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四本紀二十四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二十一年乙未正月癸酉朔,停筵宴。乙亥,兵寇威海。丁丑,我海軍與戰於南岸,敗績。己卯,吳大澂始出關視師。辛巳,威海陷,守將戴宗騫死之。改命聶士成統兵入關。丁亥,詔責李鴻章。庚寅,劉公島陷,水師熸,丁汝昌及總兵劉步蟾死之。諭張之、松椿防海、贛、清江水陸要衝,保清、淮通運。辛卯,授李鴻章為頭等全權大臣,使本。壬辰,見各國使臣於文華殿。陶模言喀什噶爾、莎車、和闐等屬戶民,英印度部收買為奴,應由公家贖放,從之。丙申,葉志超、龔照?興俱論斬。己亥,本陷文登、寧海,偪煙臺。宋慶等及人戰於太平山,敗績,走。
二月乙巳,宋慶、吳大澂敗人於亮甲山,參將劉雲桂、守備趙雲奇戰死。賑錦州、寧遠災民。丁未,命聶士成總統津、沽海口防軍。乙酉,兵薄遼陽,長順、唐仁廉擊卻之。庚戌,兵陷牛莊,吳大澂退走,人遂襲營口。癸丑,馬玉昆敗人于田莊臺。甲寅,復戰,敗績。丙辰,兵陷田莊臺。吳大澂奔錦州,宋慶退雙臺。丁巳,以吳大澂師徒撓敗,切責之。戊午,恭親王等奏撤海軍署。免上元、江寧等處,淮安等衛賦課。賑直隸水災。庚申,分神機營兵駐喜峰口。癸亥,命吳大澂解軍務幫辦來京,湘、鄂諸軍以魏光燾領之。乙丑,撥庫帑十萬加賑薊州等處災民。戊辰,知州徐慶璋集民團固守遼陽,命裕祿濟饟械。己巳,賑玉田、灤州、樂亭水災。人狙擊李鴻章,彈傷其頰。庚午,人犯澎湖。
三月壬申朔,命吳大澂回湖南巡撫任。癸酉,濟陽高家紙坊河決。乙亥,兵陷澎湖。戊子,褫提督蔣希夷職,逮問。癸巳,命郭寶昌隨同劉坤一辦防務。己亥,李鴻章與本全權伊藤博文、陸奧宗光馬關會議。和約成,定朝鮮為獨立自主國,割遼南地、臺灣、澎湖各島,償軍費二萬萬,增通商口岸,任本商民從事工藝製造,暫行駐兵威海。
夏四月戊申,撥京倉米石備順天平糶。己酉,天津海溢,王文韶自請罷斥,不許。諭曰:“非常災異,我君臣惟當修省惕厲,以弭天災。”甘肅撒回叛,陷循化?,雷正綰剿之。庚戌,命道員聯芳、伍廷芳赴煙臺與本換約。乙卯,諭曰:“和約定議,廷臣章謂地不可棄,費不可償,當仍廢約決戰。其言固出忠憤,而未悉朝廷苦衷。自倉卒開釁,戰無一勝。近者情事益迫,北可遼、瀋,南可犯畿疆。瀋陽為陵寢重地,京師則宗社攸關。況慈闈頤養廿餘年,使徒御有驚,藐躬何堪自問?加以天心示警,海嘯成災,戰守更難措手。一和一戰,兩害兼權,而後幡然定計。其萬難情事,言者所未及詳,而天下臣民皆當共諒者也。茲將批准定約,特宣示前後辦理緣由。我君臣惟期堅苦一心,痛除積弊。”戊午,諭軍機大臣及諸臣工,和局已成,勿再論奏。留山東運糧十萬石備寧河等處賑。命裕祿接濟寧、錦等屬賑需。己未,賞前宿松縣知縣孫葆田五品卿銜。辛酉,達賴喇嘛受戒畢,賚哈達、念珠等物。癸亥,撥湖北漕米三萬石,備寧、錦等屬賑。乙丑,京師平糶。命李經方為臺灣地全權委員。丙寅,賜駱成驤等二百八十二人進士及第出身有差。丁卯,召唐景崧來京。
五月辛未朔,賑臨漳等縣水災。庚辰,蔣希夷論斬。乙酉,見俄使喀希尼、法使施阿蘭於文華殿。壬辰,本歸我遼南地。丁酉,免湖南新化,雲南阿、保山、昆明上年被災田賦。賑長武等縣水災雹災。庚子,唐景崧休致。
閏五月辛丑朔,撥山東庫帑二萬助賑奉天。壬寅,撫卹江、浙運漕稽候船戶萬餘人。甲辰,大學士福錕致仕。乙巳,命直隸提督聶士成總統淮軍駐津、沽,江西布政使魏光燾總統浙軍駐山海關,四川提督宋慶總統毅軍駐錦州,俱聽北洋大臣調度。癸丑,吳大澂罷。戊午,予惠嘉道裕庚四品京堂,充出使本大臣。丁卯,諭曰:“近中外臣工條陳時務,如修鐵路,鑄鈔幣,造機器,開礦產,折南漕,減兵額,創郵政,練陸軍,整海軍,立學堂,大抵以籌餉練兵為急務,以恤商惠工為本源,皆應及時興舉。至整頓釐金,嚴核關稅,稽察荒田,汰除冗員,皆於國計民生多所裨補。直省疆吏應各就情勢,籌酌辦法以聞。”六月甲戌,孫毓汶以疾免。丁丑,賑熱河饑民。乙酉,軍機大臣徐用儀罷。以麟書為武英殿大學士,昆岡以禮部尚書協辦大學士。命錢應溥為軍機大臣,翁同龢、李鴻藻均兼總理各國事務衙門行走。戊子,賑鍾祥等處水災。
秋七月甲辰,沁河決。乙巳,滎澤河決。丁未,詔李鴻章入閣辦事。授王文韶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戊申,賑商州、清澗等處水災雹災。己酉,予宋儒呂大臨從祀文廟。壽張、齊東河決。豐升阿遣戍軍臺。戊午,賑鎮安等縣水災。辛酉,江西巡撫德馨有罪褫職。勒庫爾地震。壬戌,以回眾猖獗,褫總兵湯彥和職,楊昌濬、雷正綰並褫職留任。丁卯,已革提督黃仕林論斬。
八月壬申,賑富川、容縣水災。丙子,賑階、文、西寧等州縣水災。己卯,四川總督劉秉璋以不能保護教堂褫職。丙戌,命工部郎中慶常以五品京堂充出使法國大臣。癸巳,免雲南威遠被災田賦。
九月庚子,賑梧州府屬火災。留山東新漕備瀕河諸縣災賑。乙巳,留湖北冬漕三萬石備鍾祥等縣賑需。丁未,命魏光燾統軍援甘肅。戊申,免望都差徭,及退出圈地額賦五成,著為令。己酉,免陝西前歲民欠,暨華州開渠佔地錢糧。壬子,見英使歐格訥於文華殿。乙卯,賑甘肅被擾各地難民。戊午,賑臨湘蛟災。撥帑三萬購倉穀,備常德、衡州旱災。壬戌,見和使克羅伯於文華殿。癸亥,命宗人府府丞吳廷芬兼總理各國事務衙門行走。丙寅,後藏班禪額爾德尼來京謁陵,進方物。揭陽、陽、普寧等縣地震。
十月辛未,楊昌濬罷,以陶模署陝甘總督。辛巳,李鴻章與使互換歸遼條約。甲申,長麟、汪鳴鑾並以召對妄言褫職。己丑,初設新建陸軍,命溫處道袁世凱督練。丙申,免江川被災田賦二年。賑鶴慶等州縣水旱災。
十一月乙酉朔,山東趙家口合龍。丁未,免盛京被淹官莊額賦。戊申,留河南漕折八萬備內黃等縣工賑。己酉,以湖北布政使王之充俄皇加冕賀使。庚戌,免奉天被兵各屬旗民兩年田賦,並積年逋賦。癸丑,劉永福免。癸亥,甘肅提督李培榮以赴援西寧逗留褫職。乙丑,調董福祥為甘肅提督,仍總統甘軍,前敵諸將均歸節制。賑保山蛟災。
十二月戊寅,壽張決口合龍。庚辰,撥庫帑六萬備湖北賑。癸巳,改命李鴻章使俄,邵友濂副之。是月,免陝西前歲逋賦、奉天上年葦稅及官莊稅糧。賑盛京、萍鄉災。發帑各十萬,賑湖南、雲南、陝西各屬災。
二十二年丙申正月丙申朔,停筵宴。丁酉,以特遣李鴻章使俄,諭止邵友濂、王之毋往。己亥,賑長沙各府水旱災。乙卯,見各國公使於文華殿。庚申,命馮子材仍回廣東,督辦欽、廉防務。
二月庚午,移塔爾巴哈臺額魯特領隊大臣駐布倫布拉克,伊犁察哈爾營領隊大臣駐博羅塔拉。壬申,始議郵政與各國聯會。開龍州鐵路。劉銘傳卒。丁亥,戶部火。
三月戊戌,額勒和布致仕。癸卯,開杭州商埠。丁未,命王文韶、張之督辦蘆漢鐵路。辛酉,回匪窺珠勒都斯。癸亥,命董福祥駐西寧,專任剿撫,魏光燾還駐河州,尋命回陝西巡撫任。
夏四月壬申,五臺山菩薩頂災。乙亥,免昆明、丘北被災夏糧。辛巳,命榮祿往天津閱新建陸軍。戊子,授昆岡體仁閣大學士,榮祿以兵部尚書協辦大學士。
五月丁酉,諭李秉衡查州縣糧賦,浮收者核減之。免恩安被災額賦。辛丑,鄭州文廟災。是月,上數奉皇太后臨醇王邸視福晉疾。癸卯,醇賢親王福晉葉赫那拉氏薨,輟朝十一,上奉皇太后臨邸視殮,越復往奠祭。懿旨,醇賢親王福晉薨逝,應稱曰“皇帝本生妣”乙巳,上成服。壬子,免安徽歷年逋賦。甲子,緩鄂倫牲丁進貂貢。
六月丙寅,諭奎順撫卹青海蒙民。丁卯,河決利津。戊辰,免浙江歷年各場積欠灶課鹽課。庚午,賑浙江風災。壬申,醇賢親王福晉金棺奉移,上躬詣臨送。甲戌,上奉皇太后如醇王園寓臨奠福晉金棺。己卯,諭整頓長江水師。壬午,命裕祿兼充船政大臣。丙戌,松潘番亂,官軍剿平之。丁亥,允王大臣請,神機營練兵處仿西制練兵。辛卯,永定河溢。是月,賑大東溝海溢災,安徽、湖北蛟災。
秋七月甲午朔,有食之。丁酉,順天東南各屬水,命孫家鼐等速籌賑需。乙巳,留南漕十萬石於天津備賑。
八月乙丑,以關內外回匪漸平,諭陶模、董福祥安輯降眾,搜捕餘匪。己巳,川軍剿瞻對,疊克要隘,進中瞻。庚辰,諭鹿傳霖:“瞻對用兵,乃暫時辦法。事定後仍設番官否,當再審詳。不得因此苛責喇嘛,轉生他釁,慎勿鹵莽而行。”己丑,諭刑部訊獄應速結,毋任延宕。壬辰,各省濫用非刑。
九月丙申,福錕卒。免陝西前歲逋賦。己亥,東陵蟲災。丙午,賞盛宣懷四品京堂。先是,王文韶、張之請立招商輪船總公司,舉盛宣懷督辦。至是,旨下,並準專奏。大學士張之萬致仕。丁未,見德使海靖、比使費葛於文華殿。庚戌,命李鴻章在總理各國事務衙門行走。癸丑,李秉衡言勘明黃河尾閭,擬由舊黃河東岸挑濬新河,仍導歸舊河入海。諭以大舉興辦,務期一勞永逸,以副委任。
是秋,賑河南、奉天、湖北、安徽、山東、山西、吉林、黑龍江水災,湖南蛟災,及陝、甘水災雹災,新疆蝗災雹災,廣東洋麵風災。
冬十月壬戌朔,賑湖北江、漢水災。癸亥,辦河州冬賑。甲子,增設蘇州、杭州、沙市、思茅四關。丙寅,諭陶模選廉明賢吏,和輯漢、回,偶有爭執,專論是非,準情理以劑其平,並分別撫卹被兵區域。論平回功,予董福祥騎都尉世職,授陶模陝甘總督,饒應祺新疆巡撫,予奎順、魏光燾優敘,其餘甄敘有差。甲戌,永定河決口合龍。戊寅,定朝鮮設領事,不立條約,不遣使,不遞國書,以總領事一人駐其都城。庚辰,命左都御史楊儒充出使俄奧荷大臣,道員羅豐祿充出使英義比大臣,黃遵憲充出使德國大臣,伍廷芳充出使美秘大臣。癸未,免武清等州縣秋賦雜課。乙酉,賑華州等處水災。己丑,以徐桐為體仁閣大學士,李鴻藻以禮部尚書協辦大學士。
十一月戊申,冬至,祀天於圜丘。己酉,免朝賀。辛亥,免河、洮等處被災賦課。丁巳,命工部侍郎許景澄充出使德國大臣。是月,賑山東、四川水災。
十二月乙丑,初,鹿傳霖屢奏瞻對宜剿,擬收回後改設漢官。上慮失達賴心,命鹿傳霖、文海等詳議。至是,疏陳瞻民向化,藏番震懾各情。因諭剴切勸導達賴,期於保藏、保川兩無窒礙。賑四川東鄉等屬災。丙子,免遼陽各村屯糧賦,綏德等州縣逋糧。
二十三年丁酉正月辛卯朔,停筵宴。丁酉,免山東光緒初年逋賦。辛亥,留湖北漕米充工賑。乙卯,見美、法、英、德、荷、比、俄、義、本及、奧諸國公使於文華殿。
二月壬戌,命戶部侍郎張廕桓使英。庚午,河決歷城、章丘。己卯,命崇禮、許應騤在總理各國事務衙門行走。
三月癸巳,詔汰冗兵。甲辰,懿旨發內帑十萬賑四川,五萬賑湖北,並以庫帑十萬加賑四川夔、綏、忠三屬。辛亥,免銅仁、青谿被水田賦。丁巳,初設海參葳委員。
夏四月乙亥,李秉衡奏減山東錢漕。
五月丙申,詔噶札拉參胡圖克圖嘉穆巴圖多普準轉世為八音溝承化寺胡圖克圖。甲辰,張之萬卒,贈太保。丁未,上詣本生妣醇賢親王福晉園寢,週年釋服。壬子,予呂海寰四品京堂,充出使德荷二國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