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卷五百十九列傳三百六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o敖漢柰曼巴林扎嚕特阿嚕科爾沁翁牛特克什克騰喀爾喀左翼烏珠穆沁浩齊特蘇尼特阿巴噶阿巴哈納爾敖漢部,在喜峰口外,至京師千有十里。東西距百六十里,南北距二百八十里。東柰曼,西喀喇沁,南土默特,北翁牛特。

內扎薩克二十四部,自科爾沁、扎賚特、杜爾伯特、郭爾羅斯、喀喇沁、土默特左翼、阿嚕科爾沁、翁牛特、阿巴噶、阿巴哈納爾、四子部落、茂明安、烏喇特外,皆元太祖十五世孫達延車臣汗之裔。達延車臣汗子十一:長圖嚕博羅特,其嗣為敖漢、柰曼、烏珠穆沁、浩齊特、蘇尼特五部;第三子巴爾蘇博羅特,其嗣為土默特右翼一旗及鄂爾多斯部;第五子阿爾楚博羅特,其嗣為巴林、扎嚕特二部;第六子鄂齊爾博羅特,其嗣為克什克騰部;第十一子格哷森扎扎賚爾琿臺吉,其嗣為喀爾咯左翼、喀爾喀右翼二部;餘皆不著。圖嚕博羅特子二:長博第阿喇克,詳烏珠穆沁傳;次納密克,生貝瑪土謝圖。子二:長岱青杜楞,號所部曰敖漢;次額森偉徵諾顏,詳柰曼傳。

岱青杜楞子索諾木杜稜及臣卓哩克圖,初皆服屬於察哈爾。以林丹汗不道,天聰元年,偕柰曼部長袞楚克率屬來歸,詔索諾木杜稜居開原,臣卓哩克圖還舊牧。二年,偕柰曼、巴林、扎嚕特諸臺吉剿察哈爾,諭勿妄殺降,嚴汛哨。後索諾木杜稜以私獵哈達、葉赫山罪,議奪開原地。臣卓哩克圖卒,子旺第繼為部長。八年冬,遣大臣赴碩翁科爾定諸籓牧,以扎哈蘇臺、囊嘉臺為敖漢界。崇德元年,詔編所部佐領,設扎薩克,以旺第領之,爵多羅郡王。

順治元年,從入山海關,擊賊李自成。康熙十三年,請選兵隨剿逆籓吳三桂,詔還牧聽調。十四年,隨大軍剿察哈爾叛人布爾尼。十五年,徵兵赴河南,尋調荊州。越三年,凱旋。二十八年秋,詔發喜峰口倉粟賑所屬貧戶。三十七年冬,遣官往教之耕,曰:“朕巡幸所經,見敖漢及柰曼諸部田土甚嘉,百穀可種。如種穀多穫,則興安嶺左右無地可耕之人,就近貿糴,不須入邊巿米矣。其向因種穀之地不可牧馬,未曾墾耕者,今酌留草茂之處為牧地,自兩不相妨。且敖漢、柰曼蒙古以捕魚為業者眾,教之以引水灌田,彼亦易從。凡有利益於蒙古者,與王、臺吉等相商而行。”雍正五年,以所部災,賜帑賑之。九年,隨大軍剿噶爾丹策凌。

所部一旗,駐固爾班圖爾噶山,與柰曼、翁牛特、巴林、扎嚕特、喀爾喀左翼、阿嚕科爾沁諸部統盟於昭烏達。爵五:扎薩克多羅郡王一;附多羅郡王一;附固山貝子二,一由貝勒降襲;鎮國公一,由貝子降襲。

是旗墾事最在先。嘉慶以後,屢申嚴。光緒十七年,金丹道匪楊悅等糾眾為亂。十月,攻貝子德克沁府踞之,戕德克沁,四出紛擾,喀喇沁、土默持、翁牛特、柰曼諸部皆被兵。脅漢人為匪,遇蒙人則殺,佔官署,毀教堂,蹂躪甚慘。命直隸提督葉志超等剿之,至十二月始平。詔賑恤之,凡敖漢等五部八旗,為銀十七萬兩有奇,全濟民、蒙三十萬口有奇。李鴻章會都統奎斌奏:“蒙古、客民結怨已深,一在佃種之租,一在商賈之積欠。應更定新章,佃種蒙地者,由地方官徵收,蒙古王公派員領取;商民領取蒙古貲本貿易,或彼此賒欠致有虧折,亦應送地方官持平論斷,毋稍偏倚。”此敖漢諸部蒙古、客民結隙本所在,故鴻章等更張救之。二十四年,扎薩克郡王達木林達爾達克以充昭烏達盟長擾累屬下,違例科派,奪盟長及扎薩克。三十一年,扎薩克郡王勒恩扎勒諾爾贊覆被護衛刺死。三十三年,都統廷傑以置嗣未定,請理籓院慎擇親賢,速為承襲。宣統元年,以族人布札布襲。二年,分置左、右二旗,以原有扎薩克者為左旗,別授郡王凌端嚕布為右旗扎薩克。左旗有佐領三十五,右旗有佐領二十。

柰曼部,在喜峰口外,至京師千有百一十里。東西距九十五里,南北距二百二十里。東喀爾喀左翼,西敖漢,南土默特,北翁牛特。

元太祖嘗偕弟哈布圖哈薩爾平柰曼部,三傳至額森偉徵諾顏,即以為所部號。子袞楚克嗣,稱巴圖魯臺吉,服屬於察哈爾。以林丹汗不道,天聰元年,偕從子鄠齊爾等率屬來歸,詔還舊牧。鄂齊爾以卒巡徼,斬察哈爾兵百,獲牲畜百餘獻,賜號和碩齊,賚甲一。八年,遣大臣赴碩翁科爾定諸籓牧,以巴克阿爾和碩、巴噶什魯蘇臺為柰曼界。崇德元年,授扎薩克,爵多羅達爾漢郡王。先是,所部阿邦和碩齊從大軍剿茂明安部逃賊有功,至是以宣諭朝鮮,袞楚克遣屬岱都齊齎書從。遇明皮島兵,狙擊之,斬賊二,被創還,悉蒙獎賚。五年,遣屬扎丹隨大軍徵索倫,凱旋,得優賜。七年,復遣屬善丹、薩爾圖隨徵明,由黃崖口入邊,下薊州,趨山東,攻克袞州。八年,善丹來獻俘,賜宴。

順治元年,從入山海關,擊賊李自成。康熙十四年,察哈爾布爾尼叛,扎薩克郡王扎木三應之,徙察罕郭勒,與布爾尼賊壘聯聲援,且遣黨煽諸扎薩克。詔撫遠大將軍信郡王鄂扎率師討,至達祿,布爾尼敗遁,為科爾沁額駙沙津陣斬。扎木三蹙縛乞罪,特旨貸死。更優獎不附逆諸臺吉,鄂齊爾由一等臺吉襲扎薩克郡王爵,烏勒木濟由二等臺吉晉貝子,格哷爾由二等臺吉晉輔國公,烏爾圖納素圖由三等臺吉晉一等臺吉,鄂齊爾長子額爾德尼授三等臺吉。二十年,詔發喜峰口倉粟賑所屬貧戶。雍正五年,所部歉收,賜帑賑之。九年,隨大軍剿噶爾丹策凌。初,柰曼與敖漢逢國家典禮及征伐事,先後偕來,位秩如一。獨扎木三懷貳,遂不齒於敖漢。迨鄂齊爾重膺錫封,奉職惟謹,而荷恩亦如故焉。

所部一旗,駐彰武臺,其爵為扎薩克多羅達爾漢郡王。道光二十七年,以壽安固倫公主指配柰曼扎薩克郡王阿完都窪第扎布之子德木楚克扎布,授固倫額駙。旋襲爵職。同治四年,卒,追賜親王銜。光緒十七年,金丹道匪之變,是部亦被擾。事平,賑恤之。有佐領五十。

巴林部,在古北口外,至京師九百六十里。東西距二百五十一里,南北距二百三十三里。東阿嚕科爾沁,西克什克騰,南翁牛特,北烏珠穆沁。

元太祖十六世孫阿爾楚博羅特生和爾朔齊哈薩爾。子蘇巴海,稱達爾漢諾顏,號所部曰巴林。子巴噶巴圖爾嗣。有子三:長額布格岱洪巴圖魯,次和託果爾昂哈,次特爾。初皆服屬於喀爾喀。

天命四年,額布格岱洪巴圖魯偕喀爾喀部長遣使乞盟,允之。十一年,以背盟私與明和,大軍往討,陣斬臺吉囊努克。冬,討扎嚕特,詔分軍入部境以張兵勢,焚原驅哨而還。會察哈爾林丹汗掠其諸部,臺吉皆奔依科爾沁。天聰二年,特爾率子布騰及額布格岱洪巴圖魯子稜、和託果爾昂哈子滿珠習禮等,自科爾沁來歸,優賚撫輯之。三年,從徵明,由養息穆河入大安口,克遵化。四年,攻昌黎,與扎嚕特兵圍城北。六年,從略大同、宣府邊。八年五月,會兵扎木哈克徵察哈爾,賜宰桑布兌山津雕鞍良馬,遂由獨石口徵明朔州,克堡八。十月,遣大臣赴碩翁科爾定諸籓牧,以扈拉瑚琥、呼布里都、克哩葉哈達、瑚濟爾阿達克為巴林界。崇德元年,選兵從徵明。三年,自牆子嶺入明邊,樹雲梯攻城,臺吉阿玉什屬索爾古先登,克之。四年,圍錦州。六年,圍松山。七年,獻俘,賚將弁幣。

順治元年,從入山海關,擊賊李自成。五年,詔編所部佐領,以滿珠習禮掌左翼,爵固山貝子;布騰掌右翼,爵多羅郡王:各授扎薩克。康熙二十三年,上幸外,駐蹕烏拉岱,兩翼扎薩克率諸臺吉來朝,賜冠服、弓矢、銀幣有差。二十八年,詔發古北口倉粟賑所屬貧戶。二十九年,命額駙阿喇布坦率兩翼兵四百,赴葫蘆郭勒偵噶勒丹。是役也,布騰子格哷爾圖、納木扎,孫納木達克、桑哩達、烏爾袞,暨族臺吉沙克塔爾等皆從。格哷爾圖尤衝鋒奮擊,師旋,得優賚。三十四年,以噶勒丹掠喀爾喀至巴顏烏蘭,詔檄敖漢、柰曼兵赴阿喇布坦軍,並命納木達克、烏爾袞等防烏珠穆沁汛。是年所部歉收,詔發坡賴屯米賑之。三十八年,命護軍統領鄂克濟哈、學士蘇赫納往會扎薩克等,將現貯巴林米千石散賑。若人眾米寡,再運坡賴米賑給。雍正九年,隨大軍剿噶勒丹策凌。二等臺吉璘瞻追賊察巴罕河,護駝馬;又擊之於塔爾勒圖、固爾班什勒諸處。敘功,晉授一等臺吉。

所部二旗:右翼駐託缽山,左翼駐阿察圖拖羅海。爵四:親王品級扎薩克多羅郡王一,扎薩克固山貝子一,附固山貝子二。光緒十七年,金丹道匪之變,賊渠李國珍擾至是部那林溝地,葉志超遣軍擊平之。三十三年,以是部墾地置林西縣,隸赤峰直隸州。左翼有佐領十六,右翼有佐領二十六。

扎嚕特部,在喜峰口外,至京師千五百一十里。東西距百二十五里,南北距四百六十里。東科爾沁,西界阿嚕科爾沁,南喀爾喀左翼,北烏珠穆沁。

元太祖十八世孫烏巴什稱偉徵諾顏,號所部曰扎嚕特。子二:長巴顏達爾伊勒登,次都喇勒諾顏。巴顏達爾伊勒登子五:長忠圖,傳子內齊,相繼稱汗;次賡;次忠;次果弼爾圖,次昂安。都喇勒諾顏子二:長本,次瑪尼。初皆服屬於喀爾喀。

太祖高皇帝甲寅年,內齊以其妹歸我貝勒莽古爾泰;忠及從弟額爾濟格亦來締l5。天命四年秋,大軍徵明鐵嶺,從。本偕從兄巴克等隨喀爾喀臺吉宰賽以兵萬餘助明,為我軍陣擒。冬,內齊、額爾濟格、額騰、鄂爾齋圖、多爾濟桑、阿爾齋弼登圖偕喀爾卓哩克圖洪巴圖魯等遣使乞盟,許之,遣大臣往蒞盟。其宰桑扣肯屬有來奔者,上以盟不可渝,拒弗納。旋釋本、巴克歸。八年,巴克來朝,命釋其質子鄂齊爾桑與俱歸。而忠喇、昂安等屢以兵掠我使齎往科爾沁之服物及馬牛。上遣軍徵之,斬昂安,俘其眾。忠子桑圖以孥被擒,來朝乞哀,詔歸令完聚。未幾,所部諸臺吉復背盟,襲我使固什於漢察喇及遼河畔,掠財物。十一年,命大貝勒代善率師往討,斬鄂爾齋圖,擒巴克等凡十四臺吉。師還,仍詔釋歸。尋為察哈爾林丹汗所掠,往依科爾沁。

天聰二年,內齊、本等先後率屬來歸。臺吉喀巴海殺察哈爾臺吉噶爾圖,以俘七百獻,賜號偉徵。三年,奉敕定隨徵軍令。以越界駐牧自議罪,內齊、本、瑪尼及果弼爾圖、巴雅爾圖、岱青,請各罰駝十、馬百,詔寬之,各罰馬一。是年冬,隨徵明,入龍井關,克遵化,圍其都。明兵屯城東,蒙古諸部不俟整隊,驟進失利,惟本及瑪尼敗敵,得優賚。五年,詔議臺吉岱青罪。先是大貝勒代善陣擒岱青子善都,往奔科爾沁。越二年歸,詔留贍養。嗣從大軍徵明,貝勒莽古爾泰與明兵戰都城東,岱青、善都遁走。又誣訐貝勒阿濟格縱屬殺人。至是,論罪應斬,上特宥之,奪所屬人戶分給莽古爾泰、阿濟格。六年,內齊、本、瑪尼、喀巴海等從徵察哈爾,諭獎其實心效力。尋隨貝勒阿濟格略明大同、宣府邊。八年,由獨石口進攻朔州。是年冬,遣大臣赴碩翁科爾定諸籓牧,以諾綽噶爾多布圖烏魯木為扎嚕特界。崇德二年,由朝鮮進徵瓦爾喀。三年,隨徵喀爾喀扎薩克圖汗。五年,從徵索倫,賜臺吉桑古爾及阿玉什、琥賴、阿爾蘇瑚、嶽博果等蟒服、貂裘、甲冑、弓矢。冬,以臺吉肯哲赫追擒茂明安逃人功,賜號達爾漢。

順治元年,從入山海關,擊賊李自成。五年,詔編所部佐領。時內齊、本卒,以內齊子尚嘉布掌左翼,本子桑噶爾掌右翼,各授扎薩克貝勒。康熙十四年,察哈爾布爾尼叛,且陰煽諸部。二等臺吉翼什希布以不附逆,封鎮國公。後停襲。二十九年,隨大軍徵噶爾丹,二等臺吉科克晉、四等臺吉袞楚克爾濟額爾德尼陣歿,俱贈一等臺吉,賜號達爾漢。雍正元年,所部歉收,詔發帑賑之。十一年,選兵隨剿噶爾丹策凌,隸敖漢臺吉羅卜藏軍。

所部二旗,左翼駐齊齊靈花拖羅海山北,右翼駐圖爾山南。爵四:扎薩克多羅貝勒一,扎薩克多羅達爾漢貝勒一,附鎮國公一,輔國公一。是部產礆,初開取。光緒二十一年,都統松壽以部議主開,奏定納課章程,由各旗選派公正蒙員試辦。三十三年,都統廷傑奏,以是部及阿嚕科爾沁墾地置開魯縣,隸赤峰直隸州。是部左右翼旗各有佐領十六。

阿嚕科爾沁部,在古北口外,至京師千三百四十里。東西距百三十里,南北距四百二十里。東扎嚕特,西巴林,南喀爾喀左翼,北烏珠穆沁。

元太祖弟哈布圖哈薩爾十三傳至圖美尼雅哈齊。子三:長奎蒙克塔斯哈喇,遊牧江,號科爾沁;次巴袞諾顏;次布爾海,遊牧呼倫貝爾。巴袞諾顏子三:長昆都倫岱青,號所部曰阿嚕科爾沁,以別於科爾沁。子達賚,稱楚琥爾,嗣為部長;次哈貝,子巴圖爾,裔不著;次諾顏泰,子四,號四子部落。布爾海裔號烏喇特,詳各部傳。

阿嚕科爾沁與四子部落、烏喇特、茂明安、翁牛特、阿巴噶、阿巴哈納爾及喀爾喀內外扎薩克統號阿嚕蒙古,初皆服屬於察哈爾。以林丹汗不道,天聰四年,達賚暨子穆彰率屬來歸,命諸貝勒郊五里,賜宴。八年,遣大臣赴碩翁科爾定諸籓牧,以兩白旗外塔拉布拉克遜島為其部界。崇德元年,宣諭朝鮮,其部德赫拜達爾齎書從。遇明皮島兵,狙擊敗之。還,得優賚。先是阿嚕科爾沁設兩旗,達賚、穆彰各領一。至是始並兩旗為一,以穆彰領之。嗣從徵朝鮮、瓦爾喀、索倫、喀爾喀,及明濟南、錦州、松山、薊州。

順治元年,從入山海關,擊賊李自成。敘功授扎薩克,爵固山貝子。康熙二十七年,噶爾丹侵喀爾喀,諭所部兵防蘇尼特汛。二十八年,部眾乏食,賜粟賑之。二十九年,二等臺吉棟紐特從徵噶爾丹,見賊勢熾,慷慨謂眾曰:“我等受恩深,若稍退,何面目見聖顏乎?”率兵三百趨前戰,皆歿。三十年,贈一等臺吉,世襲達爾漢號。是冬,理籓院議給所部貧戶米穀。諭曰:“賞給米穀,應調蒙古駝馬運送。時值隆冬,輸輓殊艱,恐領米之人不能運到,必致沿邊私糶,不如量米給銀,到彼甚易,貧人得霑實惠。”三十五年,上親征噶爾丹,偵賊沿克嚕倫河至額哲特圖哈布齊爾地,諭嚴防汛界。

四十三年,遣大臣往訊盜案,宣諭扎薩克戢所部,務令無盜。四十八年,固山額駙巴特瑪縣君以屬人不遵令,請獻戶口,諭暫遣官理,後不為例。雍正五年,賜所部貧戶銀。九年,從大軍剿噶爾丹策凌。十三年,遣官齎銀賑饑。

所部一旗,駐牧琿圖山東,隸昭烏達盟。其爵為扎薩克多羅貝勒,由固山貝子晉襲。是部亦產礆。光緒三十一年,定蒙員自辦納課章程。是部一旗,有佐領五十。

翁牛特部,在古北口外,至京師七百六十里。東西距三百里,南北距百六十里。東阿嚕科爾沁,西承德府,南喀喇沁及敖漢,北巴林及克什克騰。

元太祖弟諤楚因,稱烏真諾顏。其裔蒙克察罕諾顏。有子二:長巴顏岱洪果爾諾顏,號所部曰翁牛特,次巴泰車臣諾顏,別號喀喇齊哩克部,皆稱阿嚕蒙古。巴顏岱洪果爾諾顏再傳至圖蘭,號杜稜汗。子七:長遜杜稜,次阿巴噶圖琿臺吉,次棟岱青,次班第偉徵,次達拉海諾木齊,次薩揚墨爾,次本巴楚琥爾巴泰車臣諾顏。三傳至努綏,子二:長噶爾瑪,次諾密泰岱青。皆初服屬於察哈爾。以林丹汗不道,天聰六年,遜杜稜、棟岱青暨喀喇齊哩克臺吉噶爾瑪率屬來歸。是年,上親征察哈爾,各選兵從。林丹汗遁;復從貝勒阿濟格赴大同、宣府,收察哈爾部眾之竄入明邊者。師旋,優賚遣歸。自是其部稱翁牛特,以喀喇齊哩克附之,不復冠阿嚕舊稱。

七年,棟岱青、噶爾瑪來朝,班第偉徵等相繼獻駝馬。冬,遜杜稜復率眾來朝。八年,遣大臣赴碩翁科爾定諸籓牧,以扈拉瑚、琥呼布哩都為翁牛特部界。是冬,班第偉徵、達拉海諾木齊以越界遊牧罪,議罰駝百、馬千。詔從寬,罰十之一。復以罰奈曼部駝馬命分給遜杜稜、棟岱青。崇德元年,詔編新部佐領,以遜杜稜掌右翼,爵多羅杜稜郡王;棟岱青掌左翼,子多羅達爾漢岱青,各授扎薩克。三年,喀爾喀扎薩克圖汗擁眾偪歸化城,上親征之,棟岱青、班第偉徵、達拉海諾木齊等以兵會偵,扎薩克圖汗遁,乃還。四年,棟岱青率宰桑烏巴什、和尼齊等從大軍徵明。六年,圍錦州、松山,設伏高橋大路及桑阿爾齋堡,遇杏山逃卒,追擊之,斬獲甚眾。七年,敘功,賜棟岱青、噶爾瑪、和尼齊等布幣有差。復追議松山掘壕時,宰桑烏巴什以誦經故不親督兵,及暮又失守望罪,論死,詔宥之。達拉海諾木齊及綽克圖巴木布等復從貝勒阿巴泰徵明。八年,來獻俘,賜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