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第九十章力挽狂瀾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雖然到最後,小奇都不肯承認,是他葬送了德軍的大好前程,但是隨著德軍在馬恩河一線開始後撤,小奇的位置肯定保不住了。

十月七,小奇被德皇撤職。

只是,德皇沒有任命興登堡為總參謀長,而是讓陸軍戰爭大臣法金漢擔任總參謀長,興登堡仍然留在東線。

德皇的這一安排不是沒有道理,因為東線的戰鬥即將打響。雖然總體作戰由魯登道夫與霍夫曼負責,但是興登堡德高望重,能夠為魯登道夫與霍夫曼提供很好的支持。按照德皇的意思,在打敗了俄軍之後,再讓興登堡去西線擔任總司令。如果能夠幹出一些成績來,再提拔他為總參謀長。

由法金漢出任總參謀長,不見得是壞事,至少他不像小奇那麼高傲。

十月十,馮承乾收到了希佩爾發來的好消息。經過近一個月的努力,伏爾鏗造船廠修好了受損不算嚴重的“德利茨”號戰列巡洋艦,而且在維修中,為這艘戰艦換上了九門五十二倍徑的三百毫米主炮,還對鍋爐、蒸汽輪機等設備進行了全面檢修,使戰艦的能達到最佳狀態。在修復後的第一次海式中“德利茨”號跑出了二十七點二節的最高航速,比設計航速高了兩節多。

“德利茨”號順利歸隊,絕對是一件好事。

只是“奇”號與“馮-德-坦恩”號的狀況極為糟糕“奇”號最快能在十二月初修復,而“馮-德-坦恩”號要到十二月底才能修復。也就是說,要到一九一五年初,這兩艘戰列巡洋艦才能歸隊。

只不過,這還不是最糟糕的。

因為要維修三艘戰列巡洋艦,三艘“德夫林格”級戰列巡洋艦的建造工作不可避免的受到了影響。

“德夫林格”號的服役時間由一九一五年一月推遲到了三月,後兩艘更是推遲到了下半年。

戰列艦方面,被寄予厚望的四艘“拜仁”級戰列艦都不可能在一九一五年建成。

可以說,大戰爆發後,帝國海軍不但沒有受益,反而受到了負面影響。別的不說,在戰爭期間,肯定得優先保證陸軍供應,因此原本計劃用在海軍上的資源被大幅度減少,戰艦的建造速度放慢也就不足為奇了。

可以說,擺在馮承乾面前的是一盤難度很高的棋。

在這盤棋中,他要想獲勝,除了得想方設法的消耗對手的棋子,還得盡一切努力保全自己的棋子。

那麼,如何才能下好這盤棋呢?

等到希佩爾回來,兩人商量之後,馮承乾決定繼續拿俄國開刀,以協助魯登道夫在東線發動進攻為名,派艦隊去芬蘭灣。

只是,這次不是佯攻,而是主攻。

十月十五,公海艦隊離開了威廉港,經基爾運河進入波羅的海。

這次,希佩爾的艦隊裡,除了有十七艘戰列艦與六艘戰列巡洋艦之外,還有包括十八艘輕巡洋艦在內的六十多艘中小型艦艇,此外還有徵用的二十多艘商船。按照馮承乾制訂的計劃,如果俄國波羅的海艦隊出來戰,就以殲滅俄艦隊為主要目的。如果俄國艦隊仍然龜縮在港口裡面,就以封鎖港口為目的。當然,不是派艦隊封鎖,而是讓那些徵用的商船在俄國港口外佈設水雷。

不管怎麼說,俄國波羅的海艦隊都是潛在的威脅。

如果不能消滅這支艦隊,那就只能讓其永遠留在港口裡面。

顯然,馮承乾想得太多了。

面對由二十三艘主力艦為首的公海艦隊,僅有四艘主力艦的俄國波羅的海艦隊本不敢出港作戰。

公海艦隊還沒到達芬蘭灣,俄國艦艇就全部撤了回去。

封鎖行動進行得非常順利,僅用了三天,公海艦隊就摧毀了俄軍的海岸炮塔,隨後讓商船佈雷。

十月二十四,完成了佈雷任務後,公海艦隊離開了芬蘭灣。

整個行動中,公海艦隊都沒有與俄國波羅的海艦隊戰,反而是幾艘深入港灣的小型艦艇與俄國艦艇過幾次火。

完成佈雷任務之後,希佩爾只留下了一支以輕巡洋艦為主的小型艦隊。

只要俄國波羅的海艦隊留在港口裡,就沒有必要在芬蘭灣部署太多的戰艦,更沒有必要動用主力艦。

這一天,魯登道夫策劃的馬祖裡湖戰役打響了。

在馮承乾知的歷史中,後世對魯登道夫的評價非常高,甚至有很多人認為,如果當初是由魯登道夫來實施施利芬計劃,德軍有很大的可能在一九一五年到來之前擊敗法國,最終打贏第一次世界大戰。

必須承認,魯登道夫確實是一個天才。

如果說,坦能堡大捷,只是讓他證明了自己的才華,那麼馬祖裡湖戰役,更讓全世界認識了他。

這次,魯登道夫依然只有兩個軍團,兵力不到二十萬。

他的對手,布魯希洛夫動用了四個軍團,總兵力接近一百萬。

按照常理,魯登道夫本沒有可能取勝。可是,他不但打贏了這場戰役,而且創造了一個令所有人都難以相信的奇蹟,在一場會戰中,殲滅近八十萬敵軍,一舉消除了德軍在東線受到的威脅。

正是在第一次馬祖裡湖戰役之後,俄軍再也沒能對德意志第二帝國本土構成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