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楊盛自薦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那婆子心疼錢,最後在老劉氏一定要與她清算下,趁勢分了家。傅紅菱一家子算是淨身出戶了,還要一年給一兩銀子的孝敬錢,還要四時衣裳鞋襪、秋食糧。
傅紅菱和劉貴咬著牙應了下來。因為分家沒分到田地,兩人跟傅紫萱說要在她家荒地上幫著煮中午飯食,將來就在荒地種地給她家做長工,就住荒地的泥坯房…
一家人在分家後很快就搬到了傅家莊,也便於三個孩子上學。那劉貴想著大不了多做些木工活也能養得活這一家子。自他得了那本《魯班經》後,思路大開。現在除了幫著學堂和傅天河家做些傢俱,腦子裡可是有不少想法。他覺得一定能讓一家子吃飽的…
傅紫萱對著課堂裡的十一個孩子,先是請他們做好吃苦耐勞的準備,給她們打了一劑預防針。聽見傅紫萱描繪的苦處,一些孩子稍稍了苦臉。
傅紫萱冷眼掃了她們一眼,又說沒做好準備的不要來上她這個班,可要思慮好了。再瞧著底下的十一個人,倒是沒人有退意的。讓傅紫萱稍微到些安。之後又說了一些勵的話,說了一些採藥行醫的趣事及可能會有的好處,倒是讓她們聽了有些振奮…
最後讓她們每個人回家找五種可以治病的藥草來,算是今天留的功課,明正式上課會檢查。這才散了。
事實上這個藥學班傅紫萱並不要如何去教。這些人一點基礎都沒有,而且頭疼的是,大多數人字都不認識,不知該如何做筆記。傅紫萱深頭疼,覺得有些冒進。
她覺得她應該去一些醫館或是家裡原本就是採藥的或是醫藥傳家的家裡頭收些孩子,慢慢從藥童培養成弟子更好。如今有些騎虎難下。且走一步算一步吧。
午晌飯時,傅天河和紫陽等人興致地向陳氏等人說著學堂裡的事,看得出來,能在自家門口讀書,能得到自家父親的親自教導,幾個很是高興。
次一早,是學堂正式開課的子,一大早一家人就醒了。早早的用過早飯,一同往學堂去了。而傅天河的長隨,王嬸的王真,也扛著塊牌匾喜津津地跟在後面。早上沒有傅紫萱的課,因為陳氏想著去看熱鬧,便也隨同一起往學堂而去。
到了學堂,族長帶著族老全都來了,跟昨一樣,圍觀的人裡外幾層,不過今來的人更多。這回沒有擠在學堂內,而是全圍了在外面,等著吉時一到就掛匾開課。
學堂兩扇大開門中間放著一張供桌,擺了三牲四禮。案上還擺了香燭等物。吉時沒到,香燭還沒點。
傅紫萱一家人到了後,族長就拉了傅天河到旁邊低語了幾句,旁邊太過喧譁,並沒有聽清說些。又候了一會,吉時將到,族長在供桌前放了兩個蒲團,領著傅天河,燃起香燭叨叨地念了起來…
好一會功夫,兩人才起身,把香燭好,才讓人放了早就掛好的長長的炮竹,在炮竹聲中,族長大聲說道今我們傅家莊學堂正式開課啦…”說完命王真等人把牌匾高高掛在學堂的大門之上,族長和傅天河兩人一左一右拉著紅綢的兩端…紅綢落下後,“長山書院”四個黑漆描金的大字就顯現在眾人面前…
圍觀鄉民自動自發熱烈地鼓起掌來。長久以來困擾他們的傅家莊沒有學堂一事終於解決了。男女老少心裡都難掩動。而後來遷到傅家莊生活的外姓人也深榮興,雖不是傅氏一族,但因生活在傅家莊,也免了孩子的上學費用,真是沾了大大光。
這“長山書院”眾人可是想了好久,又推翻了好些個名字才定下來的。原本想叫“傅家莊書院”的,只是以後說不定會有其它的學子來求學,叫這個名字就不太合適。族長又說不如叫“玉屏山書院”倒是有好些人附和,只是又覺得長了些,叫得有些拗口。後來傅天河就說,玉屏山是個狹長的山脈,就叫“長山書院”吧。眾人一致通過。
族長和傅天河各自講了兩句場面話,其實該講的昨已是講過了。講完正待轉身進學堂之時,就聽到人群中有人大聲說道來遲了來遲了,還好趕得上…”眾人扭過頭一看,竟是那新來的王縣丞。後面還跟著四個小廝,或抬或抱著好些物事。族長和傅天河等人忙了上去。
那王縣丞了口氣說道今天知縣大人你們學堂開課,聽說清風雲霽兩位大人還在裡面開了武學班,讓我特來道賀。這緊趕慢趕地還是來晚了一步。”族長和傅天河等人有些受寵若驚,忙說沒有來遲,剛剛好。
那王縣丞聽了,頓時了笑臉。先是向清風雲霽行過禮,再轉過身揭過那塊牌匾,黑悠悠很是古樸,中間刻著“教書育人”四個篆體大字,並沒有落款。
想來也是考慮到他不能常任這敬縣,若是來個政見不合的下任,怕傅家莊的人難為。倒是想的周全。
那王縣丞又指著兩個小廝抬的木箱子說道這裡面是一些筆墨紙硯等文具,算是我們大人和我們縣衙送的一些薄禮。還望不要嫌棄。”族長和傅天河等人對於方縣令能派縣丞來送禮就已是惶恐了,哪裡會在意送些。忙請王縣丞到學堂裡面奉茶,又請傅天德等人安排幾個小廝。
傅紫萱只陪著略坐了坐,待了清風雲霽幾句,就起身離開了。
剛擠出人群,就聽到有人叫她。四下看了看,看見楊盛一邊喊著她一邊從人群中擠了出來。
傅紫萱忙止了腳步,問道楊莊主今天來了?”傅紫萱自從在小玉莊養了魚後,就讓楊盛專在小玉莊幫著照看。荒地那邊倒是由他大領著小玉莊的佃戶在做活。
那楊盛臉上沒有平裡的冷靜淡然,竟然奇怪地有些扭捏起來,看得傅紫萱大為驚奇。那楊盛看了傅紫萱一眼說道東家,能不能找個地方說?”傅紫萱看了他一眼,點了點頭,兩人一路沉默地回到家裡,傅紫萱是在想著,別不是出了事了嗎?而那楊盛是在想著如何開口。
兩人在堂屋裡坐下,丫頭奉上茶又離開。楊盛喝了兩口茶,才慢慢對傅紫萱說道其實我是想向東家自薦當個教書的。”傅紫萱聽了挑了挑眉看了他一眼。
那楊盛看了傅紫萱一眼才說道其實我從學堂開始建的那天開始就一直在關注了。聽說學堂裡還缺一個教認字的,翻來覆去想了好幾天,才下定決心來找東家的。東家一定對我家的來歷好奇,一個窮種地的有時候還講究一些學問人的做派,家中的女眷也不像尋常農婦。”傅紫萱點了點頭,她對楊盛一家確實好奇。但她不是那種尋究底的人,人家不說,她便不問。
那楊盛喝了口茶,復又說道其實我是前朝慶元年的舉子…”傅紫萱聽到這驚訝地瞧了他一眼。比傅天河還早了幾年。
“原先我家裡也是個殷實的小戶人家,因我從小讀書有悟,父母辛苦供了我讀書,指著我改換門庭。後來我順利地考了秀才又考中了舉子。只是後來連考了三屆,次次都名落孫山,我這才覺得再不能向上了,仕途之路算是終了了。”
“後來為了尋摸生計,先是在一家書院授課,後又被新來的知縣大人看中,做了個師爺。跟著他在家鄉做了幾年師爺後,後來他調任京郊再任縣令,又隨著他去了京城。後來那人在京裡心大了,做了一些不妥當的事,又因貪髒枉法被人揭發,還找了我們兩個師爺替他背黑鍋。我們不憤,而且這也不是我們要背就能背得起的,御史那都已是證據確鑿。”
“那人被罷官後,我們一家也回了鄉。一直尋不到合適的工作,那年家裡又遭逢鉅變,家裡的生意被人坑了,還欠了一大筆銀子。家父急怒攻心故去了。家裡變賣了一切能變賣的才還清了債務。後來一位友人介紹我到平州府一大戶人家做了師爺兼帳房,我們全家便搬到了平州府。”
“幹了半年,才那家是個為富不仁的。仗著家裡有些錢財,做一些欺男霸女的事。我憤而又辭了出來,輾轉來到敬縣,才在小玉莊把家安了下來,佃了十幾畝田地一直到今…”傅紫萱聽了一陣沉默,這經歷可夠複雜的,都能寫成一本書了,看來這人也是個命運多舛的,有些懷才不遇的無奈。
那楊盛又說道我如今來自薦當個授課,並不是嫌棄種田辛苦了。事實上,我覺得種田反而能讓人心裡安寧,種了,只要你努力,便會有收穫,一點都不會做假。只是浸yin書術那麼多年,心裡還是想著的。而我那兩個,原先他們讀書也極有悟,也準備走科舉,只是因我才拖累了他們…”
“如今大兒倒是沒那考科舉的想法了,只是小兒一向聰穎,平白耽誤了他倒真是痛心。我想著既然東家這裡缺人,我也正好遂自薦,將來東家找到人了,再把我換下來。再者我也不要月錢,只要東家能準小兒到書院唸書,我們全家就不盡了。”說著有些忐忑地看著傅紫萱。(歡您來()訂閱,打賞,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