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第三十三章大搞基建三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ps:第三更了!大家看的了給點票啊!

這個時代,本人在山東的勢力極其的囂張,他們毫不掩飾自己的行動,他們設在緯七路和三大馬路界的領事館就是個最大的窩點,他們設在濟南的銀行錢莊藥房寨就是窩點,他們進出都不怎麼掩飾,他們甚至穿著人服疊肚的四處亂晃,沒人敢管他們,儘管他們的勢力已經表面上退出了山東,並且因為膠濟鐵路的收回民心民氣大漲,而不得不收斂一二,但是這不代表著他們就真的將中國人放在眼裡。

不過很顯然,他們在跟這時代的中國士兵完全不一樣的“美華集團”下屬軍人面前碰了個大釘子。所有探頭探尾打探情報的人一經發現,立刻被舉報或者秘密抓獲,然後連夜就運送進了南部山區,從此之後就下落不明瞭。這些人中不管是本人,還是被本人僱傭的,他們絕對想不到在這個數萬人擁擠在一起的貌似很雜亂的工地,實際上從高到低每一個角落的人都是在嚴格的組織控制之下的。每一個小隊的隊長都跟自己的隊員經過長達三個月的吃住在一起的生活,不只不覺中就將這些人的實際情況摸得透透的,那些混進來的人也很難不保證自己會出馬腳,他們大多數並不是老實本分的農民或者勞工,在進入實際工作之前的培訓期間,不管他們是突出還是裝憨,總能留下點蛛絲馬跡。

這些人中,是本人的就直接拷問出一切想要的東西然後人間蒸發了,是中國人沒收買的,最後會莫名其妙的出現工傷,最後被家屬抬回去,拿著不菲的傷亡賠償金。當然這個人今生是不可能再說話的了。

陳曉奇的心中對於“漢”這種生物有著超乎尋常的厭惡,他始終不明白一個人怎麼可以為了自己的私利去出賣別人的幸福?後世那些為漢們翻案的人言之鑿鑿的說:那是因為這些人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但是不管你受到多麼大的傷害,那始終是那個人、團體或者組織對你個人、家庭或者組織的傷害而已,你有什麼權利拖著所有的人下地獄?

所有的這些藉口在陳曉奇看來都是極其荒謬的,所以不管在後世的論壇上回帖子罵人,還是到了今世有能力亂來,他對這種人的態度就像農民之於棉鈴蟲一般,除了用最厲害的‮物藥‬殺死滅絕,不做二想。至於說讓他們“遺臭萬年”什麼的,誰愛做誰做去吧,他們這些人好像沒這個資格進入史書,或者那一天被人翻出來歌頌。

經過一個階段的明裡暗裡的掃蕩,這些人基本清理的差不多了。這時候第二部工作才真的展開---建圍牆。總長達三十公里、高五米、厚半米的巨型牆體,將三個相互關聯有各自獨立的工業園區圍攏在裡面,單是這圍牆就總共耗用了五百萬塊標準磚(中國標準粘土磚的尺寸為240x115x53mm)。

這道牆除了用粘土磚為主體外,中間彌縫全部是水泥,外側牆體也用水泥刷了厚達一公分的保護層,溜光水滑堅實無比,頂部是城牆垛口式的形狀,呈鋸齒狀勾勒出長城一般的韻味,最上面則是一圈高達六十公分的電網,杜絕一切非正常手段的偷越。

除了本身的高度和強度之外,圍牆後面還每隔五米就建立一道三角形的傾斜階梯,一方面是與外面相應的一條一米高的六十度傾斜肋牆相互用力將牆體夾在中間立的更穩,另一方面,這些階梯上面可以穩當的站立一個人,正好能滿足一個身高一米七左右的成年人在垛口上出脖子來,用處不問可知。

這圍牆可不是一兩個月就能夠修建起來的,那個大型磚瓦廠即使使用了這時代最先進的“輪窯”年產量最高也就是一千萬塊---這是最大的產能的情況下。

因此除了那個北磚瓦窯之外,建設大軍們次第在南面水泥廠附近、煉油廠東南端分別建立了兩個磚瓦窯,原先濟南建立的“義和東”磚瓦廠不但產能全開,而且在“美華集團”注資之下資本從原來的五千元猛增到五萬元,人員從原來的二百人擴大到頂峰八百人的規模,所用的機械也一再改進更新,這加起來總共四個磚瓦窯齊心協力的猛幹,兩個水泥廠全功率的發揮,造出來的產品仍然是不敷使用。到陳曉奇等人前來參觀的時候,這面牆才起來不到三分之一,僅僅是護住了鋼廠和煉油廠、化工廠的大部,其他部分還在努力的加高當中,不過速度快不起來。因為在圍牆的內部,工廠主體建築已經開始一段時間了,那裡才是最需要人力的地方。

到此為止,工程進入到了另一個階段,這個階段的建設難度更高,技術含量也更高,已經不是這些突擊培訓出來的工人們所能夠勝任的,這裡需要真正的工業建築工人和指揮者,而這些人剛剛隨著陳曉奇的前一批船隊回來,那些建廠需要的設備也都在那上面。

真正進入到重型工業實體的建設工作中去,陳曉奇才知道原來自己設想的太過簡單了!建設一個完整的鋼鐵冶煉體系可不是想象中的那麼簡單!這裡麵包括的採礦選礦、發電、焦化、球團、燒結、鍊鐵、鍊鋼、軋板、冷拔、熱處理、水壓、模鍛、氧氣、煤氣等等一系列的設備和技術的投入是多麼的巨大,而更為重要的是這些工作所需要的技術人員可不是隨手抓來就能用的。當年張南皮頭上頂著大帽子在全國劃拉人才,有那麼多進口專業人員幫忙都成了那樣,他陳曉奇何德何能可以單槍匹馬就搞出來這麼複雜的玩意?

站著看和自己下手做終究是差別巨大啊!

除了鋼鐵外,化工方面陳曉奇倒還可以有點自信心,畢竟這麼好幾年了他搗鼓這些來著,而他的手底下最華的班子也是多擅長這一塊,假以時倒也能搞得中規中矩。不過若是鋼鐵這一關過不了,那就什麼也別提,後世不有那什麼“短板”理論麼?他這個已經不是短,是壓沒有!

把事情想簡單了啊!陳曉奇一邊暗自汗,一邊暗自慶幸。如果不是美國富豪們的貪婪給了他機會,就憑他買回來那麼多的複雜設備,就憑他手下那幾條槍,要將鋼廠運轉起來可不知道要多少年,尤其他牛哄哄的想要將這個中國首屈一指的鋼廠鑄造成“特種鋼鐵廠”他不知道後世的新中國在建立某特鋼廠時,這個小而全的年產鋼不到五十萬噸的小廠,在蘇俄大力支持下一萬多人用一萬多噸原產設備從設計到開工到正式投產用了整整七年時間!這還是在有二十多名子專家指導之下的結果!

新中國剛成立那會兒的確是真正的一窮二白,條件比現在的陳曉奇可差得遠,別看有那麼多的國家部委在忙活,最關鍵的是要什麼沒什麼,一切都要等著子的設備一點點運到,一點點的安裝一點點的進步,進度趕了又趕還是隻能有這樣的速度,不過這麼建成的特鋼廠,倒是真的跟陳曉奇後世生活的那個環境相似,各種配套設施一點都不少,不過那錢花的也老了去了。

年輕啊!就是衝動!

當然也不是沒有建造的快的,在後世2002年,某鋼廠設計年產90萬噸鐵、100萬噸鋼和95萬噸鋼材,前後只用了半年時間就搞起來了,但是那是什麼樣餓施工條件啊!大型車輛就二百多臺,他這裡呢?絕大多數是手工!那些自己造出來的工程機械不說壓沒法比,就算放在這裡都沒有會開的!

送出去的留學生和正在實驗室各小組鍛鍊著的自己人現在都還沒有成氣候,或許兩三年後會出現一次大的爆發式迴歸,但是這中間自己立足最重要的時候可不能閒過啊!兩三年不出成績,他的錢在能賺也架不住這個花法兒,再說整個及計劃都已經運轉開來,一旦這裡掉鏈子可就全盤崩潰了!

估計過於樂觀,一年之內鋼廠要向投入生產基本上屬於比較困難的,倒是其他幾個廠的建設難度相對低一些,因為設備自造得多,人手也充足,比起鋼廠來多了十倍不止,這就是優勢所在啊!

三更到齊!請大家收藏了啊!為慶祝封推,明仍是三更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