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知音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一曲終罷,青帝,魏雲,基情四的相視而笑。
留下一桌不明覺厲的人們。
在場不少都是跟著青帝打天下的老人了,一輩子沒少聽過青帝的琴聲。但是那是神通,琴音一響,不是敵人灰飛煙滅,就是自己人重獲戰力。他們關注的從來都是琴聲的效果,沒人去關心琴聲本身。
就像奎森,明明也有了青龍血脈,卻從未考慮像青帝一樣把樂器,而是煞風景的把神通的主意打到了鄙的鳴鏑上。
短短几百年,從生存的邊緣,一路奮戰,打下現在的帝國。人族還是習慣把一切都建立在實力上。至於音樂,呵呵,才剛吃飽飯幾年啊,誰有那閒心。
而徐通,出生在堡壘底層,短短不到二十年的生命中,除了學習就是鍛鍊。音樂這種奢侈的愛好,從來不屬於他們。
但是追求美,是每個人的本能。雖然聽不出個所以然,但是好聽就是好聽。明明沒有任何能量的波動,卻聽得人不由自主的熱血翻騰,想要找人打一架。
青帝撫著琴,有些失神。
這首曲太好了,完全是他一生的寫照。不自覺的陷入到了回憶中。曾經那個充滿熱血,對一切都不滿的少年。在擁有了力量後,義無反顧的開始反抗命運。
戰鬥,戰爭。規模越來越大,敵人越來越多,身邊的同伴也越來越多。
有些人一路陪著自己走了下來,有些人卻永遠的停在了半路。
彷彿突然間,帝國就建立了,人族再也不是那個任人欺辱的人族。自己應該笑啊,掃平了一切的不滿,親手開創了一個夢想中的環境。
但是為什麼好久了,自己就是不開心。
這些是自己想要的麼?
自己是怎麼開始的?好像是小時候,一次彈動弓弦,發現彈動不同的位置會發出不同的聲音。自己就像著了魔一樣,愛上了這種不同聲音組成的音調。
然後那個該死的遺族,嫌自己製造噪音,要吃了自己。自己那大自己兩歲的姐姐為了保護自己,被那隻遺族一口咬掉了腦袋。
然後自己瘋了,狂了,殺了有生之年第一隻遺族,一隻四級的金斑虎。從此,殺戮就沒停止過。
但是自己從來就沒有像書裡記述的那樣憂國憂民。從始至終,自己想要的不過是可以隨意的彈琴和那個能聽自己琴聲的姐姐。
可惜,現在得到的再多,失去的再也無法找回。姐姐,同伴,失去的再也找不回。唯一不變的也就只有音樂了,可惜無人聽。
這個魏雲不錯!
魏雲沉浸在音樂中,不過他倒沒有青帝那麼多愁善。
他只是慨,長歌門,七秀坊的弟子,都隨著大舅哥踏上了一號堡壘。長歌門的曲,七秀坊的舞,那才是藝術的巔峰。可惜了,因為老婆的原因,自己卻上不了一號堡壘。
我不就追個星麼?清音仙子莊蝶,江湖第一琴。魏雲強烈懷疑,媳婦拖著自己上的四號堡壘,本不是為了躲他哥,完全是不讓自己接觸那些長歌門和七秀坊的人。至於嘛,婚都結了,追個星還吃醋。
現在好了,自己手下一幫武當弟子,舞刀劍還行,講經畫符也個個一把好手。但是藝術修養,說多了都是眼淚。
至於五毒那幫弟子,倒是個個會吹笛子。但那是蠱笛,用來控制蠱蟲的,吹奏起來只比噪音強也有限。這片文化的荒漠,對自己這個文藝青年,簡直就是監牢。
這個青帝不錯!
酒菜吃了,琴也彈了,僕人換上清茶,話題終於轉入正題。
青帝之所以召魏雲入京,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發現了武學中意猶未盡的部分。隨著武學在京都高層中推廣開,大家很快就發現,那所謂的六級的極限不過是對平民或者中低級喚神師的限制。他們這幫仈jiu級的大佬,很輕鬆的就突破了六級的限制。
之前說過,堡壘的七級,也就是一高手,最重要的就是對道的理解,找到屬於自己的道。而殊途同歸,這些高級喚神師,也通過他們的神通,雖然不明所以,但依舊對某一道悟極深。所以當他們返回頭來,再修煉武學,所謂的瓶頸對他們來說本不存在。
當武學突破到了一水準,那也就相當於神通了。當這些人發覺武學可以讓他們平白多擁有幾個神通,還絲毫和原本的喚神師路線不衝突。甚至連使用的能量都不同,一個是神力,一個是靈氣,平白增加了戰鬥的持續力,極大地增強了戰力。
這一下,高層震驚了。再也不把這武學單純當做提升平民炮灰實力,增加帝國底蘊的一種手段。而是成了一種相當高端的修煉體系。
這一下,目前市面上的武學那種意猶未盡的覺,就尤為刺眼了。所以才有了召見魏雲的旨意。
面對青帝的詢問,魏雲毫不隱晦,直言了節選了武學的原因。對於廣大人族而言,武學是一個新生事物。由於其修煉的本源和固有的喚神師體系有著較大的不同,在初期階段分期極大,在高級階段反而殊途同歸。這就造成了武學一個極為尷尬的定位。
不用點手段的話,高級人物不屑於學,畢竟對於靈氣的蔑視,人族上承神族,一以貫之。低級人物又不能學,畢竟在一些關鍵節點,兩個體系差的有點遠,甚至可以說南轅北轍。
所以才不得不只節選了初期一段類似喚神師的單純積累。而刪除掉了一般人很難理解的道的部分。
面對青帝希望魏雲公開,起碼部分公開一些核心的東西。魏雲故作為難的猶豫了一下,還是答應了。
道家所謂法不輕傳,一層意思是怕傳非良人,需要層層考驗才能得到真傳。而更重要的就是,免費的東西沒人在乎。
魏雲想要在這方世界推廣武學,靠他自身的力量太薄弱了。而最好的辦法,就是帝國的統治者們出面,求著來學。
主動求學和被動傳教的效果,魏雲他們這幫人可有著豐富的經驗。
解決了這一核心問題,現場氣氛頓時輕鬆了不少,話題也逐漸豐富,開始閒聊起來。
魏雲趁機把徐通推到了前面。
“青帝,這個小朋友是我一個還算成器的弟子。我打算把他留在京都,作為我們門派的一個代表。所以厚顏,向您求個一官半職。”大家很早就注意到了魏雲身後的這個年輕人,不同於魏雲雖然面容年輕,但是深不可測。這方世界由於各種神奇的神通,面容並不是判斷一個人年齡的好手段。這幫老狐狸都有自己一套看人的方法。魏雲初看年輕,但是眼睛不騙人。那雙似乎看透了世界的睿智之眼,絕不是年輕人能擁有的。
反而徐通就簡單多了。目光中透著熱情,好奇以及一點點的拘束。一看就是個初出家門的小年輕,起碼閱歷不豐。
魏雲沒開口之前,大家只當是帶個後輩出來長長見識。這在各大家族,也屬正常,一些優秀的後輩,長輩們也總是創造機會帶他們長長見識,幫助成長。
但此話一出,就不一樣了。這意味著這個年輕人必有可取之處,得到了魏雲的認可,有資格獨立闖蕩了。再看向徐通的眼神,就帶上了審視的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