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本序言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有的作家評論說,萬提斯在《唐吉訶德》一書裡最大限度地發揮了人類的想象力,杜撰出了各種超常規的奇遇。但書中又幾乎是採用了紀實的手法,來記述歷史上的真實事件。
書中介紹到的萊潘託戰役就是世界史上一次非常著名的戰役,當時西班牙與威尼斯結成“神聖同盟”1571年在希臘海的萊潘託灣裡同奧斯曼帝國強大的海軍艦隊進行了一次異常烈的戰鬥,打掉了土耳其人的海上勢力,從而在歷史上留下了光輝的一頁。讀者看完全書後,如果再翻一下書後的《萬提斯生平簡歷》,便很容易聯想到書中哪些部分是對作者某段生活的真實寫照。此外,作者還借所謂歷史學家錫德·哈邁德·貝赫利之口,一再向讀者聲稱他寫的某些東西都是有有據的。
唐吉訶德餘勇可賈,結果醜態百出,令人捧腹,最後敗歸故里,直到壽終正寢之前才翻然悔悟。這彷彿是喜劇,卻更像悲劇。究竟是喜是悲,讀者可自下結論。但譯者以為,它就像人們說《紅樓夢》那樣,嬉笑怒罵皆成文章,人們肯定會從跌宕詼諧的故事情節中領略到它的堂奧。
萬提斯是受到文藝復興人文主義影響的幾位重要作家之一。同時,萬提斯的《唐吉訶德》又對後來的一些著名作家產生了影響。笛福曾自豪地稱魯濱遜具有一種唐吉訶德神;菲爾丁曾寫過一部名為《唐吉訶德在英國》的喜劇;陀思妥耶夫斯基說,若想看懂他的《白痴》,必須首先閱讀《唐吉訶德》;福克納更是每年讀一遍《唐吉訶德》,聲稱“就像別人讀《聖經》似的”作者萬提斯命途多舛,一生坎坷,曾作過士兵、軍需官、稅吏,度過了多年俘虜生活,又數度被陷害入獄。據說,甚至連《唐吉訶德》這部小說也始作於獄中。作者最後竟落得個墳塋不知下落的下場,更是讓人到了一種悽風苦雨。
萬提斯在下卷的獻辭《致萊穆斯伯爵》裡戲謔說,中國的皇帝希望他把唐吉訶德送到中國去。譯者以為這表達了作者的一種願望,企盼他這部作品能夠傳到整個世界。在西方人的觀念裡,中國是最遙遠的地方,能夠傳到中國,就意味著已傳遍了全世界。可以令作者欣的是,他這部舉世公認的不朽名著迄今一直是在中國最為人們知的西班牙文文學作品。
謝灕江出版社的領導和吳裕康老師的熱情鼓勵,使我有勇氣承擔起翻譯此書的重任,並且為讀者創造了一次瞭解此書的機會。致貝哈爾公爵希夫拉萊昂侯爵、貝納爾卡薩爾—巴尼亞雷斯伯爵、阿爾科爾城子爵及卡皮利亞、庫列爾、布爾吉略斯諸鎮的領主。揆度閣下眷注優秀藝術,垂顧諸經籍,尤其惠愛風雅脫俗之作品,我不揣冒昧,仰承閣下之鼎鼎大名,把《唐吉訶德》付梓。茲恭請大駕蔭庇,以求本書斗膽問世。縱使它全無文人雅士佳作之美裝幀與淵博學識,亦任憑淺薄鯫生挑剔。謹稟告閣下明鑑我一片真誠,不負我懇切願望。
米格爾·德·萬提斯·薩阿維德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