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四章豁然明朗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中國海軍陸戰隊在成功突破美軍的亞拉巴馬河防線之後第五陸戰師開始向東推進。[]這下美軍更加惑了。
要知道在第三陸戰師攻佔布魯頓之前第五陸戰師的左翼防線完全暴在外極易遭到美軍攻擊。即便第五陸戰師的目標是攻佔奇普利而不是去更遠處的塔拉哈西也很容易被美軍擊潰。
從道理講中國海軍陸戰隊應該首先攻打布魯頓。
這次美軍的判斷非常準確。
第五陸戰師在七月二十七開始向東推進而圍繞著布魯頓部署的美軍並沒動彈僅僅兩天之後第三陸戰師就開始攻打布魯頓。協同第三陸戰師作戰的還有第三十一陸戰師與第三十二陸戰師而負責佔領彭薩科拉、以及為第五陸戰師提供支援的換成了第五十一陸戰師與第五十二陸戰師。
顯然中國海軍陸戰隊的真實目的是攻佔布魯頓至少得首先佔領這座關鍵城鎮。
遭到三個陸戰師圍攻美軍第四十一裝甲師的處境變得極為艱難。
雖然在過去的一個月里美軍第四十一裝甲師用盡各種辦法加強了防禦陣地甚至在各個主要陣地之間修建了可以容坦克通過的地道此外還用鋼筋混凝土構築了百處永備防禦工事。但是最關鍵的問題一直沒有得到解決即第四十一裝甲師一直沒能突破第三陸戰師的包圍圈也就沒能獲得作戰物資。
一個多月下來第四十一裝甲師儲存的物資已經所剩無幾了。
相對而言彈藥還比較充足主要是第三陸戰師一直是圍而不打因此第四十一裝甲師的彈藥消耗非常低。
只是食物就沒有這麼富足了。
從七月十開始美軍的常伙食供應就減少了三分之一。*而配發給布魯頓居民的食物降低了一半。到七月二十美軍再次下調了食物配給額度可是僅僅幾天之後麵粉等主要原料依然用光了。從七月二十六開始美軍就不得依靠其他食物果腹。首先遭殃的是布魯頓的貓狗雖然大部分美軍官兵都是天主教徒有的還非常虔誠。但是飢餓很快就戰勝了宗教信仰。能抓到的動物被吃光之後美軍開始挖掘野菜。甚至在夜間派遣小股部隊去偷襲中**隊的營地。
到七月二十九的時候美軍已經斷炊三天。
雖然在理論人不吃東西可以活半個月但是對於軍人來說真要三天不吃飯肯定連槍都舉不起來。
中國海軍陸戰隊在這個時候發起攻擊自然是勢如破竹。
更重要的是。這次投入進攻的是三個陸戰師而且是以在後方休整了一個月的第三十一陸戰師與第三十二陸戰師為主。
美軍第四十一裝甲師做了最後的抵抗但是毫無意義。
兩天之後也就是八月一中國海軍陸戰隊攻佔了布魯頓第四十一裝甲師的最後一批大約兩千名官兵向中**隊投降。這批軍人中有八成是已經喪失了戰鬥力的傷員其餘的也主要是醫護人員。
攻下布魯頓意味著以彭薩科拉為中心的佔領區得到了全面鞏固。
最重要的就是布魯頓是彭薩科拉到莫比爾鐵路的中轉站。而控制鐵路才能從本解決陸戰隊在後勤保障遇到的問題。
只是這稍微晚了一點。
也就在陸戰隊攻佔布魯頓的這一天彭薩科拉灣裡的最後一條臨時碼頭建成深水航道也在次開通。
這樣一來中國海軍陸戰隊就獲得了兩座登陸場。[找小說素材就到]如果這兩座登陸場的所有碼頭都處於運作狀態那麼一天就能卸下十四萬噸物資足夠滿足三十個陸戰師的作戰需求。如果在前線作戰的只有半數部隊。那麼多餘的物資還能支持十多個陸軍師。
更重要的是登陸場的建成為修復彭薩科拉港提供了很大幫助。
原因就是。修復港口基礎設施需要很多大型設備而且這些設備都需要用大型運輸船隻直接運送到碼頭。無法在錨泊狀態下由駁船卸下更難以通過陸路轉運因此就得送到離港口足夠近的地方。
如果彭薩科拉港恢復運作那麼後勤保障的問題都能刃而解。
要知道彭薩科拉港在和平時期的最大吐能力達到了每年兩千萬噸相當於每天六萬噸而戰時的吐能力還能翻倍也就是相當於每天十二萬噸。加兩處登陸場物資吐量能達到二十六萬噸。
這是個什麼概念?
按照一個陸戰師一天作戰消耗五千噸、一個陸軍師一天作戰消耗四千噸為準這些物資可以支持五十個陸戰師或者六十個陸軍師作戰相當於一百萬地面部隊而攻打美國東南部地區總共也就只需要一百五十萬地面部隊。
也就是說依靠彭薩科拉港與附近的兩處登陸場中**隊就能掃蕩亞拉巴馬州、佐治亞州與佛羅里達州。也許這還不足以攻打南卡羅來納州等地但是足夠讓中**隊奪取更多的港口。
當然由彭薩科拉灣登陸場提供的後勤保障就足夠保證第五陸戰師發起進攻了。
也就是說即便沒有奪取布魯頓第五陸戰師的進攻行動也不會受到太大影響只是需要在側翼部署更多的兵力。顯然這也不是太大的問題即第五十一陸戰師與第五十二陸戰師隨時可以投入戰鬥。至於守衛彭薩科拉顧祝同手裡有足夠多的兵力可以派其他陸戰師前往。
當然第三陸戰師奪取了布魯頓有更重要的意義。
這就是第三陸戰師可以從布魯頓出發往北推進攻打蒙哥馬利市也就是亞拉巴馬州的首府所在地迫使蒙哥馬利南面的美軍向北收縮從而無法對第五陸戰隊構成威脅而且美軍只能調動佛羅里達州的守軍來加強塔拉哈西的防禦部署從而導致佛羅里達州其他地方防禦空虛。
說白了就是讓美軍放棄沿海地區退縮到內陸去守衛更重要的城市。
要知道蒙哥馬利的價值遠在附近其他城市之甚至比彭薩科拉還要重要。原因很簡單蒙哥馬利不但是亞拉巴馬州首府還是該州兩大通樞紐中心之一有四條幹線鐵路與四條州際公路。往北的公路與鐵路通到伯明翰而伯明翰是亞拉巴馬州的第一大城市也是該州的工業中心城市更是去田納西州的必經之地。往西的鐵路與公路通到密西西比州且途經爾馬與迪莫波利斯這兩地有亞拉巴馬河與湯比格比河大橋為進軍密西西比河域的主要通道。往南的鐵路就通往彭薩科拉途徑布魯頓。關鍵是往東的公路與鐵路即首先通到佐治亞州首府亞特蘭大而這座城市是美國東南部地區的第一大城更是該地區少有的大型工業城市。更重要的是亞特蘭大還是該地區最大的通樞紐中心公路與鐵路四通八達。
如果亞特蘭大落到中**隊手裡美軍就將丟掉整個東南部地區。
此外在亞特蘭大南面的美軍連撤退的機會都沒有最終肯定會被殲滅。
要想守住亞特蘭大首先就得守住蒙哥馬利。
顯然美軍本沒有別的選擇。
為此美軍就必須讓部隊向蒙哥馬利集中也就必須為此放棄南部的防區甚至得主動從佛羅里達州撤軍。
只是對任何人來說這都不是一個簡單的決定美國總統也不例外。
要知道即便在西海岸地區美軍也沒有主動讓出過一個州都戰鬥到最後一刻大舉戰略撤退本沒有發生過。
如果主動讓出佛羅里達州美軍的士氣肯定會受到打擊。
當然更應該考慮的是國民的受。
美國是一個完整的國家而組成這個國家的是四十多個有很大自治權的州。如果聯邦軍隊放棄某一個州那就意味著會放棄別的州也就意味著各個州的安全都沒有保證那麼又如何保證國家的完整呢?
可以說放棄佛羅里達州的政治損失太大了。
如果此時擔任總統的仍然是羅斯福也許他會當機立斷可是杜魯門並不是一個以果斷著稱的總統。事實杜魯門能夠當總統本就是意料之外的事情即羅斯福在第四次當選總統的時候杜魯門才是他的搭檔而羅斯福選擇杜魯門做搭檔的主要原因是他足夠年輕。
顯然做為政治家年輕不一定是好處。
當時主張從佛羅里達州撤退的主要是馬歇爾。
做為美國陸軍總參謀長馬歇爾不但是一名優秀的軍事家更是一名政治家因此具備軍人的果斷與政客的。
在馬歇爾看來耗費兵力守衛佛羅里達州本沒有意義。相反如果把守衛佛羅里達州的兵力用到其他地方反而能夠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守衛佛羅里達州所帶來的價值並不明顯。
只是馬歇爾的建議並沒有被杜魯門聽進去。
至少在八月份杜魯門依然堅持守住佛羅里達州絕不主動退讓一寸土地。r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