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8章封建子弟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黃池邑內大興盟會,烏煙瘴氣喧囂塵上。,:。這場大戲在吹拉彈唱十餘後終於消停了,邑外的濟水河邊,隨著諸侯車船的遠去,再度恢復了一片寧靜盎然。
這一午後,天氣清怡人,一位常服單衣的青年士人手持釣竿,坐在水邊一堆雜草‘亂’石堆裡。他似是在釣魚,時不時手腕輕輕一抖,水裡的魚餌也跟著動,過了一會,浮在水面那鵝‘’管制成的魚漂便一沉一沉的,似是有魚上鉤。
但士人似乎不為魚而來,對此無動於衷,依然閉著眼睛像是睡著了,就這麼一動不動地靜靜坐著,以至於瘦小的蜻蜓也將他當做泥塑木雕,放肆地飛到青‘’的幘巾上停歇。
“子輿,子輿!”直到岸上響起一陣呼喚,蜻蜓才驚慌地飛離,青年也才睜開眼睛,收了釣竿,那竿上的鉤,居然是直的…
“子輿,原來你在這。”來的是位華服少年,十四五歲年紀,與青年十分悉。
他走近後,指著青年的直鉤大笑道:“汝又在此用直鉤釣魚,難道是想學太公望,釣一位周文王上來?”青年靦腆地笑了笑,對少年一拜,用很慢很慢的語速說道:“君子不要笑話,參愚魯,不敢與太公望相提並論,而且這世上唯一的明主就在黃池,麾下自有能臣將相,參派不上用場。在此閒坐,只是想正心、誠意、修身而已。”青年名叫曾參,魯國東武城人,他的父親正是孔子的大弟子曾點。而來尋他的少年,則是趙侯無恤的長子,魯國幕府大將軍趙‘’。
這兩個地位天淵之別的年輕人,又是如何湊到一塊的呢?
曾參生於周王匄十五年,如今已經二十一歲了,他年少時跟著曾點在中都邑長大,與路過的趙無恤還曾有一面之緣。在中都的那幾年,他開始隨父親學詩書,雖然天資比不上顏回等天才,被認為木訥愚魯,卻十分好學,常伏案苦讀,被孔丘大加稱讚。
年紀稍大後,曾點跟著孔子周遊諸侯,曾參就留在家中‘侍’奉母親,他躬耕於曲郊外,一次遇大雨雪旬不得歸,因思父母,而作梁山之歌。恰巧趙‘’在魯國群臣陪伴下出遊,見到了這一幕,便讓他上車躲避雨雪。
當在車上寥寥幾句話,曾參的質外慧中給趙‘’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孤零零一個人在魯國,也沒有同齡人做朋友,於是往後的宴飲,常召曾參赴會。
這之後曾點歸國,讓曾參去替自己服‘侍’孔子,曾參從父親而離開魯國,在葉地一呆就是數年,期間拜孔子為師,勤奮好學,頗得儒學真傳。直到三年前,因為曾點去世,曾參拜別孔子,回鄉守孝,孝期剛結束,趙‘’便召他做了教授詩書的老師。
別看曾參年輕,但他在學問造詣上已經不亞於孔子的幾位入室弟子,更難得的是,他因為成長於趙氏統治下的魯國,耳渲目染,有了些不一樣的觸。他覺得趙無恤在中都說過的“修齊治平”格外親切,於是將其與孔子教授的東西結合,整合成了“八目”也就是“格物、致知、正心、誠意、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古之‘’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治其國者,先齊其家;‘’齊其家者,先修其身;‘’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正其心者,先誠其意;‘’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由此,這套理論已經從趙無恤個人的志向,被曾參改造成了一套完整的封建倫理道德體系。
這是孔‘門’之學與趙學的首度結合,有趣的是作為趙無恤的兒子,趙‘’也對這一套趙皮儒骨的理論很冒,近幾年他好儒學,多半是受曾參的影響。二人的關係亦師亦友,遇到有想不明白的事情,趙‘’也常會請教曾參,這次黃池之會,他也將曾參帶上了。
君子之‘’淡如水,二人本就不是話多的人,若是無事常常一天無話,各自看各自的書。曾參雖然知道今趙‘’被趙侯喚去,肯定是有大事,但既然他不說,他也不問。趙‘’也從‘侍’從手裡接過魚杆,坐在不遠處陪著曾參垂釣。
可因為心裡有事,趙‘’無法集中注意力,魚剛咬餌他就提釣杆,總釣不到魚,頓時有些氣不過,又因股坐疼了,手腳動了動,有小石子踢落水中,水裡的魚都被趕跑了。
“不釣了!”趙‘’發現今天的那些事情一直在‘’裡到處‘亂’撞,自己本沒辦法靜下心來,遂扔了魚竿,讓‘侍’從走遠些別讓人過來。
他則坐到曾參旁邊,正‘’對他說道:“子輿,有件事我要問問你,希望你能替我分憂。”曾參道:“君子請說。”趙‘’想了想,不知道應該從何說起,最後終於嘆了口氣:“我的魯國大將軍之印,被父親收走了!”
…
“什麼!?”此言一出,曉是曾參這穩重的‘’子,也不由大驚。
自從十多年前趙無恤竊了魯國的國政後,為了方便他的一言堂,便撇開魯侯,設立幕府,自任攘夷大將軍,成了實權的執政者。之後趙氏將重心移回晉國,又放不下魯國,便讓長子趙‘’接任了魯國大將軍之位,由張孟談輔政。這種模式十年來一直很穩當,眼看趙‘’沒幾年就要成年親政,為何趙侯又要剝奪這位置呢?
莫非是想讓嫡子或者幼子來做?對趙‘’而言,這也未免太不公平了吧!難怪他如此心神不寧。
“那魯國由誰任大將軍?”但趙‘’臉上卻沒有受委屈的不忿,只是說道:“這是有原因的,父親宣稱,魯國將撤銷幕府,取消大將軍一職,魯國將不再有卿,改由闞止任魯相,任期五年,到期輪換…”曾參若有所悟,但還有個問題,那就是趙侯會把長子放到哪裡去?若只是剝奪而不給予,依然是有些過分了,休說趙‘’,只怕趙國、魯國也會有不少人為他抱不平。
“那君子呢?”趙‘’無奈地笑了笑:“父親要我去琅琊。”原來,就在早上的朝會上,趙無恤和董安於、張孟談商定了一件事,那就是在趙國十二等爵之上,又增設一高爵,稱之為“封君”封君乃趙國之臣,地位相當於郡守,在地方上可行主君之事,建立自己的幕府,擁有較為獨立的經濟職權。但其領地也是趙國神聖不可分割的領土,鄴城可以授予領地,也可收回領地,撤銷封君。
而趙‘’,就被封為琅琊君,去治理之前的莒國。其領地北到介,南到羽山,西界渠丘,東臨大海,以琅琊為首府,大抵是之前的莒國沿海一帶,而莒國在渠丘以西的丘陵地區,則劃歸魯國管轄。
除了趙‘’以外,還有三位封君。
兩年前被征服的淮北地一分為二,泗水以西為徐郡,趙偃為徐君,其領地東起泗水,西至蔡國,北臨邳縣,南邊跨過淮水,鍾離、善道兩處要也歸徐管轄。不過趙偃才三歲,等他成年就封,還有十多年時間。雖然只是趙國內部的一個封君而非獨立諸侯,但這也足以讓徐人歡欣鼓舞了,因為徐承打了一場大敗仗,徐國遺老遺少在趙國的話語權變輕了不少。
泗水以東則為東海郡,趙廣德為東海君,首府在鍾吾,之前他在鎮壓淮夷的軍事行動中出力甚多,在當地也有些威望。自然,和趙‘’一樣,趙廣德也卸任了鄒國執政之位,‘’出三邾。
而隨著衛國併入趙國,趙伊也不再是衛國的卿,趙侯讓他去西面的上洛,填補韓氏離開後的軍事空缺,因為上洛也叫做商於之地,所以稱之為“商君”其領地最為狹小,僅僅相當於兩個縣,東臨三川郡,北到太華山,西邊是秦,南邊是楚。不過,這也是最有希望拓土開疆的一位封君。
這就是趙國的四位大封君,都是趙氏子弟,因為趙侯立法宣佈,封君只授予同姓子弟,異姓而為封君者,趙臣共擊之!
對於董、郵兩家,趙侯也有分封,但他們只是縣君,而非郡君,郵無正封在太原郡仇由縣,臨中山國,董安於封在濟北郡無棣縣,臨燕國。
曾參聽完之後,略一沉‘’後說道:“當年周公封建子弟,以屏蔽周,今趙國也行封建之事,但不論是封君還是縣君,都只安排在邊陲之地啊…”見趙‘’依然面帶憂慮,曾參知道他在擔心什麼,便出言安道:”君子,這是喜事啊。
““喜從何來?”趙‘’不解。
千乘之國的卿,和海濱荒涼之地的小小封君,孰輕孰重?趙‘’不會不知道。
他倒不是眷戀那些他從未實際掌握的權勢,只是在曲長大‘成’人,對那裡也有情了,本以為自己會一直呆在魯國,父親卻突然將自己換到了陌生海濱去,是人都會有些不樂意。
而且他也有些‘摸’不透父親的用意,這是因為對自己不滿麼?想到自己的‘’格、愛好總是不能讓父親滿意,趙‘’不免有些黯然神傷,他其實是很羨慕兩個弟弟的。
曾參卻笑道:“參雖然愚笨,但也看得出來,這是趙侯想將魯國從外國變為郡縣的前奏啊!不出十年…不,不出五年,魯國和三邾必然被趙國合併,夷為郡縣!以封建之名,行收國之實,伯主的手段實在是高明。自此以後,整個中原幾乎連成一片,這對於趙國而言,不是喜事麼?而君子也能從外國的卿,重新成為趙國的臣,父子有親,君臣有義,不是遠勝於從前?”ps:第二章在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