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五章裁軍壓力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當時,中國海軍有三種新式戰艦的設計方案正等待海軍司令部批准。
一種是標準排水量接近五萬噸的大型航母,另外一種是標準排水量在一萬噸左右的新式防空巡洋艦,最後一種是標準排水量為三千噸的反潛驅逐艦。按照中國海軍的規劃,這三種戰艦將成為中國海軍的主力。
問題是,要建造這三種戰艦,需要足夠多的資金。
這樣一來,自然需要處理掉老式戰艦。
要命的是,即便按照李向龍的建議,只保留三分之一的戰艦,節約下來的經費也不足以建造足夠多的新式戰艦。
此外,海軍不可能在戰後獲得更多的經費。
顯然,海軍得在處理老式戰艦的時候做點文章,讓這些即將退役的戰艦發揮餘熱。
除了艦隊,海軍航空兵同樣面臨著巨大的裁軍壓力。
到一九四八年底,中國海軍航空兵總共裝備了一萬四千餘架轟炸機、戰鬥機、巡邏機與運輸機等各類軍用飛機,僅戰術作戰飛機的數量就接近一萬架,其中半數以上是“海鷹”式戰鬥機。
在戰後,中國海軍需要這麼多的作戰飛機嗎?
答案明顯是否定的。
李向龍已經明確建議,在戰爭結束之後,撤消岸基航空兵中的戰鬥機部隊,在岸基航空兵中僅保留巡邏機與運輸機,而原本隸屬於海軍航空兵的轟炸機,則全部轉給空軍,由空軍進行處置。
也就是說,中國海軍航空兵在戰後很有可能只會保留艦載航空兵。
如果以二十四艘航母為準,並且多保留一個訓練聯隊,總共只需要二十五個聯隊,必要的時候還能再減少幾個聯隊,即讓艦載航空兵聯隊靈活部署,在需要的時候才分配給某艘艦隊航母。
這樣一來,中國海軍艦載航空兵最多需要保留兩千架戰術飛機。
顯然,這就意味著,需要裁減到近八千架戰術飛機,相當於海軍的戰術航空兵一下削弱了百分之八十。
當然,這還不是全部。
有足夠的理由相信,在大戰結束之後,中國海軍航空兵就將進入噴氣時代,而噴氣式艦載機更加龐大,陰極航空兵聯隊的規模還將縮小。如果仍然以保留二十五支聯隊為準,那麼裝備的艦載機將不會超過一千六百架。
只是,這是必須做的事情。
原因很簡單,在噴氣式飛機誕生之後,中國海軍現有的絕大部分戰鬥機都將在未來五到十年之內被淘汰,而噴氣式戰鬥機的造價更加高昂,所以海軍必須儘快瘦身,以節約下足夠多的經費來研製與採購噴氣式戰鬥機。
當然,海軍陸戰隊也在裁軍的行列之中。
只是,陸戰隊在戰後肯定會成為dúli兵種,因此與海軍沒有直接關係。只有一點需要海軍cāo心,這就是登陸艦隊依然在海軍的編制之內,所以登陸艦艇的建造與維護,仍然是海軍的事。
顯然,縮減登陸艦隊也是勢在必行。
考慮到戰後相對穩定的國際環境,特別是在短期內不可能再次爆發大規模戰爭,把登陸艦隊減少四分之三都不為過。
要知道,到一九四八年底,登陸艦隊的規模已經趕上戰鬥艦隊了。
當時,中國海軍擁有的登陸艦艇的總噸位超過了一百五十萬噸,包括了四十八艘大型船塢登陸艦、四十八艘大型綜合登陸艦、一百二十二艘坦克登陸艦,此外還擁有三十六艘小型航母。至於排水量在一千噸以內的登陸艇,特別是不到五百噸的小型登陸艇,總數超過了一千艘。
顯然,中國海軍本不需要這麼多的登陸艦艇。
總而言之,中國海軍承受著非常大的裁軍壓力,需要在戰爭結束之後裁減掉半數以上的艦艇與戰機。
也就是說,如何處理這些裁減掉的裝備,是海軍的頭號大事。
從某種意義上講,這將對中國海軍在戰後的發展產生直接的、重大的影響,甚至將決定中國海軍的未來。r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