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第15章各有秘密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崔景鈺的祖父乃是兩朝元老,官居三品。崔府自然富麗堂皇,府中屋宇花園,無一不富貴美。

一路走來,劉玉錦滿眼掩飾不住的驚豔羨慕之,不時拉著丹菲指點給她看。

進了崔府,崔景鈺便先行告辭。幾個僕婦過來,帶丹菲她們去了女眷所在的後院。

崔府家奴侍婢皆穿戴整齊,舉止從容有序,顯是教養規矩都頗嚴。引路的僕婦目不斜視,對兩個女孩寒酸的衣著視而不見。

行了片刻,她們終於到了一處院落。院子不大,卻十分雅緻巧,想來是崔府裡哪位女郎曾住過的閨房。

丹菲她們進了正廳,小婢子上了茶水點心。那兌了蜂的果如琥珀,用細瓷杯盛著,散發著馥郁的桂花甜香。劉玉錦折騰了半,口乾舌燥,一口氣喝了數杯才作罷。

很快就有婆子送來了新衣。因為丹菲她們在重孝期,新衣十分樸素,衣料卻都是上品,且十分合身。

丹菲和劉玉錦灰頭土臉地過了兩個月,今終於洗盡塵土,挽起了秀髮,穿上衣裙,做回了女兒。兩人都有種恍如隔世之

婢子見丹菲出浴,粉面紅,長眉鳳目,身軀雖削瘦,卻修長勻稱,別有一番颯英姿。她不讚道:“娘子生得真好,若做男裝,果真難辨雌雄。京中貴女尤興男裝,奴還沒見誰有娘子這麼好的顏。”丹菲換下來的舊衣已經被拿走,隨身攜帶的弓箭和匕首則放在了案上。

丹菲見婢女不住打量那些兵器,道:“你也喜歡騎?”婢女忙笑道:“我一個奴婢,哪裡懂得這些?不過是見多了女郎們箭,卻沒見過真架勢舞刀劍的。娘子身手一定很好吧。”

“不過會些花拳繡腿罷了,”丹菲嘲道“況且女子功夫再好有何用,又不能上場殺敵。”

“若是騎術好,可以打馬球呀。”婢子笑道:“因安樂公主喜愛打馬球,如今這兩年,長安城裡女子打馬球成風呢。我們家四郎馬球也打得極好,時常在聖人面前獻技。”丹菲道:“你家四郎可是常和安樂公主一道打馬球?”婢子得意道:“我們家四郎一直都是安樂公主的座上貴客。公主當年,差點兒就點了他做…”

“阿雨!”一聲嚴厲的呼聲打斷了婢女的話。管事娘子冷著臉走進屋來“還不去看看午食準備好了沒。別讓客人等著。”婢女急匆匆退下了。

管事娘子這才對丹菲笑道:“兩位小娘子想必都餓了吧。這就請去用飯。”兩個婆子把午食送了來。一大盤子剛出爐的蒸餅,一盤金黃香脆的胡麻餅,一盤各酥餅糕點,再有兩盅羊湯褒,一盤炙鴨,另有醋芹、清蒸菘菜、拌菠菜等時蔬,連著兩碗剛從井中取出來的冰鎮酪,擺滿了一大桌。

丹菲和劉玉錦其實早已經餓得飢腸轆轆,見了這豐盛的飯菜,都不由得暗暗咽口水。

崔家這飯菜雖然不算十分緻,卻相當可口,尤其是那羊湯,熬得香濃入味,配上烤得金黃的胡麻餅,讓人胃口大開。各糕點看似簡單,卻入口即化,齒間留甜。酪更是酸甜適中,冰涼香甜。

到底初入崔府,丹菲吃得斯文剋制。倒是劉玉錦,原本的斯文作派在逃難途中被丹菲**沒了,現下一時改不回來。於是因為吃相不佳,被丹菲瞪了好幾記白眼。

待有八分飽,丹菲便放下了碗筷,又掃了劉玉錦一眼。後者也依依不捨地放下了碗。

婢女們將碗筷收去。一箇中年僕婦走來,朝丹菲兩人行禮道:“兩位娘子,我家夫人有請。”僕婦領著兩人穿過幾重高門,進了當家主母居住的內堂。

崔景鈺揹著手站在屋外,轉身朝丹菲他們點了點頭。目光落在丹菲身上,微微怔了一下。

他第一次見丹菲穿女裝。衣裙素雅,髮髻高挽,因為在孝中,不施脂粉,亦沒有多餘裝飾,卻是面容俊秀,神氣清,眼中盪漾著一股充沛靈氣。

崔景鈺多看了兩眼,才別開了目光。

這時屋裡出來一個穿著體面的娘子,將丹菲和劉玉錦請了進去。

內堂裡的榻上,坐著一箇中年貴婦和一個妙齡少女,顯然是母女倆。

丹菲和劉玉錦下跪行禮。段夫人急忙將婢女將她們扶住,帶到跟前了。

她拉著兩個女孩的手,道:“我都聽鈺郎說了,你們兩個好孩子,是我們阿江的大恩人。阿江離開京城隨她父親去沙鳴時,不過四五歲,本想著今年他們回來,我們親人可以團聚,哪裡想到,那次分離就是永別…”說罷,眼眶紅了。

段夫人是段將軍的長姊,段家四個孩子,就他們姊弟兩人是原配所生,情特別親厚。段將軍髮去世時,段寧江還是個嗷嗷待哺的幼兒,段家老夫人體弱,兩個小弟舉家外放。段夫人便將段寧江接到崔家,撫養了兩年。她雖是姑母,可與段寧江的情同母女。說起段家慘事,悲痛難抑。

崔六娘溫言寬道:“阿孃,阿江姐姐現在已是回到長安了呀。”

“她是回來了,她父親兄長卻還留在沙鳴。這就罷了。父子兩人抗擊突厥,戰死殉國,死後卻連名節都要被汙衊!”段夫人說到這裡,唾罵起來“韋家就無一個好人!我阿弟是何等正直忠貞之人,竟然被他誣陷成了貪汙軍款、私通敵國的臣賊子。這教他們父子在天之靈怎麼能夠安息?這叫段家滿門將來如何自處?”段夫人拉著丹菲的手詳細問了段寧江生前和臨終前的事。丹菲撿著溫和的橋段說了。段夫人和崔六娘聽了又不住落淚。

“聽鈺郎說,你們兩個孩子千里上京,也是為了投奔親戚。”段夫人道“你們且先放心在府裡住下,讓下人先幫你們尋著親戚家。平有什麼缺的,只管和奴僕說。”丹菲和劉玉錦道過謝,起身告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