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记住【就要看書網】:91KS.ONLINE
二月,壬寅,鎮軍將軍陳顯達領中領軍。夏,四月,辛丑,大司馬豫章王嶷薨。五月,己巳,司徒、竟陵王子良為揚州刺史。秋,八月,丙申,以新城太守郭安明為寧州刺史。冬,十月,乙丑,車駕幸玄武湖講武。甲午,車駕殷祠太廟。
十一月,戊午,詔曰:“頃者霖雨,樵糧稍貴,京邑居民,多離其弊。遣中書舍人、二縣官長賑賜。”十一年,正月,癸丑,詔“京師見繫囚,詳所原遣。”以驃騎大將軍王敬則為司空,江州刺史、鄱陽王鏘為領軍將軍,鎮軍大將軍陳顯達為江州刺史,右衛將軍崔慧景為豫州刺史。丙子,皇太子長懋薨。
二月,壬午,以車騎將軍、廬陵王子卿為驃騎將軍、南豫州刺史,撫軍將軍、安陸王子敬進號車騎將軍。己丑,輔國將軍曹虎為梁、南秦二州刺史。癸卯,以新除中書監、晉安王子懋為雍州刺史。丙午,以冠軍將軍王文和為益州刺史。
三月,乙亥,雍州刺史王奐伏誅。夏,四月,壬午,詔“東宮文武臣僚,可悉度為太孫官屬。”甲午,立皇太孫昭業、太孫妃何氏。詔“賜天下為父後者爵一級,孝子順孫義夫節婦粟各有差。”癸卯,以驍騎將軍劉靈哲為兗州刺史。五月,戊辰,詔曰:“水旱成災,谷稼傷弊,凡三調眾逋,可同申至秋登。京師二縣、朱方、姑
,可權斷酒。”庚午,以輔國將軍蕭惠休為徐州刺史。丙子,以左民尚書、宜都王鏗為南豫州刺史。六月,壬午,詔“霖雨既過,遣中書舍人、二縣官長賑賜京邑居民。”秋,七月,丁巳,詔曰:“頃風水為災,二岸居民多離其患,加以貧病六疾,孤老稚弱,彌足矜念。遣中書舍人履行沾恤。”又詔曰:“水旱為災,實傷農稼。江淮之間,倉廩既虛,遂草竊充斥,互相侵奪,依阻山湖,成此逋逃。曲赦南兗、兗、豫、司、徐五州,南豫州之歷陽、譙、臨江、廬江四郡,三調眾逋宿債,並同原除。其緣淮及青、冀新附僑民,復除已訖,更申五年。”是月,上不豫,徙御延昌殿,乘輿始登階,而殿屋鳴吒,上惡之。虜侵邊,戊辰,遣江州刺史陳顯達鎮雍州樊城。上慮朝野憂惶,乃力疾召樂府奏正聲伎。戊寅,大漸。詔曰:“始終大期,賢聖不免,吾行年六十,亦復何恨。但皇業艱難,萬機事重,不能無遺慮耳。太孫進德
茂,社稷有寄。子良善相毗輔,思弘治道;內外眾事,無大小悉與鸞參懷,共下意。尚書中是職務
本,悉委王晏、徐孝嗣。軍旅捍邊之略,委王敬則、陳顯達、王廣之、王玄邈、沈文季、張瑰、薛淵等。百辟庶僚,各奉爾職,謹事太孫,勿有懈怠。知復何言。”又詔曰:“我識滅之後,身上著夏衣,畫天衣,純烏犀導,應諸器悉不得用寶物及織成等,唯裝復裌衣各一通。常所服身刀長短二口鐵環者,隨我入梓宮。祭敬之典,本在因心,東鄰殺牛,不如西家禴祭。我靈上慎勿以牲為祭,唯設餅、茶飲、乾飯、酒脯而已。天下貴賤,鹹同此制。未山陵前,朔望設菜食。陵墓萬世所宅,意嘗恨休安陵未稱,今可用東三處地最東邊以葬我,名為景安陵。喪禮每存省約,不須煩民。百官停六時入臨,朔望祖
可依舊。諸主六宮,並不須從山陵。內殿鳳華、壽昌、耀靈三處,是吾所治制。夫貴有天下,富兼四海,宴處寢息,不容乃陋,謂此為奢儉之中,慎勿壞去。顯陽殿玉像諸佛及供養,具如別牒,可盡心禮拜供養之。應有功德事,可專在中。自今公私皆不得出家為道,及起立塔寺,以宅為
舍,並嚴斷之。唯年六十,必有道心,聽朝賢選序,已有別詔。諸小小賜乞,及閣內處分,亦有別牒。內外
衛勞舊主帥左右,悉付蕭諶優量驅使之,勿負吾遺意也。”是
上崩,年五十四。
上剛毅有斷,為治總大體,以富國為先。頗不喜遊宴、雕綺之事,言常恨之,未能頓遣。臨崩又詔“凡諸遊費,宜從休息。自今遠近薦獻,務存節儉,不得出界營求,相高奢麗。金粟繒纊,弊民已多,珠玉玩好,傷工尤重,嚴加絕,不得有違準繩。”九月,丙寅,葬景安陵。
史臣曰:世祖南面嗣業,功參寶命,雖為繼體,事實艱難。御袞垂旒,深存政典,文武授任,不革舊章。明罰厚恩,皆由上出,義兼長遠,莫不肅然。外表無塵,內朝多豫,機事平理,職貢有恆,府藏內充,民鮮勞役。宮室苑囿,未足以傷財,安樂延年,眾庶所同幸。若夫割愛懷抱,同彼甸人,太祖群昭,位後諸穆。昔漢武留情晚悟,追恨戾園,魏文侯克中山,不以封弟,英賢心跡,臣所未詳也。
贊曰:武帝丕顯,徽號止戈。韶嶺歇祲,彭派澄波。威承景歷,肅御金科。北懷戎款,南獻夷歌。市朝晏逸,中外寧和。
譯文世祖武皇帝名蕭賾,字宣遠,是太祖的長子。小名龍兒。出生在建康青溪的家宅,出生那天夜裡,陳孝後、劉昭後都夢到龍盤踞在屋頂上,所以給世祖取小名龍兒。
世祖起初做尋陽國侍郎,後被徵召為州西曹書佐,出任贛縣令。江州刺史晉安王劉子勳反叛,世祖不聽從命令,南康相沈肅之把世祖拘在那裹的監獄。族人蕭欣祖、門客桓康等攻破南康郡,接出世祖。沈肅之率領兵將官吏數百人追擊,世祖和左右的人作戰抵抗,生擒沈肅之,殺敵一百餘人,於是率領自家兵士一百餘人起義.始興相殷孚率領上萬軍隊到尋陽投奔劉子勳,有人勸世祖阻擊他,世祖認為寡不敵眾,躲避到揭陽山中駐守,聚集兵眾達到三千人。劉子勳委派他的將領戴凱之為南康相,並讓軍主張宗之率一千餘人協助他。世祖率領軍隊向南康郡進發,在南康關口襲擊戴凱之的別軍主程超率領的幾百人,又進攻張宗之,擊敗並殺了他,於是包圍了南康郡城。戴凱之用數千人固守,世祖親自率領將士終
攻打,城被攻陷,戴凱之逃跑,殺掉偽贛縣令陶衝之。世祖便佔據郡城,派遣軍主張應期、鄧惠真率三千人襲擊豫章。劉子勳派遣軍主談秀之等七千人,在西呂與張應期抗拒,修築營壘,
戰不能決出勝負。聽說世祖將親自率兵前來進攻,談秀之等後退逃散。戰事平息,世祖被任為尚書庫部郎,徵北中兵參軍,西陽縣子,兼任南東莞太守,越騎校尉,正員郎,劉韞撫軍長史,襄陽太守。另外又封為贛縣子,食邑三百戶,堅決推辭不接受。轉任寧朔將軍、廣興相。
桂陽王劉休範反叛,世祖派軍隊襲擊尋陽,趕至北崤,事態平息,授官晉熙王安西諮議,沒有接受,又回到本郡。轉任司徒右長史、黃門郎。沈攸之在荊楚,宋朝秘密對他加以防備。元徽四年,任命世祖為晉熙王鎮西長史、江夏內史、行郢州事。從帝即位,徵召晉熙王劉燮為撫軍、揚州刺史,任命世祖為左衛將軍,輔助劉燮一起沿江而下。沈攸之反叛事起,朝廷還未加以處置,世祖認為中游可以等待敵人,當即佔據盆口城作戰守的準備。太祖聽說遣件事,高興地說:“這真是我的兒子啊!”上表請求西去討伐,未被允許,於是派部分軍隊支援郢。平西將軍黃回等都受世祖指揮。加封世祖為冠軍將軍、持節。升明二年,事態平息,轉任散騎常侍、都督江州豫州之新蔡晉熙二郡軍事、徵虜將軍、江州刺史,持節仍舊保留。封為聞喜縣侯,食邑二千戶。這年,徵召為侍中、領軍將軍。賜給鼓吹即樂隊一部。府第設置佐史。統領石頭戍軍事。不久封持節、督京畿諸軍事。升明三年,轉任散騎常侍、尚書僕、中軍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進封爵位為公,持節、都督、領軍仍舊保留。賜給班劍儀仗二十人。
齊國建立,世祖被立為齊公世子,改而加封侍中、南豫州刺史,賜給油絡車,羽葆、鼓吹,增加班劍儀仗為四十人。把石頭作為世子宮,設置左右衛率以下屬官,官署、服制,和東宮完全相同。進升爵位為王太子。太祖即位,世祖成為皇太子。
建元四年三月壬戌,太祖病逝,世祖即位,大赦。徵鎮、州郡長官、軍屯營部,各行喪三天,不得擅離職守;駐守都市的戍衛部隊,一律不得回來。乙丑,宣稱先帝遣詔,任命司徒褚淵為綠尚書事,尚書左僕王儉為尚書令,車騎將軍張敬兒為開府儀同三司。詔書說:“喪禮雖然有一定的制度,可是先帝的旨命常有簡約之意,近侍臣僚可以三天來哭吊一次,其餘百官可以隔一天進宮哭吊一次。今後有大的喪禮都如此。”丁卯,任命右衛將軍呂安國為司刺史。庚午,任命司空豫章王蕭嶷為太尉。癸酉,下韶說:“值勤守城制度,歷代應該相同,可是近年逃避守城兵役的人,數以萬計。雖然依據法律應當懲處,但追究其本意可以寬諒。歷年逃避的守城兵役.可以全部免除。從此以後,申明原有的律令,有違犯者要糾正制裁。”庚辰,下詔說:“連年收成不好,貧窮的人很多,京城江水兩岸,多有災民。派中書舍人酌量賑濟救助。”夏四月丙午,任命輔國將軍張倪為兗州刺史。辛卯,追封穆妃為皇后。
五月乙丑,任命丹陽尹聞喜公蕭子良為南徐州刺史。甲戌,任命新提拔的左衛將軍垣崇祖為豫州刺史。癸未,下詔書說:“近來降雨頻繁,河屢屢漲滿,沿江兩岸居民,多遭水淹。派中書舍人和沿江兩縣的長官酌量賑濟救助。”六月甲申,立長懋為皇太子。下詔書申明白壬戌
施行的赦免恩典一百天。乙酉,任命鄱陽王蕭鏘為雍州刺史,臨汝公蕭子卿為郢州刺史。甲午,任命寧朔將軍臧靈智為越州刺史。丙申,立王氏為皇太子妃。進封聞喜公蕭子良為競陵王,臨汝公蕭子卿為廬陵王,應城公蕭子敬為安陸王,江陵公蕭子懋為晉安王,枝江公蕭子隆為隨郡王,皇子蕭子真為建安王,皇孫蕭昭業為南郡王。戊戌,下詔書說:“洪澇為患,天象錯亂.京城關押的囚犯,可以限定
期審訊判決;外地各監獄的囚犯,委派刺史按時審查判決。建康、秣陵兩縣的貧民增加賑濟賞賜,一定要做到周到全面。吳興、義興遭水害的縣,免除租稅。”癸卯,任命司徒褚淵為司空、驃騎將軍。
秋七月庚申,任命衛尉蕭順之為豫州刺史。王戌,任命冠軍將軍垣榮祖為青、冀二州刺史。
八月癸卯,司徒渣鐲去世。
九月丁巳,因為國家舉辦喪事的緣故,停辦國子學。己巳,任命前軍將軍姜伯起為秦州刺史。辛未,任命徵南將軍王僧虔為左光祿大夫、開府儀同三司,尚書右僕王奐為湘州刺史。
冬十二月己丑,下詔書說:“沿淮河防衛的將領,長期遭受戍邊的勞苦,值此元旦新年伊始,應該享受恩典歡慶。可以派中書舍人前去宣讀聖旨。今後每年都如此。”庚子,任命太子左衛率戴僧靜為徐州刺史。
永明元年正月辛亥,世祖駕臨南郊祭天。實行大赦,改年號。壬子,下詔書讓內外群臣各自列舉皇上的過失,盡心規勸。又下韶書令王公卿士,各自推舉自己知道的人才,
據其才能大小予以升遷。韶書說:“治理國家所依靠的,實際是對百姓的統治,各級官吏的俸祿,一般有固定的標準。往年因為邊境憂患告急,所以
據時勢的變化予以增減。如今境內安寧,各項事業都很興盛,顧念官吏的勤勞
幹,應該加以優待獎賞。郡、縣的丞、尉,可以恢復祿田。”太尉豫童工蘆盛領太子太傅,護軍將軍長沙王蕭晃為南徐州刺史,鎮北將軍竟陵王蕭子良為直至業刺史。庚申,任命侍中蕭景先為中領軍。壬戌,立皇弟蕭銳為南平王,蕭鏗為宜都王,皇子蕭子塱為武昌王,蘆王至為塵j蛙。甲子,為了修築直逕的舊宮,詔令儀仗隨同前去瞻仰勘察。
二月辛巳,任命徵虜將軍楊炅為沙州刺史。辛丑,任命隴西公宕昌王梁彌機為河、涼二州刺史,束羌王像舒彭為西涼州刺史。
三月癸丑,下詔書說:“宋朝的德運衰落,風俗禮儀遭受破壞,國家四分五裂,完全失去了秩序,官吏的升遷、謝任極其頻繁,公私凋敝。我朝剛剛奠定吉祥的氣數,一切都在草創之中。想要遵循先代聖王的軌範,永久地隆盛治國的基,治理百姓的官職,一律以三年為限。那些有聲名功績的官員,限期舉薦,嚴加甄別;沒有行政才幹,隨時更換罷免。”丙辰,下詔書說:“朕自從遭遇苦難,不久便被周圍人所畏懼,敬仰的話成為負擔,如同墜入深淵。可是長遠的規劃尚未清楚,政務刑事還未得到治理,天象失序,陰陽錯亂。朕想要播布先帝的恩澤,兼以回應上天的警告,可以延長辛亥
的赦免恩典五十天,從辛亥赦免期限的終了算起。京城在押的囚犯,全部都諒情寬赦其罪。三署服役的兵眾,酌情優待,予以減免遣散。城鎮特別貧困的鰥夫寡婦,要周全地加以賑濟救助。”戊寅,下詔書說:“四方現在關押的囚犯,無論罪行輕重,以及打劫的強盜餘下的家口,長期服勞役的人,欽定的罪犯,全部諒情赦免。拖欠需要追
的贓物,凡是建元四年三月以前的,都特予免除。”夏四月壬午,下詔書說:“曹魏尊重袁紹,恩澤博及其墳墓;晉代寬恕兩王,榮耀延及其後裔,魏、晉兩代的大義,成為前代美談。袁粲、劉歪與前朝直擔共同輔助
王室,選迪之在量勁年間,特別忠心,雖然沒能保全晚節,但是最初的忠誠可以載入史冊。歲月已經過去了很久,應當予以特別優待。袁粲、劉秉前年改葬墳地,沒有修治棺槨,可以再給他們料理一下,使之大致合乎周禮的規定。沈攸之及他的幾個兒子靈柩在西部的,可以命令荊州送回到他們的舊墓,在那裹為他們料理一下喪葬事宜。”五月丁酉,車騎將軍張敬兒被處死。
六月丙寅,下詔說:“凡是犯了法應當審察懲治的人,在堊毖四年三月以前的,都寬赦。”秋七月戊戌,新上任的左光祿大夫王僧虔,賜官特進。
九月己卯,任命型業刺史墮川匡蕭迭為驃騎將軍,冠軍將軍廬堡王蓋王翅為型業刺史,昱郡太守宣堡法蘊面為呈圳刺史。
丞朋二年正月乙亥,任命旦炒刺史旦
邇為南兗州刺史,徵北將軍竟陵王蘆王且為護軍將軍兼司徒,徵北長史型堡為旦業刺史。丙子,加封右光祿大夫王至蛙為特進。
三月乙亥,任命呈興太守靈貸為南劍刺史,前將軍工壘為絲州刺史,幹北將軍呂安國為翅州刺史。戊寅,任命少府趙墾墨為盧業刺史。
夏四月甲辰,下韶令說:“揚、南徐、南兗、徐、兗五州統轄的各個監獄,並、豫、江三州府、州現有的囚犯,江州尋陽、新蔡兩郡關押的罪犯,由官署統一押送回御史臺,等候限期之內斷定曲直。沿江較遠的郡以及其他各州,委託刺史詳加審訊。”己巳,任命寧朔將軍程法勤為寧州刺史。
六月癸卯,世祖乘車親臨中堂聽取訴訟。乙巳,任命安陸王蕭子敬為南兗州刺史。戊申,任命黃門侍郎崔平仲為青、冀二州刺史。
秋七月癸未,下韶書說:“樂發自人的內心,這是先哲留給我們的訓誡;禮不忘記本,所以歷代風俗相同。因此漢光武帝在南陽推遲迴京,魏文帝在譙國殷勤侍親。青溪宮取法上天蘊含光輝,效法大地蘊藏賓物,靈光肇源於此,天命賜授所在。在從前因為運數初開,籌劃的是些治國方略,修繕築造之類勞作,我就沒有時間去做。時光
逝,衹有悲痛哽咽。我德寡勢薄,繼承鴻大的基業,心存營構祖居的念頭,以表記王室興發之跡。察考星象創立制式,推測時動工興建,你們來報告已完工,規制程式清楚完備。應當舉辦落成典禮,以盡情表達
謝告
的心懷,可約定
期舉行小型集會。”甲申,立皇子蕭子倫為巴陵王。
八月丙午,世祖親臨舊宮舉行小型集會,安排樂隊奏樂,在座的人賦詩。下韶令說:“京城監獄的囚犯及三署正服役的囚徒,酌量予以減免寬赦。在王宮任職的人,全部賜予財物。”戊申,世擔親臨玄武湖講習軍事。甲子,下詔書說:“掩埋枯骨,前人訓誡中看作是重義之舉;體恤老人哀憫病者,實際是國家法典的內容。我一直思慮百姓的疾苦,睡覺都難安穩,不敢忘懷。聲名還不足以使人順服,事物多有乖異之處。京城的兩個縣,有些古墳被毀壞發掘,可以隨地適當掩埋.遣骸沒有入棺的,一併予以殮葬掩埋。對患病貧困不能維持生活的人,制定條例,一併給予賞賜史。
冬十月丁巳,任命桂陽王蕭鑠為南徐州刺。
十一月丁亥,任命始興王蕭鑑為益州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