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卷一百二十五志一百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o食貨六徵榷會計徵榷清興,首除煩苛,設關處所,多仍明制。自海開,常關外始建洋關,而釐局之設,洋藥之徵,亦相繼而起。三者皆前代所無,茲列著於篇。至印花稅、菸酒加徵,均試行旋罷,不具載。

常關。順治初,定各省關稅,專差戶部司員督徵。左、右兩翼,張家口稅,差滿官督徵。時京師初定,免各關徵稅一年,並豁免明季稅課虧欠。嗣浙、閩以次蕩平,復革明末加增稅額,及各州縣零星落地稅。三年,革明末加增太平府姑溪橋米稅、金柱山商稅。四年,定戶、工各關,兼差滿洲、漢軍、漢官。八年,減定關差員數,並停止關差議敘。九年,並西新關、江寧倉為一差,停獨石口差。嚴關差留用、保家委官之。凡額設巡攔,各制號衣、牌。

十年,令各關刊示定則,設櫃收稅,不得勒扣火耗、需索陋規,並關役包攬報單。十一年,用給事中杜篤祜言,清釐關弊四事:一,裁吏役;一,查稅累;一,關差迴避本藉;一,批文核對限期。十六年,移潘桃口於永平,移古北口於密雲,並設關徵木植稅,十分取二。十七年,裁永平、密雲新關,歸併古北口兼督管理。十八年,定各口木植什一而稅。停臨清磚差。其板閘稅北河分司徵收。

康熙元年,移設河西務於天津,更名天津關。更定各關兼差滿、漢官筆帖式各一,由六部諮送輪掣,停蒙古、漢軍差。其張家、殺虎二口,專差滿、蒙官。二年,定盤詰漕船,止於儀真、瓜州、淮安、濟寧、天津五關。免外國貨物入崇文門稅。四年,嚴各關違例徵收,永免溢額議敘之例。五年,命各關稅均地方官管理。於是崇文門歸治中,天津歸天津道,龍泉等歸井陘道,紫荊歸直隸守道,臨清歸東昌道,挖運?歸通薊道,居庸歸昌密道,西新歸鎮江道,蕪湖歸池太道,揚州歸驛傳道,滸墅歸蘇昌道,淮安歸淮海道,北新歸浙江布政使,荊歸荊州同知,九江歸九江道,贛歸吉南贛道,太平橋歸南雄知府,遇仙橋、浛光廠歸韶州知府,各稽徵稅課。又裁古北口差歸密雲縣管理,惟兩翼、張家口、殺虎口如故。只差戶部司員,申令直省關刊示稅則。罷崇文門出京貨物稅。

八年,臨清倉歸併臨清關。以給事中蘇拜言“地方官兼關稅,事務繁多,且恐畏懼上司,希圖足額,派累商民”復定稅額較多之滸墅、蕪湖、北新、九江、淮安、太平橋、揚州、贛、西新、臨清、天津、鳳陽倉,仍差部員督徵,餘如故。是年定關差缺出,以六部俸深司員輪掣,其差過之員,不準重差。又定關差考核法:欠稅不足半分者罰俸;半分至四分,分別降調;五分以上革職。旋又定不及半分者降留,全完者紀錄。凡部差官員,不令督撫管轄。

九年,定淮安關兼轄淮安倉及工部清江廠,兩翼專差滿官筆帖式。十年,裁西新戶關歸併龍江工關,裁蕪湖工關歸併蕪湖戶關,各兼理。既而改鳳陽倉歸鳳陽知府,正陽歸通判,臨淮大使徵收,停差部員。十七年,裁北河分司,臨清閘稅歸濟寧道兼管。十九年,開山東海,令查船戶匿稅。差滿部員督收潼關、山海關稅課,潼關兼轄大慶關、龍駒寨稅務。二十一年,移九江關駐湖口,停潼關、山海關部員差,仍歸地方官管理。鳳陽仍差六部滿員。二十三年,更定各關輪差各部院司員例。

是時始開江、浙、閩、廣海,於雲山、寧波、漳州、澳門設四海關,關設監督,滿、漢各一筆帖式,期年而代。定海稅則例,免海口內橋津地方稅,分設西新、龍江二關課稅專官。二十四年,西新仍歸戶部。免外國貢船稅,減洋船丈例十之三。二十五年,定州縣海船隱匿處分。時海初開,沿海漁船,州縣既徵漁課,海關復稅梁頭,民甚苦之。上用福建巡撫張仲舉言,定漁船五尺以上,梁頭稅統歸地方官徵收。先是康熙四年罷稅溢額議敘例。至十四年,又定溢額多寡,分別加級升用。及是,上以苛取累商,復停止溢額議敘。二十六年,滸墅監督桑額徵收溢額二萬一千有奇,上以擾累閭閻,罪之。永減閩海稅額六千四百兩有奇。二十八年,蠲沿海魚蝦船及民間用物餬口貿易之稅,著為令。先是沙溝於二十六年歸併淮關,其朦朧、軋東、岔河等處悉免稽查。至是以沙溝系朦朧、軋東總彙,不宜再增一稅,將朦朧歸海關,軋東歸淮關,沙溝免稅。復歸並西新戶關於龍江工關。

三十三年,仍差部員督收山海關稅,張家口稅歸宣化府兼收。三十四年,分設浙海關署於寧波、定海,令監督往來巡視。三十五年,定洋海商船往天津運米至奉天者,但收貨物正稅。三十六年,嚴關差官自京私帶年滿舊役謀佔總科庫頭之。三十七年,永減粵海關額稅三萬二百兩有奇。三十八年,上恐各關差苛取瘠商,停罷額外盈餘銀。設河寶營,差滿官督收大青山木稅。四十年,裁陝西三原縣商稅,歸潼關、龍駒寨、大慶關兼收。裁通會河分司,通州木廠歸通永道管理。四十一年,大青木稅歸併殺虎口兼轄。

四十六年,以金州、牛莊山海關監督巡察越關漏稅。設渝關於重慶,歸川東道徵收木稅。四十七年,仍差工部司員督收荊關稅。五十三年,以臨清關稅缺額,改歸巡撫監收。未幾,鳳陽、天津、杭州、荊州、江海、浙海、淮安、板閘及淮關,先後改各巡撫監收。停瓜州稅,裁稅課大使。定臺灣收泊江、浙等省商船,經過廈門就驗者不重徵。福建糖船至廈門者,赴關納稅,其往江、浙貿易者免徵。設橫城稅口,歸山海關監督監收,增稅千兩,作為定額。六十一年,各番部落夾帶硝磺軍器出邊,其進口稅許從輕減。

雍正元年,移湖口關於九江,並設大孤塘分口。裁淮安、北新、鳳陽、天津、臨清、江海、浙海、荊州各關加增贏餘銀。嚴各省關及崇文門胥役分外苛求。是年定各關稅務俱地方官管理,惟崇文門仍差內務府官;山海關、兩翼,古北、潘桃、殺虎三口,暨打箭爐,仍差部員。盛京呼爾哈河木稅,亦將軍、府尹委沿河官徵收。明年,淮安仍差部員,滸墅改歸蘇州織造,鳳凰城中江稅,派盛京部員各督收。河西務運糧船料,改於通州徵收。三年,以暹羅進獻稻種果樹等物,免回空壓載貨物稅。邊關城門索取蒙古貢物稅,其假名匿稅者罪之。五年,宿遷關歸併淮關徵收,由徬稅地方官管理。河寶營木稅,由殺虎口監督徵收。奉天牛馬稅,改差部院司員。

六年,更定臨清關米麥雜糧船稅。定各關稅則。龍江、西新二關,江寧織造兼管。永免暹羅米稅。七年,夔州關改委專員督收。南北二新關杭州織造兼收。移荊州之徐關於田家洲,更名田關。江蘇廟灣稅歸淮關兼管。定閩海關減折船稅丈尺例。裁古北口監督,密雲縣徵收。以潼關商稅浮於部例,相安已久,照現徵之數,著為令。移潘桃口正關於潘家、桃林二分口徵收。八年,減各關餘平銀之半,革除天津戥耗例外徵收。定落地稅搜求溢額議處例。嚴黃金出洋之。十年,設城縣水泉灘木廠,武元城設立稅口徵收。十一年,改天津關歸長蘆鹽政管理。十三年,設居庸關稅課大使,定潘桃、古北、殺虎三口給商印票,兼滿、漢、蒙三體文字。山東海口各州、縣、衛設兩聯印票,填註客商年貌籍貫、船隻字號、梁頭丈尺、豆石數目、出口年月,分給商船,回查銷。

乾隆元年,革除龍江、西新二關衙規票銀。初,外洋夾板船到粵,起其砲位,候易事畢給還。其稅法每船按梁頭徵銀二千兩左右,貨稅照則徵收。革除額稅外另徵置貨銀加一繳送稅。定閩省漁船稅,分上、中、下三則起科,除額外重徵。定各省稅課則例頒行。定九江、贛州二關三聯稅單例,一給商人,一撫署,一存稅署。準張家口、居庸關收取車馱貨物過稅飯錢,以資養贍。偷運米穀接濟外洋,分別擬罪有差。免沿海採捕魚蝦單桅船稅。二年,定米穀稅,凡遇地方旱澇,米穀船到即放行,俟成後照舊徵收。永停徵廣東開建、恩平二縣米船稅。三年,裁滸墅關之轉水、柏瀆二口,改瓜州由閘稅歸兩淮鹽政。九江差內務府司員,蕪湖、鳳陽派部員,各管理監督。四年,定歸化城木稅額,歸殺虎口徵收。五年,復差部員監督荊關。用御史陸尹耀言,嚴捏名討關之

六年,復定考核關稅贏餘例,清查外省私增口岸。免領帑採銅錫鉛及米穀稅,仍徵船料,惟黃豆非麥秫比,雖歉歲照常徵收。改宿遷之豐、沛、蕭、碭四縣陸稅,仍各縣分徵。永龍江關木稅飛量法。定各關贏餘,比較上年數目考核,著為令。七年,永免直省關豆米額稅。復設通州分司之黃村,臨清關之德州、魏家灣、尖冢、樊口等口岸。免徵臨清關船料。以揚州關歸兩江總督遴員徵收。停止閩海關之南山邊口徵稅,專司稽查。八年,定官運米穀免徵船料。九年,嚴蒙古來京漏稅,及為商私運貨物之

十年,阯亂平,復開徵雲南馬臼稅。止宿遷關通船一載收稅例,改按擔數徵收。定一官兼管兩關,其徵額有此贏彼絀者,準其抵補;再有短歉,仍著追賠。移福建詔安之雅溪稅館於懸鐘,以閩省舊有?子頭船包攬走私,永制造。十三年,復徵米豆稅。十四年,定各關贏餘,以雍正十三年為準,短少者按分數分別議處,罰俸降調有差。十五年,移福建寧德縣稅口於酒嶼。十七年,改渝關木稅歸併夔關徵收,十八年,移廈門查稅之玉洲館駐石美,鳳陽關查稅之濉陽口駐虹縣,改虹縣徵稅之青陽鎮駐濉河口。二十年,移淮南關之均口駐涇河。

二十二年,增定浙、閩二海關稅則,照粵海關例。尋又申洋船不準收泊浙海,有駛至者,乃令回粵貿易納稅。二十四年,定葉爾羌、喀什噶爾牲畜稅二十取一,緞布皮張稅十之一,自外番販入者倍徵,嚴絲斤出洋之。二十五年,始派員徵收多倫諾爾皮張等稅,並設盛京拉林、阿勒楚喀稅局,派員徵收,如寧古塔、伯都訥例。革除粵海關陋規銀,歸公造報。二十六年,設淮安關石?稅口,又設歸化城總稅局,並綏遠、歸化、和林格爾、托克托、薩拉齊、西包頭、昆都侖、八十家子等口,差蒙古筆帖式二員,分督徵收牲畜稅。

二十七年,以龍江、淮安二關歸兩江總督,滸墅歸江蘇巡撫,各稽查嚴榷關漏稅積弊,並定漏稅罰數。江蘇巡撫陳宏謀條上滸墅關四弊:一,鋪戶代客完稅,包攬居奇,仍令商人自行完納,按簿親填;一,貨船抵關,籤驗納稅,給票後始準過關,以杜偷越;一,官員遴委佐雜官,半年而代;一,督撫與監督原相助為理,所徵數目,應令監督按月知會督撫,再於年滿奏報時統諮知會。從之。是年弛絲斤出洋之,仍示限制。定崇文門、兩翼稅差期滿,由部開列滿、蒙大學士、尚書、都統、侍郎、副都統等職名,請簡更代,遂為永制。二十八年,畫一天津各口稅則。定商販山東豆石由海運浙,照運赴江南例輸稅。張家口出口鐵器,照殺虎口例納稅。革除蕪湖關之戶、工幫貼飯費,江海關之駁票給單掛號、油燭飯費、看驗艙錢文、揚關由閘之給串錢。

二十九年,更定臨清關船隻補稅例。定外番商貨至回部貿易者,三十一,皮貨二十一;回商往外番貿易,二十一,皮貨十之一;其牲畜貨物不及分之數,視所值折算。三十年,更定吉林等處稅額,裁潘桃口監督稅歸張家口徵收,所屬六小口,改歸通永道管理。明年,復改潘桃口稅歸多倫諾爾同知徵收。設局大河口,差理籓院司員督收歸化城稅。既而改歸山西巡撫遴員徵收。岫巖城屬之鮑家馬頭等七口岸海船商稅,歸山海關監督設局徵收。三十三年,定山海關、張家口、八溝、塔子溝、三座塔、烏蘭哈達、多倫諾爾直隸總督,殺虎口、歸化城山西巡撫,盛京牛馬稅、中江稅盛京戶部侍郎,坐糧?倉場侍郎,打箭爐四川總督,荊關湖廣總督,均兼管稽差。各監督有侵蝕、情弊、參處後不能完項者,即令兼管之員代賠。三十四年,準九江關正稅一兩加平餘一分,以供飯食費需之用。停洋船入口夾帶硫磺之,著為令。三十五年,裁潯、梧二廠公費歸入正稅。

三十八年,裁多倫諾爾監督,歸多倫諾爾同知管理。移由閘、南壩稅口於中閘。四十年,封閉廣西由村溢口,內地商民越關易。四十一年,改通州分司及河西務計價科稅為計數科稅,並革除張家灣油麵等出店進店稅。改定打箭爐商貨按數徵稅例。明年,定打箭爐稅差,照山海關例,於宗人府及部院司員內選派。四十五年,停荊關、打箭爐司員差,各督撫遴員管理。四十六年,裁荊關監督養廉銀,於荊宜施道、荊州知府遴派一員監收。四十九年,定粵海關珍珠寶石概不徵稅,著為令。五十一年,裁荊州之郝關及郝支關,另設口于越市,更名越關。移楊關於調賢口,更名調關。定除暹羅貢使船外,其帶貨私船,照例徵收。

五十二年,定各關預期請領收稅冊檔,及請領遲延,擅用本關簿冊參處例。以安南奉貢請封,弛水口等關之。越四年,緬甸效順,亦準開關通市,於永昌、騰越、順寧收徵出口稅,杉木籠、暮福、南河口徵收入口稅。以福建五虎門與臺彎淡水八里岔設口開渡,由閩安鎮徵收進口稅,南臺口徵收出口稅。貨物進口,復運往他處,限一月內免重徵;若逾限出口,或限內移貨別船,均徵出口稅。

五十七年,定粵海關到關船貨,責成督撫查明,按月冊諮。一年期滿,與監督清冊核對不符,參辦。五十八年,定西洋除貢船外,別項商船不得免徵。以杭州織造改歸鹽政,南北二新關巡撫管理。開山西得勝口歸殺虎口監督稽徵。時英吉利貨船求往江、浙寧波、珠山及天津、廣東等處收泊易,上不許,仍令照例於澳門互市,向粵海關納稅,並徵船料。

嘉慶二年,並左、右翼為一差。越二年,復簡派二員。定辰關、渝關、潘家口、通永道、古北口五處各關例。是年命核減各關贏餘額數,於是定戶關之坐糧?六千兩,天津二萬,臨清一萬一千,江海四萬二千,滸墅二十三萬五千,淮安十一萬一千,海關廟灣口二千二百,揚州六萬八千,西新二萬九千,九江三十四萬七千八百,贛關三萬八千,閩海十一萬三千,浙海三萬九千,北新六萬五千,武昌一萬二千,夔關十一萬,粵海八十五萬五千五百,太平七萬五千五百,梧州七千五百,潯州五千二百,歸化城一千六百,山海關四萬九千四百八十七,殺虎口一萬五千四百十四,張家口四萬五百六十一,打箭爐儘收儘解;工關之辰關三千八百兩,宿遷七千八百,蕪湖四萬七千,龍江五萬五千,荊關一萬三千,通永道三千九百;閘、南新、渝三關,潘桃、古北、殺虎三口,竹木稅向無贏餘,無庸更議。

五年,議準回空漕船於六十石例額外夾帶二十石,均免輸稅。嚴崇文門、盧溝橋及各省關役訛索行旅。以辰州知府李大(?隆)接管稅額外贏餘萬兩有奇,下部議敘。六年,定盛京牛馬稅差,於盛京五部侍郎內簡派。定打箭爐正稅額二萬兩。革除閩海徵收二八添平銀。七年,改密雲縣徵收古北口木稅為儘收儘解,並繳銷原額監督關防。九年,復增定各關贏餘額數,浙海四萬四千,西新三萬三千,九江三十六萬七千,滸墅二十五萬,淮安十三萬一千。十一年,定辰關歲徵加一耗銀二千七百七十餘兩。十五年,定崇文門(艹浸)稅則例。令營汛官分查崇文門私放私收冒充白役之弊。二十二年,飭各海關查例不出洋之貨。

道光元年,裁浙江鹽政,改設杭州織造,兼管南北新關稅務。三年,飭各省關整頓蠹包攬、書吏徇縱等積弊,嚴各關員例外橫徵及糧船夾帶偷漏之。定多倫諾爾木稅。更定浙海關稅則。九年,申定回疆稅課三十一。時英吉利大班等以洋行閉歇,拖欠貨銀,商船停泊外洋,延不進口。每言在粵海關年納稅銀六七十萬,以為居奇。上曰:“洋商私帶鴉片入口,偷買紋銀出洋,得不償失。倘故刁難,即不準開艙。少此一國貨稅,所損幾何!至請分別商船大小納餉,尚可變通。”十年,定各關盈餘銀以六成為額內,四成為額外,核其溢額絀額分別功過例。先是御史許乃濟言崇文門稅局需索,曾令巡視五城御史隨時稽查。至是,御史晉昌復言巡役勒索,胥吏賣放,特派滿、漢御史各一,專司稽查,一年而代。十一年,減滸墅盈餘二萬兩,淮安二萬一千兩。定賠繳短徵關稅,按數多寡分別限期久暫例。命廣東嚴緝快蟹船為洋商運私偷稅。十二年,停止白鉛出洋。十三年,革除各關標禮並查船謝儀,及地報單等名目。以霍罕悔罪輸誠,復准入卡貿易,並免稅課。十四年,嚴各關家丁需索賣放,及書役盤踞、地包攬之弊。又查粵商增收洋商私稅。定貢物到京,崇文門免稅驗放。

十七年,嚴紋銀出洋。查辦粵省匪艇及窯口走私漏稅。十九年,設韶州、東江二關,歸南韶連道管理。二十一年,移設荊州正關於柳家集,更名柳關,並改支關為柳支關。二十四年,免暹羅接正貢使船貨稅。二十五年,裁龍江關查驗木植稅局。

咸豐二年,查沿海各關走私積弊。三年,以捻匪擾江南,滸墅、淮安、蕪湖、鳳陽等關,紛請儘徵儘收,漫無限制,令仍遵定額照常徵收。六年,定打箭爐稅額二萬兩。八年,定盛京盈餘稅以錢抵銀,及漁船、大小牛船納船規例。九年,設山東煙臺稅局。十年,以士子會試入京,照例驗放,嚴崇文門巡役訛詐。更定奉天海口稅則,增收黃豆、豆餅、包頭、油簍四稅,加贏餘八萬兩。又定各關監督未及一年離任者,後任接徵,扣足一年分晰彙報例。革除北新關南北二口貨稅過關五之限。是年,俄羅斯於黑龍江互市免稅課。

同治二年,免巴爾楚克過稅,加徵葉爾羌正稅。三年,設福建臺南之打狗口海關,歸巡撫管理。暫停北新關徵稅。四年,暫停龍江、西新關、滸墅三關徵稅。湖北新關竹木稅,遴本省道府一員督徵。先是粵海關額徵,常洋不分。至是,定貨由華船裝運者為常稅,額徵五萬六千五百餘兩,贏餘十萬兩;再有贏餘,儘徵儘解。是年裁革太平關文武各署規費,並飭粵海關嚴查各口偷漏隱匿。裁山海關監督,改設奉錦山海關道稽徵。七年,定太平關歸南韶連道專管,其四分廠委員,仍由巡撫遴派。八年,申定貢物解京,崇文門放行,毋許留難勒索。十一年,停江蘇淮關傳辦活計。

光緒二年,復開蕪湖、鳳陽兩關。三年,嚴定考核各關章程。四年,定輝發、穆欽等處及寧古塔、三姓稅務,均由吉林將軍委員徵收。山西城縣木稅,由知縣設口於武元城故村徵收。八年,定蕪湖關稅額十三萬六千餘兩。九年,中江稅務改歸東邊道徵收。十三年,改廣東黃江廠稅委員專管,裁廠書、籤子、官房、總散房名目,並革除額外加平、辦用官錢、釐頭、船錢、墟艇錢、黑錢、包攬錢七項陋規,榜示通衢。定梧、潯二廠贏餘六萬兩。改滬尾、打狗兩關歸臺灣巡撫監督。二十五年,敕各將軍、督撫綜核各關卡陋規中飽之數,酌量歸公,勒限稟報。三十四年,減崇文門華商稅為值百三,如洋商稅例;免食蔬菜等物稅。宣統元年,設立吉林省稅務處,分設稽徵、庶務、支應、核銷四所,所有捐稅各局、所、公司概行裁撤歸併。更定四川常關徵收章程及辦事規則。

洋關之設,自五口通商始。前此雖有洋商來粵貿易,惟遵章向常關納稅而已。道光十九年,有躉船繳煙之役。是秋各商船來粵者,皆為英兵船所阻,不得入口。粵海稅課,以洋貨為大宗,至是徵收短絀。二十二年秋,英人要求通商口岸,允於沿海廣州、福州、廈門、寧波、上海五口開埠通商。明年,定洋貨稅則值百徵五,先於廣州、上海開市。洋貨進口,按則輸納。後由華商運入內地,所過稅關,只照估價若干,每兩加稅不過某分。

二十四年,定法商條約:一,允法人赴五口通商船隻,不得進別口及沿海岸私行易,違者貨沒官;一,法商出入五口,照則輸貨稅船鈔外,不再收別項規費;一,商船進口,二不繳船牌貨單,由領事照會海關者,每逾一罰洋五十元,但不得過二百元,倘未領海關牌照,擅自開艙卸貨,罰銀五百元,貨並沒官;一,船進口未卸貨,在二內可往別口,即在彼口納稅;一,船進口二外全完船鈔,百五十噸以上噸納銀五錢,以下噸納一錢;一,估價之貨有損壞者,得核減稅銀;一,船進口按卸貨之多寡輸納,餘貨如帶往別口卸賣,即在彼口輸稅。二十五年,定比利時商約,照章納稅輸鈔。二十七年,定瑞典那威商約,稅鈔亦如之。

咸豐四年,設江海關於上海。八年,復定英約:一,牛莊、臺灣、登州、州、瓊州等口,均準開埠通商;一,值百五之貨,多有價值漸減者,應將舊則重修,此次新定稅則,如重修,以十年為限,須先六月知照,否則照前章完納,復俟十年;一,子口稅按值百二五,如原一次輸納,洋貨在進口、土貨在經過第一關納稅給票後,他口不再徵;一,英船納鈔給照後,四月內不重徵;一,貨船進口二,即全納鈔;一,英商自用艇,如帶例應納稅之貨,每四月納鈔一次;一,商貨納稅後,改運他口,系原包,免重徵。是年,允法商於州、瓊州、臺灣之淡水、登州、江寧通市,納稅輸鈔均同有約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