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倒計時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看完德皇給的電文,馮承乾沉默了。
當初,馮承乾淡出德國政壇,主動辭去帝國海軍戰爭大臣的職務,與大清王朝覆滅,帝國的遠東政策有直接關係。
這封電文的內容,就與遠東有關。
在帝國的暗中支持下,山東軍閥吳鐵生已經控制了整個山東半島,還把勢力範圍擴大到了河北與山西。這個人,並沒出現在馮承乾知的歷史中,因為他並非普通軍閥,而是赴德勞工中的積極份子,在一九一二年才返回中國,在一九一三年初成為旅德華人軍團司令,由此登上了歷史舞臺。
這個人是誰,馮承乾非常清楚,因為他與馮承乾的關係非同一般。
在回國之前,吳鐵生就得到了馮承乾的重視,還受邀參加過馮承乾專門為勞工代表舉辦的晚宴。
雖然馮承乾刻意保持低調,但是不等於什麼都沒做。
吳鐵生以軍團軍官身份回國之前,曾經去過馮承乾的古堡。正是這次會面,吳鐵生向馮承乾宣誓效忠。
從某種意義上講,吳鐵生就是馮承乾的人,只是兩人的關係極為隱秘。
這個時候,馮承乾卻不這麼認為了。
難道德皇知道了他與吳鐵生的關係?
雖然有所擔憂,但是馮承乾控制住了神,沒有表出來。
“你怎麼看?”
“陛下的意思是…”
“當初,你建議扶持中國的地方軍閥,現在已經取得了成果。雖然吳鐵生還沒有控制中國全境,但是山東半島已經在他的掌握之下。”德皇稍微停頓了一下,又說道“里希特霍芬男爵建議我們承認吳鐵生為中國的中央政權,並且正式建立外關係,以此鞏固與提升我們在遠東地區的影響力。”馮承乾沒有開口,畢竟在這件事上,他不好表明立場。
當然,馮承乾也鬆了口氣。德皇跟他談中國的事,除了在試探他之外,表明並不清楚他與吳鐵生的關係。
“怎麼樣,你覺得有這個必要嗎?”
“陛下…”
“我知道,你一直在避嫌。身為幕僚,你有義務出謀劃策。”德皇長出口氣,說道“正像你所說,大戰不可避免,那麼我們不但要在歐洲挑戰英法俄,還要在其他地方作戰,遠東也是我們的戰場。”
“陛下,我覺得,最應該提防的是本。”
“本?”
“雖然本還不夠強大,但是已是遠東地區實力最強的國家,還是英國的盟國。”馮承乾稍微停頓了一下,又說道“帝國的海外殖民地本來就不多,要麼在非洲、要麼在太平洋上。戰爭爆發之後,本肯定會設法奪取帝國在太平洋上的殖民地,更會覬覦於帝國在中國的勢力。可以想像,如果本在遠東與太平洋取得勝利,就能減輕英法等國的壓力,讓英法能夠集中力量在歐洲戰場上對付我們。”德皇點了點頭,等著馮承乾說下去。
“可惜的是,中國的戰亂很難在短期內平息下去。”
“你的意思是…”
“即便我們承認吳鐵生的山東政權,也無法改變事實,更不可能在大戰爆發之後為吳鐵生提供足夠的支持。相反,如果吳鐵生的山東政權得到了我們的承認,不但會成為其他軍閥的眼中釘,在大戰期間還會遭到英法等國重點打擊。如果我們輸掉了大戰,吳鐵生政權的結果就不重要。關鍵是,如果我們打贏了大戰,而吳鐵生沒有堅持到戰爭結束的那一天,那就得不償失了。”
“這麼說,你不主張我們承認山東政權?”
“陛下,我們支持山東政權,不一定要承認它。”
“你是說…”
“對我們來說,扶持吳鐵生政權的最終目的是在戰後控制遠東地區,或者是與新成立的中國建立友好關係,從而獲得中國的市場、資源與勞動力。”馮承乾稍微停頓了一下,又說道“為此,我們沒有必要急於承認吳鐵生政權,而是應該給予實質的支持,比如提供軍火。考慮到大戰期間,英國將會對我們進行海上封鎖,所以我們得儘快讓吳鐵生獲得自行生產軍火的能力。”
“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