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第五百零九章守將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第四陸戰師與第二陸戰師往南撤退的時候美軍果然發起了反擊。(找小說素材就到)只是美軍反擊的規模並不大而且在遭到了陸戰隊的伏擊之後立即就往北撤退只有不到兩千名美軍官兵進入了伏擊圈。

顯然這是一次不成功的伏擊行動。

當然這也足夠了。

接下來的十多天裡不管西恩富戈斯的守軍發出了多少封求援電報克魯斯的美軍都沒有離開防禦陣地。

有趣的是西恩富戈斯的美軍並沒有絕望。

據戰後公佈的消息美軍司令部一直在鼓舞西恩富戈斯的守軍而且不斷宣稱增援部隊已經到達了克魯斯正在跟前去阻擊的中國海軍陸戰隊戰而且很快就會到達西恩富戈斯。

也許正是如此西恩富戈斯的美軍才打得極為英勇。

顯然事實恰恰相反。

到一月二十八的時候到達克魯斯的美軍已經超過八個師而且防線向東西延展了數十公里。當時在克魯斯南面只有損失慘重的第四陸戰師第二陸戰師早就被調去攻打西恩富戈斯了。

也就是說只要美軍從克魯斯南下就肯定能突破中國海軍陸戰隊的防線。

可惜的是美軍沒有南下。

當然美軍不是笨蛋。

要知道第二批岸的四個陸戰師在一月二十就已經在豬灣東岸集結完畢而第三批岸的四個陸戰師在一月二十五也全部到達。顧祝同只是沒有用這八個陸戰師而不是說這八個陸戰師沒有用途。

事實正是這八個陸戰師的存在讓克魯斯的美軍不敢輕舉妄動。[找小說素材就到]顯然美軍放棄了西恩富戈斯。

只是美軍並沒有把這座重要的港口城市給中國海軍陸戰隊而是想盡辦法在這裡拖住中國海軍陸戰隊。

可以說。美軍的指揮官很有頭腦。

當時指揮美軍作戰的不是巴頓而是佈雷德利將。

與擅長進攻的巴頓相比佈雷德利更加穩重也更加擅長打防禦戰。事實這也未必是好事。如果當時是巴頓將在指揮美軍作戰美軍就不大可能留在克魯斯。很有可能已經發起了反擊。

當然巴頓能否率領美軍打勝仗也是一個疑問。

要知道。在美國陸軍將領中沒有幾個有多少實戰經驗因為美國陸軍沒有打幾場像樣的大規模戰役。

打到這個時候美國陸軍參與的規模最大的戰鬥就是保衛澳大利亞。

問題是在澳洲戰場美軍的表現就非常糟糕而且在中**隊登陸之前。美國當局就做出了放棄澳洲的決定還在此之前撤走了主力部隊留守澳洲的都是一些戰鬥力不強的二線部隊。

除了澳洲讓美國陸軍大展拳腳的只有北非戰場了。

也正在這裡巴頓打響了名氣。

當時意大利軍隊已經推進到了埃及前鋒部隊離蘇伊士運河不到兩百公里。雖然新任的英軍總司令蒙哥馬利將軍在阿拉斯發動了一場大規模反擊還一度讓意大利軍隊往西撤退了數十公里但是在德軍到來之後英國皇家陸軍就沒戲可唱了。事實。在隆美爾率領的德軍裝甲部隊到達戰場之前意大利軍隊就在德意志第二帝國空軍的支持下穩住了搖搖墜的防線。[找小說素材就到]隨後隆美爾指揮的德軍北非軍團投入戰鬥一鼓作氣的把戰線推進到了開羅郊外。也就是在這個時候美國遠征軍到來在摩洛哥成功登陸並且沿著海岸線迅速向東推進。當時指揮美國遠征軍的就是巴頓將軍。而佈雷德利是他的手下。美軍的推進速度非常快打了德意聯軍一個措手不及甚至攻佔了班加西。切斷了德意聯軍的後勤補給線讓隆美爾陷入絕境。只是。巴頓並沒有嚐到勝利的滋味。在隆美爾指揮的德軍北非兵團幾乎快要彈盡糧絕的時候英國皇家海軍犯了一個致命錯誤即沒有盯住蠢蠢動的意大利海軍結果導致馬耳他失守。準確的說是意大利艦隊引開了英國皇家海軍的地中海艦隊然後德軍的空降兵攻佔了馬耳他島。緊接著英國皇家海軍地中海艦隊被迫向西撤退去了直布羅陀海峽。在掌握了制海權之後德軍迅速向馬耳他島部署了大批作戰飛機並且把空降兵派往北非攻佔了突尼斯切斷了美軍的後勤補給線而意大利艦隊則封鎖了通往北非的主要航線。最重要的是從意大利出發的船隻為隆美爾指揮的德意聯軍送來了給養也送來了取勝的希望。最終隆美爾不但擊敗了盤踞在蘇伊士運河西岸的英軍讓蒙哥馬利不得不退守西奈半島還回過頭來打敗了美軍。只是這個時候指揮美軍的已經不是巴頓而是佈雷德利。再往後就是德意聯軍掃蕩了整個北非地區並且出兵攻佔直布羅陀要取得了地中海戰場的最終勝利。

也就是說巴頓獲得了榮譽而佈雷德利卻背起了黑鍋。

要知道導致美軍在北非戰場慘敗的眾多原因之中美軍突擊速度過快就是最主要的原因之一而這正是巴頓的傑作。

據佈雷德利在戰後寫的回憶錄當時他早就提出推進過快必然拉長後勤補給線使後勤補給變得脆弱也使廣大的後方沒有足夠的兵力守衛從而讓敵人有機會在後方實施突擊作戰。

要知道扭轉北非戰局的正是德軍空降兵。

當時空降到美軍後方的只有兩個德軍空降師總兵力不到兩萬。主要就是這兩個師之前參與了攻打馬耳他島的作戰行動已經有很大的損失而空降兵又不可能像其他部隊那樣迅速獲得補充。

一名空降兵至少要接受一年的訓練才能離開訓練營。

更重要的是沒有任何一支軍隊會保留空降兵的預備隊。

以當時的情況如果美軍留在後方的兵力足夠多哪怕只有兩個步兵師也有望擊敗德軍空降兵。

可惜的是從班加西到卡薩布蘭卡總共只有一個美軍師兵力不到一萬二。

要知道這一萬多名美軍官兵得守衛長達一千多公里的後勤補給線結果是任何一處地點的美軍都不到一個營。

顯然承擔責任的應該是巴頓而不是佈雷德利。

也正是如此在英國戰敗之後佈雷德利再次得到重用在一九四六年底之前在美國西海岸地區擔任司令官隨後被派往古巴。與之相比巴頓的處境就差得多了。當時巴頓被安排去訓練新兵。

也許巴頓那火暴的脾氣更能發新兵的士氣與鬥志吧。

當然就算在古巴指揮美軍作戰的是巴頓也未必能夠反敗為勝。

前面已經提到顧祝同已經針對美軍有可能採取的反擊行動做了充足準備讓半數陸戰師充當預備隊。如果美軍貿然發起反擊就算能夠對正在攻打西恩富戈斯的幾個陸戰師構成威脅也會丟掉克魯斯。

顯然相比之下克魯斯更加重要。

要知道克魯斯是聖克拉拉的門戶。就算中國海軍陸戰隊沒有西恩富戈斯的碼頭也能夠在豬灣搭建更多的臨時碼頭甚至會花力氣闊寬通往克魯斯的公路然後直接攻打聖克拉拉。只要中國海軍陸戰隊能夠迅速攻佔聖克拉拉那麼留在西恩富戈斯的美軍就沒有任何希望了。更重要的是當時美軍的主力已經轉移到克魯斯因此留守聖克拉拉的軍隊本不可能守住這座極為重要的城市。

事實也正是看到了這一點佈雷德利才沒有盲目的去救援西恩富戈斯。

他的目的只有一個讓中國海軍陸戰隊花足夠多的時間攻打西恩富戈斯而他則利用這個機會調整防禦部署。

要知道在中國海軍陸戰隊攻打西恩富戈斯的時候美軍正在克魯斯擴大防禦陣地。

更重要的是部署在其他地方的美軍正在源源不斷的趕往聖克拉拉其中包括從聖地亞哥調來的三個裝甲師。

可以說如果這些部隊能夠及時到達聖克拉拉美軍就能站穩腳跟。

到時候就算丟掉了西恩富戈斯讓中國海軍陸戰隊也站穩了腳跟美軍依然有希望反敗為勝。

這就是聖克拉拉離北面與南面的海岸線都足夠遠。

在這個深入內陸的戰場佈雷德利有理由相信美國陸軍的裝甲部隊要比中國海軍陸戰隊強大得多。

更重要的是中國戰艦的重炮發揮不了作用。

事實這也正是佈雷德利守衛古巴的核心戰術。這就是儘量避免在沿海地區與中國海軍陸戰隊拼消耗如果不能阻止中國海軍陸戰隊登陸就應該主動撤退到內陸然後迫使中國海軍陸戰隊在內陸與美軍決戰。

只要戰場離海岸線足夠遠那麼中國海軍陸戰隊的戰鬥力就發揮不出來。

也只有在內陸戰場沒有艦隊支持的美國陸軍才有反敗為勝的希望。

必須承認佈雷德利是一個非常善於打防禦戰的將領。(本站。。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