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九章勉力為之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到底該怎麼打史蒂森心裡也沒數。*雖然在亞速爾群島海戰中史蒂森創造了一個不大不小的奇蹟通過擊潰德意聯合艦隊大大提振了美軍的士氣但是史蒂森非常清楚中國艦隊絕不是德意聯合艦隊兩者不可相互比較。
要知道在太平洋戰場中國海軍已經用最終的結果證明了自身的實力。
更重要的是這次指揮中國艦隊的正是在太平洋擊敗了美國海軍把戰火燒到美國本土的顧祝同。
顧祝同不大瞭解史蒂森但是史蒂森非常瞭解這名中國海軍將。
雖然史蒂森從未與顧祝同過手但是他知道斯普魯恩斯絕對不是孬種更不是缺乏才能。
斯普魯恩斯連吃敗仗除了美軍的自身因素之外就是對手太強了。
事實史蒂森與斯普魯恩斯的私還算不錯。
兩人當參謀的時候有過一段時間都在海軍部供職而且兩人的某些觀念比較接近因此也就比較投機。只是在離開海軍部之後斯普魯恩斯去了太平洋艦隊並且很快就得到了尼米茲的重用。史蒂森沒有那麼好的運氣在到大西洋艦隊之後他沉默了好幾年直到美國參戰才獲得了表現機會。
當然有一點不可否認。
這就是史蒂森不太懂得航空作戰。
不是說他不知道航空作戰的重要而是不知道該怎麼打。主要就是在大西洋艦隊本沒有多少類似的機會。
有趣的是在接到任命之前史蒂森認為會是斯普魯恩斯去指揮大西洋艦隊。
要知道不管斯普魯恩斯吃了多少敗仗他依然是美國海軍中作戰經驗最豐富而且最會指揮航空作戰的艦隊指揮官。
在接到任命的時候。[]史蒂森還非常驚訝。
只是他沒有時間去找在家賦閒的斯普魯恩斯就急匆匆的去了艦隊然後就率領艦隊去了亞速爾群島。
不可否認美軍在這場海戰中取得了勝利。
只是這仍然掩蓋不了美軍犯的錯誤。
最大的錯誤就是史蒂森過於倚重主力艦。希望通過主力決戰來取勝也就錯過了最佳的偷襲機會。要知道。攻擊德軍艦隊的戰鬥是在午十一點之後打響的而攻擊意大利艦隊的戰鬥則在下午進行。也就是說在此之前史蒂森費了好幾個小時。如果能把戰鬥提前兩個小時那麼德意聯合艦隊就不可能在夜幕降臨之後逃脫而會在落之前被美軍的第三波攻擊徹底消滅。
更重要的是如果對手不是德意聯合艦隊。而是中國艦隊這場海戰的結果肯定會大不相同。
要知道即便不是顧祝同在指揮換成其他人來指揮比如田黛芳也絕對不會費這幾個小時的寶貴時間。這樣一來首先發起攻擊的肯定是中國艦隊因此美軍本不可能獲得搶先攻擊的機會。
對此史蒂森非常清楚也有自知之明。
也正是如此。在接到前去戰中國艦隊的命令時史蒂森到很驚訝只是他不得不執行命令。
如果又史蒂森做決定他會選擇避而不戰。
原因很簡單他本沒有信心戰勝中國艦隊。
此外史蒂森認為與其主動戰還不如留在本土附近。等中國艦隊找門來然後在岸基航空兵的掩護與支援下作戰。
這麼做有三個好處。一是可以以逸待勞。讓中國艦隊橫跨大西洋航行數千公里。使得艦隊官兵只能在疲憊不堪的情況下作戰。*二是中國艦隊不大悉北大西洋西岸的情況因此對戰場的瞭解程度遠不如美軍艦隊。三是可以彌補美軍艦隊航空作戰能力不足的問題而這正好抵消了中國艦隊的強項。
當然還有很多其他好處。
比如在美國本土附近作戰美軍的潛艇就能發揮很大的作用至少能夠部署好幾道潛艇警戒線減輕航空偵察的壓力。相對的同盟國集團的潛艇特別是那些極為悉北大西洋情況的德軍潛艇則很難發揮重大作用。主要就是在美國本土附近德軍潛艇必須面對成群結隊的反潛巡邏機本沒有多少生存空間別說偷襲高速航行的艦隊即便是執行偵察任務都很困難。
此外士氣也是一個很關鍵的因素。
在史蒂森看來這甚至是最為重要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