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7皇商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第一百三十七章“信口雌黃!”
“啪!”的一聲,桌案之上擺放的成窯五彩泥金雕鳳小蓋鐘被盛怒之下的童太后扔到地上,摔個粉碎。從破碎的蓋鍾裡面蜿蜒而出的清水和茶葉混著碎裂成幾瓣的鋒利瓷片靜靜的躺在雕龍刻鳳的地磚上,在明亮的燈光下顯出幾分銳利的殺意和難以自持的慌亂。穿著一身明黃鳳凰飛天朝服的童太后再也忍不住的站起身來,指著大殿中央的薛蟠怒喝出聲。無盡的森然與殺意從一雙黑白分明的鳳目中暴出,仿若尖刀一般直直入人心。於座眾人霎時間有種錯覺,若是目光能夠殺人的話,站在大殿上的薛蟠一定被童太后凌遲處死。
可惜,目光不能殺人。而對於少年時便對著殺氣凜然的師先生恭維調笑的薛蟠來說,童太后身上所暴的戾氣和殺意簡直就像陽白的和煦清風一般,頂多給他帶來兩分清涼如意。除此之外,半點波瀾都興不起來。
只是薛蟠沒有想到的是,向來城府深沉,隱忍剋制的童太后居然會被薛蟠幾句話得亂了方寸,竟然在大庭廣眾之下做出“摔杯子”這等沒有規矩大失禮儀的事情來。
看著大殿之上的文武百官、萬國使節尤其是幾位皇族長輩們毫不掩飾的出的驚愕和詫異,薛蟠越發得意的輕笑道:“究竟是汙衊,還是事實俱在,自然有明白人去評判論斷。不過微臣以為太后娘娘身份貴重,又深居後宮。即便這些罪名證據確鑿,也興許都是童家下人仗著您的名聲恣意行事,於太后娘娘本身並沒有關係的。太后娘娘又何必如此暴怒,看在我等眼中,卻彷彿是被拆穿了什麼,從而惱羞成怒一般。”
“薛蟠,你好大的膽子。你可知道,你在和誰說話!究竟是誰給你這麼大的依仗,叫你如此放誕狂妄,竟然連天家威嚴都不顧及了?”童太后說著,還刻意看了一眼一旁淡然端坐的徒臻,冷冷笑道:“本宮乃是聖上親封的聖母皇太后。本宮的威儀和品格,乃至本宮的一舉一動都是符合大雍朝的祖宗家法的,豈容你一個小小的三品武官來置喙?”盛怒至極的一句話,成功讓在座的武將官員們不滿的皺了皺眉。亂世重武將,盛世重文臣,這是自古以來就有的習慣。大雍朝建朝百年,如今正是五穀豐登,百姓富裕安樂的鼎盛之期。因此武將的地位也被隱隱的削弱和制肘著。此等事實從有朝以來不斷被褫奪封號和瓦解實權的異姓王身上可見一斑。
然而武將被打壓被輕視再是事實,這樣的事實也是不能著之於口的。童太后盛怒之下的口不擇言,仿若一個狠狠的巴掌打在了所有武將的臉上。霎時間,一群身材壯碩、虎背熊的武將們不滿的哼了幾聲,其中一個年約而立,身材壯碩,滿身殺氣,不怒自威,容俊朗,劍眉星目,肌膚黝黑的男子站起身來,拱手說道:“太后此言差矣。薛蟠既身為朝廷三品官員,忠於聖上忠於朝廷便是他的本分。正所謂食君之祿,忠君之憂。小王以為,薛僉事此番舉動並無不妥。更與朝廷文武官職沒什麼瓜葛。”童太后看著起身說話的俊朗男子微微沉了面容,脯高聳的做了幾次深呼,將一腔怒火慢慢壓制下來,這才開口說道:“忠勇親王這話說的看似公正,卻也是沒有道理。雖然食君之祿,忠君之憂。然則古聖賢有云:不在其位不謀其政。薛蟠不過是一個三品武官,既沒有言官聞風而奏的權利,也沒有巡察御史檢舉揭發的職責。此番彈劾童家,也不過是因私廢公,信口雌黃罷了。”薛蟠卻是一臉好奇的打量著忠勇親王。對於這個和廢太子徒贏爭鬥了半輩子最後躺著還中槍的倒黴王爺,薛蟠聽徒臻講過幾次。只說他這人和徒家的另幾位皇子都有不同,是個功勳卓著崇尚武力的人。此番親眼見過之後,薛蟠才覺得這位王爺果然不同——至少這噸位派頭,這種面撲來的野之氣,就和其他幾位風度翩翩但體型偏於孱弱消瘦的皇子們不一樣。
注意到薛蟠毫不掩飾的打量,那位忠勇親王轉過頭來看了薛蟠一眼,開口笑道:“你就是那個去了天津衛一年便訓練一群新兵蛋子打敗了虎鯊營將士的富貴公子?你鼓搗出來的火炮本王也用過,非常不錯。”薛蟠嘿嘿的笑了兩聲,剛要開口說話,便見這位忠勇親王又轉過頭,衝著童太后不贊同的說道:“國家興亡匹夫有責,薛蟠身為朝廷官員,自然有效忠朝廷的義務。那些個仗著家世便欺壓百姓,橫行霸道的豪強富戶就彷彿是蛀蟲一般。若是不加懲治,早晚會禍害的大雍朝盡失民心。屆時再想挽救,恐怕遲矣。”聽到忠勇親王毫不客氣的將童家比作蛀蟲,童太后的臉越發難堪了。但是忠勇親王雖然在角逐大寶的過程中失利被逐,不過他天豪耿直,又固守西南邊境十餘年,愛民如子,作戰驍勇,在軍方的權柄卻是益加重了。對於這樣一個掌握軍方小半力量自身又身份貴重的王爺,童太后還是不敢太放肆的。因此她也只能面鐵青的反駁道:“忠勇親王有所不知,這薛蟠生狂傲,暴戾放肆,仗著有人疼寵,本不將皇族威嚴放在眼中。他十四歲進京,不過幾便大鬧南安王府,之後這幾年,也從未消停過。今所謂義正言辭的彈劾,也不過是其胡鬧妄為的表象罷了。”
“小王相信,能說出‘國家興亡,匹夫有責’這樣的話來,薛僉事一定不是什麼大大惡之人。只不過年輕氣盛,比較魯直罷了。”
“可是他薛家在金陵廣建地宮,又大肆斂財,勾結匪類甚至賄賂朝廷大員也是事實。人證物證聚在,只是他薛家不知使了什麼法子叫人反口罷了。”童太后說著,皺眉看了徒臻一眼。
“本宮覺得事有蹊蹺,想要細細審問,可是聖上卻覺得無此必要。反而認為是我童家的人在興風作,陷害忠良。”忠勇親王細不可查的皺了皺眉,對於太后窮追猛打的舉動失了好。不過他離京多年,對於這些個瑣事也不太清楚。一時間倒也不好發話。想了片刻,便衝著徒臻拱了拱手,坐下不語。
童太后本想挑撥格魯直的忠勇親王為她說話,見忠勇親王如此舉動,眼中不由得閃過一抹失望。
徒臻看在眼中,心中冷笑。面上卻不動聲地說道:“母后對於此事耿耿於懷,朕也不好再行阻攔。免得事後風言風語,橫生枝節。只是甄家僕人和薛家五房之子並無官身,按照規矩是不能入乾清宮的。何況今乃是皇宮賜宴,還有萬國來使覲見朝賀。此事牽連甚廣,又涉及到太后的母家。叫他們見了,也著實不妥。”童太后聽到這裡,臉上閃過一絲尷尬。讓童家的人在皇帝賜宴上發難,是她的主意。本想著能攻其不備,一舉拿下薛家眾人。本不曾料到鐵證如山,徒臻居然還不肯放手死保薛家,甚至不惜自汙英名。又有薛家趁機發難,反而將自家牽連進去了。
聽到徒臻這麼說,童太后也只得點了點頭,故作大度的笑道:“既如此,那便暫且不提,放到年後處置也好。”正好,她也有時間將童家惹出的那些個羅亂解決掉。
徒臻眼含嘲諷的看了童太后一眼,開口笑道:“那倒不必。朕知曉母后因證人反口一事寢食難安,為了讓母后安生過一個好年。朕已經叫戴權將證人帶到了偏殿。母后即刻過去便是了。”頓了頓,又補充道:“為了公平起見,不光是童家找來的兩位證人,就連薛家找來的幾位證人並所有的物證,也都送過去了。”童太后心下一沉,目光清冷的看著徒臻,神越發僵硬了。
徒臻卻恍若未覺的吩咐道:“忠裕皇叔,忠禮皇叔,母后,皇后童氏以及大理寺卿,提刑司獄司並薛、童二家眾人遂朕去往偏殿一趟。其餘眾人繼續飲宴。”徒臻話語剛落,鐘鼓樂器悠然響起,舞姬歌女姿容翩躚,歌聲婉轉。而徒臻一行人卻緩緩起身去了偏殿。
和亮如白晝、鶯歌燕舞的正殿相比,昭陽宮的偏殿雖然也是燈燭高照,但到底失了幾分大氣光明。徒臻等人入了偏殿,薛之意等證人早已被戴權派人提了過來,一個一個的俱都沐浴更衣,洗的乾乾淨淨的。
見到幾位貴人進來之後,眾位證人立刻叩頭拜道:“草民薛之意(甄世榮)見過聖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徒臻漫不經心地擺了擺手,開門見山的問道:“薛之意,甄氏僕人,你二人早先檢舉薛家圖謀不軌,大肆斂財,為何如今卻幡然改口?可是受了什麼人的脅迫和利誘?”薛之意率先叩了三下,開口說道:“回聖上的話,草民等確實受了旁人的脅迫——”童皇后聽到這裡,立刻一臉得意的說道:“果然事有蹊蹺。聖上之前還阻攔我等垂問。差點冤枉了好人放走了壞人呢!”徒臻淡淡瞥了童皇后一眼,眼中漠然中帶著兩絲森嚴,童皇后神一凜,訕訕的住了嘴。
徒臻開口問道:“你果然是受了他人的脅迫。何人脅迫,為何脅迫,你此番一一道來,朕為你做主。”薛之意再次叩頭,繼續說道:“回聖上的話。是童家家主童默科親自找到草民的頭上——”
“你信口雌黃,在此之前老夫從未見過你!”童默科面鐵青的打斷了薛之意的話,走到徒臻面前叩拜道:“聖上,這薛之意絕對是受了旁人的挑唆汙衊我,還請聖上明察。”徒臻神漠然的看了童默科一眼,開口說道:“是你童家人要求面見人證當面對峙,如今卻一而再再而三的打斷證人的話…”
“該不會是心虛吧!”最後一句話,是薛蟠一臉不屑的接過來的。
童默科惡狠狠的瞪了薛蟠一眼,冷笑道:“分明是有人故意作祟,居然還指責我們心虛。”
“隨便你怎麼說,反正沒有物證又被人證反口指證的也不是我。”薛蟠一臉不在乎的聳了聳肩膀,不再多話。
“你——”
“夠了。”徒臻皺眉,打斷了童默科和薛蟠兩人的爭執。開口說道:“朕沒有時間聽你們囉嗦。既然你等執意要和人證對峙,那麼在人證說話之時就不要言。否則的話,朕便將隨意說話的人叉出去。”看著面霎時間變得難看的童家眾人一眼,徒臻意有所指的冷笑道:“朕沒有那個時間陪你們玩鬧。”說著,又衝薛之意擺手道:“你繼續說。”
“諾!”薛之意又磕了一頭,這才繼續說道:“是童家家主童默科親手給了草民白銀一百萬兩,讓草民誣陷家兄圖謀造反。草民不同意,童家家主便派人綁了草民的外室和兩雙兒女威脅草民。並出言保證事成之後,草民絕對不會受到連累。童家人會想辦法給草民換個身份,繼續榮華富貴的過子。”
“草民被無奈,只得暫時答應了童家家主。暗地裡卻悄悄給家兄忠信侯傳信,叫家兄暗暗查找草民被童家人藏起來的家眷。直至昨,家兄終於尋到了我的外室和兩雙兒女。草民沒了後顧之憂,但是又不想輕易便宜了為非作歹的童家人,因此便按著童家人的意思指證家兄,並趁機將事實的真相當面稟奏聖上。”說著,又從懷裡掏出一疊銀票道:“回陛下的話,這些便是童家家主給草民的銀票,草民分文未動。”另一旁的甄世榮也磕頭說道:“回聖上的話,草民的遭遇和薛家五爺相差不多。也是家人被童家人綁了,又得了童家一萬兩銀子,這才照著童家的意思信口胡說。那些個什麼地宮,什麼勾結的,草民都不知道。都是童家的人讓我們這麼說的。草民有罪,請聖上降罪。”抱著膀子看熱鬧的薛蟠此刻言道:“同樣是指證,你甄世榮才得了一萬兩銀子,我薛家五叔卻得了白銀一百萬兩。果然還是我們薛家人值錢啊!”一句話說的眾人暗暗發笑。只是童家人怒火更勝了。
童太后忍著怒火說道:“此事曲折離奇,恐怕是有人心設計好的。聖上不可聽信他們的片面之詞。”徒臻漫不經心地勾了勾嘴角,一臉好笑的說道:“可是母后,這人證卻是童家人找來的。”童太后被噎的一時無語,半,方才訕訕的說道:“也興許是他們早就設計好的陰謀,只等著童家的人往下跳。”
“那不也是你們童家的人先綁了人家的家眷還給了人家銀兩利誘,是你們童家人圖謀在先。我薛家人反戈一擊,也是人之常情。”薛蟠說著,一臉不屑的看了童家眾人一眼,低聲叨咕。
“真是蠢,果然腦漿子都用來調、教女兒勾引男人了。如此絕妙的栽贓陷害,硬生生叫他們成個笑話,說他們是佞,人家真材實料的佞都能委屈的哭了。”
“噗!”忠裕親王幾個人忍俊不的笑出聲來。
童默科面紅耳赤的反駁道:“這是汙衊,此番檢舉之前,老夫從未見過他們,更沒給過他們銀兩。”
“大雍朝的票號有規定,所有萬兩以上的儲存易必須都要登記造冊。何況一百萬兩的銀票更不是輕易能拿出來的,陛下只要順著我五叔上的銀票去查,定然能查到這銀票究竟是誰家的。”薛蟠斜了童默科一眼,一臉閒愜的說道。
童默科的臉,瞬間青了。抬頭看著神冷漠的徒臻,童默科只覺得一陣陰寒自脊椎升起,霎時間傳遍全身。他顫顫巍巍的跪了下來,衝著徒臻解釋道:“啟奏陛下,老臣…老臣…”
“好了!”徒臻有些不耐煩的打斷童默科的話,開口吩咐道:“看來薛家謀逆的事情已然真相大白。那麼如今,大家便聽聽童家欺壓百姓,仗著太后的名義魚鄉里的事情吧!”戴權聞言,立刻躬身退了出去。不過片刻,又帶了一群人回來。這次的證人大半都是面含菜,舉止唯唯諾諾的百姓。他們生膽小,甚至剛剛進了偏殿的大門便一個個跪地不起,磕頭如搗蒜。讓人狐疑的是,眾人身後還跟著兩位面的嬤嬤,經過仔細辨認後,忠裕親王兩個認出這二位乃是皇后身邊的陪嫁嬤嬤。
因為涉及的人員過多,事件繁雜,徒臻倒也沒有力一一審問了。著提刑司獄司並大理寺卿分開審問之後,徒臻也只是微微閉著雙眼,聽那些個百姓一點一點的指責著童家眾人是如何仗勢欺人,橫行霸道。
比如藉著替皇太后和皇后修建省親殿宇的名義,以荒田之價購買良田,或者用十不足一甚至百不足一的價格購買人家的豪宅,奇珍,美玉或者本不能賣的傳家寶。如若主人家不同意,便夥同當地知縣、知府等巧立罪名,構陷下獄。最終迫害的人家破人亡,離子散,好好的富裕之家困頓的連乞丐都不如。而當地官府將這些百姓的財物收沒充作官中之後,再以低賤的價格賣給童家的人以求晉身之階。此番惡行天怒人怨,童家人不以為恥,反而卻沾沾自喜,四處宣揚。
至於強搶良家婦女為奴為婢為姬為妾之事,更是數不勝數。
隨著提刑司獄司和大理寺卿不斷的審問,包括童太后在內的童家眾人再也坐不住了。而以忠裕親王為代表的一干皇室老人,也難掩失望的看著童太后和童皇后兩個。
幸虧聖上英明,將這些個事情移到偏殿處理。這樣腌臢無恥的事情,如若在大殿之上公然審問,叫萬國來朝的使節們聽見了,得多丟人。
而審問到最後,竟然連皇后當年指使人給徒臻的侍妾下藥的事情都牽扯出來…負責審問的提刑司獄司和大理寺卿渾身發抖的住了審問,再也不敢進行了。
偏殿之內的氣氛變得陰鬱而沉重。在這樣凝重的氣氛下,眾人不由自主的屏息凝神。沉默了半晌,童太后終於忍不住壓力的說道:“臻兒,童家的人仗著母后的名義做了這麼多的錯事,母后真的是不知道的。”徒臻閉著眼睛,沒有說話。
童太后頓了頓,小心翼翼地試探道:“此事事關國體,臻兒覺得…是否該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免得叫那些來此朝賀的外國使節們看笑話?”此刻,童太后倒是十分慶幸今乃是皇宮賜宴了。這種節骨眼兒上,恐怕徒臻也不希望出什麼差錯吧!畢竟,這可是他第一次**主持皇宮賜宴,意義非凡呢!
忠裕親王上前一步,躬身說道:“啟奏陛下,唐太宗李世民有言,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大雍朝建國百年,能到如此太平盛世,乃是幾代皇帝兢兢業業,勤政愛民的結果。童家雖然是聖上的外家,可是君王治世,天下萬民都是您的子民。民為重,社稷次之,君為輕。微臣懇請聖上三思,萬萬不可姑息養,縱容豪強欺凌百姓。”童太后聞言大驚,立刻出口反駁。
“可是——”
“太后娘娘慎言。”忠裕親王十分不滿的看著童太后說道:“太后娘娘貴為聖母皇太后,乃是億萬閨閣女子的典範。更應該要以身作則。昔長孫皇后為了社稷江山,不惜打壓本家在朝堂的勢力,甚至多次推脫了太宗李世民的封賞。這才是一個賢后應該做的事情。而不是縱容本家魚鄉里,為非作歹,甚至縱容侄女兒殺害嫡生兒子的姬妾。”童太后被擠兌的一句話也沒有,只得面難堪的住了嘴。她知道,忠裕親王如此開門見山的表明了態度,恐怕童家這回真的完了。
果然,徒臻一臉冷漠的頷首說道:“忠裕皇叔此言甚是。外戚童家,仰仗皇恩不知回報,竟然藉著皇室的名號魚鄉里,欺壓百姓,無惡不作,大逆不道。傳旨,褫奪童默科成國公封號,所得財產全部抄沒,用來補償被童家欺詐過的百姓。念在太后的顏面,免去童家犯罪之人的牢獄之災,童家一脈貶為庶民。此事具體事宜,由忠廉親王處置。”躲在眾人身後的童克茶聞言,渾身一哆嗦,面慘白的低下了頭顱。
薛蟠一臉嘲諷的盯著童克茶的身影,不屑的勾了勾嘴角。十年風水輪轉,你敢欺負我的兄弟,早晚有一天叫你報應回來!
“皇后童氏,格暴,生妒忌,草菅人命,難當國母之重責。傳朕旨意,廢童氏皇后之位,囚於冷宮。”
“皇上…”童皇后狀若瘋狂的撲上來,抱著徒臻的雙腳喊道:“皇上你不能這麼做——”
“朕不能?”徒臻挑了挑眉,森然問道:“你說,朕不能?”恍若實質的殺氣駭的童皇后臉發白,彷彿一灘爛泥般癱軟在徒臻的腳下。徒臻難掩厭惡的看了童皇后一眼,輕聲說道:“要麼去冷宮,要麼朕賜你一條白綾。”童太后見此情景,有些不忍的張了張嘴,最終還是沒有說話。
徒臻有些疲乏的揮了揮手,開口說道:“朕累了,眾位卿家也都退下吧!”偏殿眾人立刻躬身告退。
徒臻又道:“此刻已經過了宮的時間。傳朕的旨意,列為臣工皆可留宿宮中。”眾人又是恩戴德的叩拜謝恩。
徒臻揮了揮手,看著被衛架出皇宮的童家眾人,又看了看相互攙扶著離開偏殿的皇太后與廢后童氏,眼中閃過一抹晦暗。
也許,眾人覺得這次的風波已經結束了。
可親手導演了此番故事的徒臻卻清楚的知道,這一切,才剛剛開始…
作者有話要說:有童鞋反應這兩天滴蟲子問題,因為這兩身體不太舒服,總是頭疼快過年了家裡面麻煩事也特別多,因此寫文比往常慢了很多,也沒有力改錯希望大家見諒某八以後會認真一些,然後努力碼字,給大家帶來彩滴故事╭(╯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