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五章找補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連續幾天,傅紫萱都忙著填補兩個月不在的空缺,忙著安排處理各處事宜。
每天天一亮就帶著人往外跑,天擦黑了才回。中午的飯桌上經常見不到人。老劉氏吩咐廚娘做的雞湯也沒能喝上幾口,經常讓其他人刮分了。
幾處種了天香米的地方傅紫萱都帶著人去看過了,長勢極好。今年大夥都是第一次嘗試兩季種植,心裡也是沒底。更何況別人種一季的半個多月前就已經開始收割完畢,穀子進倉了,大夥心裡都麻癢的厲害,都到地裡轉上幾圈。
傅紫萱帶著人在兩處莊子及傅家莊各處巡視的時候,經常能見到田間地頭好些人在轉悠。這第二季也不知產量如何,從秧到稻苗返青就不錯眼地盯著,生怕有什麼問題。
不過跟著傅家種了一季天香米的人心裡多少還是敞亮著的,畢竟夏收的時候已是讓他們賺了種幾年水稻的錢了,就是這一季欠收或是顆粒無收,大夥心裡也並不覺得有多難過。只不過既然種下了,多少還是希望能多打些糧食再過個肥年的。
田間地頭的莊稼人見了傅紫萱也都會熱切地上來打聲招呼。傅紫萱也偶爾與他們閒聊幾句,然後再下田去查看一番。
這二季種植的產量不如第一季是一定的,不過這天香稻稻種好,種之前又漚好肥養好地,再看如今這長式,產量應不會差別太多,頂多也就幾鬥之差罷了。
田裡的魚泥鰍和田螺也長得好,這會都過了繁殖期了,是它們汲取食料儲冬的時候。
傅紫萱吩咐幾處看管的人早晚多喂些食料,且要注意觀察。若是水田裡沒有剩的。中午就再投餵一次。但要少量。除了糠麩菜葉也可混些小魚蝦或是螺絲切碎了拌在一起投餵。
傅家莊這邊安家的小兒子安貴生和季家父子二人換下了傅東傅西,三個人都做得很好,夜勤照料,把田裡的魚和泥鰍田螺都照顧得很好。
傅紫萱誇讚了他們幾句。也都各送了一些布料盡頭及帶回來的一些糕餅點心做為獎勵。三人都很是高興,向傅紫萱表示了決心。
而傅家莊村民在傅紫萱第一季開溝養殖的時候,就關注上了。只不過礙著傅家贈天香稻種的恩情及族長的壓制,倒也沒有做什麼動作。
不過一個村的。傅家的動作大夥也是看在眼裡的,收魚賣魚,泥鰍田螺在城裡賣出高價,還經常沒處可買,就是傅家做得再隱蔽,一個村子抬頭不見低頭見的,大夥也是看在眼裡的。很多人心裡也早就有想法了。
傅紫萱養第二季時,也沒想能瞞得住多久,她能悄無聲息地賺第一年的錢已是不易。第二年她也有對策,並不怕。所以並不像第一季那樣嚴防死守,只要不來偷就隨他們看去。
來往巡視遇上隱晦地問水田裡的魚和泥鰍田螺的問題也會撿一些來回答。鄉里鄉親低頭不見抬頭見的。也不好做得太過。
除了四處查看天香稻外,玉園裡也是每都要去的。
羽扇工坊還開著,只不過現在轉為制緻扇子了,已不像夏那樣緊著制一些平民化的扇子。為了付次年的訂單,除了做一些訂單中的普通扇子外,其餘人都轉為只做緻羽扇。另還出一部分人專做羽撣子。
雖說羽撣子大多是用雞制的,因雞較為柔軟,鵪鶉的羽稍為硬些。不過鵪鶉的第二層還是較為柔軟的,雖短些,但並不礙,雖然羽的量少,但因每殺的鵪鶉多,也足以收集到製作的用量。
秋冬憑著羽撣子倒也彌補了羽扇的空缺。也讓工坊的員工不至於沒事做,也能領到一份工錢以補貼家用。
此工坊雖然利薄,但每月扣除成本也有十兩左右的純利,也算能支應傅家每月的開支了。所以因了族長要提攜族人的願望,及傅紫萱不想給人說自家富了就不顧族人的說法,也一直沒有關了這個工坊。
而玉園的兩個池塘現在也已到了儲冬階段了。原先暫養的魚也都幾乎撈乾淨了。蝦蟹大的也都撈去賣了,剩的一部分也是留種用的,還有一些小的,也是預留明年的。父生子,子生孫,孫再生無極,明年倒是不需再四處找蟹種和蝦種了。
西瓜地裡枯藤都已是清除乾淨了,也已是翻過地正在漚肥養地了。新開的辣椒地和蕃茄地也都深耕完畢只等次年開種植了。
最讓人欣喜的是養殖場裡的牛羊。
除了當初買下來要送往醉仙樓和有間食肆賣的不能當勞力使的牛之外,當初買下來的牛,已有三頭產下小牛了。
這時候的牛可是比一個未成年的奴婢要價還高,一般的小子小丫頭被牙人賣到大戶人家的,也不過三五兩銀子。這一頭牛可是能當一個成年勞力使,非**兩銀子買不到。農忙時有錢還找不到牛來買。這一年養上十頭牛也能賺夠一家子人每年的開支了。
羊更是讓人欣喜。當初買得多,前後兩次共買了兩百多頭,母羊和母羔羊佔了大半。這些母羔羊現在都長成了成年母羊都已相繼配種了,之前買的一些母羊也已陸續產下小羊了。雖說當初去信讓家裡送了一百頭往雲州,目前家裡也還有兩百頭左右。
公羊除了留下配種的,都可以送往醉仙樓和有間食肆開始賣了。這秋冬季節吃些羊正正好。
這羊的價格比起豬可是能高出一倍不止。這敬縣不是牧區,想吃羊還沒處買去。玉園的這些羊怕是還能火一把。
傅紫萱做了一番安排,每天一早由玉園殺好,再王直趕著馬車送兩隻往城裡。兩間食肆分一隻,醉仙樓分一隻。
零賣的價格讓有間食肆的兩個掌櫃來訂,至於醉仙樓她這次也不給菜譜了,讓大廚們自己想去。若是菜做得好,令客人滿意,還有額外的賞錢,這樣也能擺脫他們的依賴。大廚們除了要會掄勺,還要發動腦筋想一些創新的食譜,這樣才能有進步。
傅紫萱做完這一番安排後,看見老郭頭和老中大爺一臉不捨的樣子,不啞然失笑。這兩位老人夜與這些牛羊生活在一起,怕是已把它們當成生命中的一部分了。傅紫萱安了他們一番,說是明年還會繼續養的,這才罷了。
豬欄裡還有七八頭豬,養到過年,自家頂多一兩頭的吃用,再分給族裡和家裡的下人一頭,其它的怕也是要賣掉的。傅紫萱倒不擔心。
還有那些鵪鶉,已是在雲州放開養殖了。當初找人在雲莊裡養,為了供應醉仙樓的用量,已放開讓莊裡的佃戶養,怕也是很快就會傳開的。
當初為了保護鵪鶉的獨家銷售權,讓自家及傅家莊能多賺一些獨一份的銀子,左防右防,訂了半年的保密協議。不僅沒往外賣,送醉仙樓的都是殺好的。
而傅家莊養殖的村民,也都不允許他們往外販賣,蛋和鵪鶉傅紫萱都是回收的,小鵪鶉苗也是村民自己孵或是拿蛋來換的小鵪鶉,怕此舉已得罪了不少沾親帶故的親戚。
敬縣也有不少人來打探,要求購買的。
二十五間醉仙樓也只是敬縣附近的醉仙樓受益,有鵪鶉賣。其他地方都還沒有。
傅紫萱想了一個晚上,又去敬縣找孫掌櫃商量了一番,最後做了一番細密的安排。
目前已是年終要攏帳的時間了,就讓孫掌櫃帶著一些鵪鶉種蛋往各處醉仙樓藉著攏帳的由頭,把種蛋帶往各處醉仙樓讓各家掌櫃找妥當的人孵化養殖,先在醉仙樓賣起來。
然後藉由各處醉仙樓把鵪鶉的名聲打出去,引人來尋價。再讓各處的醉仙樓掌櫃幫著在各地擇一個大戶把火炕孵蛋法的方子賣與他們,並告知每地只賣與一家,每方要價兩千兩。
其次就是放出消息,要往外販賣鵪鶉,引客商來玉園主動商洽,把鵪鶉以高價賣給這些客商,由得他們在各處販去。
最後就是通知傅家莊的村民,以後他們養的鵪鶉不必一定要賣給傅家了,隨他們賣給誰,送給各自的親戚也好,賣到市集也罷,都由得他們。只不過之前教過他們的火炕孵蛋法兩年內不可再教給其他人。
三個階段都錯開一到兩月的時間。
鵪鶉是繁殖力極強的禽類,捂是捂不住的,之前醉仙樓熱賣已是引得各方關注了,不能再捂著了。藉著勢頭把它推廣開去,也是件利民的事。廣為養殖之後,價格自然也就降了下來,家裡養的多了,殺只雞不捨得,給孩子及家人殺只鵪鶉打牙祭還是捨得的。
當然最重要的是,趁著這股火,把火炕孵蛋的方子賣出去,鵪鶉不能高價賣了,當然得在別外找補回來。二十家醉仙樓,二十五個方子,每方兩千兩,也能收回五萬兩銀子,也夠找補回來了。
鵪鶉的事安排妥當後,再過一兩田裡的天香米就要收割了,傅紫萱忙得有點暈頭轉向。
這她睡了個懶覺,算是補回一點神。吃過早飯正待往大小玉莊去的時候,門上就報有客人來了。(未完待續。)ps:謝“寶貝貓咪2012”‘15094808199‘“sadggg”
“黃小麗”
“書友080606233831226”的粉紅票,鞠躬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