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三章轉戰大西洋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到三月底在聖迭戈岸的陸軍部隊已經達到了十四個師而且工程兵還修復了聖迭戈的三座機場。
按照顧祝同的安排陸軍將從四月份開始逐步取代陸戰隊。
到四月底陸軍將投入三十個師的兵力陸戰隊則只保留兩個師的兵力而且主要用於守衛港口。
除了陸軍空軍也將投入千架作戰飛機。
可以說只要後勤保障到位陸軍在五月份就能向北推進。
只是情況沒有這麼樂觀。
要知道長灘港要到六月底才能恢復使用而舊金山港的修繕工程恐怕要到一九四七年才能見到成效。
這樣一來陸軍能在七月份發起進攻就很不錯了。
四月一顧祝同搭盛運輸機離開了前線指揮部也就是“青島”號旗艦回到了瓦胡島。他沒有在這裡停留而是換乘一架遠程運輸機經威克島與琉球島在四月三回到了青島海軍司令部。
讓他回來的正是馮承乾。
雖然不預期的稍微慢了一點但是中**隊已經成功登美國本土而且控制了大片地區。接下來只要中**隊穩打穩紮那麼攻佔美國西海岸地區就只是時間的問題即便是翻越洛基山也不會有太大的困難。
在此情況下馮承乾自然想到該在大西洋發動進攻了。
回到青島顧祝同才得知在他離開前線指揮部的那一天德意聯軍已經登了亞速爾群島葡萄牙也因此宣佈加入同盟國集團。
要知道亞速爾群島本來就屬於葡萄牙美英是在大戰期間強行佔領的。
在此之前葡萄牙忍氣聲等到同盟國集團做出承諾即在奪回亞速爾群島之後依然由葡萄牙看管只是需要葡萄牙出美英在該群島修建的軍事基地以及准許同盟國集團在戰爭期間在該群島駐軍。
顯然這是一個很寬鬆的條件。
結果就是在德意聯軍登亞速爾群島的當天葡萄牙就向美國宣戰了。
當然葡萄牙是否參戰並不重要。
重要的是德意聯軍控制了大西洋中部最重要的群島獲得了向西推進的前進基地為接下來攻打百慕大群島打下了基礎。
有趣的是美軍艦隊並沒出戰。
要知道此時美軍擁有的不僅僅是兩艘艦隊航母而是整整六艘其中四艘是在一九四六年出建成的另外兩艘則是在夏威夷海戰中僥倖逃脫。與之相比德意聯合艦隊的實力就差多了德意志第二帝國只有兩艘艦隊航母而且只有一艘具備作戰能力而意大利海軍唯一的艦隊航母還在地中海呢。也就是說德意聯合艦隊只有一艘艦隊航母而〖中〗國遠征艦隊則沒有艦隊航母。
顯然只要美軍發起反擊德意聯軍就會遇到大麻煩。
這也正是馮承乾把顧祝同叫回來的原因得儘快向大西洋增派艦隊而且肯定需要從第三艦隊調艦隊航母。
至於在大西洋發起進攻則需要首先奪取制海權。
只是顧祝同有點奇怪因為這應該是田黛芳的事情與他沒有什麼關係馮承乾要從第三艦隊調戰艦他也阻止不了。
至於田黛芳的能力就更加沒有必要懷疑了。
雖然他的表現沒有顧祝同那麼耀眼但是做為〖中〗國海軍中最傑出的將領田黛芳肯定有能力指揮艦隊作戰。
更重要的是田黛芳也是典型的航空作戰指揮官指揮航空作戰的能力並不差。
那麼馮承乾為什麼要把顧祝同叫回來呢?
見到馮承乾顧祝同才知道不是海軍司令不信任田黛芳而是馮承乾打算讓田黛芳擔任中德意聯合艦隊的總司令。關鍵的是這明顯是一個虛職即德意志第二帝國與意大利都不可能把自己的艦隊給〖中〗國海軍將領指揮。如此一來就需要安排另外一名將領去擔任第四艦隊的司令官。
顯然馮承乾希望顧祝同能夠擔當此任。
馮承乾看重的不僅僅是顧祝同的才能還有他的威望。
要知道顧祝同的影響力已經超過了李向龍在很多人眼裡他都是一位不可戰勝的海軍將領。
顯然顧祝同肯定能增強第四艦隊在北大西洋戰場的話語權。
說白了就是讓顧祝同去主持大局免得讓德意志第二帝國與意大利在指揮權的問題說三道四。
只是顧祝同並不想接受這個任命。
不是他不想去指揮作戰而是他知道如果他去了那麼最受影響的就是田黛芳甚至可以說是他搶了田黛芳的飯碗。
對此馮承乾也表示理解。
只是馮承乾的理解方式並不一樣。這就是在他看來顧祝同是不想屈居人下。
要知道在顧祝同離開第五艦隊之前田黛芳是他的參謀長因此田黛芳是顧祝同帶出來的部下。如果安排顧祝同去擔任第四艦隊司令官而田黛芳則出任聯合艦隊司令就等於讓顧祝同做田黛芳的部下。
這種顛倒順序的人事安排在海軍中本行不通。
只是出兵大西洋是必然的而且得儘快進行不然等到美軍發起反擊德意聯軍吃了敗仗那就太晚了。
四月五顧祝同就啟程前往卡薩布蘭卡。
至於如何安排他跟田黛芳的關係馮承乾還沒有考慮好只是答應在他到達第四艦隊駐地之後再做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