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5章397有恃無恐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哦?”孫殿英心頭一凜,耐著子問“消息來源是小道消息呢還是國內的報紙登出來的?”
“消息好像是上海那邊傳出來的,租界的裡的報紙把東陵被盜的消息瞪了出來,不過那報紙是街邊小報,內地的大報紙都沒有這方面的消息。樓下說這事的那人也是開玩笑說的,知道的不多。”譚溫江道。
聽到內地的報紙不報道,孫殿英稍稍放了心,武漢那邊肯定做了工作,說起來,幕後的主謀還是武漢那邊的情報部門呢。又問:“那,有沒有提到我們?”
“這倒沒有!”譚溫江搖搖頭,見孫殿英臉平靜,他也放心下來了。
“既然沒有,那還擔心什麼?”孫殿英不在乎道。
“瞞得了一時,瞞不過一世啊!我們動手的時候,馬福田那些人就在邊上呢,消息一傳到他耳裡,他肯定知道是我們乾的。”譚溫江又道。
孫殿英呵呵一笑:“我還說是他馬福田盜了皇陵呢?你說是不是?只要我們打死不承認,誰來指證呢?”馬福田是孫殿英的老對手,也就是傳說中的山寨大王,手裡好好幾百人,後來加入奉軍,披上軍皮成了團長。
他和孫殿英一路貨,在孫殿英盜皇陵之前,馬福田就已經“開張”了,所以說到底是誰先盜了皇陵真不好說,不過把罪名推到馬福田身上,就算洗不清自己的嫌疑,至少也能混淆視聽。
譚溫江聽孫殿英這樣一說,多少放了心。
“也是,就算我們不好過,也休想便宜馬福田。”譚溫江道。
“就算知道是我們盜東陵又怎樣?天塌下來有高個子盯著呢!不然我們能輕易來到南華?”孫殿英又鼓氣道,手指指了指天,譚溫江馬上意會,自己等人不過受人之託,皇陵裡的東西都被武漢那些人拿走了,除非把自己這萬把人都滅口了,不然武漢那些人自然要為自己這些人掩飾。
“嗯!”譚溫江點點頭,笑道“剛才我也是急糊塗了。天氣一熱,腦子就不好使。大哥放心,我一定會安撫好兄弟們的。”這還差不多!
孫殿英點點頭,他對譚溫江器重的,譚溫江讀過書,還是東北講武堂出來的,這樣的人才實在難得,比手下的那些文盲莽夫強多了。
至於手下的那些丘八,他們有了錢有了田地,才不擔心什麼東窗事發呢?一百年後,大家都記得孫殿英,除了孫殿英,參與此事的那些人還能被誰記得?
“這事就算過去了,你就安心跟著大哥我幹,南華的老闆很大方,說不準將來封廕子呢。”孫殿英拍了拍譚溫江的肩膀,又道:“收拾一下,陪我去見見蔣先生,記得穿得體面一點啊!”第二天,孫殿英找到蔣偉記,初來乍到,不少麻煩都需要蔣偉記幫忙處理。
蔣偉記在東爪哇幹了幾年,經營的人脈,可不是孫殿英這樣的新丁能比的。
“泗水當然是南洋少數的大城市,不比首都新唐山差多少,不過除了泗水,東爪哇的華人勢力很微弱,就看孫兄你大展拳腳了!”蔣偉記帶孫殿英到省政府入職,笑著鼓勵他道。這些天朝夕相對,兩人稱兄道弟,時間一長有了幾分情義,蔣偉記的鼓勵裡也多了幾分真誠。
“客氣話就不說了,蔣兄的恩情小弟銘記在心。後有所差譴,敢不效犬馬之勞?”孫殿英拱手道“望蔣兄多多提攜了!”
“好說!”
…
在正式“出征”內務部和總理府派人過來給這幫丘八“上上課”讓他們懂規矩,好好做人。
這也包括孫殿英、譚溫江等人。
他要接受為期一個月的軍務和政務培訓,累的好不酸!
剔除黃賭毒因素,孫殿英在舊部中選拔出了近兩千人的過得去的官兵,加上內務部分配過來的軍官,很快就組成了後飽受爭議的“東爪哇支隊”丘八,一群有錢的丘八,來泗水之前,蔣偉記已經幫他們準備好大量肥美價廉的土地了。
買到心儀的土地後,丘八們個個心滿意足,每人至少都得到三十畝土地,後就可以心安理得地經營自己的土地了。
土地在哪,也在哪種下。
到了南華不久,孫殿英就把滯留在上海的家室遷過來,孫家在泗水市區買下一幢幾畝大的別墅豪宅,和老蔣比鄰而居。
裡面添置了冰箱、風扇、電燈電話、收音機、唱機等現代電器,一點不比上海有錢人家享受差!
房子還是老蔣推薦的房地產商,陳果夫兄弟在泗水經營的房地產公司裡就有老蔣的股份,可以說老蔣在泗水一代,除了搞不了技術含量高的機械、造船、石化生意,幾乎很少沒有他不涉及的賺錢買賣!
孫殿英也是後來才得知這一情況,不知不覺被蔣偉記“殺”後,很快他又加入了蔣偉記的朋友圈,認識了不少跟在蔣偉記後面風生水起的江浙商人。
現在他老蔣可是成了不是國土局的局長的國土局長。
把孫殿英安排好,蔣偉記終於可以出手來拍賣前段時間的獲得的成果。
一時之間,在中、東爪哇地區,出現了大小几百個種植園,園主多為華人,也有英國、荷蘭人和本人。
對像宋靄齡、孫殿英等人在南華大量購買土地,為了開發土地,就需要招攬勞動力,他們不必在南華當地招聘勞動力,可以直接在本地招聘勞動力送到南華。
宋靄齡還是不放心土地的事,便跟著南華訪問團來到南華,在蔣偉記的陪同下,實地考察買下的十萬畝土地。
令她不愉快的是,期間碰到了抗議的土人,他們抗議華人奪走他們的土地、山林,糾結了數百人反抗。
然而,當臉發青的蔣偉記回到泗水,調集泗水是內務警察部隊出動後,接下來的幾天裡,抗議的土人再也沒有出現在宋靄齡視線中。
她好奇問蔣偉記,那些土人去哪了?
蔣偉記微笑著回答她,為了補償土人的土地,政府劃了外海一個島給他們安居樂業去了。…據兩國達成的協議,兩國政府建立移民綠通道,移民局和當地政府聯合辦公,災民在國內接受簡單培訓後,將直接分配到南華各地的種植園、農場、工地、工廠。
在南華居住滿一年的華人自動獲得南華國籍,並且南華和武漢政府互相承認雙重國籍。
對投資南華土地的國內投資者來說,儘管管理上有點麻煩,但以極低的價格僱傭到災民到南華務工,成本上划得來。
南華有專門的農業管理公司,土地主可以把土地承包給農業管理公司獲得穩定的收益,或者農業管理公司從土地主那收取管理費,據合同為土地主種植橡膠、棕油、劍麻、菠蘿、水稻等經濟作物,收成由土地主所得。
又或者土地主出土地,農業管理公司出人力物力和管理技術,按比例分配種植園的收益。
經過幾年試驗,農業管理公司模式在南華越來越成了,規模也發展到2萬人,是既建設兵團後富有南華特的半官方半市場機構\公司。
南華政府和南華國家開發銀行一直不遺餘力地為農業管理公司背書,提供種種政策和資金扶持。
宋靄齡考慮到自己經營可能賺更多錢,就沒把莊園給農業管理公司打理,依舊和一些朋友合作搞了自己的種植園公司。
當然,這不包括孫殿英。
孫殿英得知蔣偉記也把土地承包給農業管理公司經營後,果斷把土地承包給農業管理公司,小小地討好南華政府高層,也表明他要繼承蔣偉記的未竟事業,一心一意“剿匪”三十年!
偶爾也會實踐一下蔣偉記傳授給他的經商經驗,向泗水提供煤炭、砂石等資源。
當然,主業還是在土地上,剛買到的土地給農業管理公司打理後,在蔣偉記的暗示下,孫殿英他們有機會奪得更多新的土地。
手下的軍官有樣學樣,這幫傢伙手段野,強買強賣是他們的特。
在接下來的幾年裡,除了被某個家破人亡的土人青年刺殺過一次,掉了三髮,孫殿英幾乎毫髮無損,反而搶佔了更多的土地。
這是二十年代東爪哇地區的狀況,一切都很野蠻,在野蠻中向前發展。
尤其是孫殿英所部的河南、山東籍老鄉親朋好友跟隨到南華髮展後,幾十萬人陸續湧入東爪哇,兩個民族爭奪生存空間的戰爭更是到了!
為了減輕華人移民的負擔,南華政府移民局每年補貼南星輪船公司數千萬元,南星輪船公司在廣州、上海、廈門、寧波等地開通定期航班,和國內當地政府合作,組織華人移民南華。
如前文提到的王鐵牛父子,因為是私人旅行,他們去南華的船票高達百元,而通過移民局和南星輪船公司的專用移民船隊到南華,則是免費!
前提是簽訂勞動合同,由南華農業管理公司或者其他企業擔保,實際是南華企業單位提前支付了船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