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一章登陸前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十二月的最後一天第35艦隊到達並且在當天就參加了作戰行動。(找小說素材就到)此時“青島”號沒在第35艦隊裡面而是在離戰場大約五百公里的地方由一艘防空巡洋艦、三艘輕巡洋艦與三艘驅逐艦掩護。
來到戰場顧祝同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調整艦隊部署。
顯然讓五支戰鬥艦隊分散行動是很不明智的做法。雖然美軍航空兵遭受重創但是並不等於美軍喪失了反擊能力。說白了關鍵不是美軍沒有反擊能力而是美軍還沒有找到正確的反擊戰術。如果美軍把重型轟炸機集中起來使用再投入足夠多的遠程戰鬥機並且把這些戰機部署在中國海軍艦載航空兵夠不著的地方然後一次出動足夠多的戰機擊中力量攻擊一支戰鬥艦隊就肯定能夠收到意想不到的戰果甚至有可能一舉擊沉一支戰鬥艦隊裡的所有艦隊航母。
要知道如果顧祝同是美軍指揮官他就會這麼幹。
千萬不要小看重型轟炸機。即便在之前的戰鬥中已經證明重型轟炸機並不適合用來攻擊艦艇主要是重型轟炸機的投彈方式過於簡單更適合攻擊固定目標而艦艇屬於機動目標。但是隻要有足夠多的重型轟炸機同時投下炸彈哪怕每一枚炸彈的落點都會出現很大的偏差也總會有那麼幾枚炸彈砸中目標。說白了。用重型轟炸機轟炸戰艦。需要瞄準的不是戰艦而是戰艦的機動規避範圍。如果能夠用炸彈覆蓋這個範圍那麼就算戰艦的機動再好也是在劫難逃。
此外重型轟炸機更難攔截。
在十七午的戰鬥中第33艦隊在攔截美軍的重型轟炸機群的時候就損失了近三十架戰鬥機。
主要就是重型轟炸機有極強的自衛火力。
拿美軍裝備量最大的b-17來說擁有十一零點五英寸重機槍而且覆蓋了三百六十度球形範圍。[找小說素材就到]沒有死角。
除了強大的自衛火力重型轟炸機的生存力也比戰術飛機高得多。
戰爭期間曾經有一架b-17在中彈近兩百發、損失了兩臺發動機與半截垂直尾翼的情況下返回了一千多公里外的機場!
可以說這月秒度把重型轟炸機集中起來使用。而且用對地方那就絕對是一股不可小覷的力量。
可惜的是直到這個時候美軍都沒有找到正確的使用方法。
問題是這也只是時間的問題。
只要繼續打下去美軍遲早會知道該如何正確使用重型轟炸機。別忘了美軍擁有一萬多架重型轟炸機!
顯然中國海軍的艦隊編排方式必須有所改變以適應新的作戰環境。
顧祝同採取的辦法很簡單:讓三支戰鬥艦隊組成一支艦隊群始終保持有兩支戰鬥艦隊在戰場執行作戰任務。另外一支則在後方休整或者進行補給而且補給地點離巡邏海域不超過兩百公里。
這樣一來在任何情況下至少都有兩支戰鬥艦隊能夠同時敵。
如果提前獲得警報那麼就能集中三支戰鬥艦隊的戰鬥機攔截來犯機群從而大幅度增強艦隊的防空能力。
到一九四七年一月三第36艦隊到達後顧祝同就擁有兩支艦隊群。
接下來顧祝同要解決的問題是如何使用這兩支艦隊群。
顯然讓兩支艦隊群分散活動。就足夠覆蓋整個美國西海岸只是這樣平均分配打擊力量並不是顧祝同想做的事情。
原因很簡單陸戰隊不可能分散在幾個地方登陸。*到最後陸戰隊肯定會集中在某一個地方岸。因此也就必須把最主要的打擊力量集中起來使用。
只是到這個時候。顧祝同才發現他手裡的打擊力量算不強大。
當然這是相對的而不是絕對的。也就是說與需要打擊的目標相比六支戰鬥艦隊的十七艘艦隊航母所搭載的大約一千五百架艦載機本不算多而且不可能按時完成由他制訂的打擊任務。
這下顧祝同不得不依靠空軍的戰略航空兵了。
一月五顧祝同把兩支艦隊群都派到了洛杉磯西面大約三百公里處並且讓兩支戰鬥艦隊輪番執行一項特殊任務即出動艦載戰鬥機為從夏威夷群島飛來的重型轟炸機提供護航掩護。
當然另外一支戰鬥艦隊則繼續執行攻擊任務。
顯然與艦載航空兵相比戰略航空兵是一支更加強大的打擊力量。
要知道一架“超級空中霸王”能夠攜帶六噸炸彈飛行到四千五百公里之外投彈之後再返回出發機場而其投下的炸彈相當於十二架艦載俯衝轟炸機、或者八架水平轟炸機或者十六架艦載戰鬥機的投彈量。也就是說一次出動五十架“超級空中霸王”其投下的炸彈就超過了一支戰鬥艦隊全部艦載機的投彈量而當時每次出動的重型轟炸機都是一百架以。
也就是說重型轟炸機群出動一次就相當於一支戰鬥艦隊全部艦載機出動一次。
顯然這個打擊力量遠遠超過了艦載航空兵。
此外重型轟炸機還能使用一些艦載機無法使用的彈藥。
比如當時中國空軍專門針對美軍構築的堅固地下工事研製了一種重量高達一點五噸的超級炸彈。顯然能夠掛這種炸彈的只有重型轟炸機因為其他所有戰機的載彈量都沒有這麼大。
只是重型轟炸機的使用也有侷限。
在對與對英戰略轟炸中中國空軍總結出了很多經驗教訓比如以重型轟炸機為主的集群式轟炸對付大面積的民用目標更加有效而對付具有較強防衛能力而且較為分散的軍事目標就不太理想了。
顯然重型轟炸機並不適合用來攻擊軍事基地。
為此在作戰使用中重型轟炸機主要被派去對付工業區、居民區等城鎮目標而像橋樑、隧道、港口、機場等目標則主要由戰術飛機負責。
針對美國西海岸地區的城鎮特點中國空軍準備了一種專用彈藥。
準確的說是一種已經在之前的戰鬥中大規模使用過的彈藥即在轟炸本本土的時候大規模使用的燃燒彈。
雖然美國與本有很大的區別美國總體是一個地廣人稀的國家而本則是典型的人口密集型國家但是兩國的城鎮有一些共同點即居民區較為集中而且平民的居所大都為木結構房屋。
在對戰略轟炸中燃燒彈發揮了很大的作用。
比如在本投降之前東京總共遭到了十七次轟炸其中十二次轟炸遭受的損失並不大主要是中國轟炸機投下是高爆彈。在另外五次轟炸中東京市區近百分之八十的城區被徹底摧毀而這五次轟炸使用的都是燃燒彈。也正是在這五次轟炸中東京有大約七十萬市民喪生還有近三百萬人離失所。事實也正是這五次毀滅的轟炸迫使本當局簽署了投降書。要知道如果轟炸持續下去那麼遭殃的肯定不僅僅是東京而是本的所有城市。以當時的情況如果本依然堅持不肯投降那麼中國空軍完全有能力在接下來的一年之內讓本退回到石器時代。
用燃燒彈對付美國的城市效果不會差到哪裡去。
拿當時在人口已經位居美國第三、西海岸地區第一的洛杉磯來說其居民房屋幾乎都是木結構的小洋樓只有市中心的商業區有混凝土結構的高樓大廈因此用燃燒彈攻擊居民區同樣能夠造成巨大傷亡與嚴重破壞。
顧祝同在這個時候使用戰略航空兵就是要通過轟炸城鎮徹底打掉美軍的抵抗意志。
為此顧祝同甚至示了馮承乾把登陸美國本土的時間推遲到了一月底。
當時已經是一月初了而登陸作戰行動依然沒有準備就緒所以推遲到一月底也是必然的事情。
在馮承乾表示不能再拖延之後顧祝同抓住了最後的機會。
從一月六開始對美國西海岸地區的戰略轟炸才算正式啟動。
當天部署在夏威夷群島的近千架“超級空中霸王”分成了兩個批次集中轟炸了人口最多的洛杉磯。
這些轟炸機總共投下了近七千噸炸彈其中五千多噸是燃燒彈。
轟炸結束之後洛杉磯的大火足足燒了兩天三夜直到一月十清晨才熄滅。
據美國當局的統計數據在這場轟炸中至少有七萬平民喪生還有將近五十萬人失去了家園。
這不是結束而是開始。
洛杉磯的大火熄滅之前也就是一月九舊金山遭受了同等規模的轟炸六千多噸燃燒彈把舊金山、奧克蘭與伯克利的主城區燒掉了一大半導致近十萬平民死亡數十萬人無家可歸。
在這次轟炸中顧祝同還讓十多架轟炸機投下了大量傳單。
顧祝同必須讓美軍知道只要戰爭還在進行中國空軍將以兩天摧毀一座大型城市的速度把美國西海岸地區變成荒野。(。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您來起點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