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九章關鍵二十四小時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對首批登陸的陸戰隊官兵來說最不願意見到的就是敵人的裝甲部隊。(找小說素材就到)要知道在登陸的第一個二十四小時之內就算能夠把坦克戰車送海灘陸戰隊也沒有真正意義的裝甲力量。原因很簡單坦克戰車在運送到登陸場的時候只會攜帶很少的燃料與最少的彈藥要在岸之後才會補充燃油與彈藥隨後還需要由陸戰隊的前線指揮官決定怎麼使用。
更要命的是陸戰隊步兵缺少足夠的反坦克力量特別是首批岸的步兵部隊。
這就是在搶灘登陸的時候陸戰隊官兵絕對不會帶對奪取海灘陣地沒有幫助的武器裝備而反坦克火箭筒也包括在內。雖然火箭筒也能夠用來對付敵人的碉堡、機槍點等防禦工事但是絕大部分時候陸戰隊官兵情願呼叫火力支援也不願意扛著火箭筒去跟敵人的機槍對壘。
如果登陸作戰行動順利那麼在入夜之前首批登陸的步兵部隊就能從後繼岸的部隊那裡獲得反坦克火箭筒。如果登陸行動不順利那麼首批岸的步兵部隊就只能祈禱不要遇到敵人的裝甲部隊了。
事實就算有火箭筒陸戰隊的反坦克能力也很差特別是在夜間。
當時的火箭筒絕對算不先進需要兩名士兵cāo作而且在發之前需要花十多秒做準備如果是新兵則要花更長的時間然後才能瞄準一百米內的坦克最後還得祈禱打出去的火箭彈能夠擊中坦克的關鍵部位而且火箭彈的引信能夠正常工作而不在被坦克的裝甲彈開之後才起爆。
也就是說火箭筒是一種不太可靠的反坦克武器。
要命的是這是陸戰隊官兵手裡唯一的反坦克武器。
在大戰初期中國海軍陸戰隊還裝備了一些磁反坦克手榴彈與反坦克槍。(找小說素材就到)但是這些反坦克武器本無法對付在大戰中出現的各種新式坦克而且使用反坦克手榴彈的時候投彈手受到的威脅比遭受攻擊的坦克受到的威脅還要大。
如果在白天遇到敵人的裝甲部隊問題還好解決。
這就是可以立即呼叫空中支援而任何一名戰鬥機飛行員都非常樂意替陸戰隊官兵去幹掉敵人的坦克。當然飛行員在乎的不是陸戰隊官兵的。而是每擊毀一輛坦克就能多一個金燦燦的戰果標誌。
要是在夜間遇到敵人的裝甲部隊。麻煩就大了。
雖然炮火支援有一些作用但是意義並不大即只有炮彈的落點足夠近、甚至要直接命中坦克才能將其摧毀。
顯然沒有一名陸戰隊官兵指望從十多公里外打來的炮彈能夠擊中敵人的坦克。
只是在絕大部分時候防禦支承點的陸戰隊官兵依然會呼叫炮火支援。主要不是為了打掉敵人的坦克。而是為了幹掉那些伴隨坦克作戰的步兵然後陸戰隊的反坦克手才能用火箭筒去對付敵人的坦克。
事實如果遇到的只是敵人的坦克那絕對是天大的好事。
在中國海軍陸戰隊中絕不缺乏反坦克王牌步兵。到大戰結束的時候中國海軍陸戰隊中單人擊毀坦克的最高記錄為一百七十七輛而獲取戰果在一百個以的反坦克手足足有一百多人。當然這些戰果不僅僅是坦克還包括突擊炮、裝甲車、半履帶式車輛、卡車等運輸車輛。
沒有步兵掩護的坦克對陸戰隊並沒有太大的威脅。
只需要幾名老兵引敵人坦克手的注意力。[]攜帶著反坦克火箭筒的反坦克小組就能夠迂迴到坦克的側面然後出其不意的發起攻擊。即便是“潘興”式重型坦克只要被一枚火箭彈直接命中炮塔或者車體側面也會被擊毀而“謝爾曼”式中型坦克就算擊中的是炮塔與車體正面也會被打穿。
關鍵就是如果炮火打擊沒能消滅敵人的步兵。問題就嚴重了。
在敵人步兵的威脅下反坦克手本沒有機會靠近敵人的坦克。雖然反坦克火箭筒的標稱程達到了兩百米但是實戰中能打中一百米以外的坦克就很不錯了。而一些經驗豐富的反坦克手會埋伏在敵人坦克的行進路線等到距離縮短到五十米以內。才會向敵坦克突然開火。
這個距離對反坦克手也同樣致命。
要知道即便是美軍自衛用的自動手槍的程都能達到五十米而在這個距離衝鋒槍有更大的殺傷威力。
更要命的是在反坦克手能夠看清坦克的情況下敵人的步兵同樣能夠看到五十米、甚至是一百米外的反坦克手。顯然敵人的步兵不會給反坦克手十幾秒、甚至半分鐘的瞄準準備時間。
遇到這種情況陸戰隊的前線指揮官必須設法引開敵人步兵的注意力。
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在反坦克手埋伏點的相反方向安排幾名確手也就是通常說的狙擊手。
當然在陸戰隊普通部隊中是沒有狙擊手的。
嚴格說來狙擊手這個稱呼只能賦予陸戰隊特種偵察兵裡的確手。除了能力的區別之外確手與狙擊手使用的步槍也有差別即確手使用的只是在生產過程中挑選出來的度較高的半自動步槍如果條件允許的話會為其配備五倍、或者是八倍的光學瞄準鏡而狙擊手使用的都是專門設計製造的栓動式狙擊步槍配備的也是八倍以的高度瞄準鏡。甚至可以說兩者使用的槍彈都不一樣。確手使用的是普通步槍子彈而狙擊手使用的是專門為其生產的高度狙擊槍彈。
當然在大規模作戰中確手比狙擊手更有價值。
更重要的是培養狙擊手的代價非常高昂訓練週期也非常漫長此外並非每一名士兵都能成為狙擊手。相反確手本不用培養都是從陸戰隊的步槍手中挑選出來的而且只要視力正常且作戰經驗豐富的士兵都能成為確手。很多時候軍士或者是優秀的基層軍官就會臨時擔任確手。
對敵人的步兵來說確手的威脅比炮彈大得多。
在很多場戰鬥中幾名埋伏好的確手就能打退敵人步兵發起的進攻。
主要就是在被擊斃之前敵人的步兵本不可能知道確手的埋伏地點也就無法進行反擊甚至無法隱蔽。相對而言對付飛來的炮彈經驗豐富的士兵能夠從炮彈飛行時發出的呼嘯聲來判斷炮彈的落點甚至能夠判斷出炮彈的大小從而及時的、以正確方式進行躲避。
在戰場步兵在遭到確手伏擊之後往往會駐足不前。
當然步兵也會盡一切可能的找出敵人的確手然後加以消滅。
在攻打美國西海岸的戰鬥中中國海軍陸戰隊在遇到美軍的確手時往往會呼叫炮火支援對確手的埋伏地點進行覆蓋式炮擊。某些時候如果炮彈不能解決問題還會叫來掛著燃燒彈的戰機。
顯然美軍的步兵再蠢也不會在確手的威脅下繼續前進。
這個時候反坦克手就獲得了機會。
只是這並不意味著能夠順利幹掉敵人的坦克。
要知道確手擁有的只是能夠對付敵人步兵的步槍而度再高的步槍也不可能擊毀坦克。雖然在以往的戰鬥中曾經出現過很多奇蹟比如有的確手用步槍打壞了敵人坦克的潛望鏡甚至還出現過確手通過坦克炮塔的瞭望孔擊斃坦克車長的戰例但是這些都只是個案或者說是運氣起了主要作用。在戰鬥中沒有任何一名指揮官會指望確手在夜間用步槍打中幾百米外坦克的瞭望孔。再說了一輛坦克有幾名乘員即便擊斃了其中的一兩名也不會使其立即喪失戰鬥能力。
事實在隨行步兵遭到確手伏擊的時候有經驗的坦克手就會提高警惕。特別是在夜間戰鬥中這往往意味著敵人的反坦克手就埋伏在附近而且極有可能是在敵確手埋伏點的相反方向。到這個時候坦克就會盡量掩護隨行的步兵而且會用並列機槍與高機槍。
當然對坦克來說漆黑的夜晚也是最大的敵人。
可以說在這種近似白刃戰的戰鬥中決定戰鬥勝負的往往是官兵的勇氣、意志與作戰經驗。
所幸的是中國陸戰隊的官兵在這三項都佔有絕對優勢。
要知道在這次大戰中中國海軍陸戰隊還沒有輸掉一場大規模登陸作戰行動。
對陸戰隊官兵來說如果能夠熬過第一個夜晚哪怕這是一個極為殘酷、極為兇險的夜晚等到天再次放亮一切都會改觀。到了登陸作戰的第二天在越來越多的陸戰隊官兵踏海灘之後陸戰隊將獲得戰場主動權。即便敵人十分頑強陸戰隊的處境也會有大幅度改善。
可以說第一個二十四小時是登陸作戰中最關鍵的二十四小時。(本站。。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