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一流七級神通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院中的徐通,這會兒已不再枯坐。
輪斧出現在手中,正在緩慢的揮動著。一板一眼,橫平豎直,規規矩矩。
堡壘文明晉升一高手的標誌是境,所謂境就是內心對外部世界的映,是個人對世界的認知。是長期積累的爆發,用個人對道的認知,對自身靈魂的一次昇華。
所謂心中自有天地,這就是一個個人虛擬世界的建立。
境為內,意為外,意境相合,改天換地。
徐通的意識完全收縮回了識海中,龐大的神力彷彿在醞釀著什麼。
徐通的道是什麼?他現在也在捫心自問。
種種過往迅速的在心中淌而過。
無數學過的,理解過的知識,道理,浮現而出。緊接著一些不重要的,無關的又慢慢淡去。
最終留在徐通心中的,符紋,太陽,法。撥開一切霧,這三樣才是構成徐通一身實力的核心。
來自《道韻仙體》的符紋,來自《大光明經》的金曦離炎真氣,和堅定了道路,一心鑽研的法家理論。
值得一說的是,徐通雖然下載了《大光明源智經》,但是隻作參考,並未完全修煉。只是修煉了裡面類似幻光步一類的輔助手段,完善了一下自己的攻防手段,並未改變修煉的基。
這有很多原因,其中一個主因就是徐通現在權限高了,能查到的消息也多了。他現在練的這套《大光明經》已經不是原版了,而是現任明教教主修改過的一版。
這牽扯到明教的一段往事,還是從一本名為《崑崙有劍》的雜記中看到的。明教的本傳承《大光明源智經》曾經遺失過一段時間,一度造成明教勢弱近乎亡教。現任教主只能憑藉自身的堅韌不拔,把一本只能算是一般的《大光明經》不斷的推演,以圖彌補功法的差距。
後來尋回了《大光明源智經》,但他的路子也早已固定,很難再轉回傳統的路子。只能取其華,補足《大光明經》,一條道走到黑,反而走出了自己的道路。
而徐通由於魏雲的惡趣味,給他的那本並不是原本的秘籍,而是那位明教教主修改過的。
不過徐通倒也不在意,他反而更喜歡這本的純粹,並不喜歡原本明教的路子。
所謂月,古人由於受見識的限制,賦予了它們很多的意義。就像原本的明教,受宗教思想影響過重,過於強調光明與黑暗的對立。所以賦予了太陽和火焰,光明,聖潔,正義等等意義。
但當堡壘文明經歷了末法時代,科技昌明,這些東西就很難再被人所接受。
太陽是什麼?一顆巨大的,聚變中的恆星。月亮是什麼?一顆小小的衛星罷了。
你讓已經踏足宇宙的徐通再相信太陽是正義,就有點太扯了。
所以對於徐通而言,金曦離炎這種陽光與靈氣結合的產物,就是一種能源,一種修煉的資源罷了。與其相信古人給太陽賦予的意義,還不如由他自己親自定義。
而且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大光明源智經》修煉收的是金曦離炎和被月亮反後,改變了質的太陰月華。一剛一柔齊頭並進。在大地上,這兩種靈氣幾乎相當,隨著月替,此起彼伏。
但問題是徐通來自堡壘,在宇宙虛空中,金曦離炎近乎無窮無盡,而太陰月華則屬於稀缺資源,只有合適的星體條件和靈氣濃度才能誕生。
徐通又不傻,未來的路還長著呢,何必把自己的力量體系構築在稀缺資源上。堡壘的征途從來都是星辰大海,在這方世界停駐只是偶然。那漫天的星辰,都是一顆顆活躍的恆星,金曦離炎才是宇宙通行的力量。
當確立了自己力量的核心,下一步就是把其融為一爐,徹底融合成自己的道。
這一步正是堡壘武學與喚神師本質的不同。喚神師們到了這一步,要做的是把他們對規則的理解通過神力注入神血,用自身的理解與神血本身的規則共鳴,從而使神血產生質的改變。
只有神力與神血徹底融合,神血才會真正成為喚神師身體的一部分。這也是七級後他們為什麼可以把大部分神血導出到法寶中,並如臂使指般作。
說白了神血只是載具,重點是那和神血融為一體的神烙印。這麼說來其實和堡壘的具裝異曲同工,只不過堡壘人研靈魂,並不需要神血作為載具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