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第1209章寧赴湘流葬於江魚之腹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第1209章寧赴湘,葬於江魚之腹中“在趙國,羽林侍衛是趙侯持在前的長劍,除此之外,還有一支名為黑衣的衛隊,隱藏於黑暗中,是趙侯反握在身後的匕首。”

“先父乃趙氏世代家臣,做過趙武子的黑衣,死於晉卿之亂。趙侯信守承諾,養我全族男女老幼十餘口,給予衣食錢,房宅田畝,全族恩不盡,於是我便奉老母之命,於十五年前補入趙氏親衛黑衣之***職於溫縣,是故君投靠趙氏那段時間,並未見過我。”

“君的一舉一動,趙侯都十分關切。君回楚國得後到重用,在淮南招攬賢才時,趙侯便派遣了吾等黑衣三人,入楚投靠,各自偽造身份經歷,只為取信於君,作為身邊謀士將吏。幾年下來,唯獨自稱齊國人的我最為成功,故而時常與鄴城通過種種途徑聯絡,之前的金陵王氣也好,徙木立信也好,都是趙侯親自下達的計策,讓我獻給君…究其原因,自趙侯殘秦裂齊之後,當今天下,攔在趙國面前,能阻止趙侯王天下者,唯楚國而已。而趙侯又說過,能亂楚國者,唯王孫勝也…”章華臺上,高赦平靜地將自己的身份經歷一一道出。

“能亂楚國者,唯王孫勝也?趙無恤如此看重於我,榮幸,真是榮幸之至!”熊勝大笑不止,在高赦披身份後,他只覺得世間的一切都如此荒誕,再也沒有能夠信任的人。

“我自命不凡,實則愚笨無知,到頭來,我身邊的奉之如師友的第一謀臣,卻是趙無恤的間諜!你在我身邊做的一切,不過是要效仿要離之事罷。當年子胥安要離到公子慶忌身邊做家臣,乘其不留意時刺殺之,除去了吳王闔閭的心腹大患。當子胥的那些密謀,並不避諱我,前事歷歷在目,我卻毫無警覺,信賴了你,活該有這場大敗!”他急氣攻心,衝上去狠狠給了高赦一腳,大罵道:“不,你又與要離不同,要離只是要公子慶忌一人命,而你,是要楚國殘亂,助趙無恤滅我羋姓社稷!你若不說,我且不知,你今坦言,我便知道你是誤導我落入今地步的罪魁禍首,豈能饒你!”罵完,他再度提起了劍,恨恨地指著高赦,要殺他洩憤。

然而高赦直面劍尖,巋然不動。

熊勝兩眼冒火,他是無法容忍如此欺瞞背叛的,但將近十年的君臣之義,卻又讓他如鯁在喉。

“我也待你為國士,你為何會捨棄我而忠於趙無恤?”

“趙侯對我宗族有恩,不可不報,我進入黑衣後,更是對我另眼相待,託付重任。士為知己者死,助趙侯王天下,乃是高赦平生願望…”高赦急促地說道:“現如今,擺在君面前的只有兩條路,一是在郢都困守,等著葉公打進城,君罪當烹!”

“其二,便是率領船隊東下大江,去淮南,帶著淮南殘部投趙侯,助趙破楚,如此,後或許可在楚地裂土封君…”熊勝彷彿聽到了什麼笑話般,大笑起來:“哈哈哈,趙無恤的刻薄寡恩,猜疑英豪,我在趙氏為臣子時已經領教過了,這條所謂的出路,不過是想要繼續利用我,讓我讓楚國繼續大亂,好讓趙兵滅楚罷了!”

“不錯。”不曾想,高赦卻坦然承認了這點。

“即便君去淮南降趙,趙侯也不會放心,這兩條路,無論怎麼選,不過是早死與晚死的區別,選了後者,到時候只要將君押到郢都殺死,還能得到楚國貴族們的擁戴。”熊勝愕然:“你為何要將趙無恤的毒計告知於我?”

“因為,高赦自問已不負於趙侯,卻有負於君啊…”高赦言罷,重重稽首在地,叩地有聲,但他說話的聲音,卻變得哽咽起來。

“此行,高赦雖然有趙侯之命在身,但隱瞞身份,委質於君,欺瞞生死大事,惑恩主,此乃不仁。為故君而害新君,此乃不義。誘惑君反叛稱王,導致楚國內亂,萬千黎民死難,此罪更是萬死不贖!”

“雖然趙侯承諾,讓我事成之離開郢都北返中原,他會為我加功進爵。但高赦也自命一頂天立地的士人,做下如此不仁不義的事情,便再也沒有顏面立於世間!”言罷,他再度抬頭,熊勝這才發現,不知何時,他的腹部已經了一把匕首,鋒刃直入肺腑…

“你…”見此情形,熊勝的劍,卻是斬不下去了。

高赦的匕首入腹很深,鮮血淋漓,嘴角也滲出了血,他慘笑道:“我臨行時,曾有幸看過孫子所書兵法,其中用間有五,因間、內間、反間、生間、死間!”

“此行,乃死間!”

“死間,好,好一個死間義士!”鳥之將亡,其鳴也哀,熊勝狠狠地將劍扔到一邊,仰天長嘆,不再看高赦。

“主君,這是我最後一次叫主君了…死間者抱必死之心,畢其命,而能成其事,我已下決心,間君以弱楚國,弱楚國時,身必死!臨死之前,豈敢再欺瞞於主君?高赦的這一生,都用來報答趙侯之恩,對於主君的知遇之恩,只能死後在黃泉下做牛馬奴婢來報答了…”言罷,高赦竟氣絕而亡…

許久之後,高赦屍身已經冰涼,熊勝才嘆息道:“當年孫子曾經在子胥家中,細數用間之法,曾總結過,昔殷之興也,伊摯在夏;周之興也,呂牙在殷。”

“如今,是得加上一句了,楚之分也,高赦在郢!”搖了搖頭後,熊勝下令道:“來人,以士之禮,葬之於城中…”熊勝沒有心思去摧殘高赦的屍體洩憤,他現在只覺自己遭到了全世界的背叛,頭暈目眩。這場他意氣風發,賭上了無數人命乃至於楚國社稷存亡的變法和反叛,到頭來不過是趙無恤盡在掌中的棋子。

如今,既然高赦也說了,面前只有兩條路,無論哪一條都是個死,他當如此抉擇?是在郢都裡等死,等著被宿敵葉公和楚王五馬分屍,亦或是乾脆投靠趙國,徹底做毀滅楚國的千古罪人。

在章華臺上踱步許久後,偶然間的放目遠眺後,熊勝目光透出一股狠勁,他已然下定了決心!

“高赦,你錯了…前路,不止兩條!”

後,季三月,傳聞葉公的大軍已經過了藍邑,即將兵臨郢都,郢都內依靠投誠納糧的楚國貴族們紛紛彈冠相慶。他們明面上配合著熊勝,稱呼他為大王,要金納金,要糧納糧,實則早就計劃著等葉公抵達時,突然發難,裡應外合光復郢都了!

然而這個計劃還來不及實施,這天一大早,熊勝突然派遣他的親信兵卒,將城內的數十家貴族統統抓起來,押到了漢水之濱,說是要在這裡舉行祭祀,誓師去戰葉公。

“祭祀,祭祀怎麼會選這等汙穢之地?”郢都的碼頭十分紛亂,因為長期未能恢復秩序,在一些排水溝的周圍,垃圾已經堆成了堆。每天都有幾個守碼頭的人過來用耙子把這些垃圾一直推進漢水裡去,但是這些垃圾如此之多,以至於本無法被水衝乾淨,它們成了碼頭下面的淤泥。誰知道淤泥裡面有些什麼,屍體、殘船、漁網,河最骯髒的地方,便是經繁華鬧市的段落。

如今,站在這一段骯髒的河道旁,雖然楚國內亂未熄,但依然錦衣玉食的楚國貴族們捏著鼻子,滿臉嫌棄。他們也知道今熊勝來者不善,有些人瑟瑟發抖,想要離開這片骯髒的河岸,卻被兵卒用戈矛退回去。

一直從早晨等到中午太陽酷烈的時分,貴族們飢腸轆轆之際,熊勝終於出現了,披掛甲冑,果然一副即將誓師出征的裝扮。

他似乎已經從高赦背叛的打擊中清醒過來,冷冷地掃視骯髒河岸上的楚國貴族們,用不帶一絲情的語氣說道:“郢都楚國公族繁盛,驕侈成俗,汝等雖明面上臣服於我,實則一直在與葉公暗通款曲,圖謀作亂,以為我當真不知!?”郢都貴族們愕然,頓時嘰嘰喳喳地鬧成一團,有的努力自述,也有的氣不過,索承認了,還大罵熊勝,說他時無多,還是速速投降,還能留一個全屍。

熊勝大聲叱責道:“我固然有導致楚國內亂的大罪,但楚國之卑弱喪亂,源頭都是因為汝等的貪婪暴,上主,下民,個個該死。”河岸上一片譁然,有人疾呼道:”冤枉,大王,我家與別家不同,是真心臣服!”也有人威脅:“熊勝!你殺了老朽,老朽的兒子便會立刻投靠葉公!”更有人唾罵:“縱然殺了吾等祭旗誓師,但熊勝小豎子去與葉公決戰,也必死無疑!”

“誰說我要去與葉公決死?”熊勝哈哈大笑起來。

他再也不用考慮如何讓這些貴族臣服於自己了,再也不必考慮如何贏得內戰了。

他,終於可以直面自己的對錯與野心了。

“我聽信賊人之言,割裂楚國,殺令尹、司馬,使得楚國卑弱,即將面臨趙國大軍來伐,楚國社稷或許不保,倘若如此,吾罪萬死不贖。但我既不能落入沈諸梁之手,死無全屍;更不甘心繼續做趙無恤的棋子,做他的狗!”

“思來想去,楚國要想在趙國的大軍下保全下來,首先,內戰必須停止,其次,便是要先殺光汝等這些蠹蟲!今,便全當是給楚王章和葉公幫一個忙罷。大江滌盪,泥沙俱下,滔滔水裡,總會有泥沙沉積,堵河道,只有不斷清理沖刷,才能重新得到一條幹乾淨淨,蓬生機的清!”言罷,熊勝以入郢以來前所未有的決心,下令道:“二三子,盡殺之!”登時,熊勝僅剩那2000餘忠心耿耿的“楚武卒”將河岸上的貴族包圍,縱兵大殺。刀劈斧砍,飛矢加,一時間哭喊陣陣,血成溪,匯入漢水。

,上至王孫,下至小邑主,郢都的數百名貴族,不分良,無一倖免,都葬身於江魚之腹…

漢水潺潺南,不因任何事停止,只是水中,又多了許多渣滓泥沙。

就在“漢濱之變”後三,葉公大軍已經抵達郢都城郊時,準備展開進攻,但前鋒探哨卻愕然發現,整個郢都已經去武裝化,城門大開,三老與國人們紛紛出來接王師,並訴說前幾在漢濱發生的可怕事件。

“叛賊熊勝何在?”葉公的前鋒,司馬子期之子公孫寧咬牙切齒地問道。

“走了,他已經走了。”三老如此複述…

此時此刻,利用入郢時的那些船隻,熊勝帶著他的殘部,和少部分震撼於漢濱之變,害怕貴族們回來清算的楚國無業士人、惡少年,一萬餘人沿著漢水南下。

他放棄了郢都,避離葉公鋒芒,在高赦說出實情後,知道自己不過是一枚棋子的熊勝,已經沒了再戰下去的理由,楚國,不能再在內戰中血了。

在抵達長江後,熊勝沒有選擇順江而下,去投靠趙無恤,而是到了大江的南岸,進入一片荒莽的沅湘域,遂不知所蹤…

許多年後,一首歌謠,道盡了這次失敗者的血淚遠征。

“滔滔季,草木莽莽。傷懷永哀,汩徂南土。”

“浩浩沅湘,分汩兮。脩路幽蔽,道遠忽兮。”《史記。楚世家》載:“白勝敗於郢,率餘部數千,渡江南竄,為楚江南諸縣公所阻,不得入長沙。遂溯沅水而上,過黔中,入西南夷,至滇池。滇池方三百里,旁平地肥饒數千裡,僚、僰群長居之,勝遂以兵威定之,乃以其眾王滇,仍號楚國,因滇在西南夷,故稱西楚。勝王滇十年,滅勞洸、靡莫,破昆明夷,遂霸南中,又十年而卒,後人尊之為…西楚霸王!”ps:忘了件事,本來還想給西遷的秦伯子棘上一個“逐者”的稱號,想想還是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