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南方北方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艦隊行駛了三天的時間達到了翁州。這就是臺灣水軍在大宋境內最後的補給站了。不過幸運的是在駐守翁州的正是張洽和他的沿江水軍。
到岸的那天,在翁州的昌國早已彩旗飄揚人聲鼎沸了。張洽早早的就來到了碼頭接。等谷永寧一落地就跑上前來歡
。
“谷大人,我們又見面了。”動的他聲音都有點顫抖。這2年的時間讓一個壯漢變的更加的結實,只是當中更多了一點細心。
“張兄,近來可好啊,我這次北上大金,後面就全指望你了。”谷永寧拉著他的手,表示心中的受。
“大人你放心,只要我張洽在,保證北伐大軍衣食無憂。你看我已經為你們準備了3萬套棉衣,北方天冷,可不要受涼啊。”
“張兄果然細心,那我就收下啦。”其實已經準備了冬衣,但是人家送的總不好意思拒絕。
“那有什麼啊,走我們進去再說。”
“好。我們進去再說。”他們一起進入昌國府。
昌國的名字來的很妙。宋熙寧六年(1073),神宗按照原鄞縣縣令、當時已入朝擔任參知政事的王安石的奏請,同意恢復被廢三百年的翁山縣,並賜改縣名為“昌國”這是一個會意的名字,《昌國州圖志》說:“意其(指舟山的地理位置)東控本,北接登萊,南連甌閩,西通吳會,實海中之巨障,是以昌壯國勢焉!”這其實也是他的特殊的地理位置來決定的。這個島嶼控制了宋朝皇都的咽喉,連接著山東的外海,真的是太好不過的後方基地了。所幸的是,現在的後方是很安全的。
大廳內,沒有了外面的熱鬧,更多的人在關注著地圖上的斑斑點點。這地圖就是在臺灣的時候所畫的路線圖。
“這次我們大軍在翁州休整四天。這四天裡面主要是最後的檢查裝備和物資的準備情況。還有,臺灣到翁州的補給路線一定要保持通暢,特別是消耗物資的運送,要不然我們這3萬人可就變成金狗門前的骨頭了。”眾將聽了大笑。
“將軍,我們這次先打哪裡啊?”一個還有點理智的軍官提了個問題。谷永寧點了點頭,表示嘉獎,說道“大家往這裡看。”於是拿出了一份詳盡的規劃圖給他們看。
“我大宋沿海除了翁州之外還有三個重要的港口是通州,豐利場和鹽城。北方也有幾個可以供選擇的地方比如登州、海州和膠西。可是問題在於我們的任務是協助北方的義軍作戰,可是義軍的主力確是在益都和濰州。這就給我們的計劃帶來了很大的困難。”
“將軍的意思是我們直接去攻擊益都和濰州,放棄水軍嗎?”
“正好相反。”谷永寧詭異的說“我的目的就是要調動山東的軍隊然後使義軍有更大的活動空間從而達到協助的目的。”這就是一種聲東擊西的方法,只是那個時代,在海上卻是很難實現的。
“將軍的想法很獨特啊,但是這個和我們的港口有什麼關係嗎?”張洽還是想不懂這些港口的作用。
“這些港口是用來偽裝的。”谷永寧解釋給他們聽“我們水軍現在只有3萬人,我要造成一種假象就是有大批的水軍在山東外海集中,讓金國人緊張一下,最好能夠調動他們的軍隊東西奔走,這樣我們就可以以逸待勞了。鹽城離山東最近,我們以此為依託展開夜行晝伏的戰法讓對方疲於奔命,最後在關鍵的時候給他們致命的一擊。”
“這想法也太大膽了吧?”許俊覺得有些不可思議。
“其實早有人想到過了。”他微笑著說。說實話這個想法還真的是前人的結晶這也只是繼承和發揚而已。
“大家試想:今中原之地,其形易、其勢重者,果安在哉?曰:山東是也。不得山東則河北不可取,不得河北則中原不可復。方今山東者,虜人之首,而京洛關陝則其身其尾也。由泰山而北,不千二百里而至燕,燕者虜人之巢
也。山東之民勁勇而喜亂,虜人有事常先窮山東之民,天下有變而山東亦常首天下之禍。至其所謂備邊之兵,較之他處,山東號為簡略。我以沿海戰艦馳突於登萊沂密淄淮之境,彼數千兵者盡分於屯守矣。”
“將軍分析很對。”陶羨也站出來說“只要我們能夠將金軍調動起來,並且利用山東的地形地勢來做文章,一定能夠擊敗金軍恢復中原的。”說到這裡,居然擠出了眼淚來了。這些文人啊,就是會哭。一時之間大堂裡各個眼睛都發出了亮光。
“將軍是否有想過在那裡進行登陸啊,我們不能一直在海上漂吧。”坐在一旁的葉適眯著眼,平靜的說。很顯然谷永寧所說的這些都是《美芹十論》裡的東西,沒有什麼新鮮的,而且這書又是他給的自然沒有什麼大驚小怪的。這次要帶上這個老傢伙就是要運用他在多年的抗擊金軍的經驗上給自己一點幫助的。這一下終於派上用場了。
“正則先生說的很對,我們光在海上溜達也不是個辦法還是要回到陸地上跟他們較量的。你們覺得哪裡是最好的登陸地點啊?”谷永寧把問題拋出來,看看哪個人跟他有相同的看法。大家都沉默的思考中。突然在後面一點傳來一個聲音。
“將軍圖山東,只有在海州方可成事。”我大驚,居然有人能猜得我的心事。只見這人出來一見,說“小人孟珙參見大人。”一個弱冠少年出現在了他的面前。
“你就是孟珙?你的父親是孟宗政?”
“將軍認識家父?”那少年詫異。心想,啦,誰認識你父親啊,你可是將來大宋抗金抗元的第一猛將啊,誰不認識啊。見所有的人都投來驚奇的目光所以只是放在心裡不表,冷靜的說:“素聞德夫英勇,相比虎父無犬子就是這個道理的。你說說為什麼要取海州?”孟珙見這麼說,就放開來說“原因有三。一,金國常年的重兵集結在海州城防堅固而且糧草眾多是一個可以長期堅守的城市,這樣的地方誰也不會想到要來偷襲的。二,海州城外有個島叫東海,憑藉著將軍的船隊要想拿下來輕而易舉,再說將軍是要調動各地的大軍進行換防,那麼海州的部隊就是優先
調的。三海州離宋境相接近,一旦發生戰事還會引起邊防軍隊的警戒這也就可以減少了城內的守軍力量有利於大軍的調動。”他一口氣說了三大理由,不得不佩服這個小孩的智慧和思維。
“真是奇才啊,老張,這個人能借我一用嗎?”谷永寧發現小小年齡的孟珙已經表現出超越他這個年齡的智慧了,將來一定能夠建功立業的。
張洽看他這麼喜歡也就順水人情的說“大人只要喜歡就借去用好了,只要回來的時候完璧歸張啊。”
“放心,我一定會還給你的。”心裡想,還個給你。
這孟珙真的和他的表字一樣就是一塊璞玉,在大海上的雕琢一定能成美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