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三本紀十三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三十一年正月壬申朔,詔以御宇三十年,函夏謐寧,寰宇式闢,自本年始,普免各省漕糧一次。甲戌,免甘肅靖遠等十四?州縣、陝西延安等三府州屬積年逋賦。丙戌,雲南官軍剿莽匪於猛住,失利。調楊應琚為雲貴總督,吳達善為陝甘總督,以和其衷護之。調劉藻為湖廣總督,湯聘署陝西巡撫。癸巳,刑部尚書莊有恭以讞段成功劾案不實,褫職下獄,籍產。調李侍堯為刑部尚書,以張泰開為禮部尚書,範時綬為左都御史。
二月壬寅,劉藻降湖北巡撫,仍與雲南提督達啟下部嚴議。以定長為湖廣總督,調李因培為福建巡撫,常鈞為湖南巡撫,湯聘為雲南巡撫。庚戌,上謁東陵。辛亥,和其衷以彌補段成功虧空,褫職逮問。以舒赫德署陝甘總督。命四達赴陝西會彰寶審辦段成功虧空一案。調明山為陝西巡撫,以吳紹詩為江西巡撫。庚申,上還京師。辛酉,莊有恭論斬。壬戌,上謁泰陵。癸亥,劉藻褫職,留滇效力。甲子,以鄂寧為湖北巡撫。戊辰,上還京師。
三月丁亥,劉藻畏罪自殺。己丑,楊應琚以復猛籠等土司內附奏聞。
夏四月辛丑,楊應琚奏大猛養頭人內附,官軍進取整欠、孟艮。壬寅,以莽匪整欠平,宣諭中外。丙午,和其衷論斬,段成功處斬。丁未,免雲南普藤等十三土司本年額賦及猛籠逋賦。甲子,賜張書勳等二百一十三人進士及第出身有差。
五月甲戌,上詣黑龍潭祈雨。戊寅,命正一真人視三品秩。丙戌,上詣黑龍潭祈雨。
六月丙午,楊應琚奏猛勇頭目召齋及猛龍沙頭目叭護猛等內附。戊申,予故三品銜西洋人郎世寧侍郎銜。
秋七月丙子,上奉皇太后秋獮木蘭。己卯,以阿里袞、于中扈從,命舒赫德兼署戶部尚書。壬午,上奉皇太后駐蹕避暑山莊。是,皇后崩。癸未,諭以皇后上年從幸江、浙,不能恪盡孝道,喪儀照皇貴妃例。癸巳,御史李玉鳴奏皇后喪儀未能如例,忤旨,戍伊犁。丁酉,楊應琚奏補哈大頭目噶第牙翁、猛撒頭目喇鮓細利內附。
八月己亥,賑湖南湘陰等十三縣衛水災。癸丑,上幸木蘭行圍。宥莊有恭罪,起為福建巡撫。甲寅,伊犁蝗。乙卯,江蘇銅山縣韓家堂河決。癸亥,裁察哈爾副都統,留一員駐張家口。
九月壬申,免甘肅靖遠等九縣,紅水、東樂二縣被旱額賦。己卯,賑山東歷城等五十五縣、東昌等五衛所水災,並蠲新舊額賦。乙未,楊應琚赴永昌受木邦降。
冬十月己亥,上奉皇太后還京師。戊申,楊應琚奏整賣、景線、景海各部頭人內附。辛亥,韓家堂決口合龍。兵部尚書彭啟豐降補侍郎。甲寅,以陸宗楷為兵部尚書。壬戌,增設雲南迤南道。
十一月乙亥,楊應琚奏,緬甸大山、猛育、猛答各部頭人內附。戊寅,以楊應琚病,命楊廷璋赴永昌接辦緬匪。癸巳,命侍衛福靈安帶御醫往視楊應琚病。
十二月乙巳,調鄂寧為湖南巡撫,以鄂寶為湖北巡撫。癸丑,以巴祿為綏遠城將軍。
是歲,朝鮮、琉球入貢。
三十二年正月乙亥,雲南官軍剿緬匪於新街,失利,諭楊廷璋回廣東。
二月乙未,以楊應琚病,命其子江蘇按察使楊重英赴永昌襄理軍務。丙午,雲南官軍與緬匪戰於底麻江,失利,逮提督李時升下獄。戊申,調鄂寧為雲南巡撫。甲寅,莊親王允祿卒。丙辰,上臨奠。己未,上巡幸天津。癸亥,賑奉天承德等五州縣及興京鳳凰城災民。
三月乙丑朔,上閱子牙河堤。召楊應琚入閣辦事,以明瑞為雲貴總督。丙寅,調託庸為工部尚書,以明瑞為兵部尚書。己巳,免直隸全省逋賦。庚午,上閱天津駐防滿洲兵。以阿桂為伊犁將軍。壬申,上閱綠營兵。庚辰,上還京師。辛巳,大學士楊應琚褫職。壬午,以緬匪入寇盞達、隴川,宣示楊應琚貽誤罪狀。癸未,命鄂寧赴普洱辦軍務。庚寅,以李侍堯為兩廣總督,召楊廷璋為刑部尚書。癸巳,以鄂寧署雲貴總督。
夏四月己酉,上詣黑龍潭祈雨。庚戌,以雲南邊境瘴盛,命暫停進兵。庚申,命張泰開以禮部尚書管左都御史事,嵇璜署禮部尚書。
五月己巳,以鄂寶為貴州巡撫,定長兼署湖北巡撫。庚午,以範時綬為湖北巡撫。調張泰開為左都御史,嵇璜為禮部尚書。壬申,命陳宏謀管工部。丙子,雲南官軍失利於木邦,楊寧等退師龍陵。庚寅,李時升、硃侖處斬。
六月辛酉,以額爾景額為參贊大臣,遣赴雲南。
秋七月,福建巡撫莊有恭卒,調崔應階代之。以李清時為山東巡撫,裘曰修為禮部尚書。壬午,上奉皇太后秋獮木蘭。戊子,上奉皇太后駐避暑山莊。己丑,盛京將軍舍圖肯免,以新柱代之。
閏七月甲寅,賜楊應琚自盡。丙辰,緬匪渡小猛侖江入寇雲南茨通。
八月癸酉,調裘曰修為工部尚書,董邦達為禮部尚書。丁丑,上幸木蘭。乙酉,以鍾音為廣東巡撫。乙丑,諭明瑞以額勒登額代譚五格分路進兵。
九月庚子,賑湖北江夏等二十七縣、武昌等七衛水災。甲寅,命託恩多署兵部尚書。
冬十月壬戌,賜李因培自盡。己卯,諭明瑞以將軍管總督。
十一月壬寅,賑甘肅平涼等三十四?州縣被雹災民。壬子,調鄂寶為湖北巡撫。丁巳,密諭明瑞,以阿瓦不能遽下,退師木邦。
十二月甲戌,楊寧褫職戍伊犁。戊寅,明瑞奏渡大疊江進軍錫箔,波龍等處土司頭人羅外耀特等內附。
三十三年正月辛卯,明瑞奏克蠻結。壬辰,封明瑞一等誠毅嘉勇公,賜黃帶、紅寶石頂、四團龍補服。丁酉,明瑞進軍宋賽。庚子,調彰寶為山東巡撫,以蘇爾德為山西巡撫。丙午,盛京將軍新柱卒,調明福代之。閩浙總督蘇昌卒。丁未,命阿里袞為參贊大臣,往雲南軍營。以崔應階為閩浙總督,富尼漢為福建巡撫。甲寅,緬人圍木邦。
二月丙寅,諭用兵緬甸,輕敵致衄,引為己過,令明瑞等班師。額勒登額、譚五格褫職逮問。命鄂寧回雲南,阿里袞署雲貴總督,駐永昌。緬人陷木邦,珠魯訥死之。戊寅,上還圓明園。丙戌,明瑞等敗績於猛育,死之。召阿桂來京,以伊勒圖署伊犁將軍。命傅恆為經略,阿里袞、阿桂為副將軍,舒赫德為參贊大臣,赴雲南。以鄂寧為雲貴總督,調明德為雲南巡撫。以福隆安為兵部尚書,命在軍機處學習行走。以永德為浙江巡撫,調彰寶為江蘇巡撫,富尼漢為山東巡撫,鄂寶為福建巡撫,程燾為湖北巡撫。
三月癸巳,免山東高苑等三縣三十二年被水額賦。乙巳,調鄂寶為廣西巡撫,鍾音為福建巡撫,良卿為廣東巡撫,錢度為貴州巡撫,巴祿為察哈爾都統,傅良為綏遠城將軍。癸丑,免江西南昌等十三縣三十二年被水額賦。
夏四月丁卯,調錢度為廣東巡撫。己巳,免安徽安慶等七府州屬三十二年被水額賦。壬申,御試翰林、詹事等官,擢吳省欽等三員為一等,餘升黜有差。試由部院入翰林等官,擢覺羅巴彥學為一等,餘升擢有差。甲申,磔額勒登額於市,譚五格處斬。乙酉,上臨奠明瑞、扎拉豐阿、觀音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