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第五百一十六章轉向西進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做為一名優秀的指揮官佈雷德利顯然不會指望在克魯斯擋住中國海軍陸戰隊。*事實佈雷德利非常清楚丟掉古巴只是時間的問題不管他做出多少努力最多也只是讓最終的結局來得晚一些而已。

當然這也正是他必須完成的任務。

也正是如此佈雷德利顯然不可能只盯住克魯斯更不可能在這座城鎮拼光手裡的所有兵力。

雖然中國海軍陸戰隊攻佔了克魯斯但是美軍遭受的損失遠沒有那麼大。

當時死守克魯斯的只有兩個美軍步兵師其餘的作戰部隊都被佈雷德利派到外圍打機動去了。更重要的是在中國海軍陸戰隊合圍克魯斯之前佈雷德利就把所有的裝甲部隊都撤了下來。

也就是說顧祝同用六個陸戰師殲滅了兩個美軍步兵師。

顯然這本算不是重大勝利。

事實這也許連勝利都算不。

在最後一支美軍被殲滅之前佈雷德利撤走的幾個美軍師就在克魯斯北面重新部署了防線而且主力裝甲部隊還獲得了短暫的休整機會。當時美軍中最銳的第一坦克師、第二裝甲師、第三摩托化步兵師還獲得了補充得到了近三百輛重型坦克以及四千多名從其他部隊調來的官兵。

顯然美軍不會放棄聖克拉拉。

對中國海軍陸戰隊來說接下來的戰鬥將更加艱難。

之前的戰鬥已經表明越是深入內陸陸戰隊需要戰勝的挑戰就越多。

雖然魯志剛大將派來了兩個炮兵師而且在攻打克魯斯的戰鬥中這兩個炮兵師起到了極為關鍵的作用但是隨著戰線向北推進陸戰隊遇到一不算小的麻煩。[]即如何把彈藥送到前線去?

從西恩富戈斯到克魯斯的鐵路還算完好美軍還沒來得及加以破壞中國海軍陸戰隊就打了過來。這條鐵路正是海軍陸戰隊能夠在攻打克魯斯的時候大肆揮霍彈藥的基礎條件。

說白了如果沒有這條鐵路海軍陸戰隊肯定要為攻佔克魯斯付出更大的代價。

問題是從克魯斯往北。直到美軍的防禦陣地的鐵路都被美軍破壞掉了而且破壞得非常徹底。美軍不但炸燬了沿途的鐵路橋樑。還拆除了所有鐵軌破壞了所有枕木甚至在路基埋設了大量地雷。

顯然修復鐵路比重新修一條鐵路都要麻煩。

沒有鐵路就只能依靠公路。

只是公路的運輸效率顯然不如鐵路。

要知道一列掛二十節車皮的火車運送的物資相當於一百輛五噸級載重卡車。此外。火車可以一直運行途中不需要停下來加油也不需要考慮車的問題而且貨運列車站卸貨的速度也快得多。

可以說鐵路的運輸能力是公路的五倍以。

更要命的是從克魯斯到聖克拉拉的公路並不寬敞而且只有很少一段鋪設了硬質路面。美軍在撤退的時候也順帶破壞了沿途的所有公路甚至在一些通往鄉間的銷路埋設了地雷。

顯然陸戰隊難把物資送到前線。

為了解決彈‮物藥‬資運輸問題。陸戰隊的後勤保障部隊用了能用的所有辦法。

比如用履帶式或者半履帶式車輛以越野的方式把物資送到前進。為此陸戰隊不但動用了幾乎所有兩棲戰車還把繳獲的美軍車輛用了起來其中就包括一千多輛半履帶式裝甲車。[]又比如派出工程兵去修復被炸燬的公路橋樑在畢竟的河道搭建浮橋。並且排除美軍埋設在公路的地雷。此外連空軍也參與了進來即用運輸機向前線作戰部隊空投必要的作戰物資。

過低的後勤保障效率。帶來了一個新的問題。

這就是陸戰隊的大部分官兵都在執行運輸任務。或者是相關任務因此能夠用於前線作戰的兵力並不多。

當時顧祝同最多能動用三分之一的兵力發起進攻。

也就是說只有五個陸戰師可用。即便另外四個陸戰師到達顧祝同能夠動用的進攻兵力也只有六個陸戰師。

顯然對於攻打聖克拉拉來說六個陸戰師本不夠。

要知道在向克魯斯發起總攻的時候顧祝同都動用了六個陸戰師。聖克拉拉是一座人口超過二十萬的中登城市駐守該地的美軍肯定超過了二十萬也許有三十萬此外後方還有數十萬美軍。按照顧祝同的估計即便能夠為前線部隊提供充足的保障也至少需要十二個陸戰師才能打下聖克拉拉。

嚴格說來是攻佔聖克拉拉及其附近地區。

顯然以當時的情況無論如何也不可能在前線投入十二個陸戰師。即便顧祝同手裡有足夠多的兵力比如有三十六個陸戰師他也不可能讓十二個陸戰師在前線作戰因為在基礎條件有限的情況下並不是增加後勤保障力量就能夠增加運送到前線的物資物資的總運輸量有一個極限。在達到這個極限之後即便投入更多的後勤保障人員也不會產生等同的效果。

當然攻打聖克拉拉是必須達到的目的至少在馮承乾改變主意之前。

只是在顧祝同看來只要美軍的士氣沒有崩潰依然像克魯斯那樣頑強戰鬥就本不可能在短期內打下聖克拉拉。

為此在三月的最後一天顧祝同給海軍司令部發了一封電報。

如果沒有辦法打下聖克拉拉就應該轉移目標去攻打較易攻佔的哈瓦那以奪取古巴西部地區為目標。

只是顧祝同並不清楚馮承乾會不會採納他的建議。

等了兩天顧祝同收到了海軍司令部發來的回電。

讓他有點意外的是馮承乾做出了讓步答應暫時終止攻打聖克拉拉的作戰行動轉為向哈瓦那進軍。此外馮承乾還在電報中暗示顧祝同在控制了古巴西部地區之後如果陸戰隊依然沒有能力攻佔聖克拉拉他將讓陸軍參戰把攻打古巴東部地區的作戰行動給陸軍負責。

意外歸意外顧祝同非常清楚馮承乾也沒有更好的選擇。

說白了如果在聖克拉拉耗費了太多的兵力再調轉進攻方向的話未必能夠迅速掃蕩古巴西部地區。只有在陸戰隊依然有較強戰鬥力的時候及時調整進攻方案才能以最小的代價佔領古巴西部地區。只要能夠及時佔領古巴西部地區即便沒能打下聖克拉拉也能與美軍對峙。接下來可以在古巴西部地區部署戰略航空兵對美國本土進行戰略轟炸。因為古巴的面積足夠大所以即便只有四分之一個古巴也有足夠多的地方部署數千架轟炸機與戰鬥機也就能夠用航空兵控制北面的佛羅里達海峽封鎖古巴北部海岸線由美軍控制的港口阻止美軍向古巴運送兵力與物資達到圍困美軍的目的。只要封鎖持續下去古巴東部地區的美軍就會投降。當然到時候即便沒有古巴東部地區也能夠利用古巴西部地區攻打美國本土。

從戰略角度來看四分之一個古巴就足夠成為攻打美國本土的橋頭堡了。

當然聖克拉拉是美軍扼守古巴東部地區的咽喉只要這裡的防線沒被突破其東面的美軍就不會受到攻擊。同樣的道理中國海軍陸戰隊在聖克拉拉西面構築的防線同樣能夠阻止美軍向西推進。

要知道美軍能在聖克拉拉阻止中國陸戰隊前進並不表示美軍能夠從聖克拉拉向西推進。

此外只要中**隊掃蕩了聖克拉拉以西地區美軍就會轉守為攻。

顯然離開了堅固的防禦陣地的美軍更容易被擊敗。

也正是如此顧祝同才主張首先攻打哈瓦那而不是在聖克拉拉跟美軍拼消耗而馮承乾也想不出更好的辦法了。

三月五顧祝同正式給陸戰隊下達了向哈瓦那進軍的命令。

按照他的部署第二陸戰師、第二十一陸戰師與第二十二陸戰師將留在東線以克魯斯為中心與守衛聖克拉拉的美軍對峙而第四陸戰師與第四十一陸戰師也將留在東線充當預備隊。當然在由攻轉守之前第二陸戰師得繼續向北突擊把戰線推進到聖多明各以北最好能夠達到大薩瓜並且沿著這線建立防區阻止美軍向西突擊確保其他陸戰師在攻打哈瓦那的時候不受影響。

其餘的十三個陸戰師除了第四十二陸戰師留在西恩富戈斯之外全都轉向大哈圭。

也就是說顧祝同打算用十二個陸戰師來掃蕩古巴西部地區攻佔哈瓦那等地。

兵力不算多也不算少。

主要就是部署在古巴西部地區的美軍並不多且大多是純正的步兵部隊只有一個未滿編的裝甲師。更重要的是古巴西北的北海岸線只有三座港口而且只有哈瓦那與馬坦薩斯的港口有足夠的吐能力而卡德納斯只是一座漁港。

合理利用十二個陸戰師掃蕩古巴西部地區並不是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