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武俠的出路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李毅華的現身說教,勵有文學夢的作家熱血沸騰——原來,李毅華就是那麼紅起來的!
“李小友,對於武俠的前途,我們覺到茫,您是怎麼看待武俠小說的未來!你以為一部小說什麼是最關鍵的?”一位上了年紀的老作家,對李毅華求教道。
李毅華看著這個老作家,拱手拜了一下“武俠能發展到現在,像你們這樣的老前輩功不可沒,在這裡向你拜謝了。一本小說怎麼才能紅,其實歸到底也就不外乎一個問題,就是如何才能寫好。對於這個問題,我本沒有發言權,只能硬著頭皮“班門斧”就隨便說兩句吧。”
“其一“文筆”[武俠的基礎];一個成功的作品不必要有真正趨向完美和濃厚墨香的文字。但總要具備一定的基礎,有自已的風格和特。成名並不是偶然的,如今武俠作者數不勝數,可真正的傑出人物能有幾人,真正稱的上宗師的也不過這古龍、金庸而已。他們都有自己的文字特點,想必大家都知道,在這裡我就不獻醜了。好的文筆並不一定意味著能成功,但想成功沒有好的文筆卻是萬萬不行。”
“其二“情節”[武俠的命脈];這裡用“命脈”二字是因情節於武俠小說的重要就如同脈搏於人一般。常人心脈一斷固然命不久矣,對於武俠而言,情節平淡無奇自然整部小說都死氣沉沉,索然無味。而一部成功的作品情節營構應當蜿蜒曲折,構置巧妙,懸念層出不窮,伏線引出千里,環環相扣,此呼彼應。”
“其三“歷史”[武俠的主];對於武俠小說來說“歷史”通常是使之更生動,更彩的背景要素。而我國的歷史又素以“博大深”而著稱。正所謂入寶庫豈能空手而歸。
“歷史是武俠小說‘真實化’的無上法門,如若一個棋盤,作者所要做的是如何把棋子擺上去。離歷史,脫離現實的武俠小說,便失去與那時代文化藝術結合的天賜良緣。”
“其四“人”[武俠的靈魂];我們這裡所說的人,指的是小說主人公一定要有鮮明的人生價值取向。武俠小說謳歌的正是生命的ziyóu,人的壯美,以及長留我中華民族數千年文化傳統中的浩然正氣與道義神。正所謂“武俠”
“武”不僅是對力的崇拜,更是對義的追求。而“俠”更是重然諾,尚氣節,輕生死的,見義勇為,扶正除的“正氣”化身。只要能深刻的創作出一個有血有的主人公,貼近社會,貼近現實。讓讀者覺親切,覺自然。具有一種震撼人心的染力,這樣的小說就已經成功一半了。”李毅華闢的言論,引起了諸位作家的共鳴,全都自發地鼓起來掌來,以示對他的敬意。
“李先生,你的《飄渺之旅》我也拜讀過,但與你上面述說有一定的不同,對於這個問題,你是怎麼看的。”一名戴著眼睛,顯得有點文氣的青年問道。
李毅華點了點頭道:“那你能說說在《飄渺之旅》中,對你最直觀的受是什麼?”心裡也不由暗道:不是座談會嗎?怎麼變成了自己的個人秀了。
“中華五千年的歷史盡在其中;故事情節絲絲入扣,懸念層出不窮;對人也有一定的思考;文筆也相當不錯。”李毅華微笑地看著青年,直到他說完以後,才慢慢說道“《飄渺之旅》已經概括了我剛剛演講了四條,不過區別就是換了一個環境,來描寫故事。個人認為,武俠小說就是在創新,無創新沒活路,對於我的小說,我把它稱為後武俠時代。有幸與金庸老師見了一面,老師已經很多年不看武俠小說,他說,如果有寫的好看的武俠小說,他還是願意看的!但是現在他很少看武俠,只能說明,現在大多數作者,寫不出好看的武俠!大多數作家不要一味的模仿前輩已經開創的老套路,嚴重缺乏創新神!加油吧,諸位一一寫一本,金庸、古龍等等前輩,覺得耳目一新,可以一讀的小說,那樣的作品肯定有前途”
“當代香港作家,很多人稿費收入很低,生活很艱難!這個問題您如何看待?”一名明顯不如意的作家忽然問道。
李毅華說道:“作家生活窘迫,並不一定是行業有問題。更多是他自身的問題,有的作家寫不出讀者喜歡看的橋段,寫不出妙的詞句。這一類作家並沒有獲得市場認同,失敗後應該反思,總結出市場當紅小說應該怎麼寫,讀看到底喜歡看什麼…任何人也無改變市場,只能改變自己,讓自己適應市場的變化!”
“李先生,最近不見你的新作問世,而你又當起了導演,是不是不看好香港作家市場,打算轉行?”一個作家尖銳問道。
愣了一下,李毅華還是微笑回答“電影和小說都是一樣的,區別都是它們表現的形式不同而已。我一直都看好香港市場,有好的思路,我還是會寫小說的。”座談會結束以後,楊浩然把李毅華帶到了主編辦公室。
“阿華,你真不打算寫小說了嗎?”主編鬱悶地問了一句,希望奇蹟能出現。
“不是不寫,你也知道現在是真的沒有時間,如果有好的作品,一定會第一時間讓主編你過目的。”李毅華對於幫助自己的人,時刻謹記,他知道主編是為了自己好,但面對自己的理想,他還是選擇後者。
“無論什麼時候,《武俠》的大門都會一直為你打開。”主編見李毅華決心已定,無奈說道。
倆人親切地談了半個小時,李毅華因為有事,只好提出離開。拿著《飄渺之旅》的後續款,看了看數字560萬,心裡暗道:寫書也是賺錢,如果不當導演,寫小說或許也是一個不錯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