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第八十五章陣營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大戰之後,中國的軍事改革產生了一個影響深遠的結果。

這就是,陸海空與陸戰隊,這三軍一兵形成了兩個涇渭分明的陣營,陸軍與空軍跟海軍與陸戰隊簡直勢不兩立。

對抗的起源,正是最初的陸海之爭。

相對而言,空軍的歷史比較短暫,因此在三大軍種中的地位並不高,只是這個局面在大戰末期發生了改變。

大戰中,從做出的貢獻與產生的影響來看,空軍並不亞於陸軍與海軍。

戰後,很多人都認為,以中國為首的同盟國集團能夠打贏這場戰爭,由中國空軍推行的戰略轟炸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更重要的是,核武器的出現,極大的增強了空軍的重要

要知道,在戰略彈道導彈與戰略核潛艇問世之前,空軍的戰略轟炸機是唯一的核武器運載平臺,也是唯一的核威脅手段。

只是,空軍是一支純粹的打擊力量,作戰方式極為有限。

在當時,就算戰略轟炸能夠把一個國家變成廢墟,最終依然需要動用地面部隊,才能取得最後的勝利。

顯然,空軍還不具備單獨打一場戰爭的能力。

與之相比,陸軍就更需要空軍的支持了。

現代化戰爭中,制空權幾乎決定了戰爭的勝敗,而且空中掩護與空中支援對地面部隊有著非同尋常的意義。

陸軍沒有空中力量,自然只能依靠空軍。

事實上。這也正是陸軍與空軍形成一個陣營的原因之一,即陸軍需要空軍提供的支援與掩護,而空軍則需要陸軍去奪取勝利果實。在大陸戰場上,陸軍與空軍的組合,能夠戰勝所有強敵。

陸軍與空軍走到一起的另外一個原因,或者說是主要原因,是海軍一家獨大。

大戰的最後一年。海軍獲得了將近百分之四十的軍費。雖然海軍的兵力不是最多的,甚至比當時的陸戰隊還要少,跟陸軍相比更是差了很遠。但是海軍的技術水平最高,作戰能力也更加全面。特別是在陸戰隊成為dúli兵種之前,海軍擁有在海洋、天空與陸地上作戰的全部能力。

從某種意義上講。讓陸戰隊成為dúli兵種,也是為了削弱海軍。

不管怎麼說,陸戰隊成了dúli兵種之後,海軍就不具備單獨在陸地戰場上進行戰鬥的能力了。

問題是,陸戰隊從海軍中脫離出來,與海軍的關係肯定非同一般。

事實上,第一任陸戰隊參謀長就是一位海軍將領,在大戰期間才成為陸戰隊將領,戰後更是竭力維持陸戰隊與海軍的關係。

更重要的是,陸戰隊與海軍的關係不僅僅體現在人事上。

做為dúli兵種。陸戰隊有制訂預算的權力,在人事任命上也不再受海軍控制,但是陸戰隊絕對離不開海軍。這就是,在成為dúli兵種的時候,陸戰隊並沒有獲得一種至關重要的作戰力量。即登陸艦隊。

登陸艦隊依然編在海軍名下,而且又海軍負責建造與維護工作。

顯然,沒有登陸艦隊,陸戰隊哪裡也去不了,自然就沒有dúli作戰能力了。

當然,這也是陸戰隊只是dúli兵種。而不是一個軍種的關鍵原因。如果陸戰隊擁有了登陸艦隊,就可以成為軍種了。

這個因素,直接決定了陸戰隊與海軍的關係。

要知道,在陸戰隊成為dúli兵種之後,相繼建立了包括航空兵在內的各種作戰部隊,卻始終沒有獲得登陸艦隊。

陸戰隊跟海軍抱團,那麼陸軍與空軍就別無選擇了。

可以說,如果陸軍與空軍依然各自為陣,那麼海軍獨大的局面就將維持下去,陸軍與空軍都無法撼動海軍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