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一章難題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很多人都認為只需要一次大規模轟炸新奧爾良就會變成澤海。[找小說素材就到]可惜的是事實並非如此。
六月八的轟炸行動算不成功近三百架轟炸機投下了一千多噸炸彈只在新奧爾良的環形堤壩炸出了三處不算太大的缺口美軍僅用了兩天時間就用沙袋、混凝土堵住了這三個缺口。此外在轟炸中損毀的三臺水機也在五天之後修復而新奧爾良總共有十二臺大型水機短時少了三臺並沒有產生多大影響剩下的九臺大型水機同時工作依然能夠把湧入城市的海水排出去。
所幸的是轟炸機群遭受的損失並不大隻有七架轟炸機被擊落還有四架在返航途中墜毀以及三架因為嚴重損毀而不得不報廢。護航戰鬥機損失了十四架還有七架在返航後報廢。
新奧爾良沒有癱瘓港口依然在正常運作。
六月十四中國空軍再次出動轟炸機群對新奧爾良進行了第二次轟炸。
這次空軍派出了兩支轟炸機群總共動用了近八百架“空中霸王”兩次轟炸分別在午與下午進行。
可惜的是擴大轟炸規模並不等於能夠達到目的。
在這天的轟炸結束之後新奧爾良的環形堤壩只出現了四處缺口而且都不算大美軍的工程兵很快就能將其堵。此外四座水站中還有兩座在運轉六臺大型水機足以排出湧入城區的海水。
此外在這天的轟炸中中國空軍損失了三十三架轟炸機與二十七架戰鬥機。
顯然這個損失不算小。
所幸的是在這天的轟炸行動中。有幾架“空中霸王”帶了航空照相機把轟炸過程拍攝了下來。
準確的說是拍下了炸彈的落點。[]由此空軍的參謀軍官發現了問題。
這就是大部分炸彈都落到了堤壩附近直接命中堤壩的炸彈非常少因此對堤壩造成的破壞非常有限。
要知道。新奧爾良的環形堤壩是重力壩而不是更易遭到破壞的應力壩。
顯然。如果無法提高炸彈的命中率即便出動更多的轟炸機也未必能夠炸燬新奧爾良的環形堤壩。
這個時候有人提出了採用轟炸英國水壩的戰術。
這就是讓轟炸機攜帶專門用來對付水壩的炸彈從超低空進入在貼近海面的高度投下炸彈。而炸彈將在海水的表面張力的作用下在海面彈跳最終擊中堤壩的側面從而炸燬堤壩。
這個辦法在轟炸英國本土的時候使用過而且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只是這個辦法在新奧爾良用不。
原因很簡單用該辦法炸燬的全是應力壩而不是重力壩。即便使用近兩噸重的專用炸彈而且準確擊中了堤壩也不可能炸燬堤壩。最多隻是在堤壩的外側面炸出一個巨大的窟窿而美軍顯然有能力迅速補這個窟窿。
要知道重力壩比應力壩堅固得多即便部分地方坍塌也不會徹底損毀。只有從重力壩內部進行爆破才能動搖基然後讓海水來完成剩餘的工作。此外要想炸出一個大到難以修補的缺口。就需要使用足夠多的炸藥。
製造大炸彈不是問題而且讓這種大炸彈具備很強的穿透能力也不是問題。
別忘了在此之前。中國空軍就使用過重達兩噸的超級炸彈而且這種炸彈是用廢棄的艦炮身管制造彈體的。因此十分堅固能夠擊穿數十米厚的泥土、或者是數米後的鋼筋混凝土。[找小說素材就到]新奧爾良的環形堤壩並不是真正的混凝土重力壩只有表面一層是混凝土裡面卻是夯實了的泥土。
這也沒有什麼好奇怪的新奧爾良有一百多年的歷史環形堤壩在最初的時候就只有一條土壩後來隨著城區規模擴大以及人口增多才分兩次進行加固為土壩穿了一層厚度在兩米左右的鋼筋混凝土外衣。
也就是說只要超級炸彈直接擊中堤壩並且在壩體內部爆炸就能炸燬堤壩。
問題是如何確保超級炸彈能夠直接擊中堤壩?
要知道“空中霸王”的串列彈艙內最多隻能掛兩枚超級炸彈。在前兩次轟炸中炸彈的命中率不到百分之一。也就是說即便出動兩百架“空中霸王”投下四百枚超級炸彈也未必能夠擊中堤壩四枚。按照空軍的估計至少需要在堤壩炸開四處缺口美軍才無法在海水淹沒新奧爾良之前堵所有缺口。
更要命的是超級炸彈並沒有想像的那麼多。
原因很簡單這種炸彈的用途並不是很廣因此空軍沒有必要儲備太多而生產的效率也不會高到哪裡去。
當時在空軍的彈藥庫裡這種超級炸彈總共只有二十枚。
儲備量如此之少也與炸彈的製造方式有關。這就是彈體是由三百八十毫米艦炮的身管制造的而一艦炮的身管最多隻能製造兩枚炸彈。要命的是中國海軍總共只有五艘戰列艦而且報廢的三百八十毫米艦炮身管首先得給火力支援艦使用在磨損到已經無法使用的情況下才會正式報廢。結果就是在每十報廢的艦炮身管中只有一能夠拿來製造炸彈。
顯然海軍絕對不會慷慨到把還能用的艦炮身管拿去給空軍制造炸彈。
此外三百八十毫米艦炮身管的產量本來就非常低。在整個大戰期間中國海軍總共只生產了不到四千。即便這些身管全部報廢也只能製造八百枚超級炸彈。更何況在大戰結束的時候還有很多炮管沒有正好司報廢呢。
當然即便有報廢的艦炮身管也不可能在短期內製造出足夠多的超級炸彈。
要知道這種炸彈不是通過水線生產的每一枚都是由工人手工生產因此生產效率極為低下。
這樣一來空軍就得用哭農村的二十枚超級炸彈來對付新奧爾良的環形堤壩。
當然空軍不會拿這二十枚炸彈去打賭。要知道按照百分之一的投彈命中率只有五分之一的希望在堤壩炸出一個缺口而至少需要炸出四個缺口才能讓海水徹底淹沒新奧爾良而同時命中四枚的概率只有百分之五。
顯然這是一個小概率事件。
為此空軍就得想辦法提高投彈命中率。
當時有人提出可以進行低空投彈。
必須承認這是一個可行的辦法。優秀的轟炸機飛行員在低空投彈的時候能夠把炸彈的撒佈範圍控制在五十米以內而一些轟炸王牌能夠控制在二十米以內某些時候甚至能夠縮小到十米。
問題是新奧爾良環形堤壩的頂部寬度不到十米。
也就是說即便是最優秀的轟炸機飛行員而且採用最佳的進入航線擊中堤壩頂部的概率也只有百分之五十。如果炸彈沒有擊中堤壩頂部而是落在了坡面因為低空投彈導致炸彈的速度降低所以很有可能被彈開或者是滾落到堤壩基部爆炸難以對堤壩造成致命損傷。
當然百分之五十的命中率已經足夠高了。
如果用兩架轟炸機轟炸一處地點就有兩枚炸彈能夠擊中堤壩頂部。
當然超低空投彈還有一個問題是無法解決的。這就是炸彈的著速過低必然會降低其穿透能力甚至難以擊穿堤壩的鋼筋混凝土外衣也就不可能在堤壩內部爆炸難以造成嚴重損傷。
此外還得考慮部署在堤壩附近的高炮。
要知道掛著四噸炸彈在低空飛行的轟炸機是高炮最理想的目標。如果轟炸機本無法到達堤壩空那麼就算投彈有百分之百的命中率也毫無意義這等於讓優秀的飛行員去送死。
事實僅需要考慮炸彈的穿透能力就不可能採用低空投彈轟炸戰術。
可以說必須在高空投彈。
問題是在高空投彈誰也不能保證炸彈有足夠的命中度哪怕是最優秀的飛行員也不可能把炸彈的落點控制在五十米以內。
面對這個難題中國空軍本找不到有效的解決辦法。
當然對付新奧爾良不一定要炸燬其環形堤壩直接轟炸市區與港口同樣能夠達到目的。
事實在六月十四的轟炸之後空軍就打算直接轟炸市區了。
為此空軍還專門制訂了一份轟炸新奧爾良的作戰方案准備用三次大規模轟炸出動近三千架次轟炸機投下一萬多噸炸彈把新奧爾良徹底炸成廢墟。至於港口在轟炸完市區之後再說也不遲。
也就在這個時候一名空軍參謀提出了一個解決辦法。
當然這不是中國空軍的辦法而是需要向德意志第二帝國空軍求助而提出這個辦法的參謀軍官之前就在遠征軍裡服役參與了轟炸英國本土的作戰行動還擔任過駐德意志第二帝國空軍司令部聯絡軍官的職務。也就是說他非常瞭解德意志第二帝國空軍也因此知道德意志第二帝國空軍有一種新式炸彈能夠解決中國空軍在新奧爾良遇到的麻煩。(本站。。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