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雲際會第一百三十二章舊聞心事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風勁節微微蹙眉:“林思慎見到你,歡喜是歡喜的,可是…老實說,他恢復鎮靜太快,人也太冷靜。”這種無憑無據,純屬心理覺的東西,風勁節說來也有些尷尬:“我就是覺得,這不夠,他這不象是事隔多年之後,忽然間見到自己最尊敬的那個被害屈死了的上司忽然生還時的反應。”盧東籬笑著搖搖頭:“勁節,你怎麼知道我是他最尊敬的上司?便是,也不過是上司,你不能用你的心情去推度他啊。他待我的情份,自然遠不如你。”風勁節斜睨他一眼“你這是想裝糊塗嗎?就憑你身為文官,那些年,在定遠關的所作所為,全軍上下誰不把你當成最敬重的主帥,當然…”他摸摸鼻子,很不謙虛地說:“就受愛戴的程度而言,我和你並列第一就是。”盧東籬失笑:“就算是,也不當猜疑思慎。我們都是一起刀山劍林,生死關頭互相幫扶過來的戰友,他就是不肯站在我這一邊,也絕對不會害我的。”風勁節終是嘆了口氣。若是覺得他會害你,我還會容他走出這艙門麼?可是不對就是不對。他做這種判斷,是他幾世輪轉,人情練達,經驗豐富所致,其中微妙處,實在沒法說明白。正好他那靈
的耳目又聽到腳步聲近,知是林思慎下完軍令回來了,也只得嘆息一聲,放棄解釋了。
林思慎進艙來笑笑,先向兩人代了經過。盧東籬笑道:“滿天風雨一朝盡散是最好了。我來之前,蕭家三公子就在船上設了酒宴。說要親自會會你這鐵膽將軍呢。我原也要回船上去道別,思慎,可願與我們一起登船。順便與蕭家三公子商議一下致歉書的事?”其實說穿了,他極力促成林思慎登吳國的大船。最主要的原因還是林思慎多年在水軍之中,對於戰船十分了解,他若能去吳國的船上走一圈,學到地應該是比自己這個門外漢臨時死記硬背下來的東西多得多。木秀於林,風必摧之。風勁節的身份
。他並不願推他站到風口
尖之上。
林思慎聽說可以有機會去細看吳國地大船,臉上立時有了動欣然之
。然而,很快,他神
一黯,忽然屈膝,向著盧東籬,深深拜了下去。
他行的不是軍中平常參拜主帥地單膝禮,竟是雙膝下跪,整個身體完全俯到了甲板上。
盧東籬嚇了一跳。忙伸手去扶他:“你這是做什麼?”林思慎是武將,可不是盧東籬這種半吊子功夫的人能硬拉起來的,他堅持要跪著。盧東籬扯了幾把,也是扯之不動。回頭狠狠瞪風勁節一眼。風勁節東張西望。。看門看窗就是不看他。
眼見風勁節是擺明了袖手旁觀指望不上了,盧東籬又扯不起林思慎。只得向旁側退開一步,不肯受他這樣大禮:“好端端的,林將軍,你這是為了什麼?”林思慎慢慢抬頭,臉上又是羞慚又是苦澀:“元帥,我對不起你。其實…”他閉了閉眼,略一咬牙,方能壯士斷腕一般說出來:“其實我早就知道你沒有死,我也早知道知道,害你和風將軍的,不是所謂地九王,而是當今聖上。可是我…我不但沒有努力為你報仇,反而…”他淒涼一笑:“反而一手掩住整個真相,再不讓任何人能得知您的冤屈,我…”他膛起伏不絕,竟是再也說不下去,只是轉了身子,對著盧東籬的方向,納頭再次拜倒。
盧東籬一時受驚太過,倒忘了躲開這一禮,只是怔怔道:“這怎麼可能?此事如此隱密,你怎麼會知道?這是陛下極見不得人的事,普通知情者尚不肯放過,何況你是我的舊部?這些年,你…你是怎麼過來的?”趙王的密探一向極之厲害,又在林思慎身邊伏了人,林思慎既然知情,趙王哪有不知道的道理。他怎麼可能放過林思慎?就算現在林思慎好端端在他眼前,想起他這些年來可能的遭遇,他也不由得心驚跳。
林思慎也沒有想到,自己含羞忍辱,說明這樁心頭一直沉沉壓著地隱情,盧東籬卻未曾有半分責難,反而對他的安危如此關切,如此至誠。他抬頭怔怔得望著盧東籬,心頭複雜的情緒翻騰湧,一時間,卻是半個字也說不得。
站在一旁風勁節悠然一笑,此刻才走了上前,隨手一拉,林思慎就身不由己讓他扯起來了。他也不理會林思慎因為他那強大力量而震驚莫名地表情,閒閒笑問:“林將軍,你得知真相,可是因為風勁節?”林思慎定了定神,答道:“是!”當初風勁節曾寫了那一封信,一分為二,給王大寶和小刀二人收藏,讓二人找到機會就各自退役回鄉。將來如果國泰民安,就永遠不要把殘信合一,而若是民不聊生,就讓他們找尋彼此,把信湊起來通讀一遍,將來行止,都照信上指示而為就是。
二人嚴格遵守風勁節的吩咐,悄悄用偷樑換柱之法救了盧東籬,然後再在軍中廝混一頓時間便強烈要求退役。
因為他們是風勁節和盧東籬地親兵,經歷那樣地變故,心灰意冷,不肯再留在軍中也是理所當然之事,並沒有什麼人起疑。蒙天成為了收攬定遠關諸人之心,大筆一揮,就除了他們的軍籍,臨行還賜了不少金銀,甚至動用主帥印章,給他們二人各自一封信來傍身,以後不管在哪裡落腳,有這封信,和地方官都好攀情。
二人是帶著軍功和從六品地閒職離開軍營的,一人徑自還鄉奉母,一人去往京城尋找盧東籬。
然而。小刀到了京城,照風勁節以前的指示,找到了暗中救走蘇婉貞的人。卻沒有如願見到應該來找蘇婉貞會合地盧東籬。於是,在對蘇婉貞說過事情原委之後。他發誓要繼續尋訪盧帥,便又孤身而去。
真算起來,小刀和王大寶都已經有功於國,有虛銜官職在身,銀子也不少。在哪裡都可以安樂渡,受人尊重。但小刀一個人天涯飄泊,四方尋覓,一直就沒有停下來享過一天清閒。
而王大寶做為國家英雄衣錦榮歸,在小小的濟縣,本地還沒出過有從六品官職的人呢,真個眾星捧月,當地地鄉紳甚至縣太爺都肯同他論。但以前一心投軍,就是為了混得眼前這般榮耀的王大寶。卻莫名覺得意冷心灰,竟也沒法安頓下來,最後奉著母親。周遊各地,徑自離鄉而去。
因他是想帶著母親四下游玩。所以行程甚是緩慢逍遙。走到哪裡都好吃好喝好住地照料母親。他地老孃親,做夢也想不到。有生之年,能到那麼多繁華美麗的地方一遊,能跟著兒子受那麼多尊敬善待。那兩年確是過得十分歡喜,直至後來年邁病逝,到死都是含笑的。
安葬母親之後,王大寶也成了孤寂一身,徑自四方飄。可趙國就這麼大,這兩個人飄來飄去,偶然間居然飄到一起了。二人提起別來之事,都有許多唏噓之意,想起盧東籬生死不知,蹤跡不明,更加懸心。二人商量來商量去,都把主意打到了風勁節留下的那封信上。
雖說當年風勁節曾叮嚀過,若非國事不堪,就不要將信合而為一,但二人對於盧東籬的事實在太揪心,萬般無奈,抱著唯一地希望,打開了那封信。
然而,他們看到的,不是盧東籬可能去往何處的信息,卻是整件慘案的真相。
點點滴滴,觸目驚心。
風勁節原本的打算,其實是,如果瑞王登基後,能善待百姓,強國富民,那自己受了這份冤屈,也就算了,反正盧東籬是肯定能救出來的。
如果瑞王倒行逆施,國將不國,那把此事真相揭穿,就足以引起很多人的憤之意。再加上定遠關舊將他都曾寫信安撫,讓大家專心練兵,好好做份內的事,這時候,也都該各領一方,手握兵權,在這個國家動盪,人心思變的時候,得知這樣地真相,有了這麼好的為故帥報冤仇的藉口,自也是很容易有一番作為。
而且,他也在信地末尾叮嚀王大寶和小刀去找盧東籬。在他的計劃中,盧東籬應該從曲道遠手上拿到那封自己寫給他地密信,並由此可以掌握趙國大半個商脈,以及無數地江湖勢力,武林高手,此刻乘勢而起,便足以讓趙國翻天覆地,動盪一番。
但是,人算不如天算,如今趙國百姓生計尚佳,國家也沒有什麼動亂,而小刀和王大寶很早就失去了盧東籬的蹤跡,本不可能照風勁節地計劃來完成整件事。
王大寶和小刀,都是心思單純,一腔熱血之人,所以風勁節才敢將密信託付。他們自然也沒什麼政治眼光,完全不明白現在的局勢,只知道這是千古奇冤,天下第一恨事,怎能讓那個幕後做盡壞事的傢伙,被百姓稱頌成為了被他害死的人平反的明君?
這二人,小刀本來就是孤兒,無牽無掛,自從被風勁節提拔成親兵首領,貼身教導之後,就視風勁節為最親的人。而王大寶自喪母之後,也是再無牽絆,生死都可從容相待了,更是不惜一死相報。二人一商量,覺得這麼大的事,要找手上有兵權的人才能幫忙,正好當時,他們離海疆極近,於是,就直接找上了林思慎了。
好在二人也知道事關重大,所以多了個心眼,沒用真名姓求見,而是裝了滿臉大鬍子,遮住了本來長相,花了一個多月時間在林慎思的軍隊附近打探,終於打聽清林思慎的行蹤,知他沒有架子,經常不帶親兵地出來喝酒閒逛,就找了個機會,乘他離開軍營時,把他引到無人處,然後去除偽裝,跪地哭求林思慎為大帥和風將軍復仇。
林思慎聽得又驚又奇又不解,手忙腳亂要拉二人起來,二人這才遞過了那封風勁節的親筆信。
聽林思慎說到這裡,風勁節嘆息了一聲。
“難怪這些時,各方都在尋找他們兩人,卻誰都找不到。原來,他們是先來找過了你。”
…
廢話分隔線…
棕秘:推薦票混戰,懇請喜歡小樓的親支持小樓吧。然後,yian和紫都剛過了生,送上遲到的祝福。各位收到後媽簽名書的筒子們,一起對yian道聲辛苦吧!除了名是後媽籤的,別的可都是俺們yian秘一手
辦的呢!紫的嗓音甜不甜?哈哈,她唱的小樓歌曲很不錯吧!yian秘紫秘生
快樂!
然後,昨天忘記說了,包月vi章節的逗號和句號起點也會為了防盜而隨機修改的,所以看到符號錯用也不要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