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不戰而勝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四月八,總參謀部正式向前線部隊下達了作戰命令。
登陸行動預定在四月十一開始,如果天氣不理想,則往後推遲,最遲不得晚於四月十五。
四月十一的天氣確實不理想,登陸行動推遲了兩天。
四月十三,雖然天氣狀況仍然算不上良好,但是未來兩天的天氣預報都很糟糕,所以登陸行動沒再推遲。
所幸的是,這是一場沒有任何挑戰可言的登陸行動。
當然,這是中**隊在大戰之後打的第一場大規模登陸戰鬥,因此嚴格遵守了大戰期間的登陸戰術。
在陸戰隊上岸之前,進行了長達數的火力準備,而且在登陸當天,登陸前的火力打擊從凌晨四點就開始了。到登陸部隊準備衝灘的時候,火力準備持續了差不多五個小時,消耗掉了數千噸炸彈與炮彈。
等到陸戰隊上岸的時候,海灘上已經見不到敵人的蹤影了。
顯然,猛烈的炮火打擊,直接摧毀了守衛海灘的危地馬拉zhèngfu軍的戰鬥意志,讓他們逃離了戰場。
結果就是,登陸行動本就算不上是戰鬥。
當天,第五陸戰師的全部官兵就踏上了海灘,還把數十輛坦克、上百輛戰車、以及兩個炮兵營的全部重炮送到了海灘上。
危地馬拉zhèngfu軍直接放棄了海灘防線,也就沒有發起反擊。
接下來兩天,登陸部隊最主要的工作就是把作戰物資送上海灘,好讓第五陸戰師去攻打聖何港。
準確的說,是佔領聖何港。
四月十六,第五陸戰師開始向聖何港推進,當天傍晚就到達了港口附近。
次上午,在僅遇到了微弱抵抗的情況下,第五陸戰師幾乎沒費一槍一彈就佔領了聖何港。
守衛聖何港的大部分zhèngfu軍官兵都已撤走,只留下了不到兩千人。
這些zhèngfu軍官兵在投降後代,他們都來自佩騰省,而且他們所在的大家族都已經向卡爾宣誓效忠,所以他們不想繼續為菲德爾賣命。當然,在投降之後,他們都希望能夠獲得戰俘應有的待遇。
事實上,中國當局並沒有承認危地馬拉軍人dúcáizhèngfu,而且沒有向其宣戰,因此可以不用遵守國際戰爭法。
只是,中**隊給予了這些戰俘應有的待遇。
原因很簡單,中國出兵危地馬拉的主要理由是危地馬拉發生了人道主義災難,而待戰俘也違背了人道主義。
當然,從長遠考慮,也得善待危地馬拉zhèngfu軍的戰俘。
佔領聖何港之後,第五陸戰師沒有向埃斯昆特拉推進,而是按照計劃留在聖何港等待運輸船隊到達。
問題是,計劃是據危地馬拉zhèngfu軍堅守抵抗而制訂的。
顯然,事實並非如此。
以當時的情況,第五陸戰師應該立即向埃斯昆特拉推進,在危地馬拉zhèngfu軍把第七裝甲師調回來之前攻佔埃斯昆特拉。這樣一來,陸戰隊就能以最快的速度攻到危地馬拉城外,甚至有機會佔領這座城市。
相反,如果讓危地馬拉zhèngfu軍回過神來,那麼攻佔埃斯昆特拉肯定是件麻煩事。
這也不能怪第五陸戰師的指揮官,他只是按照計劃行動。
本原因,還是中**隊自身存在嚴重的問題。要知道,在大戰結束後的十多年裡,中**隊就沒有打過大仗。很多在大戰期間服役的基層官兵都已退役,仍然在服役的也已經晉升為高級軍官。
現在,此時的中**隊,已經不是大戰中的那支軍隊了。
顯然,十多年的和平,讓中**人懈怠了下來,也對戰爭變得陌生,甚至不知道該如何打好一場戰鬥了。
事實上,並非只有陸戰隊存在這樣的問題。
當時,整個中**隊都存在這樣的問題,即長期的和平,讓很多在戰後服役的軍人本不清楚如何作戰,或者說喪失了積極與主動,在戰場上表現得極為被動,把計劃與命令看得高於一切。
要知道,大戰期間的中**隊絕不是這個樣子。
所幸的是,中**隊面對的是一個連三都算不上的敵人,因此所犯的錯誤還可以通過其他方式加以彌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