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到死十七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正是,正是,多謝丞相大人了。”趙志笑道。
“跟我客氣什麼?咱們是坦誠相見的朋友嘛!”李林甫又一次用了這個讓趙志不寒而慄的詞語。
范陽節度使,臨制奚、契丹,治幽州(天寶時為范陽郡)。節度使為裴寬。平盧節度使,鎮撫室韋、,治營州(柳城郡。今遼寧朝陽)。節度使為安祿山。河東節度使,防禦突厥,治太原府(今山西太原西南晉源鎮)。節度使為田仁琬。朔方節度使,捍禦突厥,治靈州(靈武郡,今寧夏靈武西南)。節度使為王忠嗣。河西節度使。斷隔吐蕃、突厥,治涼州(武威郡,今甘肅武威)。節度使為皇甫惟明。安西節度使,又稱四鎮節度使、安西四鎮節度使,撫寧西域,治龜茲城(今新疆庫車),統轄龜茲、焉耆、于闐¤勒四鎮。天寶時節度使為夫蒙靈。北庭節度使,防制突騎施、堅昆,治北庭都護府(治庭州。今新疆吉木薩爾北破城子)。節度使為王安見。隴右節度使,備禦吐蕃,治鄯州(西平郡。治今青海樂都)。節度使為哥舒翰。劍南節度使,西抗吐蕃,南撫蠻僚,治益州(蜀郡,今四川成都),統轄團結營、天寶軍、平戎軍、昆明軍、寧遠軍、澄川守捉、南江軍及翼州、茂州、維州、柘州、松州、當州、雅州、黎州、姚州、悉州等州郡兵,管兵三萬九百人。節度使為章仇兼瓊。嶺南五府經略使,綏靜夷僚,治廣州(南海郡。今廣東廣州),統轄經略軍、清海軍,直轄廣管諸州、兼領桂、容、邕、安南四管諸州郡兵,管兵一萬五千四百人。天寶時裴敦復為五府經略使。至德元載改為節度使,節度使蒲元庸。
這十個節度使,基本都是按照當時的重要排出來地,李林甫介紹的很有次序,最後總結道:“自古文武相輕,不過如今十大節度使裡頭。倒有些是文官出身,有些事原本地方上的官員,直接提拔的,如今都還兼著採訪使,判查官這些文官的職,都是當地的土霸王啊。”趙志點點頭:“又有兵權,又有財權,威勢威風地很啊。”李林甫一扼腕:“對,這也正是我擔心的。不知趙大人怎麼看?”
“那確實不好。”趙志能有個的看法。反正他就是打馬虎眼就好了:“依丞相地意思呢?”
“哦,我以為節度使之權越來越大。各霸一方,大多都是與外族匯之地,萬一,我是說萬一,萬一那個起了匪心,後果堪憂啊。”李林甫看著趙志,做痛心疾首狀。
“那按丞相大人的意思,是要削他們的權了?”趙志笑道。
“正是!”李林甫猛一點頭:“不過鄙人人微言輕,這事情又關係重大,還是要一個最合適地人來說才是。”趙志點點頭做裝傻狀:“對啊!定然要找個最合適的人!我知道了,您就放心吧!”李林甫大喜,眼珠忍不住得意的轉了轉。
趙志偷笑,拉著李林甫開始排隊。
唐代上朝原本是在京正五品以上官員必做的事情,可是今特殊,非三品的官員都沒辦法朝見,因此文官人數少了一大半,不過因為武官的補充,兩組六列地人依然把整個宣政殿擠地滿滿的,文官為左,武官在右,中間只留出了一條紅毯子剛好沒人站。五更梆子一響,高力士地聲音就在宣政殿裡響起:“皇上臨朝地下一干官員都匍匐而跪口呼萬歲,端的是威風八面,男人的成就盡顯無遺。
站起來之後,李隆基牛b地一擺手,高力士馬上就開始讀聖旨,雖然趙志本聽不懂那些文縐縐的字眼,不過依然裝出一副很認真的表情,同時眼角餘光開始撇著周圍眾人的臉,也要應變。
果然,聖旨一念完,又是一通亂跪,再起來的時候。有人開始發飆了。
“啟奏陛下,老臣不服。”一人橫過一步,從武官的行列裡走了出來。
趙志看了看,這個人趙志認得,正是剛剛李林甫介紹的北庭節度使,王安見。
“老臣自陛下授恩。任北庭節度使以來,不懈,自問處事公正,練兵勤奮,且邊陲治安穩定,三年來無一外寇犯境,如今陛下卻要調老臣的職?老臣不服!”趙志聽明白了,原來剛剛那聖旨裡就是說要調職的,看樣子肯定是降職了。不然會這麼不,當面頂撞李隆基?
“王愛卿,且莫動氣。朕見你年事已高,想調你入京,乃是怕你勞過度,與家人團聚不是甚好麼?”李隆基笑眯眯地道:“況且北庭那邊的人員我也擬定了,你的舊將山虎接替你,如何?也不算辱沒了你在那裡的心血吧。”王安見一呆,旋即大喜,笑逐顏開的衝李隆基跪了下來,猛磕頭。從那磕頭的速度和力度來看,果然沒老:“老臣叩謝陛下。”趙志冷笑,當面搞起裙帶關係了,這個李隆基還真不是一般地傻。
趙志看了看李隆基,再看了看面帶微笑的李林甫,心裡過了筆賬。
接下來,李隆基又一伸手,高力士又開始念起聖旨來。趙志琢磨著這回又是哪個傢伙倒黴了的時候,一胖子大咧咧地從隊列裡走了出來:“陛下啊。萬歲!您老真是英明萬分!”趙志一呆,馬上想了起來,此人就是傳說中的最強大的胖子,現任平盧節度使的安祿山!
安祿山是什麼人,他就是後傳說中偷看楊玉環洗澡,甚至騙到楊玉環給餵的,最後還當了幾天皇帝,把一個好好的盛唐天下成了個遍地創傷,整個歷史發生了巨大改變地罪魁禍首。
趙志帶著歷史上的萬種貶斥。仔細的打量起這個胖子來。膀闊圓,滿臉鬍鬚。顯然不是漢族人,額頭比一般地要高出幾許,兩隻眼珠趙志總覺得是在轉動,不知道是錯覺還是真在轉,反正趙志想不帶著有眼鏡看人都不成了。
安祿山可不知道這諾大地朝廷上正有人要在算計他呢,李隆基的甚至是讓他雀躍,剛坐上節度使位置地他,居然有兼任了兼柳城太守、押兩蕃、渤海、黑水四府經略使,很明顯的是上回給使臣的大量金銀起了作用。當下急忙出來謝恩。
“啟奏陛下。”李林甫說話了:“我朝封官向來都是參考任職年齡的,如同北庭節度使王將軍,如同范陽節度使裴大人,都是老臣子了才能經營一方,保我大唐安,然安祿山將軍年初方才得任節度使之位,如今半年沒過就身負如此重責,實在不妥。”說著衝趙志猛使眼。
趙志聽的連連點頭,見李林甫猛朝自己使眼,急忙也站了出來:“啟奏陛下,微臣附議。”趙志一出頭,李林甫一出頭,那些文官自然知道該怎麼做了,十幾個文官頓時都往外爬行道:“老臣附議。”李隆基臉上掛不住了,擺手道:“朕聖旨都出了,你們再說什麼?安祿山雖然任職時間尚短,可是清查的官員回來,那是讚不絕口,試問,半年內能讓治地翻天覆地地人才,朕如何能不重用?”李林甫低頭道:“陛下明鑑,天下人才眾多,陛下雖然破格,可是祖訓難逆,還請陛下收回成命。”趙志抬頭看了看李隆基,臉已然非常難看,而隔壁跪著的安祿山臉都成了紫,看樣子再撥撥,就要出現一道聖旨引發的血案了,於是趙志道:“啟奏陛下,此事可以稍候再議,不如先繼續吧。”李隆基點點頭道:“那好,安祿山之事就延後,朕考慮考慮。高力士,繼續。”隨後高力士又是念了一大段聖旨,算是封賞完畢,除去那姓王的職務換了之外,其他的節度使大多是受了封賞。
所以早朝結束之後,除了安祿山,其他人還都是笑嘻嘻的,而李隆基提前叫高力士留了下來,進了宣政殿後殿。
李林甫對趙志猛使了幾個眼。那意思就是讓趙志把安祿山給很k下去,不管怎麼樣,李林甫和趙志在對付安祿山的態度上,算是一致的。所以趙志比了個ok的手勢,也沒管李林甫看懂了沒。些不一樣?”李隆基示意趙志坐下,趙志急忙坐了,站了一早上,正擔心腎結石呢,以前喝三鳥粉長大的。
“那個,陛下可信我?”趙志試探著問道。
“你說,言之有理就可以。”李隆基微笑道。
“其實,不瞞陛下,我懂看相的。”趙志神秘兮兮地道:“安祿山我從沒見過。更談不上有私怨,不過剛才微臣看了看,該人面相兇惡。非我族類,這些都是其次,最重要的就是他腦後凸起一塊…”
“怎麼樣?”李隆基追問道。
“陛下自然知道三國時候的魏延了?”
“反骨?”李隆基臉一變。
“不錯。”趙志點了點頭,一臉凝重。
“那不是養虎為患?”李隆基將信將疑。
“我知道這麼說,陛下不信,不過陛下可以防範於未然,對吧,您可以先觀察,後做決定。”趙志笑道。
“容我再想想。”李隆基點了點頭:“咱們去看看太真吧。中午一起吃飯。”
“又一起吃飯?”趙志笑道:“陛下啊。早上還有人跟我說呢,跟陛下一起吃飯怎麼樣怎麼樣,您就饒了我吧。”
“這次是群臣宴!”李隆基笑道:“走吧。”趙志點了點頭,跟著李隆基出了宣政殿。
楊玉環身體已經大好。看見趙志和李隆基一起來了,笑逐顏開:“陛下安好?趙大人也來了啊。”趙志呵呵笑道:“太真安好?”
“身體都好了。多虧了趙大人,陛下,趙大人醫術如此高明,您還不賞賜他?”楊玉環出兩排結拜的牙齒,如同用了黑人牙膏一般。
趙志笑眯眯的問:“太真腿上的外傷怎麼樣了?”楊玉環忽然臉就一紅:“多謝趙大人關心。已然好地多了。”趙志“哦”了聲,笑道;“那就最好,記得勤換葯哦。”楊玉環又忍不住紅了臉,沒說話。
李隆基拉著楊玉環靠在懷裡笑道:“聽玉環說趙志你還會作曲?”
“哪裡哪裡,不值一提啊。”趙志急忙退卻:“陛下啊,微臣有個不情之請。”
“你說說。”李隆基道。
“以後陛下能不能別對人家說我會看病啊,你知道這個我地葯那都是逆天之物,用多了我要折陽壽的。”趙志嬉皮笑臉地道。
“呵呵,你就是偷懶和心疼葯了。你當我不知道?”李隆基笑罵:“以後沒大麻煩我不找你。行不?”
“謝主隆恩!”趙志站起身來,笑眯眯的道:“順便跟陛下說下。那個你常吃的味也是我的。”李隆基一楞,旋即大笑:“鬧了半天是你的啊!那東西不錯,你老實說,你還有什麼瞞著我的?”趙志神秘地道;“陛下是要一時的痛快呢還是要隔三差五的來個驚喜呢?”李隆基啞然失笑,拍著身邊地楊玉環道:”玉環啊,你可別小看了這個趙大人,我看他懂得,怕是比朝廷裡的加起來的都多啊。”楊玉環笑道:“那陛下就命他唱個歌來聽聽,他上次還跟我說過一個天使什麼的。”李隆基心情大好,也開玩笑道:“不能用命的,要請趙大人高歌一曲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