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第四百八十二章前進基地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放棄百慕大群島最近的選擇就是巴哈馬群島。[找小說素材就到]只是顧祝同並不看好巴哈馬群島或者說不想去巴哈馬群島冒險因為這裡離美國本土太近了近到讓美國本土的戰術航空兵能夠發揮作用從而使中國海軍難以依靠艦載航空兵奪取制空權。

同樣的道理顧祝同還否定了古巴。

與巴哈馬群島一樣古巴離美國本土太近了佛羅里達海峽最窄出只有一百多公里即便是部署在亞拉巴馬州與佐治亞州的戰術航空兵也能越過狹窄的海灣到古巴空執行數個小時的作戰任務。

再往外推就是牙買加、海地、多米尼加、波多黎各與小安的列斯群島了。

問題是哪座島嶼最適合做為攻打美國本土的前進基地呢?

僅從軍事角度考慮的話顧祝同會在小安的列斯群島中選擇一座島嶼而不會去碰那些大島。

原因很簡單古巴是美國的殖民地。

雖然美國從未宣稱佔領與控制古巴但是在個世紀末的美西戰爭之後近半個世紀以來美國一直控制著古巴並且在古巴部署了大批軍隊控制著像關塔那摩與聖地亞哥這樣的軍事要與重要城鎮。

只要有必要美軍隨時可以向古巴增兵。

當然跨過狹窄的佛羅里達海峽並不是什麼難題。

這樣一來攻打古巴附近的島嶼就很不明智了。

關鍵就是部署在古巴的戰術航空兵可以封鎖周圍六百公里的海域讓任何進入該海域的艦隊有去無回。

牙買加、海地與多米尼加所在的伊斯帕尼奧拉島、以及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由美國託管的波多黎各離古巴都不到六百公里而且美軍還能夠在這些島嶼部署航空兵。[找小說素材就到]因此進攻難度非常大。

按照顧祝同的估計即便攻打離古巴最遠的波多黎各。也至少需要動用四支航空戰鬥艦隊讓十二艘艦隊航母輪番陣並且出動一支規模不低於六個師的登陸部隊之前還得奪取附近的一座小型島嶼做為前進基地。

當然兵力還不是最大的問題。

光是想想為四支航空戰鬥艦隊、以及六個陸戰師提供物資補給就足夠讓人頭痛了。

正是如此顧祝同認為應該徐圖緩進。

按照他的想法首先在小安的列斯群島找一處立足點最好是一處現成的立足點然後再去攻打面積較大的島嶼。

當然。在小安的列斯群島有很多選擇。

比如。在波多黎各東面就是屬於英國的維爾京群島再往東還有同樣屬於英國的安圭拉以及屬於法國的聖馬丁島與聖巴泰勒米島屬於荷蘭的薩巴島與聖尤斯特歇斯島。還有一些實力弱小的國家。

當然這些島嶼不會主動投懷送抱。

大戰爆發後不久英國就出兵攻佔了屬於荷蘭的幾座島嶼即便當時荷蘭還沒有正式向英國宣戰只是較為傾向於德意志第二帝國而已。法國戰敗前夕美英聯合出兵攻佔了幾座屬於法國的島嶼。等到英國戰敗美國如法炮製趕在英國正式投降佔領了維爾京群島與安圭拉。

只是。美軍並沒有出兵攻佔其他具有dúli國家身份的島嶼。

這也可以理解不管這些國家的面積有多麼狹小它們都是擁有主權的國家而不是殖民地。更重要的是小安的列斯群島中的小國都屬於拉丁美洲這個大家庭而美國又一直扮演著美洲保護者的角。(找小說素材就到)也就是說。只要這些國家沒有與美國為敵、沒有威脅到其他拉美國家美國就沒有理由出兵攻佔。

到這個時候美國更不能輕易出兵攻打拉美國家。

道理很簡單美國正在走下坡路很多拉美國家都在暗中調整外政策大多數都宣稱將繼續保持中立只是不再是偏袒美國的中立而是嚴格的中立少數拉美國家則已經傾向於同盟國集團。

比如秘魯最先與中國恢復大使級外秘魯總統還宴了前來任職的中國大使。

又比如在中**隊推進到下加利福尼亞邊境地區的時候墨西哥當局開始主動與中德進行外接觸。

可以說由美國一手創建的拉美秩序已經搖搖墜了。

在這個時候如果美國出兵攻打拉美國家哪怕只是小安的列斯群島中的彈丸小國也會引發連鎖反應。

結果如何美國的領導人最為清楚。

要是拉美國家集體倒向同盟國陣營那美國離戰敗就不遠了。

正是如此顧祝同認為應該避實就虛首先在小安的列斯群島奪取一座島嶼而且最好是沒有被美軍控制的島嶼然後再以此為基地一步一步的向前推進比如首先攻佔維爾京群島然後進軍波多黎各再攻打古巴最後以古巴為跳板攻打美國本土或者是向巴哈馬群島進軍。

總而言之每一步都要走穩。

顯然這與顧祝同之前在太平洋主張的進攻方式並不一樣甚至是截然相反。

只是這也沒什麼好奇怪的。

在太平洋中**隊有本土做後盾而且太平洋極為廣袤從西岸到東岸等於繞地球半圈。相對而言大西洋要狹窄得多而且中**隊只能依託大西洋東岸幾處不那麼完善的海軍基地。顯然在太平洋行得通的戰術在大西洋未必行得通因此必須據實際情況來選擇進攻方式。

問題是顧祝同的主張沒有得到馮承乾的支持。

當時馮承乾只提到了一點即按照顧祝同這套戰術發起進攻的話恐怕等到德意聯軍登了美國本土中**隊還在為攻打古巴而奮鬥呢因此中**隊未必能夠強在德意聯軍之前登美國東海岸地區。

只是顧祝同知道問題沒有馮承乾說得這麼簡單。

事實德意聯軍也未必能夠搶在中**隊之前登美國東海岸地區。

原因很簡單百慕大群島離美國本土不算太遠對於從沒有進行過跨洋、甚至連跨海登陸作戰都沒打過的德意聯軍來說要以百慕大群島為基地攻打美國本土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再說了德意聯軍在未來幾年之內都不可能湊出一支足夠強大的艦隊因此沒有中國海軍的支持就只能在百慕大群島望洋興嘆。

按照顧祝同的推斷在佔領了百慕大群島之後德意聯軍至少還要攻佔巴哈馬群島。

也就是說搶在德意聯軍之攻美國本土東海岸地區只是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而不是關鍵所在。

在顧祝同看來馮承乾反對出兵小安的列斯群島有兩個主要原因。

一是政治的原因即攻打小安的列斯群島裡的dúli國家必然會使中國失去拉美國家的支持。要知道在龐大的拉美地區只有秘魯的關係與中國還算密切而其他國家大多投靠美國。甚至可以說中國在拉美地區的影響力還不如德意志第二帝國因此需要盡一切努力拉攏拉美國家。在這個大背景下中國當局肯定不會派軍隊去攻打拉美國家最多隻能在外做努力。

顯然顧祝同與馮承乾都不會指望那些外官能夠為他們爭取到軍事基地。

要知道美國即便戰敗了也是西半球最強大的國家而中國遠在半個地球之外德意志第二帝國也在大西洋對岸拉美國家肯定不會指望在戰後得到庇護也就會擔憂此時的立場在將來遭到報復。

另外一個原因還是在軍事層面。

在羅馬期間顧祝同就收到消息空軍司令劉亞光元帥一直主張攻打古巴然後以古巴為基地對美國本土進行戰略大轟炸。為此劉亞光還派了一名高級軍官到羅馬希望讓顧祝同在同盟**事會議提出這個方案。只是考慮到當時的情況顧祝同並沒有向德意聯軍提出轟炸美國本土。

顧祝同沒有提出來也無可厚非因為要是在當時提出來的話德意聯軍肯定會要求以百慕大群島為基地從而要求中國海軍在攻打百慕大群島的時候派出更多的兵力而接下來轟炸美國本土的卻不一定是中國空軍的重型轟炸機。別忘了德意志第二帝國也有一支規模龐大的戰略航空兵。

只是顧祝同並不否認戰略轟炸是擊敗美國的有效辦法。

雖然美國是大陸國家而且幅員遼闊無法像對付英國與本那樣通過戰略轟炸讓美國豎起白旗但是戰略轟炸能夠削弱美國的戰爭實力特別是打擊與軍事息息相關的工業基礎設施降低攻打美國本土的難度。

事實在所有攻打美國本土東海岸地區的作戰計劃中戰略轟炸都有一席之地。

顯然古巴是最為理想的前進基地因為古巴的面積不但足夠大能夠部署足夠多的轟炸機還離美國最近。重型轟炸機從古巴起飛除了西北地區之外美國的其他地區都在覆蓋範圍之內。

也正是如此馮承乾希望顧祝同能夠直接一點。

即便不直接攻打古巴也應該去攻打離古巴更近的島嶼從而在下次進攻的時候直接攻打古巴。(engshuyuan。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