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百五十八列傳四十五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希福珠滿瑪奇額赫訥洪世祿彰庫鄂克遜莽奕祿沙納哈偏圖瑚里布達理善額楚穆成額額斯泰布舒庫塔勒岱瓦岱桑格伊巴罕沃申武穆篤瑚圖瑪哈達傑殷弟傑都瓦爾喀希福,他塔喇氏,滿洲正紅旗人,世居安褚拉庫路。祖羅屯,國初以八百戶來歸,編牛錄。父哈寧阿,官巴牙喇甲喇章京。從徵錦州、松山。入山海關,逐李自成至慶都。授牛錄章京世職。希福初任二等侍衛,襲世職。遇恩詔,進一等阿達哈哈番兼拖沙喇哈番。累遷正黃旗蒙古副都統。
康熙十三年,吳三桂反,從大將軍順承郡王勒爾錦赴湖廣。陝西提督王輔臣以寧羌叛,分據平涼、秦州,命希福移師守興安、漢中。十四年,大將軍貝勒鄂進攻秦州,希福攻克東、西二關。十五年,調守隴州。十六年,遷前鋒統領。十七年,命赴湖南,駐茶陵。十八年,攻衡州,夜半薄城下,奪門入,賊燒營遁,城復。擢正紅旗滿洲都統。
時耿忠將馬承廕以南寧降,詔希福率所部赴廣西,佐鎮南將軍莽依圖規雲南。十九年,承廕復叛,戰陶登,大敗之。莽依圖卒于軍,朝命賚塔為徵南大將軍,希福將莽依圖所部以從。至西隆,破石門坎,復安籠所,攻黃草壩,希福屢力戰。既至曲靖,復馬龍諸城。遣碩塔等下嵩明州,遂會大軍圍省城。希福率前鋒衝擊,賊大潰。其黨馬寶、胡國柱自蜀還救,希福與珠滿、桑額戰烏木山,大破之。寶奔姚安,部卒潰,尋降。國柱奔雲龍州,希福追至永昌,截守潞江諸要隘。國柱自度不能脫,縊死。其別將王緒、李匡自焚死。二十一年,擢西安將軍。部議追論希福從徵長沙戰失利,當奪官、削世職。上念希福戰功多,命輕之。二十七年,調正紅旗蒙古都統。
二十九年,噶爾丹寇邊,上命裕親王福全出師討之,以希福參贊軍務,破賊烏闌布通。三十一年,授建威將軍,統師駐右衛。三十三年,噶爾丹內犯,將侵敦戴青,詔希福亟赴圖拉備守禦。希福疏調大同總兵康調元率三千人偕往,並請發察哈爾兵,上責其疑阻,敕還駐右衛。部劾希福不收八旗送馬糜餉,免官。三十八年,卒。
珠滿,瓜爾佳氏,隸滿洲正白旗,先世居烏拉。祖多和倫來歸,次子額赫瑪瑚任侍衛,攻鄭成功廈門,陣沒,贈拖沙喇哈番,無子。珠滿其兄子也,襲世職,署參領。耿忠叛,使其黨犯南康,珠滿從將軍尼雅翰擊敗之。吉安既平,又從莽依圖軍徵廣東,入韶州。馬寶等來犯,珠滿居右翼,奮戰,大破賊,寶潰圍出。進取廣西,破吳世琮,解南寧圍。陶登之捷,並敗世璠將範齊韓、詹仰等援兵。從希福徵雲南,石門坎、黃草壩諸役,戰常陷堅。圍省城,斬世璠將胡國柄於烏木山。師還,晉拜他喇布勒哈番兼拖沙喇哈番。累遷護軍參領。三十六年,出為荊州副都統。三十九年,被命討川蠻,駐守雅隴江。四十一年,還本官。會鎮筸苗亂,命尚書錫勒達等統師撫剿,以珠滿諳兵事,敕共籌戰守。撫降三百一寨,唯天星寨猶負嵎,師分四路入,珠滿為策應,攻克葫蘆寨,餘悉平。擢江寧將軍。四十六年,卒,進世職三等阿達哈哈番。
瑪奇,納喇氏,滿洲鑲白旗人,其先哈達萬汗之族。初授顯親王護衛。累遷鑲白旗滿洲都統,列議政大臣。上念廣西將士勞苦久,宜番休,命與都統趙璉,副都統洪世祿、祖植椿率師往,並命參贊軍務。次柳州,降偽將三十餘人。賚塔取雲、貴,上趣瑪奇進兵,安籠所、黃草壩諸役,並有功。進軍曲靖,迭克馬龍州、易龍所、楊林城。世璠軍壁渾水塘,與嵩明遙應。瑪奇分遣兵趨嵩明,乘不備,克其東門,賊啟西門遁。乃會貝子彰泰軍入省城,屯歸化寺。世璠使其將胡國柄等出戰,陣斬之,遂合圍,與勒貝等奪城西北銀錠山。賊砲彈雨下,瑪奇立當其衝,督兵掘壕築壘。壘成,俯瞰城內,縱砲,賊不支,內亂,世璠死。與穆佔入城撫民,授鎮安將軍,駐防雲南。二十三年,坐才力不及,當免;上命撤雲南駐防兵,瑪奇率以還京。三十五年,卒。子常賚,自有傳。
額赫訥,納喇氏,滿洲鑲藍旗人。初任王府護衛,遷巴牙喇甲喇章京。從徵雲南及平棲霞土寇,有功,擢鑲藍旗蒙古副都統,駐防兗州。耿忠叛,分兵犯江西,詔參贊簡親王喇布軍務。馬雄擾廣東,命倍道往援。未至,而尚之信謀亂,將犯贛州。額赫訥退守南贛,連破寇寨二十餘。會叛將嚴自明犯南康,圍信豐,又擊之固鎮鋪,圍解。命參贊莽依圖軍務,赴韶州。馬寶等壁城東山,與額楚擊敗之。旋奉莽依圖檄赴梧州佐傅弘烈,聞祖澤清叛據高州,亟還師次電白。賊殊死守,額赫訥破之,高州平。授護軍統領。從莽依圖進剿柳州,與勒貝、希福分路擊敵,敗之。二十年,克安籠所,略定曲靖、羅平。師既克雲南,凱旋,調前鋒統領,擢鑲藍旗滿洲都統,列議政大臣。噶爾丹犯邊,命屯歸化城。尋召還,以老乞休。卒。
洪世祿,瓜爾佳氏,滿洲鑲紅旗人,世居瓦爾喀。祖噶錫屯,歸太祖,援世管牛錄額真。順治間,洪世祿嗣職,遷巴牙喇甲喇章京。從徵雲南,入緬甸。敘功,予世職拖沙喇哈番。康熙十二年,擢鑲紅旗蒙古副都統。十四年,大將軍信郡王鄂扎討察哈爾布爾尼,洪世祿參贊軍務。師至達祿,薄敵壘,布爾尼設伏山谷間,以三千餘人出拒。洪世祿將右翼進戰,伏起,師有備,盡殲之。布爾尼悉眾發火器力戰,洪世祿等縱兵分擊,大破之。布爾尼收餘眾屯山岡,洪世祿督兵環,分道掩殺,布爾尼乃遁走。進世職三等阿達哈哈番。十九年,命與瑪奇等益賚塔兵,攻石門坎,賚塔令勒貝等為前鋒,洪世祿等繼進,破賊奪隘入;攻黃草壩,洪世祿當頭隊,復力戰破隘。師還。二十三年,以老乞休。二十七年,卒。
彰庫,亦瓜爾佳氏,滿洲鑲白旗人。父多克索哩,事太宗,從伐明,攻南皮,先登,賜號“巴圖魯”授世職牛錄章京。順治間,累進二等甲喇章京,卒,彰庫襲,自驍騎校署參領。從將軍希爾討耿忠,徇撫州,破忠將易明;戰建昌,陣斬楊益茂等。又擊破邵連登長興山、李茂珠等建昌鎮鼓山。從勒貝攻柳州,破世璠將範齊韓、詹仰等。從賚塔下雲南,克石門坎、黃草壩,皆在行。又從希福逐世璠將馬寶、巴養元,戰於烏木山,大破之,寶等降。師還,進世職一等阿達哈哈番兼拖沙喇哈番,授護軍參領。累遷至鑲黃旗滿洲副都統。致仕,卒。子海寶,康熙三十三年進士,官翰林院檢討,襲職。
鄂克遜,富察氏,滿洲鑲黃旗人。父鄂通武,事世祖,有戰功,授拜他喇布勒哈番。鄂克遜襲職。
康熙十二年,吳三桂反,京師聞變,有楊起隆者,詐稱硃三太子,私改元廣德,號其徒為“中興官兵”裂布裹首以白,披身以赤,謀作亂。其徒黃吉、陳益等三十餘人,聚正黃旗周公直家,公直,承恩伯全斌子也,家鼓樓西街。公直出詣都統祖永烈告變,起隆等遽舉火。鄂克遜行過鼓樓,見火,升屋望之,賊皆披甲刃,遂奔告兵部尚書明珠、都統圖海,永烈與副都統覺羅吉哈禮率兵圍公直家。賊益縱火,矢如雨,鄂克遜先入,斬十餘人,擒益、吉,悉誅之,獨起隆遁去。後七年,圖海駐軍鳳翔,捕得起隆,檻送京師,誅之。
十三年,以參領銜從定南將軍希爾赴江西,至南昌,寇陷龍泉。石灰澳者,縣要隘也,南曰山都澳,北曰河塘澳,寇阻險築壘相犄角。鄂克遜奪其隘口,破南北諸壘,寇遁,躡擊至曹林,拔十餘寨,遂復龍泉。敵來犯,復擊破之。十五年,從簡親王喇布及希爾攻吉安,敵陣於城北,以火器戰,鄂克遜劘賊壘逐賊,賊墮壕死者甚眾。三桂將馬寶與韓大任以數萬人來援,戰於螺子山,我師敗績。鄂克遜被數創,猶力戰,馬踣,鄂克遜墮,躍而起,手刃數人,復奪馬入陣,收戰士屍,奔而殿。十七年,大任自萬安走福建,鄂克遜與額楚分道逐賊,敗賊汀州老虎,焚其壘,殺賊六千餘。
復從穆佔徇湖南。時拉寨、薩克察自安仁赴永興,被困。穆佔令鄂克遜送米及火藥濟之,賊拒阻,擊卻之,乃得達。十八年,與三桂將郭應輔、吳國貴戰於永州,多所俘馘。十九年,師下貴州,戰於新田衛;復進,逐賊鎮遠,克偏橋、興隆二衛。穆佔令鄂克遜襲取重安浮橋,師得濟。二十年,師下雲南,圍省城,破象陣,鄂克遜奪歸化寺東西二壘。師還,授江寧駐防佐領,再遷江寧副都統。四十六年,上南巡,鄂克遜謁,陳戰績,擢江寧將軍,進三等阿達哈哈番。五十七年,以老乞休。雍正七年,卒,年八十八,諡武襄。
莽奕祿,富察氏,滿洲正白旗人。曾祖阿布岱,自葉赫歸太宗,授牛錄章京世職。莽奕祿襲,累晉二等阿達哈哈番。從師徵廣東,敗李定國於新會,進一等。康熙初元,授護軍參領。三桂反,詔署統領,從徵湖廣。以功擢鑲白旗蒙古副都統。十九年,從穆佔徵貴州。時世璠據貴陽,其將韓天福據新添衛,莽奕祿與諸軍擊卻之,復龍里。薄貴陽城,世璠遁,遂克之。二十年,進軍平遠,賊據西南山拒戰,又與副都統花等擊敗其眾,城復。旋下黔西、大定諸城,遂入雲南,會賚塔軍於曲靖,進圍省城。調滿洲副都統,參贊賚塔軍務。雲南平,還,授護軍統領,管佐領,擢都統。三十年,出為荊州將軍。四十二年,謝病歸。尋卒,諡肅。雍正時,命改入正白旗。
沙納哈,伊爾覺羅氏,滿洲正黃旗人。順治六年,從徵大同,克左衛,先登,賜號“巴圖魯”授拜他喇布勒哈番兼拖沙喇哈番。旋署甲喇額真。從將軍伊爾德下浙江,克舟山,進三等阿達哈哈番。移師福建討鄭成功,率師為前鋒,以舟進。俄,舍舟登陸,戰失利,面及項中三矢,師退。吏議奪賜號、世職,以受創重,免籍沒、鞭責。頃之,還拜他喇布勒哈番,授西安駐防佐領。已,命還京,授參領。
康熙十三年,忠叛,出師江西,敗易明於撫州。賊自建昌入,奉希爾檄率前鋒兵百,會兩藍旗兵擊卻之。叛將楊富弟楊三與李茂著以萬餘人掠撫州,與護軍統領瓦岱進攻,大捷。三、茂著中箭墮水死。從嶽樂進兵瑞州,寇萬五千人自上高扼會浦。與桑額疾擊之,克上高。阮國棟據新昌北山,復與諸將會擊,斬四千餘級,新昌亦復。進規萍鄉。
三桂將夏國相等以一萬三千人據來龍山,結寨十二,師環攻之,賊敗潰;沙納哈截殺之,脫者僅四百。十八年,兵進次湘潭,賊遁走。遷正黃旗蒙古副都統、前鋒統領。其秋,國相屯武岡雙井寨,使馬寶等以二萬四千人拒戰。沙納哈將三百人進擊,賊披靡,逐北至楓木嶺。二十年,師至盤江西坡,擊敗世璠將線緎,遂入雲南。世璠以象陣拒師,沙納哈大敗其眾,追迫城下,斬其將胡國柄等九人。雲南平。擢正黃旗蒙古都統,列議政大臣。二十六年,謝病歸。尋卒,恤如制。
偏圖,李氏,漢軍正白旗人,隸內務府。康熙十三年,以奉宸院催長從軍陝西,授都司銜,旋授督標遊擊。十四年,土寇李長腿以千餘人攻淳化、三水,掠三原,偏圖與遊擊繳應善將六百人自涇陽逐賊至紅水溝,俘四十餘,獲旗械、騾馬以歸。又率綠旗兵從將軍阿密達出瓦雲驛,與副都統鄂克濟哈率滿洲兵共趨涇州,賊據隘,數戰破之。進薄城,賊出拒,擊斬三百餘級,遂克之,斬王輔臣將衛民譽。又從護軍統領舒淑攻靈臺,破輔臣將馬瑞軒,拔陶家堡,斬百餘級。又與鄂克濟哈略慶陽,招降二十餘寨。入寧州,破輔臣將魏虎山、馮嘉德等。還軍涇州,又破賊鎮原。
從大將軍貝勒鄂攻輔臣平涼,賊築壘高;將二百五十人,與護軍統領阿哈多等仰攻,破之。十五年,援商州,克山陽,破輔臣將李茂榮於寬平裡,斬百餘級。復援三原,戰西陽鎮,逐賊至鳳凰山,出陷賊難民百餘。尋從大將軍圖海攻平涼,屯虎山墩,斷糧道,輔臣降。十六年,授督標副將。十七年,從徵興安,賊據嶺掘壕樹柵,偏圖自窯兒溝出嶺後毀壘,逐賊至香泉。十八年,攻破梁河關,克興安及漢陰、石泉諸縣。
十九年,命從將軍趙良棟南征。二十年,命增置雲南隨徵總兵,以授偏圖。吳世璠將胡國柱以二萬餘人屯馬湖拒守,良棟檄偏圖堅守雅州,徇榮經,斬百二十餘級。從良棟軍克關山關,下黎州,奪大渡河隘口。逐賊火場壩,深入山谷中,降世璠將蔡國明、戴聖明、於登明、楊泗等,復越巂、建昌。渡金沙江,破石虎關。遂攻會城,奪玉皇閣及土橋、東寺、西市三市街,城旋下。二十一年,授永順總兵。敘功,加左都督。三十年,朝京師,擢雲南提督。四十五年,復朝京師,賜孔雀翎。五十年,遷鑲白旗漢軍都統。五十五年,卒。賜祭葬,諡襄,予世職拖沙喇哈番。
瑚里布,赫舍里氏,滿洲正紅旗人,世居和穆多哈連。父吳巴海,歸太祖,授牛錄額真。瑚里布襲。天聰間,擢一等侍衛、噶布什賢章京。事太宗,屢從征伐。順治元年,英親王阿濟格討李自成,瑚里布率正紅旗前鋒兵從。二年,師次綏德,賊乘我未列陣,掠我馬數十。瑚里布追及之山巔,擊賊潰,以所掠馬歸。自成走湖廣,師從之,克安陸。瑚里布破賊,得其戰艦。逐自成至九宮山,五戰皆勝。以功授世職拖沙喇哈番。
三年,肅親王豪格討張獻忠,師將至西充,令瑚里布與參領席卜臣率前鋒四十人,持檄先驅。遇賊騎,突前衝擊,斬三十餘級,俘二人。薄獻忠壘,斬其執纛者,師繼進,與戰,遂殪獻忠。瑚里布復與都統準塔下遵義,戰璧山,破賊。六年,從徵湖廣,攻湘潭,徇衡州,皆有俘馘。以功進世職三等阿思哈哈番。累擢正紅旗滿洲副都統、右翼前鋒統領。
十五年,從信郡王多尼南征。十六年,師克雲南,明桂王走緬甸,與左翼前鋒統領白爾赫圖率兵趨永昌,渡潞江,戰磨盤山,克騰越,窮追至南甸。師還,追論磨盤山戰時都統沙里布戰死,瑚里布弗及援,功不敘。康熙十二年,聖祖加恩諸舊將,瑚里布加太子少師。
吳三桂反,授都統赫葉安西將軍,改瑚里布護軍統領為之副,率旅自西安進。十三年,趣瑚里布與前鋒統領穆佔馳援四川。師次漢中,寇屯陽平關,攻克之。迭破七盤、朝天二關,進攻保寧,三桂將吳之茂拒守,與相持。上命大將軍貝勒鄂西征,瑚里布參贊軍務。王輔臣叛應三桂,命瑚里布引兵自漢中還駐西安。尋又命瑚里布從鄂攻輔臣,克秦州。進圍平涼,久不下。十五年,以大學士圖海代鄂為大將軍,瑚里布罷參贊,留軍聽調遣。十六年,卒于軍。
達理善,那木都魯氏,滿洲正黃旗人。其先世嶽蘇納,與綏芬路長明安圖巴顏同族,歸太祖。達理善其四世孫也。崇德間,以閒散隸驍騎營。從徵明,攻濟南,樹雲梯以登,達理善為第三人,克其城,賜號“巴圖魯”予世職三等甲喇章京。復從徵明,圍錦州,戰松山、杏山間,屢破敵。
順治三年,從梅勒額真珠瑪喇、和託等駐防杭州,擊敗明將方國安,屢戰皆捷。五年,從討叛將金聲桓,復南昌。累進世職一等阿達哈哈番兼拖沙喇哈番,授甲喇額真。十五年,從徵雲南,攻元江,克之,得明桂王將高應鳳,進世職三等阿思哈尼哈番。
康熙二年,以老乞休。十三年,王輔臣叛,請自效,命署本旗副都統,率師赴西安。十四年,次隴州仙逸關,輔臣屯平涼,遣其將高鼎、蔡元以四千人戰。達理善與前鋒統領穆佔等共擊之,鼎、元敗走,克關山關。師自清水進,奪渭河橋,次秦州。城寇出戰,達理善縱兵夾擊,寇敗入城,分兵克東關。叛將吳之茂以萬人援平涼,秦州立寨,城寇八千餘出應,犯我師。達理善已病,猶督兵力戰,大破賊。尋卒,賜祭葬,諡武毅。事定,兵部敘功,上諭曰:“達理善巴圖魯以老乞休,復請從軍,盡心效力,卒於行間。”復加拖沙喇哈番,合為二等阿思哈尼哈番。
額楚,烏扎拉氏,滿洲鑲黃旗人,先世居薩哈勒察。順治初,從內大臣和洛輝出師,駐防西安。降將劉洪起以西平叛,樹雲梯攻城,護軍昂海先登,額楚繼之,遂克其城,授牛錄額真。迭進三等阿達哈哈番。從軍貴州還,適鄭成功犯江寧,遂自荊州馳救,大破成功,進二等。再遷江寧副都統。康熙七年,遷將軍。
耿忠之叛也,徽州所屬多附賊,移師規績溪,破之,克徽州。賊據休寧新嶺,分兵夾擊,長驅復婺源。詔進徵饒州,攻樂平,薄東門,賊出竄,追襲之,俘斬過半。進攻鄱陽,遂定饒州。叛將陳九傑遁入鄱陽湖,毀其舟十餘。次萬年,至石頭街渡口,與賊夾水而軍。額楚自出挑戰,而潛使騎兵濟上游,繞賊後衷擊,俘九傑,誅之。萬年復,並克安仁、弋陽。
上覆命贊簡親王喇布軍,軍南昌。會吳三桂遣高天傑陷吉安,與將軍哈勒哈齊攻之,克外郛;馬寶、韓大任等來援,額楚戰於螺子山,我師敗績。寶聞長沙被圍,乃引去。坐失機,罷官,留世職,仍領江寧兵赴廣東。寶等復犯韶州。師次蓮花山,賊營,城兵出應,戰,破賊,遂與勒貝守韶州。尋命與莽依圖合軍進。叛將祖澤清復以高州應賊,詔趣額楚自肇慶兼程進,至藤縣,遇大疫,士馬多死。疏請增遣備禦,未至而寇集,城陷。與勒貝進解南寧圍,還江寧。十九年,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