙筆,把木牌上的公文,抄了回去!京裡的百姓常常覺得,那些權貴大人,有時候還很和藹可親,反而是這些下人,卻欺負人得緊!現在有人幫他們出氣,自然到十分高興!只是有人暗暗擔心,這南宮少秋恐怕腦袋不保!

這消息,就連處在宮中的張太后,都知道了!張太后一聽到這件事,立刻吩咐一眾太監、女官備轎!張太后說,她想去瞧瞧,新任的五城兵馬司,到底長得什麼樣子!

當張太后的鑾駕,出現在兵馬司衙門時,眾侍衛還認為救星到了;旁觀的老百姓,則暗暗為南宮少秋擔憂!張太后一下轎,衙門前立刻跪滿一地的人。張太后連看都不看,在太監、女官陪同下,逕自走入公堂!

此時,彭城伯府總管張興,正在和南宮少秋涉放人之事,南宮少秋卻不管張興說什麼,說不放,就不放,氣氛鬧得很僵!張興一看到張太后,立刻跪倒,眾衙役也跪了一地!只有南宮少秋、周快板和楊雲兒等人,長立不跪!

等眾人行完禮,南宮少秋這才躬身說道:“啟奏太后,下官正在審案。朝禮有節,請恕下官無法以大禮參拜!左右,看座!”原來,自宋代以來,朝儀中都有規定,若是開堂審案,除非是皇帝,其他任何人來,主審官一律不跪拜!宋代用這規定表示,律法尊嚴,高過一切,不是任何人能左右的!

以後各朝,多半也都遵循不替!

張太后坐下後,心想:“這規定我可從來沒見過,有誰把他當一回事的!”不由對南宮少秋,更是欣賞!於是張太后親切地,對南宮少秋說道:“大人客氣了!哀家才要請大人原諒,哀家擅闖公堂之罪!”南宮少秋說道:“太后客氣了!公堂上所爭者,是非曲直而已,依往例,任何人都可來此旁觀見證!只要太后不以己身地位隨意發言,影響下官辦案的公平。下官不知,太后您,何來擅闖之罪?”此言一出,眾人無不大驚失!大家都以為,張太后聽了南宮少秋的說詞,一定十分生氣!

沒想到,張太后聽了這話,反而更加親切地笑道:“南宮大人律法,果然是國之棟樑!”聽了這話,大家不佩服,張太后果然明理知義,不虧她賢德之名,上比宋朝的宣仁太后,有過之而無不及!

張太后又問道:“張興!你來此作啥?”張興知道張太后的脾氣,只是吐吐,不敢說話!還是南宮少秋,把剛剛張興要求他放人的事情說出!張太后十分生氣,但還是緩緩問道:“南宮大人,未經傳喚,擅闖公堂,意圖擾亂國法,該當何罪?”南宮少秋說道:“啟奏太后!此罪,視情節輕重,輕則罰銀三十兩;重則除罰銀五十兩外,另加杖責三十下,拘役十五!”張太后點點頭,對張興厲聲說道:“張興!你可知罪?”張興立刻連連磕頭,高叫道:“奴才知罪!奴才知罪!請太后開恩!”張太后怒道:“你又錯了!在這公堂上,最大的不是我,而是南宮大人!你這奴才,竟然求我開恩,你是何居心?應當罪加一等!”張興一聽此言,趴在地上,連頭都不敢抬,全身簌簌發抖,只見他臉上汗水,一滴滴落在地上!還是南宮少秋說道:“太后!張興原本是太后家奴,情急之時,向主母求援,這也是人之常情。這一點,下官並不怪罪於他!至於擾亂公堂之罪,張興的情節十分輕微,也不算真的擾亂了下官,下官就判他,罰銀三十兩好了!”張太后說道:“南宮大人,你怎麼說,就怎麼辦!哀家不能,也不敢置一詞,否則哀家也成了違法亂紀的罪人了!”張太后又對張興說道:“張興,你還不叩謝南宮大人從輕發落之恩!”張興立刻跪向南宮少秋說道:“謝大人開恩!”南宮少秋又說道:“張興!你可要記得,明午時前,拿銀子來繳!否則,本府就將通緝於你!你可以走了!”張興跪在地上,點頭稱是!接著,張興又向張太后叩拜一番,這才狼狽離去!

張太后又說道:“請貴府繼續治公!”呂剛躺在地上,其實他早就醒轉,把剛才一幕,全都看在眼裡,不由十分擔心自己的命運!而居之易的掌櫃,對南宮少秋的能為,再無懷疑,於是一五一十,將呂剛在他店裡的惡行,全部說出!呂剛在旁,越聽越是心驚!

南宮少秋檢具傷單,以及兩造口供,命各人畫押確認,然後說道:“呂剛,你仗勢欺人,戕賊百姓,你可知罪?”呂剛強忍住身上的痛,磕頭說道:“小人一時糊塗,求大人開恩!”南宮少秋冷冷說道:“呂剛,你現在才來求我,未免太晚了!周先生!呂剛之罪,當判何刑?”周快板說道:“稟老爺!這呂剛乃是朝廷命官,欠錢不還,依戶律,該當扣餉,分期加倍歸還!至於打人毀損部份,幸好傷者皆為皮輕傷,並無大礙!本案依刑律,犯人除醫藥賠償外,加罰拘役十五;呂剛為朝廷命官,知法犯法,罪加一等,當判拘役三十!”南宮少秋點頭說道:“呂剛,本府如此判決,你可心服?”有張太后在一旁,呂剛又敢說什麼呢?於是呂剛說道:“謝大人開恩!”於是南宮少秋說道:“左右來人!帶呂剛下去,好好將養,等他身體恢復後,再執行拘役!”等左右將呂剛押下去後,南宮少秋這才走下來,帶著眾人,一起正式嚮明理知義的張太后見禮!張太后親自將南宮少秋扶起,說道:“南宮大人免禮!大人斷案,不但條理分明,令人心服口服!那份氣魄,更有如龍圖在世,朝廷得有如此人才,國家幸甚!

,哀家當請舍弟,親自來向大人道歉!”南宮少秋立刻說道:“太后,下官不敢勞動兩位張大人!”張太后又說道:“他們治家不嚴,為貴府添了不少麻煩,理該來此,向大人致歉!同樣在朝為官,品級、責任雖有不同,卻無高下之分。此事既為貴府管轄,南宮大人,你也不必太過客氣!”南宮少秋又謙遜了幾句,才送張太后出門。

張太后有兩個弟弟,一個是未來的彭城伯張昶,一個是右軍都督府都督張升,張太后要他們來向小小的兵馬司道歉,在旁人聽起來,還真是匪夷所思!其實,張太后此舉,乃是隱含深意!張太后知道,自己一家,在仁、宣二朝,可說貴顯無比!幸好自己家人,都還能謙遜自守,家聲一直不差!若是現在讓這些下人,不知收,把門風敗壞了,自己又不可能不死,當自己死後,張家滅門破家之噩,隨時可能降臨!南宮少秋今天整了這些侍衛一頓,反而讓張太后於心!她希望,這樣一來,家下人等得了教訓,以後都能安分守己!

張太后要她兩個弟弟來向南宮少秋道歉,是要讓大家知道,張家雖然貴極一時,但絕對不是不明事理之徒!而且,張太后更要讓大家知道,五城兵馬司南宮少秋今的作為,不但不曾得罪張家,還完全得到張家支持!

當晚,徐承祖和常繼祖連袂來到布衣校書府。徐承祖一見到南宮少秋,大笑道:“少秋老弟!你這個五城兵馬司,可還真神氣!連張太后的孃家,你都敢惹!”南宮少秋笑道:“大哥!今之事,乃是小弟立威之始,不得不豁出去辦,否則以後就更難收拾了!幸好,太后十分明理,要不然,小弟只好祭出黃龍神劍這張底牌,來跟這些不講理的權貴周旋!”常繼祖說道:“少秋!彭城伯張家,名聲一向不太差,我聽說你惹的是張家,早就知道你不會有事!”南宮少秋又說道:“不過,小弟更相信,只要小弟一切都遵循法理,那些權貴也不能對我怎麼樣!”徐承祖笑道:“這話對是對,不過也要遇到好皇帝才行!”胡珍說道:“早知道,我今天就該跟著少秋,到堂上瞧瞧!錯過了這場好戲,還真是可惜!”楊雲兒笑道:“表姊!這一點,你大可放心!跟著少秋辦事,以後咱們必然還有許多好戲可看!”眾人一同笑了起來!

徐承祖又說道:“少秋!你這官,當得是很快活,不知上回咱們在淮北所說之事,你沒忘記吧?”南宮少秋說道:“大哥!此乃第一等大事,我怎麼敢忘記呢!大哥請放心,小弟早有安排!”徐承祖欣笑道:“這樣就好!”胡珍奇道:“徐大哥!到底是什麼事啊?”徐承祖笑道:“時辰未到,還不可說!

將來你們就知道了!”另一方面,在周快板說書的棚子裡,今晚比平常更是熱鬧!有人起鬨說道:“快板大叔,您老今天可得意啦!我看哪,今晚也不必說三國,乾脆就把今天兵馬司衙門裡頭的事情,說來給咱們聽聽,您說可好!”此言一出,滿棚子的人鬨然叫好!

這周快板本來是個隱身市井的奇人!他礙於情面,不得不擔任南宮少秋的師爺!沒想到上任沒幾天,就幹了件這麼痛快的事,自己也得意萬分!於是周快板滴滴答答,打響了手上鐵板,將今之事,說了個活龍活現,滿棚子叫好之聲,不絕於耳!

隔天,張昶和張升兩兄弟,果然一同來到兵馬司衙門。南宮少秋見到他們,躬身說道:“下官參見兩位大人!”張昶扶起南宮少秋說道:“貴治不必如此多禮!”張升拿出三十兩銀子,說道:“居之易的賠償問題,張興已經辦妥了,賠給他們的銀子,比大人原先判的還多!這裡是張興的罰銀,請大人收下!至於呂剛,我已經報請吏部和兵部,免除他千戶之職!我們兄弟,忝為主人,治家不嚴,實在慚愧萬分!”南宮少秋說道:“這些惡奴,總是有他們欺上瞞下的手法!兩位大人不明實情,實在是情有可原!只要以後,下官再作整頓時,兩位大人能給予支持就行了!”張氏兄弟一同說道:“一定支持!”三人又談了許久,張氏兄弟都十分佩服南宮少秋的談吐學養,三人談了許久,張氏兄弟這才告辭離去。呂剛這一案,至此,算是全部了結!有了這個例子,京裡的大小官員,全都鄭重告誡自己的家人、子弟,千萬不要犯在南宮少秋手中,否則,就連他這主人,也不一定保得住他們!

而那些最是刁頑難惹的吏員,此後見到了南宮少秋,也不得不恭恭敬敬的,喊南宮少秋一聲:“南宮老爺!”短短几天,京城裡的風紀一新!各府的侍衛、下人,群相告誡,什麼打架圍毆、喝酒鬧事、仗勢欺人、欠錢不還種種情事,全都不敢再犯!還有些人,身上有舊債未清,也趕緊拿銀子去還,免得被人告到五城兵馬司衙門,自己受活罪!

只有少數公侯子弟不信,還是依然故我,照著他們往的習,成群結隊當街鬧事,調戲婦女!京裡的老百姓,見到過南宮少秋的威煞,也想看看這位公子老爺,是否真的天不怕、地不怕,乾脆避開順天府,直接告到兵馬司衙門!

南宮少秋也沒讓他們失望,只要有人來告,探明事實,不論被告是哪一家的少爺、世子,一律拿人,按律嚴懲!有幾名公侯,對他們子弟被罰,十分不服氣。於是,這些爵爺親自到五城兵馬司衙門,找南宮少秋理論!南宮少秋對這些人雖然以禮相待,但卻堅守原則,一切都以法理為準,本不買這些爵爺的帳!

南宮少秋不鬆口,又句句站在道理上,這些爵爺地位雖高,也實在拿他沒辦法!若是帶了人去胡鬧,又打不過南宮少秋手下那四名差役!這些爵爺們,只好撂下幾句狠話,就此離去!沒想到,只要是去找南宮少秋理論的人,隔天一定會被宣宗罵了個狗血淋頭,就算他是親王公侯,也不例外!眾人這才知道,這位五城兵馬司,雖然才剛上任沒幾天,可是聖眷之隆,實在令人難以想像!

至此,京裡上自親王,下至百姓,人人都知道,這位新任的五城兵馬司,絕對是瓷娃娃一尊碰不得的!要是誰不小心犯到南宮少秋手上,一定會有苦頭吃!就連姜順和他的手下,走在路上也十分威風!

而南宮少秋也沒讓這些人失望!才不過十天功夫,在南宮少秋帶領下,五城兵馬司衙門,大大小小總共抓到三十七名,通緝有案的盜賊!這可比以往一年內,順天府加上五城兵馬司,能夠抓到的還多!更何況京裡富貴之家雖多,警備卻可說是全天下最嚴密的地方!敢到京裡作案的人,必然是偷盜中的高手!這樣的盜竊高手,就算在十天內能抓到一個,就已經是很不容易的事,更何況抓到三十七人?

這並不是南宮少秋有通天本領,而是他的好幫手,實在太多!混混幫,在北京的分舵,是由四個人負責!這四人從小就是孤兒,不但無父無母,就連自己的生辰、姓氏都不知道,從小靠著一些好心的街坊鄰居過活!四人結義時,因為不知年齡,無法排名,只好打上一架,看看是誰的本領大,誰就能當大哥!

大哥、二哥的名份定下後,四人乾脆以百家姓的前四字,當作自己的姓氏!於是趙大、錢二、孫三、李四的名號,就這樣叫開了!四人長大後,因為血氣方剛,又好打不平,常常跟人打架!但因四人沒有功夫在身,總是輸多贏少的局面!南宮少秋到北京時,覺得四人的資質並不差,又很有是非之心,於是傳下武功,給他們資本,叫他們組幫立派,替自己的街坊謀福!這就是混混幫成立的開始!

從南宮少秋授藝,到如今五年了,趙大四人不但有人手,又有產業,闖下的局面早已大大不同!北京外城的百姓,現在都稱呼趙大四人“下九門提督”!意思是說,任何人想到北京做事,先得通過他們那一關!南宮少秋有他們做眼線,京裡面任何風吹草動,江湖人物進進出出,南宮少秋全都瞭然於心!再加上,楊雲兒出身於專門劫富濟貧的扯旗門,這可是自古相傳的義賊門戶,小偷、強盜的老祖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